熱門搜尋

旋轉、跳躍、牠流著淚:馬戲團文化的遺緒,海洋動物表演裡的水族哀鳴

謝易軒 2022-01-16
海豚臉上看似微笑的弧線,或許是自然界最令人心碎的誤解(Source:Toshihiro Gamo/CC BY-NC-ND 2.0)

在歡欣嘈雜的大帳篷裡,小丑拋著球華麗出場、獅子在驚呼中躍過火圈,還有大象列隊同時單膝下跪,博得滿堂喝采。馬戲團裡的一切,總是那麼絢麗又歡快,在那一圍圓形的夢想之地裡,似乎沒什麼不可能發生的事。

馬戲團的英文「circus」源自拉丁文的「圓圈」,意指露天的圓形競技場。在西方,馬戲文化最早可追溯至羅馬時期的鬥獸場,當時的詩人甚至曾形容「市民只熱衷追求兩件事,麵包和馬戲」;在中國,約莫同時期的漢朝也開始出現雜耍與馴馬等「馬戲」表演。溯其本源,不論在西方還是東方,馬戲都淵源於以動物表演取樂。

至於我們所熟悉的現代馬戲團,則起源於 18 世紀的歐洲。1786 年英國騎兵菲利浦‧艾特雷(Philip Astley)從戰場上歸來後,希望能延續自己擅長的馬術技藝,便於定居的倫敦開設一所騎術學校,在教授騎馬之餘他也表演馬術。菲利浦站在馬上馳騁跳躍的精湛演出大受歡迎,他開始邀請更多好手一同演出。由於馬兒以繞場的方式奔跑能提供有助平衡的離心力,他首創以繩索圍出圓形表演的場地,場圍直徑 42 英尺,直到今天仍是馬戲團沿用的標準尺寸。

 

1808 年菲利浦‧艾特雷創辦的「艾特雷的露天劇場」(Astley's Amphitheatre)於倫敦的演出(Source:公有領域)

一開始的馬戲表演只以馬術為主,但聰明的菲利浦逐漸在節目中加入特技、雜耍與魔術等元素。緊湊刺激的演出很快風靡整個歐洲,他們甚至受邀進入俄國聖彼得堡為沙皇表演。這些以肢體與動作展演為主的表演藝術,不受語言的藩籬所囿限,自 1792 年起被美國的騎士帶入美洲,隨後又陸續傳至中南美、亞洲與澳洲,這一座座能迅速搭起的圓形帳篷,很快地擄獲一個又一個大洲的觀眾。

 

精彩馬戲背後,是日日夜夜的苦痛

馬戲表演雖然為世界各地的人們帶來驚奇與歡笑,但隨著馬戲團到處遷移演出的動物們,是否也同樣享受著愉快的馬戲時光呢?

過去,思考這樣問題的人不多,然而隨著時間與文化的變遷,人們開始注意到動物的心理與情感需求,也逐漸意識到把娛樂建築在動物的痛苦上是不道德的。從19世紀開始,社會開始出現動物福利的概念,1824年英國動物保護團體「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CA)的成立,尤其反映著人類對待動物的觀念轉變,善待動物的理念逐漸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支持。

馬戲團的表演推陳出新,排場越來越花俏、技法難度越來越高,台後動物的訓練也日益繁重。為了娛樂人類,野生動物遭到圍捕後,長期關在逼仄的圍籠中,馴獸師以剝奪食物、鞭打懲罰的方式訓練牠們。我們眼前絢麗光鮮的演出,是迴盪在無數夜裡的無聲哭泣所換來。

1994 年,一頭馬戲團大象泰克(Tyke)在夏威夷演出時,突然踏死馴獸師,並衝向街頭造成多人受傷,最後身中 86 顆子彈痛苦而亡。後來的調查發現,泰克一出生就被帶離母親身邊,忍受了長達 21 年的訓練與虐待,只有在死前失控狂奔的 30 分鐘裡才得到了短暫自由。其後另一項由動保團體進行的秘密調查也發現,在世界三大馬戲團之一的「玲玲馬戲團」中,馴獸師長期使用棍棒毆打、以鐵鉤刺傷大象,藉以獲得馴獸的成效。對於大象這樣智力極高、性情敏感的生靈來說,圈養虐待的苦痛實在難以承受。

事實上不只大象,在馬戲團中的動物所展現出來或俏皮、或華麗的動作,都違背了牠們的生物本能。

 

1994 年 8 月 20 日,不堪馬戲團長年凌虐的大象泰克(Tyke)發狂,衝往夏威夷檀香山的街道,最終被射殺。這起事件揭露了馬戲團不當對待動物的真相(Source:Wikimedia

隨著科技發展,資訊傳播也越來越發達,這些以往不會暴露於台前的殘酷景象逐漸廣為人知,有越來越多人起身為動物請命,要求終止馬戲團的動物表演,許多國家也紛紛禁止馬戲團利用野生動物與保育物種表演。如今,全球有超過40個國家禁止在馬戲團中畜養野生動物或特定物種,部分國家如玻利維亞與墨西哥等,甚至完全禁止馬戲團利用動物表演。

在虐待動物的惡行被揭發後不久,擁有百年歷史的玲玲馬戲團於 2017 年悄然歇業,標誌著以動物表演為主的馬戲團時代已近乎走向終點。

 

海豚明星閉上氣孔,拒絕繼續呼吸

在被圈養訓練了兩百年後,陸上的野生動物終於漸漸從馬戲團中退場,然而海中生物類似的悲慘命運,卻才剛起步,不知何時得以終結。

或許是被馬戲團養大了胃口,人們太習慣動物可以被訓練來娛樂自己,1960年代起,有人開始圈養並訓練海豚成為表演節目中的明星。1962年美國一位海豚訓練師瑞克・歐貝瑞(Ric O’Barry)親自捕捉並訓練了五隻海豚,讓牠們拍攝紅極一時的影集《海豚寶貝(Flipper)》。影集非常成功,卻開啟了海豚的多舛命運,世界各地的海洋館開始圈養海豚,並訓練他們投入娛樂展演,以滿足大批因觀看影集而愛上海豚的民眾。

 

出演電視影集《海豚寶貝(Flipper)》(1964)的海豚(Source:公有領域)

1970 年的一天,五隻海豚中瑞克最喜愛的「凱西」突然游至瑞克的懷中,似乎在向他做最後的道別,隨後牠閉上了氣孔不願再繼續呼吸,深深沉入海底。凱西選擇自殺的決定深深震懾了瑞克,他終於意識到圈養海豚並逼迫他們表演,對於這些高智力的生物造成了多大的壓力與傷害。

瑞克如大夢初醒般,決定要盡己之力解救仍被圈禁在水池裡的海豚。他前往各地救援海洋館中的海豚,深入補鯨豚的社區調查,並以紀錄片《血色海灣》揭露了人類捕捉與訓練海豚的殘忍過程。

 

《血色海灣》(The Cove)(2009)法國版電影海報(Source:Wikimedia

海豚是群體生活的物種,捕捉一隻小海豚,往往代表著漁夫圍捕了整個海豚家族,撲殺了大量成年海豚並送至賣場以鯨魚肉販賣。被帶回圈養受訓的小海豚,則須鎮日面對飲食控制、狹仄的生活空間、敏感聽力難忍的噪音與長時間的表演工作。訓練師教導牠們跳圈圈、頂球游泳與觀眾打招呼等滿足人類娛樂的特技,其中許多行為卻極為違反天性。例如海豚以尾鰭擊水或快速張合嘴部原是表示「警示」的行為,在展演中卻被扭曲為迎賓的可愛動作,另外在野外只有飛旋海豚會做的「空中旋轉」,也被強加訓練在其他種類的海豚身上。

除了海豚外,虎鯨、白鯨、海豹與海獅等海洋生物,也紛紛以「生態教育」之名被延攬入各地海洋館,供遊客觀賞取樂,日復一日被迫重複著舉尾鰭、雙鰭倒立、搖呼拉圈、玩親親或承載訓練師等表演。牠們時常一週要進行二、三十場以上的演出,除非生病或死亡,不得休息。即使年老不再能演出,也缺乏野放回海的機制。

 

表演要求海豚單以嘴尖撐住一個成年馴獸師,並從水中高高躍起。博得滿堂彩的背後,承受傷害的往往是負責演出的海洋生物(Source:Toshihiro Gamo/CC BY-NC-ND 2.0)

「一個國家的道德進步和偉大程度,可用他們對待動物的方式評斷。」

水池再大,終究無法與深邃的海洋相比。一輩子生活在狹小單調的水池裡,囿於其中的海洋動物不僅心理承受巨大壓力,不時出現撞牆、啃咬前鰭甚至殺人或自殺等行為,身體健康也受到重大影響。

大海中的海豚一天能游超過 60 公里,如今卻關在七公尺深的海洋館水池,運動量嚴重不足使牠們的抵抗力低下,加上過度接受人類撫摸與親吻,時常感染病菌。根據美國海洋哺乳動物清查報告(The Marine Mammal Inventory Report, NMFS),圈養海豚大多死於胃潰瘍與肺炎。此外,野外的虎鯨一般有 60 至 80 年的壽命,在水族館表演的虎鯨卻鮮少能活過 25 歲,且時常出現背鰭倒塌等問題。

在保育人士的殷殷呼喊下,近年開始有國家立法禁止圈養海洋生物取樂,例如印度在 2013 年宣布禁止以娛樂目的圈養海豚,法國也在 2019 年禁止海洋公園利用野生動物。

臺灣雖於 2007 年通過《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正案,禁止進出口保育類野生動物作為表演之用,不溯及既往卻也未實際執行。直到今天,海洋公園仍然能夠以「生態教育」之名訓練海洋動物表演,我們依舊能看到海豚飛越旋轉、玩親親,海獅倒立、摔地鬧酒醉的娛樂性節目。

 

儘管臺灣已於 2007 年通過《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正案,然而在不溯及既往也未實際執行的情況下,海洋公園至今仍然有保育類海洋動物的表演(Source:Chen Tung-Yi/CC BY-NC-SA 2.0)

海豚臉上看似微笑的弧線,或許是自然界最令人心碎的誤解,萬物生而平等,身為人類的我們,應該要用知識看穿虛華的表面,用心體會其他生物的感受。畢竟,就如甘地曾說的:「一個國家的道德進步和偉大程度,可用他們對待動物的方式評斷。」

海洋公園打著教育的旗幟,希望能傳遞親近海洋的正確觀念,但「海洋教育」是否真的需要訓練海豚、海獅、海豹……等動物做出服從指令的表演?人類若自詡為偉大的物種,也應能與其他動物建立更善意、更真實而有意義的連結。身為觀看者的我們,或許能從拒絕娛樂性質的觀賞做起,慢慢地將鯨豚從囿於一方的泳池解放,讓牠們回歸廣袤的海洋。
 

本文由故事編輯部與百靈佳殷格翰共同製作
文章資訊
作者 謝易軒
刊登日期 2022-01-16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