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靠節儉成就霸業:日本戰國英雄北條早雲的創業哲學

胡煒權 2018-09-28

在《日本戰國.織豐時代史》中,本人花了不少篇章介紹伊勢宗瑞(即北條早雲,以下同)如何在因緣際會下,展開了傲闖關東的旅途,並從此在混沌的關東平原轉戰一生,成就了畢世之偉業。


(Source:Wikimedia

然而,礙於書的體裁及目的,《日本戰國.織豐時代史》中沒有多餘的空間細說早雲的個人生平。事實上,除卻後世寫成的軍記物外,我們對早雲的一生所知不多。


換言之,現在坊間所流傳的早雲形象,嚴格來說,大半是來自軍記小說的內容。那麼,究竟在現有的零碎片段史料裡,能不能看到一些關於早雲的「鳳毛麟角」呢?


接下來,我們透過兩個身處同時代的人物來看看早雲的軼事。


首先,就從他的兒子,同樣赫赫有名的亂世英雄──北條氏綱開始說起吧!


北條氏綱(Source:Wikimedia

天文十年(1541)五月,已經臥病在床的北條氏綱留下著名的「御書置(遺書)」給兒子北條氏康,作為離世前給予兒子的最後教導。


總共五條長長的遺訓之中,氏綱在第四條訓誡談到了節儉的重要性,同時提及關於亡父早雲成功的原因。氏綱是這樣說的:


「世上時人嘗言亡父(早雲)入道公以微小之身成為天性之福人,那當然是因為得到了天道眷顧,但最重要的還是因為早雲公嚴守節儉之道,不好華麗之故也。」


氏綱是早雲老年而得的長子,在繼承家業時已達壯年,對亡父早年的發跡史當然所知不多,有史家認為氏綱強調早雲節儉之德,不只是因為確有此事,也是要告誡兒子氏康要順守家風。無論如何,早雲節儉樸實而成功創業的故事,即使是以現今社會的角度來看,也十分有說服力。


不過,也許有人會懷疑,這個節儉美德只是兒子為吹噓亡父的偉大而刻意誇大的故事罷了。但在同時代,遠在北陸的另一位老英雄也有類似的說法。這位老英雄便是在戰國迷之間同樣有名的「朝倉教景」,或稱「朝倉宗滴」。當時宗滴作為四朝元老,為朝倉家鞠躬盡瘁,全力地輔助侄孫朝倉義景至百年歸老為止。


在朝倉宗滴口述、由家臣編寫而成的《金吾利口書》(又稱《宗滴話記》)中,他講述理財之道的部分,也同樣提到了早雲:


「為人者不可不儲備錢財,但好像商人那樣過度地收貯寶物財富,則就不是武士應做的事。然而我從(連歌師)宗長那裡常常聽聞伊勢早雲的蓄財能力很高,猶如就連衣針也會大量儲備起來一樣,但他一旦到了行軍所需時,便會不惜粉身碎骨一樣傾盡所有。」


這裡提到的「宗長」就是當時遊走在各大名之間的著名連歌師,宗長除了跟朝倉家有深厚交情外,也同時跟今川、北條等東國大名都有交流。因此,身處相同時代、生活圈又有所交集的兩人,宗滴從宗長口中得知早雲的個性、作風並不奇怪。由此可想像,早雲為人節儉的名聲在當時應該廣為人知,至少北條家內外皆曉。


而且,從宗滴的談話中不僅能確認早雲節儉的作風,更重要的是從中可以得知,早雲並不是單純的守財奴,在必要的時候,他也是會毫不猶豫地砸錢。換言之,早雲的節儉其實是為了積粟防饑、未雨綢繆,一旦發生任何狀況便可以適時使用,不會因為缺錢而錯失機會。這種智慧套用到現今社會,即為重要的危機管理和資源管控能力。


當然,除了盲目的吹捧外,我們也要考慮到當時早雲所面臨的實際情勢。本人在書中(詳見《日本戰國織豐時代史》第一冊第二章)提到了,早雲當時很可能利用了關東地區發生的明應大地震,趁對手扇谷上杉家、三浦家深受震災打擊,抓緊時機發動攻擊打敗兩家。然而,即使早雲順利奪下伊豆東部以及進入相模的機會,但地震後災區的窮困也成為他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正因為這個契機,早雲在新奪得的領地內實施檢地及新的民政,以利加強統治和籠絡人心。不論如何,如果早雲不是因為順應時勢,沒有勞民傷財,是絕不可能輕易地得到伊豆及相模兩國人民的支持。平心而論,從這些證據來看,都可以推斷氏綱與宗滴的所見所聞不假,早雲節儉的性格的確是值得相信的美談。


嘗言道「創業難,守業更難」,北條氏綱與朝倉宗滴皆為守業之人,他們成功守住了父祖基業,殊不簡單;但早雲「由無變有」的功績也絕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節儉」是早雲的成功哲學之一,聽來簡單,但試想一下,若要在孤掌難鳴的情況下,小心翼翼地穩住草創的基業,同時又要與一心想消滅自己的死敵周旋,更要堅守統治者的地位,減少對領民的負擔,確保領地走出災害的陰影,從這些困境中闖出一片天是件容易的事嗎?


在現代社會,我們是否能領略早雲的要訣,又是否真的能複製早雲的這種成功模式呢?

 

 
遠足文化出版之《日本戰國.織豐時代史》
臺灣第一本中文原著的日本戰國史
大量援引最新研究成果
透過系統化的易讀筆法
帶領讀者深入了解日本煙硝四起、群雄爭霸的戰國百年
本書一套三冊,以時間作為縱軸、地區作為橫軸,建構出自1493年
明應之變至1616年家康過世之間逾百年的織豐時代史。
文章資訊
作者 胡煒權
刊登專欄 解毒日本歷史文化
刊登日期 2018-09-28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