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今年是己亥豬年,我們當然有必要來聊聊豬了!今天想聊的是有關日本人與豬的淵源,特別是日本人吃「豬」的歷史。
想必學習過日本語,或者對日本的飲食文化有一點認識的讀者都知道,日語中有「猪」(Inoshishi)與「豚」(buta)的差別(在古籍裡還有意思與用法更曖昧「豕」),前者是中文所謂的「野豬」,下顎長有獠牙,而後者則是我們較常見到的「家豬」。
雖然現在我們能夠輕易分別兩者的差異,但事實上這個分法大約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這之前,日本人對於「猪」與「豚」的分別其實十分含糊。
首先,照目前的動物考古來看,古代日本列島上的豬是屬於「日本野豬」的品種,早在古代繩文人的生活圈內就已有豬的存在,可見繩文人與豬早已建立關係。問題是,這卻不能代表日本人飼養豬隻的歷史十分悠久,因為在眾多的考古成果與文獻裡,都沒有繩文人已經常態性地圈養、飼育豬的紀錄。
早在繩文時代,狗就已經作為狩獵的助手而被常態性的飼養,相比之下,我們的主角──豬隻(野豬)則多半成為獵物,是人們的食糧。因此,對於古代日本人來說,「猪」(獵物)存在於他們的生活空間,但家豬(豚)的概念則還沒成形。所以,在古代遺址裡找到的豬骨或土偶也是屬於上述的「日本野豬」,牙齒和體型都比家豬大。
「猪」(Inoshishi)與「豚」(buta)未分的現象,也充分反應在後來日本人引入漢字的解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