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打破你對日本天皇的誤解!「天皇=日本國王」是在明治維新以後才開始

胡煒權 2018-01-09
各位讀者可能會提出疑問:「天皇不是萬世一系,從神武天皇開始嗎?」

趁著在位將達 30 年的日本平成天皇(明仁)將於明年(2019 年)退位之時,現在是時候進一步跟各位讀者說一下天皇的問題,尤其是關於一般外界對「天皇」的誤解。


「天皇」稱號的再誕生

我們一般都會稱呼日本的國家元首為「天皇」(Tennō、てんのう),英文的表記是「Emperor」。(有些中國大陸的皇漢分子及憤青等,曾批評天皇沒有資格稱「Emperor」,頂多就是「King」,但由既然日本官方如此翻譯,那就按官方定義來理解好了)


事實上,「天皇」這個稱呼正式確立為日本國國王=日本國元首,是在明治維新以後。在日本歷史上的「天皇」稱呼早有記載,大抵可追溯到中國的唐朝時代(七世紀),但實際上官方使用「天皇」一詞的習慣也不過維持了二百多年左右,到了公元十世紀開始,直到幕末(十九世紀中葉)為止,整整 800 年,除了一些外交或特別宗教儀式外,「天皇」一詞幾乎沒有再出現在官方文書上。


各位讀者可能會提出疑問:「天皇不是萬世一系,從神武天皇開始嗎?」


神武天皇東征,金鵄突然現身,其耀眼金光使長髓彥軍退避三舍。(Source:Wikipedia

的確,日本官方的理解也是如此。


從神武天皇以後,近 30 代的天皇的存在與權力都可說是個疑問,因為這數十位天皇的事蹟都是根據《日本書紀》及《古事記》這兩本成立於七、八世紀的故事書而來,因此,這些「天皇」的稱謂也是從那時才開始的。以前的「天皇」實際上是稱為「王」或者「大王」(ōkimi),著名的《三國志‧魏書‧倭人傳》中便有「親魏倭王」的記載。


「天皇」怎麼唸?

除了相關學者外,很少人知道「天皇」的讀音怎麼唸。「天皇」= Tennō 的讀法是在明治維新以後才奠定,此種讀法可追溯到古代創製時期。原先的日本國內「天皇」讀法是「Sumera-Mikoto(すめらみこと)」,意思是「神聖無穢之貴人」。而為了讓這個稱謂通用於當時以漢語為核心的東亞世界,於是便翻譯出「天皇」這個意譯。


當日本與隋唐建交時,已經一改三國時代稱臣受銜的習慣,將國名由「倭」改為「日本」,向隋朝政府自稱「日出處之天子」,稱隋朝皇帝為「日沒(落)處天子」,反映日本當時已有與隋唐平起平坐的意識。


另一個讀者們可能想過,但又不太清楚的,就是天皇的帝號,或者說「諡號」。


眾所週知,用中國朝廷的典章制度而言,「諡號」是皇帝駕崩後,新皇帝按章向大行皇帝獻上的稱呼。日本在七世紀導入中國典章制度後,也將「諡號」以及年號引入到皇家典範之中。但是,畢竟是外來之物,日本朝廷使用中國風的「諡號」也並不盡然「中國化」。


天智天皇肖像(Source:Wikipedia)

日本一開始的確是模仿中國的方式,為以前的歷代天皇「翻譯」中國風的兩字「諡號」(如神武、推古),但同時也保留了和風的「諡號」,如有名的天智天皇(第 38 代)的和風諡號是「天命開別」(Ame-mikoto-hirakasu-wake),他的弟弟兼繼承人天武天皇則是「天渟中原瀛真人」(Amano-nuhara-oki-no-makoto)。這些名稱有的只是將天皇的真名當作「諡號」,有些則真的是追悼其功德的「諡號」,由此可知,日本雖然引入了中國的諡號制度,但並沒有走向完全的中國化,可以說時「和風為體,華學為用」。


不過,隨著日本為朝鮮半島的問題與唐朝鬧翻,以及後來唐朝衰亡後,日本開始積極推動「國風化」,將從隋唐兩代學到的東西加以轉化,成為更濃厚的和風制度。同時日本的政治也走向了外戚藤原氏共治的「攝關政治時代」,天皇的王權也不再完全的「唯我獨尊」,天皇也開始了生前讓位,另外「院政」的制度。


這些內外的因素影響下,天皇諡號的做法也跟中國的越來越不同,尤其是原本「諡號」是帶有敬仰含義兩個漢字的,後來便多以天皇的住處所在地,或者皇陸所在地的地名作為天皇的「諡號」。例如「清和天皇」、「龜山天皇」等。由於沒有中華文化的諡號元素,這種以地為號的稱號一般稱為「追號」。


隨著讓位制度成立,同一時間出現了兩三個天皇也不是少見,他們之間的稱謂也要分清楚,也等不到他們死後再追封,因此當時的天皇在生前定好追號,也變得順理成章。


與此同時,同樣受到上述因素影響,「天皇」稱號的重要性也相對下降,因此自公元十世紀開始,也就是「追號」取代「諡號」發生的前後,日本朝廷已較少使用「天皇」來指稱他們的國王,改為「帝/御門(Mikado)」、「內裏(Dairi)」。但考慮到讓位天皇的存在,當時除了先定追號外,在位天皇會被稱為「今上」、「上樣」、「帝」,退位的天皇除了「上皇」外,也會稱為「院」,上面提到的「院政」也因而得名。


由於中古世紀的天皇除了任內駕崩外,大多都會實施院政,掌握實際的權力,因此在史書表記上,大多稱天皇為「XX 院」,而天皇的治世時期會則稱為「御宇」(gyō)。


順帶一提,歷代天皇中有數十名天皇的追號、諡號前面加上「後」,如有名的「後醍醐天皇」、「後陽成天皇」。這些天皇大多是因為追慕祖先之名面自定「追號」,作為一種政治信念的象徵。


另外,中世的歷史裡有幾位天皇因為政變、兵亂而死於非命,基於當時的思想,認為死於非命的人(包括天皇)死後會化為怨靈厲鬼,於是這些天皇都獲追封中國風的諡號,並共通地包含「德」字,即「崇德天皇」、「安德天皇」等,以「德」字作為鎮封、撫慰他們怨念的方法。


流放讚岐的崇德上皇。歌川國芳根據百人一首為題材創作的浮世繪(Source:Wikipedia

到了中世紀時期,日本的天皇起碼在帝制方面越來越多個人色彩,也有越來越濃的本土意識,反之國家層次的規定規範也越發弛緩,這跟天皇大權旁落,除了京都一帶的管治,以為作為貴族的主君、國家的象徵「天孫」、「現人神」外,已不具備統治國家實權的歷史發展互為表裡。


最後,「中國風諡號」跟「天皇」在幕末的光格天皇(第 119 代)突然回歸,乃因當時正值幕末,西方國家大舉進出東亞,長期受朱子學影響下尊王攘夷的思潮在國內知識階層蔓延開來,苦於對應的江戶幕府也重新借助天皇的權威作為自己的擋箭牌,於是要求天皇恢復「中國風諡號」順應潮流,也藉此表明幕府的態度,以舒緩來自尊王派的政治壓力。


以上簡單地說明了日本天皇的稱號變化及文化、歷史意義,可見日本光是稱號就已與中國王朝的情況貌合神離,不盡相同。這有利於作為彼鄰的我們擺脫「大中華思想」,重新冷靜、客觀地反思那些盲目主觀地認定日本學習、輸入中國古代文化就是「抄襲」、就是「中國賦予」的狹隘思想。


文章資訊
作者 胡煒權
刊登專欄 解毒日本歷史文化
刊登日期 2018-01-09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