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小的臺灣史】林爽文事件中的「仙姑」──番婦金娘

編輯部 2015-06-30

一七八六年底(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林爽文豎旗抗官,是台灣史上重要的三大民變之一。在這場號稱清代台灣最大的抗官事件中,一位名喚金娘的女子格外引人注目。金娘之所以於此次事件中留名,並非因為她是某某的妻子,而是她本身就是林爽文所仰賴的女軍師。一名擁有原住民血統的女子,為何能夠指揮、影響三萬大軍?她的背後又有哪些故事?


民變、豎旗起反亂

清代台灣社會是個移墾社會,公權力與法治秩序尚未穩固,因而導致動亂民變頻仍。在為數眾多的民變當中,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與戴潮春事件,由於涵蓋範圍大、平定耗時而最具代表性,被稱作清代台灣三大民變。而發生在乾隆年間的林爽文事件,更是清代規模最大的民變,事後乾隆皇帝把平定林爽文事件視為他的十全武功之一,台南赤崁樓前的九隻石贔屭身上背負的石碑,正是當年清政府所立的「平定林爽文事件」記功碑。
 
林爽文,出生於漳州府平和縣,一七七三年跟著父親來到台灣,在彰化縣大里杙(今台中)從事土地開墾。之後林爽文加入了天地會,成為領袖。一七八六年,台灣中部發生其他天地會相關組織的動亂,官府因而積極查辦境內會黨,衙役們更是趁此機會向地方勒索。因此,會眾遂擁立林爽文為首,抵抗官府的追緝。
 
而後,林爽文豎旗抗官,號稱有五十萬名會眾響應,一七八七年一月攻下彰化,殺了當時的台灣知府孫景燧,進駐彰化縣署,自稱「盟主大元帥」。不久,北路其他響應者加入,又殺了當時淡水同知,並向北攻下了新竹的竹塹城。林爽文更繼續往南攻打諸羅等地,鳳山天地會的領袖莊大田,也集結會眾起兵響應,同年二月,全台灣除南部的台灣府、諸羅縣,以及中部的鹿港外,其餘的官治紛紛陷落。
 
為了平定聲勢浩大的林爽文,清廷必須不斷的從中國境內徵調兵力來台。最後,派陝甘總督大學士福康安等,率綠營八千人自鹿港登台,並在台灣招募團練六千人,以總兵力一萬四千人,對抗林爽文的三萬兵力,雙方決戰於八卦山。福康安陸續收復了彰化、諸羅,終於在一七八八年春生擒林爽文,後他被解送北京,凌遲致死。
 
此一事件,清廷派兵四萬,花了一年四個月,才得以平定,是清代台灣規模最大的民變。期間,乾隆皇帝有感於諸羅縣民助守縣城,為了嘉獎其義舉,遂將諸羅之名改為「嘉義」,沿用至今。


御製剿滅臺灣逆賊生擒林爽文紀事語(漢文)
御製剿滅臺灣逆賊生擒林爽文紀事語(漢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48/84/15.html,2015/06/25瀏覽。)

「小的」們怎麼說?

像林爽文事件這樣大規模的民變,在清代頗有一些。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升斗小民膽敢不顧株連九族的大罪,豎旗謀反?除了林爽文、莊大田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外,在眾多男性當中唯一的女性──「番婦」金娘,格外引人注目,除了她會施法力外,與同居人林紅相差十二歲的姊弟戀,也讓人印象深刻。


一七八八年,林爽文事件的一干主要人犯,被送往北京,有些在途中病亡,或因故先被處死;有的則一路被送往京師,留下了不少口供。以下就以幾位主要人物的口供,看看這場驚天動地的大革命,在當事人眼中是怎麼發生的?


御製剿滅臺灣逆賊生擒林爽文紀事語(滿文)
御製剿滅臺灣逆賊生擒林爽文紀事語(滿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2/6d/86.html,2015/06/25瀏覽。)

【林爽文】


林爽文是事件的主角,他在口供中說明了當年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豎旗反清。


我年三十二歲,乾隆三十八年,隨父母來到台灣,趕車度日。時常聽見說,漳、泉兩府,設有天地會,邀集多人,立誓結盟,患難相救。我同林泮……等,平日意氣相投,遂於乾隆五十一年八月內,拜盟起會。後來,斗六門地方,有楊光勳弟兄,因分家起釁,立會招人入夥被人告發,並牽連我們一齊呈告。彰化文武官員,差人各處查辦,衙役等從中勒索,無論好人、歹人,紛紛亂拿,以致各村莊俱被滋擾。那時,林泮等房屋已被官兵燒毀,……起意招集各莊民人,抗拒官兵,就來邀我。


林爽文被逮捕時,年僅三十二歲。從口供中,林爽文表明了他之所以起事,主要是因為「官逼民反」。他和同伴林泮等人,為了平日能相互照應,便效法漳泉兩府設天地會,在一七八六年拜盟起會。沒想到受斗六門楊光勳兄弟分家牽連,而被告發。彰化縣文武官員差人查辦,地方衙役藉機從中勒索,不分好壞胡亂捉拿,使得各村莊街被騷擾。當時,林爽文的好友林泮,因為家屋被官方燒毀,便召集各莊莊民,起而抗官,同時也邀林爽文加入。


我的家長林繞、林石……等,將我藏匿山內,不許出來。後林泮又來逼迫,不得已才跟他到了彰化,攻破縣城。眾人要我去攻諸羅。到十二月初,我就帶了許多人,將諸羅攻破。那時,眾人推我做大哥,隨即去圍府城。……其時,鳳山已被莊大田佔據,我就仍回北路,……三月裡,到了大里杙,派人建造土城,設立帥府。眾人因我做人有些義氣,又要我做盟主,再三推辭,他們不肯,只得依允……至南路莊大田,偽封他做元帥,其實不是一同起事的,前年去攻府城時,他已到鳳山去了,從未見過他的面,南路情形我實在不能知道,不敢妄供。


據林爽文的說法,他一開始並沒有打算加入抗官的行動,甚至被家中的長輩藏了起來,後來經不起林泮一再逼迫才加入,而後陸續攻破了彰化與諸羅縣城。並在盛情難卻的情況下被推為大哥,加上平日做人頗講「義氣」,又被舉為盟主,彷彿一切都是情非得已。至於南路(以台灣府為界,以南稱南路,以北稱北路)的情況,他則全數推給莊大田,表示兩人並未曾相識,詳細的狀況他一概不知。


平定臺灣戰圖(七)生擒逆首林爽文(國立台灣美術館藏,http://www.teldapbridge.org.tw/Search/Search_info?id=12989)

【金娘】


除了林爽文與莊大田這兩位響叮噹的主要人物外,在被押解上京的二十二名人犯中,出現一名唯一的女性──金娘,身為原住民的她,又是怎麼被捲入事件當中的呢?


小婦人名叫金娘,年四十歲,是鳳山縣上淡水社番。父母已故,並無兄弟,曾招內地人洪標為夫,三年就死了,並無子女。小婦人三十二歲那年患病,曾從番婦賓那學畫符醫治,後來就替人畫符醫病。這幾本請神治病的經,又是鳳山人林乞寫的,傳給小婦人,林乞已死過三四年了。這莊大田自稱大元帥,是林爽文夥黨,共有一百多枝旗,賊夥有萬餘人,亦有脅從的在內。小婦人向不熟識,是今年正月間,請小婦人在打狗港祭神,又醫好他們同夥的病,就請小婦人做女軍師……。


金娘說她是鳳山縣上淡水社番,上淡水社是平埔西拉雅族鳳山八社之一,分布位置大約在今天屏東縣萬丹鄉、內埔鄉附近。她曾招募漢人為夫,但已在三年前過世,因為患病的關係,向另一名原住民婦女賓那學會畫符醫病的功夫,並從鳳山人林乞手中,接收幾本請神治病的經書。某日,金娘在打狗港祭神,碰巧醫好了莊大田同夥的病症。在見識過金娘的特殊能力後,莊大田請她加入陣營擔任女軍師。那麼,金娘在這場民變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呢?


……假說會請神保祐眾人不著槍炮。三月初,莊大田兒子莊天位(畏)要攻鳳山,小婦人假說鄭王即鄭成功顯神助戰的話,莊大田叫畫符哄騙眾人,稱做仙姑。三月初八日,攻破鳳山,小婦人同去念咒,眾人就信果有法術。及莊大田每次來攻府城,小婦人帶一把劍在山頭念咒打鼓,假說神人保祐不受槍炮。其實槍炮打死的甚多,小婦人只說是他命裡該當,眾人就不疑了。……莊大田又將林爽文的札諭交給小婦人,封做一品夫人。


莊大田要金娘假裝自己能夠請神明保佑眾人刀槍不入。例如在莊大田攻打鳳山時,便要金娘告訴會眾們,表示鄭成功會在戰事中顯靈助戰,並要金娘畫符哄騙眾人。由於莊軍在攻破鳳山城時,金娘也在現場幫忙唸咒,人們便對金娘的法術信以為真了。而後,每當莊大田要攻打府城時,都會要金娘帶一把劍在山頭唸咒打鼓,讓會眾們以為有神人保佑,能夠毫髮無傷。


但金娘的咒術真的那麼厲害嗎?事實上被槍砲打死的人很多,但金娘只要跟其他人說:沒辦法呀,他命該如此。眾人也就深信不疑了。由於金娘的存在給予會眾精神上莫大的支持,有助南路的戰事,林爽文因此透過莊大田轉交札諭給金娘,封他做一品夫人。
 

金娘除了「法力高強」外,她和林紅的「姊弟戀」,也意外成為話題:


這林紅五六年前在鳳山,小婦人認做兄弟,學符治病,去年才和小婦人通姦,每次打仗,他也幫著打鼓。莊大田還請有一個番婦,名叫網仔,是上淡水社番,也會念咒請神,眾人稱他仙媽,現在往上淡水去了。


金娘早年曾經招募內地的漢人為夫,但已在她被逮捕的前三年過世。根據金娘的說法,她與林紅在五、六年前即已結為「乾姊弟」,並傳授他畫符治病的功夫,兩人在一年前才產生情愫。打仗時,林紅也會在一旁打鼓助陣。在金娘的供詞中,也提到除了她之外,莊大田還有另一位同樣也是來自上淡水的平埔族──「仙媽」網仔,也會唸咒請神。



 
「小的」臺灣史

本文選自玉山社出版《「小的」台灣史


不是從「朕的聖旨」,更不是從那些「奴才的奏摺」,而是從「小的供詞」中,反映出與台灣人最貼近、活跳跳的歷史。


從早期移民社會市井人物的角度,重現十九世紀台灣的社會實況。本書收錄十二則清代台灣的歷史事例,涵蓋政治、經濟、社會、移民慣習等層面。


策畫者簡介


戴寶村


一九五四年出生在北海岸的新北市三芝區,老家地名叫番社後,是很「庄腳」的所在。濱海生長的背景,鄰近的淡水是山河海交會以及歷史元素豐富之地,促成我航向海洋史領域的探究,遂有系列《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近代台灣港口市鎮發展〉(博士學位論文)、《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等專著。


「海洋是壯闊深沉,也是自由多變的,個人性格亦是如此,海洋史作為學術重點之外,我並不喜只拘泥於比較單一鑽研的領域,所以有其他的學術關懷與投入,包括政治史通史類書籍、淡水河流域史、高雄陳家家族史、客家族群史、縣市鄉鎮志書、諺語歷史文化、北台灣歷史文化,乃至中學教科書等,都有所著述。


歷史是由眾人(people)所形構,但受到傳統中國朝代政治史為主的觀念影響,總以英雄造時勢論斷少數人(persons)造就的歷史,權力者、知識者也主導歷史的記述與解釋。出自下層社會的生長背景,讓我常思索草芥庶民、沒沒無名者的歷史世界,《「小的」台灣史》就是要讓人從小人物來看大歷史,了解每個人與大歷史是有機的連結,希望藉此彰顯歷史的「心識」與趣味。」


撰文者簡介


蔡承豪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歷史學),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助理研究員,曾著有〈天工開物——台灣稻作技術變遷之研究〉、《台灣番薯文化誌》、〈台產黑土:晚清台灣的罌粟栽植與鴉片自產之嘗試〉等,從枝微末節處挖掘研究題材是一大樂趣。


李進億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台灣區域史、環境史。主要著作為《台灣環境發展歷史與蘆洲》、〈淡水河下游地區的「水信仰」——以水神及水鬼崇拜為中心〉、〈萬頃花田萬斛珠——日治時期台北地區香花產業史初探〉、〈台北橋的興建與三重埔的區域發展(1889-1945)〉等。


陳慧先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台灣史。著有〈「丈量台灣」——日治時代度量衡制度化之歷程〉(碩士論文)、〈半斤八兩?——清代台灣度量衡之探討〉、〈華麗島看中國——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歷史、地理科的支那意象〉等論文、書評數篇。


莊勝全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曾任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訪問學員,現為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著有〈萬文遙寄海一方:清帝國對台灣的書寫與認識〉(碩士論文)、〈在小廟修成正果:論廖添丁形象的塑造與轉變〉、〈腹有詩書氣自華?——黃旺成公學校教師時期的閱讀生活〉等論文、書評十餘篇。

文章資訊
作者 編輯部
刊登日期 2015-06-30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