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面向「看不見的岸」:三部曲的移民史,在臺灣留下的技藝腳印

許伯瑜 2024-08-22
跨越時代與空間的族群,往生活方式與藝術百態著眼,兩廳院「2024 秋天藝術節」邀請當代讀者用三篇章的移動,回溯島嶼一波波的人流交匯,搭上今年「看不見的岸」的題旨來呼應歷史,趨近對一場場演出的精彩想像。

從岸離開,靠岸抵達。
岸是此時此刻的現在,也是未知的理想境地⋯⋯—2024 秋天藝術節

人為何移動?在人類的歷史中,移動才是常態——有人短暫地停留又離岸啟航,有人經歷漫長的漂泊,最終上岸、落地生根。人們在反覆離岸-漂泊-上岸的過程中,建立起屬於自己族群文化、身體記憶,也在臺灣譜出了一系列的歷史敘事。
 

第一幕:島嶼民族的根源,向大海開枝散葉

人之島_秋天藝術節
《人之島》|從這座島,到那座島,曾一同於雲門 2 擔任職業舞者的宇光與 Danang 以舞蹈跳島,橫跨一座大海,相異與相似來自島嶼上的溫度、濕度,無法名狀的權力結構與身份認同,造就了兩人共通又不同的夢。
(Source:國家兩廳院/2024 秋天藝術節/Photo Credit 陳韋勝)
每當大家談起這座島嶼的故事,開頭大多是這樣敘述的:
 

在十六世紀,葡萄牙人在航海日誌裡以 “Ilha Formosa”(美麗之島)盛讚臺灣,就此從世界的邊陲地帶,躍升為大航海時代的關鍵之島,進入『歷史時代』⋯⋯

然而,早在葡萄牙途經臺灣以前,這座島早已有人上岸駐足停留,甚至再次啟程到海的彼方。根據 Robert Blust 與 Peter Bellwood 等學者提出的「出臺灣假說」(Out of Taiwan Hypothesis),透過考古學、語言學與遺傳學等證據,重構南島語族與南島語(編按:「南島語民族 Austronesian peoples」與「南島語族 Austronesian languages」時常因翻譯混用,本段敘述「使用南島語族之族群」時,統一以「南島民族」稱之)的發展與擴散過程,推測臺灣應該是南島民族的起源地。[1]
 
捺點紋陶蓋殘件
大坌坑文化出土之陶蓋鈕。根據張光直先生的論述,認為原始南島民族自亞洲大陸東南的原居地(其中包含臺灣),應不晚於大坌坑文化。(Source:國家考古遺址出土遺物典藏系統)
由於原居住地農業的發展達到飽和,南島民族的祖先不得不向海外擴散;而臺灣介於亞洲大陸和太平洋間之間的路橋位置,成為了向外移動的首要地區。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又有人選擇離岸繼續漫長的漂流,憑藉著精湛的海洋知識航行萬里,向大海開枝散葉至整個太平洋、印度洋,在各地方展出多元的文化。
 
人獸形玉玦
人獸形玉玦,3500-2300B.P.,70 mm x 40 mm x 4.5 mm(Source: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
考古證據顯示,早期南島民族向外擴散至東南亞、太平洋等地的同時,也形成一套物質交換的社會經貿網絡。遍佈東南亞地區考古遺址中,不少的玉器、玉料,都是來自臺灣花蓮豐田,特別是人獸形玉玦這種新石器時代臺灣特有的玉器形制——兩並立的人形雙手手插腰、雙腳分開,頭上頂著獸形,獸足和下面的人形共用頭部,十分特殊。
 

第二幕:沿海人群的跳板,到最後落地生根

勸君切莫過臺灣,臺灣恰似鬼門關;
千個人去無人轉,知生知死都是難。
就是窖場也敢去,臺灣所在滅人山;
臺灣本係福建省,一半漳州一半泉⋯⋯—〈渡臺悲歌〉

時間流轉來到十六到十八世紀,這座島嶼又迎來了一批移民的熱潮。閩南與客家族群渡海來臺,尋求新的生活與發展機會。老祖先留下那句:「六死、三留、一回頭」的俗諺,不禁讓人好奇: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選擇離鄉背井,橫渡黑水溝來到臺灣呢?

選擇離鄉背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因。一大主因是閩南地區人口數在明清以後激增,但土地拓墾面積增加有限,造成了「閩中有可耕之人,無可耕之地」的現象。儘管濱海的人們還能靠漁業與海上貿易,緩和生計的窘迫,但是清政府的禁海令與遷界令,更使原本困難的生計雪上加霜[2]。除了閩南地區以外,還有粵東客家人的篳路藍縷。〈渡臺悲歌〉有多個傳世版本,但我們仍可以傳唱的詩歌中,了解清代客家先民渡臺的艱辛。
 
島嶼恍惚_秋天藝術節
《島嶼恍惚》在海島臺灣生存的子民,彷彿生有一副「恍惚」的身體。舞者運用肉身的恍惚,召喚物理世界之外的精神時空;樂手則將拆解北管樂器,在擊奏聲響之間穿梭海洋與陸地,在劇場當中訴說關於海島的歷史、記憶與神話。
(Source:國家兩廳院/2024 秋天藝術節)
除了原鄉謀生不易而來臺打拚,還有一種人則是為了求取功名而來。由於「臺地新辟,讀書者少」,鄉試中設有保障名額,因此在臺灣參加科舉競爭力較小,比較容易中舉(怎麼有點當今遷戶籍挑學區的情景?),因此也有不少落榜的學子,為求取功名而渡臺的例子。

另外,由於「班兵制度」,福建會抽調士兵來臺駐守,每三年輪調一次。這些士兵們千里迢迢橫渡驚險萬分的黑水溝,三年後又要再次克服風險回到福建本營——想像如果你在異鄉打拚多年,早已習慣了當地的生活,是否會考慮永久定居呢?
 
《我們在此相遇:還在水裡》|以文學、影像、聲景織疊的音樂現場,穿越時間與邊界,講敘未知的流離與命運。他們既是我們祖輩口述的歷史,也是文學敘寫的漂流浮沉、那每日新聞裡驚駭的逃與離。
(Source:國家兩廳院/2024 秋天藝術節)
每個移民者帶著自己的故事上岸,甚或帶著無法回頭、奮力一搏的心情;也有些人或許僅將臺灣當作權宜的選擇。但他們從原鄉帶來了耕作技術、經商之道、文化與習慣,充分利用原鄉的經驗,一點一滴在這座島嶼的山與海之間,拓墾出屬於自己的生活。

其中,新北市金山八景之一的「磺港漁火」,就是本地自然與人文環境相結合的最佳寫照。金山岬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加上附近豐富的海洋資源,使得磺港成為金山地區最重要的漁港之一。相傳蹦火仔這種傳統漁法是漢人移墾至北海岸後,向祖居北臺灣的巴賽族人習得的捕魚方法;也有一說是日治時期保正許明耀的祖先從中國傳來捕魚技術,在漫長且持續的族群文化交流中,逐漸成為世界唯一的磺火漁法。
 
金山磺火捕魚
金山磺火捕魚,俗稱「蹦火仔」(Source:新北市文化局)

第三幕:陸海文明的交會,在彼岸看見彼此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日本殖民告終,滯留於臺灣的日本人陸續被遣返回國。有些日本人來到這裡或許也只是暫時之計,以異地之眼凝視臺灣;有些日本人則是在這裡落地深耕組織自己的家庭;也有一群出生在臺灣的日本人,這輩子甚至都沒踏入日本本島。戰爭讓國家與人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些人像是這座島上的過客,再次啟航漂泊向他方。
 
〈戰後在臺日人拍賣家當〉
鄧南光,1946,〈戰後在臺日人拍賣家當〉,47 × 31 cm,銀鹽相紙(Source:臺北市立美術館)
其後又因國共內戰,各省族群移居臺灣,再度改變臺灣的人口結構;這不僅是移民潮,也是一種逃難潮,是近代移民來臺的最高點[3]。在這個陸地與海洋交會的特殊地帶,不同的族群先後落腳於此,因衝突與對立造成難以抹滅的創傷,卻也在相互磨合間塑造出獨有的臺灣特色。直到現在,香港、東南亞、與世界各國依然有嚮往臺灣生活的人們,因為政治因素或為了求學、工作或結婚而來到臺灣——如何面對新一次的族群相遇,重新審視自己的歷史與文化,從不同角度觀看自我身份,將再一次成為這座島嶼上的人們需要共同思索的課題。
 
狂履_秋天藝術節
《狂履》|新銳編舞家馬可・達席爾瓦・費雷拉集結專擅民族舞、傳統舞、乃至城市街舞的舞者,提煉出包容各異又足以凝聚集體認同的「屬於我們的舞蹈」——我們跳舞,是因為舞蹈將我們跳在一起。
(Source:國家兩廳院/2024 秋天藝術節/Photo Credit: Jose Caldeiranieuw)
有返鄉的客家青年從飲食著手,致力於挖掘臺灣在地食材的特色,將特色食材融入異國料理,或將傳統美食與異國料理結合再創新;也有新住民與移工以詩歌和藝術創作,透過分享自身與同鄉的移居經驗,試圖為原生家鄉與新故鄉建立雙向理解的可能。
 
協同新移民以影像重回原鄉的展覽作品(Source:文化部)
回看歷史上,那些在陸地與大海之間不停離岸-漂泊-上岸的人們,當初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奮不顧身的精神離開舒適圈,帶著對繁榮與和平等渴望來到「彼岸」臺灣,尋求新的開始——這裡並非僅是陸地或海洋的邊陲地帶,而是兩者的交會之處,族群與文化的相遇之島;而在移動的盡頭、終點的彼岸,在山、海與平原之間,不同族群的相遇由彼此見證,才締造出臺灣多元又豐富的特色。
 
擁抱_秋天藝術節
《擁抱》|回到文化起義的十字路口——「熱帶主義運動」的重要推手吉貝托・吉爾,曾在巴西軍政府所迫下流亡。當熱帶主義運動在多年後獲平反,他終能將理想傳唱世界,來臺展開最後巡迴,為自由與包容發聲。
(Source:國家兩廳院/2024 秋天藝術節/Photo Credit: gui jorge)
兩廳院 2024 秋天藝術節
2024 秋天藝術節|國家兩廳院
《看不見的岸》
2024.10.04-12.01
從岸離開,靠岸抵達。岸是此時此刻的現在,也是未知的理想境地,在可能抵達的他方。

岸是對自身位置的確認,也是對未來的投射、渴望和想像。移動的過程中所遭逢的相異文化、傳統和價值觀,讓我們回頭反思自己的位置,也對不同有了新的理解。

2024 秋天藝術節延續以劇場開啟對話的精神,系列活動邀請參與者從各自經驗出發,談談不同時空背景中遷徙、歷史、抗爭、敘事與個體的多重交織,提供觀看作品及理解作品的更多可能,並讓討論在不同層面持續發生。

「看不見的岸」從出發到抵達或不曾抵達,旅途上的所見所想,改變了踏上旅程的我們,而我們和自己及世界的新關係也由此而生。
[1] 臧振華,〈再論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問題〉,《南島研究學報》第3卷第1期(2012年6月),頁89。
[2] 莊國土,〈海貿與移民互動:17 - 18 世紀閩南人移民海外原因分析-以閩南人移民台灣為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第1期(2001年3月),頁30。
[3] 林桶法,〈戰後初期到1950年代臺灣人口的移出與移入〉,《臺灣學通訊》,第103期,期(2018年1月),頁5。
參考資料
  1. Matthew Fulco,〈台灣擁抱東南亞移民〉,2018年11月15日發表於網站「TAIWAN BUSINESS TOPICS」,https://topics.amcham.com.tw/2018/11/%E5%8F%B0%E7%81%A3%E6%93%81%E6%8A%B1%E6%9D%B1%E5%8D%97%E4%BA%9E%E7%A7%BB%E6%B0%91/(檢索日期:2024年8月12日)
  2. 林桶法,〈戰後初期到1950年代臺灣人口的移出與移入〉,《臺灣學通訊》,第103期,期(2018年1月),頁4-7。
  3. 金山磺火捕魚蹦火仔,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memory.culture.tw/Home/Result?Id=20150916000001&IndexCode=BOCH_CountryCulture_51(檢索日期:2024年8月12日)
  4. 凌益琛,〈從「移台」到「離台」 香港人為什麼不受台灣官方歡迎?〉,2024年4月29日發表於網站「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14392?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檢索日期:2024年8月4日)
  5. 莊國土,〈海貿與移民互動:17 - 18 世紀閩南人移民海外原因分析-以閩南人移民台灣為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第1期(2001年3月),頁28-41。
  6. 許雪姬,〈清代臺灣科舉制度的實施〉,《師大臺灣史學報》第13期(2020年12月),頁1-101。
  7. 陳玉苹,〈從福爾摩沙人到南島民族:臺灣「向南島連結」之現象分析〉,《原住民族文獻》第53期(2022年11月),https://ihc.cip.gov.tw/EJournal/EJournalCat/662(檢索日期:2024年8月4日)
  8. 黃麗蓉,〈清代移民臺灣的理由——除了人口眾多,謀生不易,還有呢?〉,《清華歷史教學》第27卷(2020年2月),頁121-139。
  9. 臧振華,〈再論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問題〉,《南島研究學報》第3卷第1期(2012年6月),頁87-119。
  10. 鄭淑蓮,〈清初漳州人來臺拓墾時代背景之研究〉,《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第8期(2016年8月),頁31-49。
文章資訊
作者 許伯瑜
刊登日期 2024-08-22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