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進場前先聽一下鬼故事:臺灣史上第一次股災,與韭菜的煉成大法

陳韋聿 Emery 2021-07-09
(達志影像)

臺股去年創下史上最高點後,今年 5 月,又創下單日成交 7,828 億的歷史新高。這波火熱的股市裡,你已經上車了嗎?或是正心癢難耐、蠢蠢欲動呢?不管你在場內場外,先來看個鬼故事冷靜一下,一起回到臺灣證交所剛開始運作的年代,那個連《證券法》都還沒有,交易行情要用手寫在黑板的年代──


那時,臺灣人只見股市樓起,還未見識過它樓塌,生嫩得不得了,主力要玩(ㄍㄜ)股(ㄐㄧㄡˇ)票(ㄘㄞˋ),輕而易舉到叫人背脊發涼。誰能想到,臺灣史上第一波大崩盤,居然是從一場飯局開始?而且,這場驚天地泣鬼神的股災,最初成因竟跟今日有些相似?這一批臺股最新鮮「韭菜」,又是如何面對第一次被收割的事實呢? 故事慢新聞告訴你。




嗨各位臺股投資人今天過得好嗎?話說大盤指數翻過了一萬七,傳產、面板、航運、電子、什麼有的沒的都已通通漲過一輪,各位大戶散戶奈米戶的鬥志,想必也跟最近的市場情緒一樣高昂吧!


不過,正是這種一片樂觀的氣氛底下,最適合來聽個鬼故事沖沖涼。綜觀臺灣股市史,[1] 什麼慘案沒見過。但以下要講的這個故事,可能比起你所知道的絕大部分案例,都還要來得更早一些……。


臺泥大樓裡的午宴

1964 年 8 月 18 日中午,臺灣水泥公司大樓的禮堂裡,一群西裝革履的券商高層正在筵席上高聲談笑,氣氛熱絡極了。[2] 當時的股票市場裡,甲種經紀人(也就是你今天去開戶買賣股票的那種券商)加起來不到二十家,同業算來算去也就這麼幾個,彼此自然都是很熟悉的。平常時候,這群人也會為了檯面下的生意而聯繫聚會,這樣的場合,對他們來說也不算陌生。


雖然如此,股票經紀人的圈子裡,還是有「本省幫」與「外省幫」的分別。[3] 要把不同陣營的股市掮客召集起來,仍非易事。放眼當時臺北的商業界,或許只有這棟大樓的主人、也就是時任臺泥總經理的辜振甫,擁有這樣的號召力吧。


不過,在這場證券界人士的聚會裡,人們更看重的是辜振甫的另一身份,亦即臺灣證券交易所的首任董事長。從 1962 年 2 月 9 日開始運作的證交所,正是由辜振甫銜命領軍、親手打造出來的。[4] 換句話說:臺灣之所以能夠建立起一個公開交易的證券市場,還得歸功於這位鹿港辜家的第二代當主。前來參加宴會的掮客們,自也必須敬他三分。(附帶一提,辜振甫執掌的臺泥是臺股第一家上市公司,這就是為什麼它的股票代碼是 1101 )


臺泥新臺幣10元的股票,現藏於臺灣股票博物館(Source: 寺人孟子 /CC BY-SA 4.0)
臺灣證券交易所首任董事長辜振甫(Source: wiki)

然而,表面的尊敬是一回事,背地裡,這群人其實全都懷揣著自己的算計。


席間,他們雖然異口同聲地應和著辜董事長的呼籲,承諾自己會做好證券經紀人的本份,不去亂搞「墊款墊股」之類的業務(詳後),但在宴會結束後的當天下午,這群赴宴的賓客裡,竟有一夥人聯手在證交所裡興風作浪,掀起了臺灣股市史上,第一場大型災難。[5]


臺股的第一個股王

正所謂「行情總在希望中破滅」,股災發生前夕,市場往往已經走了一大段多頭。如同價值投資大師 Howard Marks 所言,牛市裡的投資人多半沉浸於美夢當中,很少有人能夠警覺到災難就在不遠處。


1964 年 8 月的臺灣也完全是這樣一副光景。那時,剛剛運作才兩年半左右的臺股已經強勢上漲了很長一段時間,買盤不斷湧入,整體市值也持續攀升。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多軍天天睏飽數錢,市場情緒樂觀得不得了。


特別在 1963 年,僅僅只有二十餘檔股票的臺灣股市當中,有家上市公司的股價漲幅極為兇猛,短短一年不到便翻了六倍有餘。這檔股票不僅是臺股歷史上的首任股王,也成功吸引大量的民間資金挹注到股市當中,連帶拉抬了臺股的整體表現。


所以究竟是何方神聖如此強悍呢?很遺憾的,今天你打開看盤軟體,已經找不到這檔代碼為 1237 的股票了。它的名字是:

 

我們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
我們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
我們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


——每日 5 元,今天就成為「人文知識」的守護者!——

支持故事

單篇購買文章請點此

文章資訊
刊登專欄 Emery 的歷史角落
刊登日期 2021-07-09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