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經過白宮前面的拉法葉廣場(Lafayette Square),每次都看見有人在那抗議。抗議儼然成為國民日常作息,有些人自搭帳棚,順便清掃四周環境,與廣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毫無違和,唯一差別只是人數多寡、大場小場而已。
一年四季,都有觀光客駕著神氣活現的兩輪賽格威(Segway)到此一遊,不過來回巡邏的員警與警車,多少帶給遊客壓力。秋天變色的落葉,飄盪在廣場內的棋盤桌椅上,拉法葉廣場不僅是天然的調色盤,也是時代的溫控室。
1970 年代,無論校園還是街頭,常有反越戰遊行。拉法葉廣場雖然不像國家廣場,曾創下 60 萬反戰人士埋鍋造飯抗議紀錄,但拉法葉廣場緊鄰白宮,像是政府和人民兩大板塊的交界處,在此釋放能量,有其意義。
紀念美法情誼的拉法葉將軍
拉法葉廣場共有五座大型人物雕像,最中間是騎馬的傑克遜總統,另外四個角落分別是兩位法國將軍,一位波蘭將軍,一位普魯士將軍。之所以命名為拉法葉,正是用來紀念其中一位名為拉法葉的法國將軍(Marquis de Lafayette),很多人搞不清楚到底哪一「仙」才是拉法葉,請認明唯一沒有戴帽、下方有位女性遞劍給他的那一「仙」才是。
拉法葉將軍是美國恩人。他在很年輕不到 20 歲的時候,來到新大陸,參與美國獨立戰爭,在關鍵性的「約克鎮圍城戰役」,他助喬治華盛頓一臂之力,美法聯手擊敗英軍,導致英軍撤出北美。拉法葉幫助美國建國後,回到出生地法國,為 1789 年法國大革命做出貢獻,因此他也被稱為「兩個世界的英雄」(The Hero of the Two Worlds),對美國和法國同等重要。
拉法葉廣場在北美殖民時期,曾被當作蘋果園、墓園、動物園、奴隸市場、軍營等,總之用途多元。1800 年白宮蓋好之後,這裡搖身一變成為燙金招牌公園,早年華府人喜歡在公園附近購地建屋,擁有最靠近總統的地址,要多閃有多閃。
蔡同榮與魏三爺日語過招
當開打十多年的越戰陷入泥淖,美國人對於到底為何要到遙遠濕熱的越南作戰,深感歹戲拖棚,非常不耐。年輕人透過音樂、大麻、性愛、旅行來追求自我,反對戰爭,創造了嬉皮世代(Hippie),就像電影《阿甘正傳》那樣,是越戰時代最鮮明的印記。
在這一波越戰洗禮下,人在美國的臺灣留學生,不少人都讀過李格斯《國民黨統治下的臺灣》(Fred Riggs, Formosa under Chinese Nationalist Rule)以及柯喬治《被出賣的台灣》(George Kerr,Formosa Betrayed),那種閱讀帶來的霹靂撞擊,讓他們靈魂位移,震撼到骨子裡去。
1970 年,反戰聲浪水漲船高,這一年蔣經國到白宮進行訪問。消息一出,幾乎美東的留學生與臺灣人,都想把握這個難得機會,在拉法葉廣場發起遊行,讓蔣經國親自體會他們這些年來在美國學到的民主自由。這樣一來,免不了又得與大使館內的國民黨人,展開一場鬥智。
駐美大使館派出人稱魏三爺的魏景蒙(導演張艾嘉的外公),事先到拉法葉廣場周邊勘查。由於魏景蒙帶著相機,又是一副東方人面孔,很快引起臺灣學生戒心,上前要求他不要拍照。不料,魏三爺居然烙起日語,佯裝他是日本觀光客,只是路過此地好奇而已,沒事沒事。現場坐鎮的是南加大政治學博士、已在紐約教書的 35 歲蔡同榮,他面對眼前這位六十多歲闊嘴歐吉桑,大概半信半疑,小心警戒著,兩人互拋日語試探對方。
最佳囚犯造型獎
1975 年老蔣總統過世後,北美洲臺灣人舉行一連串的「臺灣民眾大會」,呼籲特赦政治犯,主張臺灣自決。
其中華府遊行的那一場在拉法葉公園舉辦,發揮了高度造型創意,有四個人被鐵鍊與手銬纏繞,其中兩位還是小朋友,脖子上的牌子寫著臺灣政治犯的標號,站在拉法葉廣場中央,從他們背後參與的人數來看,是一場成功的遊行。
拉法葉廣場,再次與臺灣版塊交會。
此外,她是美國的首都,超級強權的外交中心,是台灣政治人物必經之地。
她就在一洋之隔的東邊,但你真的了解嗎?
本書以歷史人文的視角,帶你探索在華府的台灣故事。
在新南向之餘,不妨也來趟新東颺,認識這個全球最重要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