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跨越在島嶼與浮城之間的生命故事──15 則香港人在臺灣的生活札記

2016-04-13

「在浮城生活,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還要靠意志和信心。」──〈浮城誌異〉,西西


2014 年的初春,人生第一次踏足臺灣,並計畫於此地停留半年。在充斥著「小確幸」的寶島,我不知道到底會遇上什麼事、什麼人,又會經歷到些什麼。於是,帶著種種的未知,抱著諸多的問號,還有渴望一嘗在異地生活的滋味,我來到了這片距離香港 850 公里的土地上。機緣巧合下,我展開了一個與在臺港人交流的訪談計畫,嘗試了解這樣一個群體的生活狀況。


一直以為,異地最吸引人之處並非壯麗的風光,美景看得太多終究會出現審美疲勞,唯有那些在途上遇見的人,如同囈語又或認真的對話,才能印在記憶的最深處。所謂旅行的意義,大抵如此。


法國詩人韓波說過:「在富於詩意的夢幻想像中,周遭的生活是多麼平庸而死寂,真正的生活總是在他方。」


我開始揣想,在臺灣生活的香港人,究竟如何閱讀臺灣?是否與浮城裡的居民般,只是念茲在茲想要逃離這一座監獄的枷鎖。接觸到形形色色居住在臺灣的香港人,他/她們之間的故事既相似,也截然不同,讓我得以聽見媒體以外的聲音。文字有時是匱乏的,再多的言說與補充,甚至用上一本書的篇幅,也許並不足以描寫出他/她們生命的重量。但我衷心希望,能夠誠實且更為立體地把這些人的故事呈現出來。


這群香港人中,有人在臺北開咖啡店,實行在香港未竟的理想;有人來臺灣開設青年旅舍,希望能夠擺脫急促的步調,宣揚慢活的精神;有人在巷弄販賣香港小食,傳承著香港的道地特色;有人因婚姻留在臺灣,然而心裡頭的家之所在,仍然是香港;有人當起自由工作者,只因臺灣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令她可以專心致志做喜歡的工作;有人在臺灣玩獨立音樂,並深刻地體驗到香港對於文化產業的扼殺與摧毀……透過這些故事,拼湊出一張張香港人在臺灣生活的斑駁圖像。


「為何會來臺灣?」、「未來還會留在臺灣嗎?」我總是會在每次的採訪中,提出這兩個問題,得來種種不同的答案。


大多數於近年移居臺灣的港人,心裡不免裝載著一個浪漫的理想,他們渴望追求一個能夠容納更多可能的空間。尤其是開店的人,客觀條件如創業成本及風險,都是他們在選擇時重要的考慮因素。像是 Artista Perfetto 的六個大男孩,選擇在高人氣的信義區開咖啡店,租金不過是香港的四分之一。又或是自由工作者陳瑄,家便是工作室,八坪的空間,不過八千元(約二千元港幣)。


Artista Perfetto
Artista Perfetto 為六個香港男孩在信義區開的咖啡店 (Source: Artista Perfetto Facebook)

如今香港的樓市被大型地產商壟斷,不斷上升的租金,高度資本化所造成的「地產霸權」,導致為數不少的特色小店無奈結業。取而代之的是如倒模般印製出來的大型連鎖店,無差別地分布在香港各地,加上公共空間不斷萎縮,城市的模樣與生活方式愈趨單一。在這個被視為發達城市的社會中,物質看似充裕,卻產生了二十一世紀式的迫人生活,基層市民變得更難以存活。


進入千禧年後,香港大大小小的保育運動此起彼落,從十年前保育灣仔的「囍帖街」,到要求保留具有歷史價值的天星皇后碼頭。近年,新界鄉村亦處處是紛爭,各處因發展之名而被拆遷及徵收的土地,導致村民流離失所,並強行打散一個社區的連結。於是,關於「保育」跟「發展」的討論在社會中一直僵持不下,兩者被推至一個對立的位置,看似不能相容。很多年後的現在,我們才漸漸懂得慨嘆事物消逝之快速,才會反思「發展是硬道理」這一回事。


同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臺灣,近年來在經濟方面陷入泥沼。面對隔鄰的中國在經濟與政治方面所施加的雙重壓力,臺灣倍感迷惘與失落。金錢與生活、經濟與主權,兩者間應該如何抉擇,臺灣似乎相較於香港更有意識,且更為深層地去思考這個問題。在反服貿運動爆發後,五十萬個臺灣人站上街頭,也算是為這道難解的習題,印下了重要的註腳。


難忘臺灣民主先行者鄭南榕曾經寫下︰「我們是小國小民,但我們是好國好民。」


然而,臺灣不是世外桃源,也非烏托邦。


政策向著資本家及大財團傾斜的現象同樣屢見不鮮,林林總總的都市更新議案、現代圈地運動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準備在墾丁後灣開設民宿的年輕夫婦 Kiky 及 Jacky,最初不過是被後灣的寧靜所吸引,卻沒料到這片祥和之地最後也逃不過大財團的眈視,「後灣開發案」使兩人與當地村民建立起一種另類的情誼,雖未至於全力投身於抗爭中,但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忙。


(Source: Heiohey Cozy Apartment Facebook)
Kiky 及 Jacky 在肯丁開的民宿。(Source: Heiohey Cozy Apartment Facebook)

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


聽著由李雙澤所寫成的《美麗島》,歌詞中流露出對於這座美麗島嶼的強烈情感,旋律把我的思緒帶回印尼的峇里島,當時在反世貿行動中遇上臺灣的行動者,他們獻唱此曲給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毛管不禁一豎,亦暗自感動,臺灣人那份對於土地的熱愛,彷彿是自然而然遺傳在骨子裡的。或者他們並不如香港那般現代化及國際化,但對於鄉土的一份情感,卻是純樸而實在的。


臺灣的民主與自由,尤其是能夠民選自己的總統一事,總令港人心生羨慕。然而,臺灣過去的民主化道路極其艱辛,卻也更能堅定地迎向光明。或許很多人已然忘記,在過去仍未有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的戒嚴時代裡,香港曾經是臺灣所追求的自由之地。漫畫家李勉之在臺灣解嚴前夕來到臺灣,在校園裡頭見識到國民黨對於管制「政治正確」思想最後的迴光返照。


解嚴至今不過二十多年,當我們還為了爭取普選而作出不同的抗爭之時,臺灣的民主化道路已經邁向另一個里程,從前被人揶揄為「臺灣式的民主」,成為了香港今天的他山之石,儘管臺灣代議民主至今仍然存在千瘡百孔的問題,但那走過的每一步,都是全民共同學習而累積下來的漫漫長路。


時至今日,兩地公民社會之間的連結愈來愈緊密,臺灣的反服貿運動爆發後,「今日香港,明日臺灣」成為了一道響亮的口號。當時我身在臺灣,跟隨著一個又一個年輕人,沿著梯子爬進被佔領的立法院內,自以為有種見證的責任。這場運動,不只震撼了臺灣人,也深深影響著對岸的香港人。


朋友曾經戲言,我走到哪裡,當地的社會都會出狀況。離開臺灣後,七月回到香港,由於「佔領中環」的醞釀,導致了十月那場波瀾壯闊的雨傘運動出現,歷時兩個多月。運動開始之時,心裡暗暗感動,覺得我們終於走在以自己的力量去爭取民主的路上了,並不倚賴他人,自己的香港自己救。一幕幕激勵人心的畫面,導致在臺灣留學的香港朋友忍不住回家,例如陳民官,他跟我一樣,同時目睹了兩場運動的發生。


或許「今日XX,明日XX」終究是個簡化的口號。


然而,雙方渴望互相了解彼此的意願卻是愈來愈強烈。臺灣朋友曾跟我說過︰「如果臺灣的佔領立法院給了香港雨傘運動很大的啟示,那麼我們在九合一選舉中的藍天變綠地,某程度上都跟你們的這場運動有所關連,不要灰心,香港總有看得見真正民主的一天。」


2014年反服貿占領立法院。
2014 年反服貿占領立法院。(Source: Flick/ MinAn)

把臺灣的九合一選舉看在眼裡,百般滋味在心頭,我們最後的一哩路,好像還長著呢!


臺灣就像一面鏡子,映照香港的美麗與哀愁。想起他們爭取民主的歷史所充滿的血與淚,一代一代人前仆後繼所付出過的犧牲,那是以生命換取自由的道路。路途雖曲折遙遠,卻是教懂我不可輕言放棄的一課。


跨越在島嶼與浮城之間,我想用這一本書,十五篇採訪記錄,追尋流動在兩地的生命故事。包括我自己。

 

本文摘自南十字星出版之《島嶼.浮城:15則香港人在台灣的生活札記》
在島嶼的人們,除了選擇土地,原來也選擇成為自己所期許的,更好的人。

◎本書收錄 15 則香港人在臺灣的生活故事,從咖啡店主人、牛雜湯老闆、到音樂創作人,蒐羅在列。讀者可以索驥閱讀,閱讀多元香港移居臺灣圖像。
◎以「說故事」的方式,讓你看完本書,依然記得這家店、這位香港人,並深刻記下他們生活在臺灣,最動人的故事。
◎這本書的故事,不只是說臺灣故事,也是說香港的故事。臺港互為對照,呈現兩地正在發生的歷史。
文章資訊
 作者 李雨夢
刊登日期 2016-04-13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留住香港記憶
「我愛香港,可是這個香港,愈來愈不是我理解中、認知中的香港了,你說怎麼辦?」──香港作家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