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日本人最想挖掘的暗黑之城──香港九龍城寨

秋刀魚 2019-04-06

動畫《攻殼機動隊 1995》裡的未來世界,押井守畫筆下 2029 年「新港市」的城市背景,灰黑的大廈包覆著人類與科技的拉扯。18 年後在電影《環太平洋》中,導演 Guillermo del Toro 受日本動漫影響,將超過一半的主戰線場景拉到香港,宛如大型日式科幻電影的實現。


這些外國視角的香港,混雜街景與窒息式樓層空間,一切的草圖源自香場傳奇記憶—九龍城寨,這個曾經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居住城鎮,龍蛇雜處、游走在犯罪與非法之間的九龍城寨,外觀就像令人有密集恐懼症的高樓鐵窗,是無牌醫生藏匿病患的幽暗病房,也是屠宰場、食物加工廠的基地,狹小的空間白天處理著牲畜、拿起木板晚上就成了孩童睡覺的臥房⋯⋯。


當時城寨內的人們,多數是生活較為困頓的貧民,混雜的生活環境記載了香港社會文化。©Forgemind

曾是香港最急於掩蓋的瘡疤,卻成為日本人最想挖掘的暗黑之城,彷彿是日本人心中,對街道極度整潔最大的叛逆。


九龍城寨源自宋代,直到英國殖民時期,因與維多利亞城相望,成為清朝政府駐軍管轄之地,直到二戰時期才趕走城內清官,隨著日軍佔領後拆除古城牆,九龍城寨的形體正式與世人見面,多舛的命運到戰後巧妙的形成日軍撤退、英國無權進入、中國無暇可管的「三不管地帶」,無政府狀態的灰色地帶,成為難民、毒販、情色的溫床。


非法擴建及黑社會問題讓當時政府頭疼,終在 1994 年拆除完畢,平整為如今的九龍城公園。對老一輩香港人而言,九龍城寨是滋生罪犯的混亂之地,能不去就不去;新一代香港人則對大人口中的禁地陌生卻又好奇。


特別的是,在香港人記憶中努力抹去的九龍城寨,卻是日本人急於探究的「魔窟」,曾有日本探索家以一星期時間描繪城寨地圖、也有日本攝影師冒著當時政治關係緊張的氛圍出版相關攝影集、甚至有日本出版社記錄當時居民的生活採訪文稿。10 多年過去,當時被禁止靠近的香港年輕人開始懷念起屬於港人不可抹滅的文化,面對早已拆除的空景,只能從日文書籍、攝影集遙想每一戶人家過往的生存方式。


九龍城寨平面圖 ©Forgemind

凡是講究極致的日本研究精神,不只畫下了九龍城寨的詳盡地圖,更在日本神奈川縣川崎市內由遊戲機公司完整「復刻」城寨樣貌,作為主題樂園,營造出混亂無序、老舊汙穢的空間,相當考究細節的日本團隊找來裝置藝術家 Taishiro Hoshino,從招牌、斑駁的牆壁,到還原居民職業,雖然是大型主題電子遊樂場,但精緻的場景還是讓許多香港人飛到川崎重新認識香港已不復見的九龍城寨。


像是一場禁忌的探索,越是黑暗越讓人好奇,關於人性與社會化的真相,絲毫不會隨著九龍城寨的弭平而消逝。或許就像很多港人所說,如果沒有日本在最後一刻抓住城寨模樣,這座城市的記憶,終究成為一個都市傳說。

 
九龍城寨風格的遊樂場「WAREHOUSE川崎店」© HAKUHODO kettle Inc

 

本文原刊載於《秋刀魚》第16期特集主題〈港味日本〉
香港灣仔被喻為「小日本」、日本輸出食品量冠軍竟然是香港!
在五光十色的國際之城裡,香港的商業版圖、亞洲樞紐角色,加上金融自由的環境,吸引日本人選擇香港經營事業。這回《秋刀魚》帶著挖掘香港中的日本風景之決心,拜訪全家定居香港的日本皮鞋職人、落地生根的日本作家,和服務過許多香港巨星的日籍造型師,深入剖析港日文化,暢聊日本文化對香港設計的影響。
文章資訊
作者 秋刀魚
刊登專欄 日本文化誌《秋刀魚》
刊登日期 2019-04-06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留住香港記憶
「我愛香港,可是這個香港,愈來愈不是我理解中、認知中的香港了,你說怎麼辦?」──香港作家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