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穿越百年,重溫舊時香港平民生活中的吃喝玩樂

2016-12-02

茶樓與茶室

香港開埠後,不少廣州式茶樓茶室,包括最早的杏花樓,於 1846 年起紛紛在港開設。早期集中於中、上環區。除茶樓、茶室外,名稱還有茶居、茶社、茶寮、茶館、茶座、茶話處等。


1950 年代後期,有一「中秋月茶座」位於德輔道西,於 1962 年變身為第三代高陞茶樓。另外,名為「茶寮」的翠亨邨實際為一高級宴飲場所。


早期的茶樓、茶室還有:楊蘭記、雲來、三元、得名、三多等,以及一間開業於 1880 年代的得雲。得雲位處中環皇后大道中 187 號及上環文咸東街 1 號,而且跨越一條名為「鴨蛋街」的永勝街,頗為特別。其位於文咸東街 3 號的一層,樓下地舖為永亨銀行。該茶樓亦以月餅及老婆餅馳名,到 1992 年結業。


中環得雲大茶樓 八〇年代(Source:Flickr)

1888 年,已有一「茶居行鴻泰工會」。


二十世紀初的茶樓茶室,有:富華、武彝仙館、茶香室、日南、茶趣園、多男及平香等。後兩者一直經營至 1990 年代。1903 年,有一間位於荷李活道 196 號經營茶麵生意的杏燕樓。


1910 年代的茶樓茶室則有:馬玉山、嶺南、吉祥、第一樓及先施公司天台茶室等。


1920 年代,有位於中、上環的高陞、第一代的陸羽、慶雲、如意(後來為清華閣)、添男、萬國,以及由五號差館和水車館(消防局)變身的一笑樓;於 1927 年在皇后大道中嶺南原址開業的蓮香樓等。此外,還有灣仔的祿元居及九龍上海街的得如。與武彝仙館聯號的祿元居,兩者每週皆在報章刊登其新出品的星期美點二、三十款。


1922 年農曆十月廿六日當日,位於德輔道中 30 號(利源東街口)陸羽茶室的開業廣告。

1930 年代較著名的茶樓,包括中西區的陸羽、得男、正心、雲香;灣仔的冠海,以及九龍的一定好、品心、大昌、添丁及有男等。稍後再有雲來和信興。


淪陷時期,不少茶樓因缺電,只經營早午茶市,停止夜市,主要供應糕點及餅食。偶有肉類供應亦只為牛肉及魚肉,而且價格昂貴。當時因為要徵收營業稅、飲料稅以及 30% 的飲食稅,導致茶客卻步。1944 年後,大部分茶樓食肆結業,部分包括高陞茶樓等,被改作賭場或字花場。


和平後至 1950 年代的新茶樓茶室,計有:中西區的嶺南、龍香、貴如、瑞華、義芳、龍如、中秋月及西豪;灣仔的雙喜、龍鳳、英男、德心及永泰;九龍的雲天、統一、龍如、龍鳳、日陞、多寶及天海等。


雙喜茶樓 (Source:Flickr)

早期的茶樓茶室,是以供應「一盅兩件」名茶點心的早午茶市,以及中午飯市為主,部分不經營夜市的於下午 4 時便關門。亦有若干間(包括上環清華閣)由晨早 4 時開市直至晚上 11、12 時。亦有經營至午夜 2 時,甚至通宵營業者。其中一間為位於依利近街 13 號的地踎茶室義芳。當時亦興往「飲夜茶」或「宵夜」者。


迄至 1950 年代,若干間茶樓以「星期美點」為招徠,即每星期轉換若干點心品種一次。時至今日,只有陸羽茶室維持此種作風。當時,一般茶樓茶室的點心每碟為 2 至 3 毫,陸羽則為 4 至 6 毫。1960 年代已可品嚐其特有的「鷓鴣粥」。


陸羽茶室每週更換一次的「星期美點」點心紙。

一直以來,茶樓酒家皆視製造和銷售月餅為最賺錢的生意。有一說是單賣半個月的月餅已可支持茶樓一年的皮費,故每間茶樓酒家都花重本裝飾,刻意宣傳。


1950 年代,得如酒樓。該茶樓及酒家於 1920 年代開業。
(Source:Pinterest)

早期,有不少伶人或歌者及象棋高手在茶樓表演,部分茶樓亦設有歌壇或棋壇。亦有茶樓配置懸掛鳥籠的設施,以方便攜鳥往品茗的「雀籠友」。

 
雲來茶樓內帶同鳥兒往品茗,被稱為“雀籠友”的茶客。
(Source:Flickr)

此外,有很多只有一間地舖,被稱為「潮州茶室」或「地踎茶居」者,遍佈於港九各處,包括中西區的牛記、寶賓、平民、德馨、惠海、龍香、南天、宏利、寶泉、利乾;灣仔的敏如、德心、永春、回教泉香;九龍的合發、福棧、南香及德泉等。敏如及牛記曾變身為小菜館,後者於年前才結業。


無論茶樓、茶居或茶室,於 1960 年代起已鮮有新店開設,因其生意被新落成的酒樓酒家搶去不少。加上其所處廉租的舊樓陸續拆卸,導致其快速消失。現時的老牌傳統茶樓,只餘下位於新址經營的蓮香和陸羽,以及深水埗的信興。另一間始於 1920 年代的老牌得如,亦於 2012 年結業。


粵劇與大戲園

約 1865 年,首間上演大戲(粵劇)的大來戲園,在西營盤第一街開業。隨後 1868 年至 1870 年,位於太平山街的昇平(後來易名為普樂)和同慶,以及位於皇后大道西「雀仔橋」對面的高陞戲園開業。街市街(普慶坊)的同慶於 1890 年代改名為重慶。


1911 年高陞戲園、太平戲院及普慶坊重慶戲院的廣告,當時有周豐年、樂同春及華天樂戲班。

當時,除本地的「戲子」(粵劇演員)外,亦有若干來自廣州的「紅船」梨園者。1880 年的《循環日報》曾刊載一宗紅船的劫案。


述及當年歲晚,因紅船戲班無人僱之演戲,伶人紛紛回家度歲,紅船灣泊於省城河畔。農曆十二月二十七日,有一泊於同德大街碼頭的紅船,只有數人留守。下午,有人乘小艇數艘泊近,聲稱是某衙書役查私緝匪,隨即過船搜查,掠去貴重物件及戲服等,從容而去,船內人員袖手旁觀,不敢詰問。從上述新聞,可窺紅船的一鱗半爪。


踏入二十世紀,不少新落成戲園名稱改為戲院,不少戲園於放映電影時亦名為戲院。


九龍的第一間大戲院為落成於 1902 年、位於油麻地的普慶,依次為落成於 1931年位於水渠道口(現聯合廣場)的東樂。


二十世紀起,有不少戲班在各區的空地上蓋搭棚蓬演出。不少為配合各種神誕或建醺、節慶等,被稱為「神功戲」。


1969 年,在大澳上演神功戲的燕華年劇團,大佬倌為羽佳及鄭碧影。

港島的新大戲院有落成於 1904 年、位於石塘咀的太平;約 1911 年的九如坊;1919 年的和平(現恒生銀行總行所在);1925 年波斯富街的利舞台;1930 年上環皇后大道中 270 號的中央等。


位於皇后大道中270至276號,大戲園及電影院的中央戲院,約1938年。

1900 至 1930 年代,有包括國天香、人壽年、周豐年、瓊山玉、祝華年、寰球樂及大中華等多個戲班在各大戲園、戲院演出。1910 年代起,亦有多個全女班演出各類名劇。


當時的票價,由最平「板位」的港幣 4 仙,至「貴妃床」的港幣 8 元不等。最貴的是與戲台上大佬倌近距離接觸的第一行。不少塘西紅牌名妓將整行「包」起,一個人觀看,以向台上男伶獻媚。


1909 年,港人在高陞戲園設宴款待抵港之清朝王爺載洵及大臣薩鎮冰。宴後,上演人壽年班粵劇,籌款捐建香港大學。


高陞戲園在報章刊登的廣告,約1900年。

1925 年,太平戲院聘「香閨艷影」全女班,演通宵戲賀冬節。


1936 年,編劇專家南海十三郎(原名江譽鏐),最新編之名劇《江南廿四橋》在中央戲院演出。


1941 年,有一「省港黃秋浦頭笠店」在皇后大道中 259 號開設,供應頭笠、盔甲、鬚髮縐紗、戲靴及油彩等戲劇工具予戲班。


在淪陷初期的 1942 年,不少戲班在日軍當局的命令下仍然演出,早期的戲班有:覺先聲、勝利年、共榮華及新香港等。主要的佬倌有:廖俠懷、新馬師曾、靚次伯、白駒榮、李海泉、鄺山笑、羅品超、唐雪卿、上海妹、余麗珍、羅艷卿及泰小梨等。


後來,大部分佬倌離開香港,加上當局收緊政策以及停電等種種原因,粵劇漸趨沉寂。


和平後的 1949 年,常上演粵劇的戲院只有高陞、中央和普慶。當時以苦情戲如《梁天來》、《金葉菊》等最賣座。


在五、六十年代,上演大戲的時段為晚上 7 時至 11 時半。頭場多演《六國大封相》。當時一票可攜一、兩名小童入內。上演期間不斷有人推銷零食、飲品以至甘蔗等,散場時一地「蔗渣」,十分壯觀。不少人踏着木屐進場,一次高陞戲院虛報「火燭」觀眾爭相奔逃,事後掃獲多籮木屐,成為趣聞。


1954 年 3 月起,粵劇戲班全面停鑼,因紅伶酬金高漲,使戲班收入無法平衡。再者,因拍電影之片酬高又無粵劇之刻苦,大多數紅伶改拍電影。大部分位於擺花街及威靈頓街,經營戲服之顧繡店亦隨之陷入困境。當時的名顧繡店有:中環的嶺南、錦章、祥泰、美華及深水埗的華寶等。


五十年代中後期,任劍輝、白雪仙的多齣戲寶如《再世紅梅記》、《紫釵記》、《帝女花》等吸引了大量戲迷,掀起了一番熱潮。


俟後迄至整個 1960 年代,粵劇亦經歷多次高低潮。後來,因社會節奏步向急促,加上年輕一代口味改變,粵劇趨於平靜。


當時的主要粵劇戲院為利舞台。該戲院氣派一流,職員制服端莊。1980 年代初,某大外資銀行的女職員制服,被取笑為「利舞台帶位裝」。


位於波斯富街與霎東街交界的利舞台大戲院,1986 年。(圖片由陳創楚先生提供)

1982 年開始,粵劇恢復興旺。到了 1989 年,因電影市道不景,導致不少戲院出租予戲班上演粵劇。當時經常演出的戲班,計有林家聲和李寶瑩的領頌榮華;羅家英及汪明荃的福陞;林家聲和陳好逑的頌新聲,以及雛鳳鳴等。


近年,經常上演粵劇的戲院為北角的新光,2012 年起,增加了油麻地戲院。

 

本文摘自香港商務出版《香港華洋行業百年:飲食與娛樂篇》
香港歷史專家鄭寶鴻帶你回到過去,
重溫舊時香港平民生活中的吃喝玩樂
藉著二百多幅難得一見的照片及多則報章資料,
回顧百多年來香港二十多個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飲食及娛樂行業。
文章資訊
作者 鄭寶鴻
刊登日期 2016-12-02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