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元日戰爭」是元世祖忽必烈於 1274 年(元至元十一年、日文永十一年)和 1281 年(元至元十八年、日弘安四年)二次發動聯軍引發的戰爭,當時以北九州為主要戰場,從中國跨海征戰日本;這兩次戰役依當時的日本年號,稱第一次戰事為「文永之役」,第二次為「弘安之役」。
日本鎌倉、室町時代將這場戰爭稱作「蒙古襲來」、「蒙古合戰」、「異國合戰」、「異賊襲來」等,而江戶時代德川光圀(水戶黃門)所編篡《大日本史》則將其稱為「元寇」。
元日戰爭爆發以前,大元國曾六次派遣使者遞交國書招諭日本,希望兩國能建立合作關係,其中 1268 年、1269 年、1271 年,大元國的國書確實有經過幕府轉交予朝廷。
1268 年,國書初次送達日本,是元日交涉的開端。來自大元的國書從九州轉送到關東的幕府,交由主司軍事警備與御家人管理的政所來處理,政所再透過京都的幕府機構「六波羅探題」遞交至朝廷。當時朝廷裁示不予回應,幕府在尊重朝廷的立場上,辭退了大元的使節。[1]
1268 年和 1269 年大元的國書都是由元政府委託高麗使節遞交至日本,在使命未達的情況下,決定在 1271 年改派元使趙良弼前往日本遞交國書,朝廷本欲回覆,但幕府態度強硬不願配合,於是趙良弼仍一無所獲返回元國。
自忽必烈征服朝鮮半島上的高麗後,屢屢對日遣使招諭,但對於朝廷、幕府二元公權力並存的日本而言,如何應對來自大元國的通交要求,是外交關係的一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