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走過殖民、黑箱與打壓,終於迎來一張公正平等的選票──臺灣選舉百年史

2022-12-23
屈居於省議會,還不是「五龍一鳳」或其他黨外人士最大的煩惱。他們最擔心的,是國民黨數不完的選舉陰招。圖為嘉義縣候選人許世賢發表政見演說照(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19.011.0613.0001)

今年(2022 年)「九合一」選舉期間,同步進行了臺灣史上首次修憲案「公民複決」,擬將投票年齡門檻從 20 歲調降至 18 歲。雖然本次公投案並未通過,但從選舉期間的種種討論,能夠觀察到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野望,亦可窺見青年選舉的未竟之路。回顧臺灣歷史選舉走過的漫漫長路,從一開始的諸多限制,到如今越來越多元開放,投票年齡的調整,無疑是選舉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但如今這般自由民主的局面,是許多先賢一步步爭取而來的。

自日本時代開始,臺灣人投了快一百年的票,這一張張選票,是公民意志的展現。透過選舉與民主政治,臺灣人不斷摸索、學習,如何將這座島嶼帶往更好的境地。有時,選舉就像場歌舞大秀,比聲光、比排場;有時,選舉又宛如一齣荒謬大戲,比離譜、比下限。

不過,無論過程多麼曲折,島上的人民還是在一場又一場的選舉中,展現了各個世代的追求。從日本時代的選舉,一直到解嚴後真正的民主選舉,這些長大後的勇敢公民,是如何利用越來越民主的選票,決定臺灣的方向呢?

 

看得見、投不起,「大人」限定的初次選舉

在 1930 年 11 月 8 日的《臺灣新民報》,舉辦了一場「臺灣州市議員模擬選舉投票」,報紙上刊登了選舉方法、選舉人及被選舉人資格、投票方法……等選舉相關事項,整體流程非常完備,甚至賦予女性參政權。該次模擬投票是 11 月至 1931 年 1 月間的活動,收到約 19 萬 1 千張選票,當選了四百多位模擬州、市議員,展現臺灣人民已做好準備,對自治充滿渴望。

 

當時為臺中洲教化聯盟與臺灣地方自治協會臺中支部為了推廣選舉,還發明了以選舉為主題的遊戲,名為「選舉スゴロク」(選舉雙六),發行日期為 1935 年 10 月 1 日。(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04.052.0001)

接著讓我們將視線,聚焦在臺灣歷史上的第一批首投族。
    
1935 年 11 月 22 日,臺灣舉行了首次官方的民主選舉。第一次選舉的候選人為了宣傳,沿街插滿旗幟、挨家挨戶拜票、投遞文宣傳單、站上講台演說……。我們習以為常的選舉花招,都早已出現在九十年前的街頭。

第一次領票的選民們也不落人後,充分發揮手中選票所能彰顯的價值。1935 年的地方自治選舉投票率,竟高達 95%!臺灣人積極地參與投票,而如此驚人的投票率,其中臺灣地方自治聯盟多年來的倡議功不可沒。

自 1930 年成立後,臺灣地方自治聯盟便承襲過去文化協會、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模式,一方面向日本當局爭取完全的地方自治,一方面在全臺各地進行選舉教育,甚至曾遠赴殖民地朝鮮,研究當地的地方自治制度。

聯盟成員楊肇嘉,多年後心滿意足地回憶道,候選人樂於出頭、選民投票秩序良好、選務選監各司其職,種種良好的選舉秩序「說明了『自治聯盟』五年來的心血都沒有白費」。

楊肇嘉還錄製了唱片《我的希望》,分送到各地宣傳。他的錄音內容,深刻表現出他對於臺灣的展望:

 

臺灣的青年兄弟姊妹,咱臺灣將來欲較發達,亦是欲較退步,萬事都掛在咱大家的肩胛頭。若是青年諸君人人,有進步的精神,有相當的把握、有實行的勇氣,肯來大家努力打拚,臺灣的將來,就真有希望了。

 

楊肇嘉在回憶錄、傳記裡,談及自己如何爭取地方自治的段落中,滿溢其自信與自豪(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20.006.0205)

不過,如此驚人的高投票率,其實背後隱藏了臺灣總督府在選舉規定上的的重重限制。

首先,總督府並未施行普選,而是規定「年繳五圓以上特定稅額」、且「二十五歲以上獨立生計的男子」才擁有投票權。仔細一想,九十年前那個以農業大家庭為主的臺灣社會,有多少人能達到這個條件呢?

果不其然,這種飽含心機的制度,只讓不到兩成的臺灣男性擁有投票權。人數如此稀少,難怪能衝出 95% 的投票率。

 

具有投票資格的「選舉權者」住宅貼用之標籤紙(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19.011.0572)

除了限制投票權,總督府也未真正實施完全的地方自治。只開放議員選舉,而沒有行政職選舉(市街庄長),其中民選議員也只佔了議員總額的一半,另一半仍得由官選產生,和自治聯盟爭取的「完全自治」相去甚遠。

面對有限的成果,自治聯盟成員只能將之視為階段性收穫,但看在左派臺灣人眼裡,簡直啼笑皆非。早在聯盟成立時,左傾的文化協會、臺灣農民組合,便批評自治聯盟這些資產階級「手段都是一些妥協、哀願、建議等的叩頭式」,沒辦法真正幫助到市井小民。

對照文協、農民組合的批評來看,臺灣的第一次選舉,果真是場小人物領不了票,只屬於上流「大人」的選舉。

 

文協與農民組合,在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時,一同發布聲明撻伐之(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20.006.0199)
《反對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的聲明書》局部放大圖(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20.006.0199)

不過,我們也不用這麼悲觀。

話說,當時臺北市一開完票,《臺灣日日新報》的記者們,隨即登門拜訪第一高票、第四高票的當選人蔡式穀與陳逸松。當時,兩人被助選團、親友們團團簇擁,每個人的臉上都藏不住滿溢的歡喜之情。

「當選市議員之後,是不是就能做些什麼,改變臺灣人的處境呢?」
「我們離真正的自治,又更近了一步嗎?」……

從這一張張笑臉裡頭,我們彷彿讀出了臺灣人對未來的無限想像。

1939 年 11 月 22 日臺灣舉行了第二次市會議員及街庄協議會員的選舉,但由於此時正處於戰爭期間,雖然議員名額增多,但有意參選者卻比上一次選舉還少。

 

臺灣地方自治協會臺中州支部州會議員總選舉海報,用來宣傳 1940 年 11 月 20 日臺灣舉行的第二次州會議員選舉(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 T2018.001.3187)

期盼著新政權,卻迎來更險惡的世界

終戰後,臺灣人對新政權滿懷期待,想像日本時代未竟的自治之夢能被實踐。

戰後各地方參議會成立,逐級選出省參議員,而且選舉並無財產限制,也不限性別,男女都可以投票與參選,隨著 1946 年 5 月 1 日「臺灣省參議會」在臺北成立,象徵二十多年來臺灣議會請願夢想的實現。這引發參政熱潮,省參議員成為政治參與的焦點,隨後還有國民參政員選舉,代表臺灣人參與國政。

只可惜,議會的砲聲隆隆,卻無法阻遏貪官汙吏,等待臺灣人的,是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鎮壓,事件過程中就算貴為民意代表仍是死傷慘重,臺灣人這才知道,民主選舉之外、中國政治還有另一套玩法。多數臺灣人參政意願降低,即便提起勇氣參選,還有《戒嚴令》及《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構成的扭曲法制,在「動員戡亂臨時條款」之下立法委員、國民大會等不進行改選,只開放省議員、市長層級以下的選舉。

因此,戰後好長一段時間,唯有省議會才是臺灣人有效的發聲管道。1950、60 年代,就有許世賢、吳三連、郭國基、郭雨新、李萬居、李源棧六位,合稱為「五龍一鳳」的非國民黨籍省議員,在議會中大膽質詢國民黨政府,成了臺灣政治混沌年代的六盞明燈。

 

五龍一鳳各個都是一時才俊。郭國基問政犀利而得「郭大砲」之名(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19.011.0293民國46年郭國基競選傳單)
嘉義市民讚美世賢為「嘉義媽祖婆」(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06.002.1368立法委員候選人許世賢選舉宣傳單)
吳三連縱橫政、商、報業(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04.007.0558省議員吳三連選舉宣傳單)
郭雨新為宜蘭後續的民主運動開闢道路(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19.011.0067郭雨新競選傳單)
戰後的選舉沒有財產限制,也不限性別,女性也可以投票、參選。圖為嘉義縣候選人許世賢發表政見演說照(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19.011.0613.0001)

然而,屈居於省議會,還不是「五龍一鳳」或其他黨外人士最大的煩惱。他們最擔心的,是國民黨數不完的選舉陰招。

故意唱廢票、行政團體公然幫助國民黨、開票所停電,再加上稀鬆平常的買票、作票、恐嚇……,這些如今像是都市傳說的事蹟,全是當時的選舉日常。

謹守節操的黨外省議員們,自然對國民黨的漚步(àu-pōo,常寫作「奧步」)怨聲載道。就連以雷震為首的國民黨自由派也看不下去,紛紛在雷震主辦的《自由中國》雜誌,撰文痛斥差勁的選風,扮演黨內僅存的良心。

 

這期《自由中國》刊出〈違法舞弊的臺南市長選舉應宣告無效〉,以及雷震的〈我們為什麼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反對黨〉,顯示出《自由中國》對民主選舉的渴求(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15.033.0065)

本省籍的省議員等地方政治人物,如上面提到的「五龍一鳳」李源棧等人,以及外省籍的國民黨自由派,都深刻體認到選舉、民主風氣須加以改變。這份共同的理念,形成一個跨越省籍、黨籍的議論空間;在一次次的討論中,他們得出一個明確的構想──組黨。

組建強而有力的反對黨,就能夠制衡國民黨,形成均勢的兩黨民主,從而擁有公正的選舉。籌組「中國民主黨」的規劃,隨著兩組人馬自 1957 年以來密切的討論,愈漸成熟。

然而,計畫並未如預期般順利。國民黨對組黨的動向早已瞭若指掌,待到 1960 年,國民黨政府羅織莫須有的罪名,抓捕雷震、傅正等《自由中國》成員,重重打擊組黨運動。

隔年,地方選舉結果也不盡理想,組黨運動就此黯然落幕。
 

造勢、辦雜誌樣樣來:這次,輪到新一代大人們放手一搏

組黨運動受挫後,老黨外們也無法全身而退,紛紛受到嚴密的跟監。但是「組黨」的政治提案,卻深埋在他們心中,即便不能掛在嘴邊,他們也靜待時局演變,將經驗傳承給下一代人。

例如萬華的郭國基就向年輕的康寧祥,娓娓道來自己的日本時代組黨經驗,成了日後康寧祥競選演說的素材。郭雨新則在宜蘭,培植一批認同民主理念的人馬,其中包含今日我們熟悉的陳菊、游錫堃等人。

同時,臺灣政治環境也起了變化。國民黨政府體認到國際、兩岸、島內局勢的改變,於 1970 年代開放國大代表、立法委員等中央層級的增額選舉。

黨外緩緩進行世代更新,又恰逢良好的政治契機。於是,投入政壇的黨外青年,開始為 1970 年代後的選舉做出重大改變。

1977 年,中壢市民為抗議桃園市長選舉不公,竟敢於走上街頭,用更為激烈的抗爭手段,此次的「中壢事件」表達了人民對合理、正當、正義選舉的渴望。原本的競選活動,只以一般的演講、傳單為主,皆為較軟性的政治訴求,自此,黨外運動者在選舉期間,開始更大膽地展開街頭運動,連選舉演說內容也開始挑戰國民黨的底線。

除了站上街頭競選,為了普及自己的理念,黨外人士也自行出版禁書,也就是「黨外雜誌」。不只可以鑽營在政府嚴格的審查與出版監控之間,還能夠以雜誌社為集會中心,規劃組織活動。

中壢事件兩年後的 1979 年,高雄《美麗島》雜誌社發起了更大規模的街頭行動。雜誌社成員在 12 月 10 日世界人權日晚上,走上高雄街頭遊行。集結到了深夜,警方以暴力驅散示威者,並於不久後逮捕活動總指揮施明德以及雜誌社成員林義雄、姚嘉文、呂秀蓮等人。

 

《美麗島》雜誌雖只發行四期,即因雜誌社成員被捕而停刊,但平均發行量卻突破100,000冊,相當受到民間歡迎(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13.032.0007)

美麗島事件讓大批黨外人士遭到逮捕、判刑入獄,民主運動的火苗貌似被撲滅殆盡。但實際上,高雄街頭點起的星火,正從監獄外向全島開始燎原。

獄外的家屬,乃至於美麗島事件的辯護律師,前仆後繼地投入選舉。例如入獄後慘遇血案的林義雄妻子方素敏,以「代夫出征」的悲憤口號競選立委,感動無數選民;陳水扁、謝長廷兩位辯護律師,也在臺北市議員選舉初戰告捷。

 

《美麗島》被查禁、雜誌社成員被捕,各個黨外雜誌卻如雨後春筍迸發而出
(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04.021.1311八十年代雜誌社發行《八十年代》週刊第12期/2004.021.1503深耕雜誌社出版《深耕》半月刊第5期/2004.021.1161自由時代雜誌社出版《自由時代》週刊第8期)

靠著家屬、辯護律師、黨外雜誌接棒,黨外勢力逐漸能夠在國會、各議事堂站穩腳跟,甚至取得執政地位,與國民黨正面對峙。此時,「組黨」這個主張,再度浮上檯面。就在不知戒嚴、動員戡亂等惡法何時解除的情況下,1986 年黨外人士決定團結起來,共同組黨──民主進步黨正式成立。

 

解嚴後的百花齊放

民進黨成立後,便以最大反對黨身份活躍政壇。臺灣也陸續發生解嚴、終結動員戡亂時期,和國會全面改選等重大事件,朝民主化、自由化的目標邁進。

1996 年 3 月,臺灣終於舉行第一次全民直選的總統大選。彭明敏以民進黨候選人身份競選總統,試圖要打破國民黨的長期統治。不過最後總統席位,由臺灣的「民主先生」李登輝拿下。

所有臺灣人等了一甲子,終於等到全面自由民主的選舉。

解嚴之後,臺灣各界百花齊放,社會氛圍愈來愈開放,選舉小物也從過去較單純的傳單、雜誌等紙本宣傳品,轉變為旗幟、錄音帶、CD,甚至是大家現在非常熟悉的面紙、水瓶等等。隨著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選舉宣傳也更加與時俱進,有些候選人會與上自媒體平台宣傳,甚至建置網站將選民互動從線下拉至線上。

 

彭明敏卡通圖樣 1996 年總統大選競選文宣潔膚巾
(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15.035.0006)
《平安香火》音樂CD,為 2012 年第 13 任總統副總統選舉時,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吳敦義的選舉宣傳品(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12.007.0226.0002)
1996 年正副總統選舉民主進步黨候選人彭明敏與謝長廷相關文宣卡帶組(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T2018.001.3027)

選舉,並不是只有黑箱與欺瞞,而是代表積極的公民意志展現。投票,並不是只是簡單的表達意見,而是承擔責任的開始。

從日本時代開始,這座島嶼經歷了大眾無法參與的地方自治選舉,又見證國民黨的黑箱手段。臺灣人不再隱忍,勇敢的人們選擇走上街頭、衝破監獄島的束縛,拿到這一張得來不易的選票。

自此,臺灣人不僅用選票支持心中理想的領導者,也用選票決定臺灣這座島嶼的未來,朝著自由民主的方向,堅定不移地邁進。

 

本文由故事編輯部與臺史博典藏網藏品故事百寶箱共同製作。

 

更多相關藏品

日治時期岡山郡投票箱
(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19.012.0196)
檢舉賄選專用信封
(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12.007.0448)
三國誌公司發行「台灣光復五十週年暨中華民國首屆民選正副總統黃金紀念鈔」
(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09.011.0422.0002)
第8屆立法委員選舉候選人李全教競選宣傳電燈鑰匙圈
(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12.007.0233)
2016 年總統大選台灣團結聯盟宣傳口罩
(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16.005.0041)
參考資料
  1. 吳乃德,《臺灣最好的時刻,1977-1987:民族記憶美麗島》。新北:春山出版,2020。
  2. 彭明敏,《自由的滋味》。臺北:玉山社,2017。
  3. 康寧祥論述,陳政農撰稿,《台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臺北:允晨文化,2013。
  4.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出版社,2004。
  5. 蘇瑞鏘,《戰後臺灣組黨運動的濫觴——「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臺北:稻鄉出版社,2005。
  6. 陳若蘭,〈臺灣初回地方選舉:日本殖民政府的制度性操作〉,《台灣史研究》第22卷第3期,2015年9月,臺北,頁139 - 175。
  7. 蘇瑞鏘,〈1950、60 年代臺灣在野菁英對地方選舉弊端的批評與因應〉,《文史臺灣學報》,第13期,2019年10月,臺北,頁 89 - 117。
文章資訊
作者 廖品硯
刊登日期 2022-12-23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