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當人人都有電視跟冰箱:蘇聯解體前,最後的經濟美好年代

2024-02-20
到了 1980 年代,蘇聯有三分之二人口住在城鎮(大戰前夕只有三分之一人口如此)。不存在失業問題,房租和基本食物價格保持低水位,住在有衛浴設備的獨立公寓的蘇聯家庭十年間增加了幾乎一倍。(首圖來源:Thomas Taylor Hammond / CC BY-SA 4.0)

我們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

——訂閱支持《故事》,一起灌溉臺灣的人文土壤!

布里茲涅夫時期(故事編按:1964-1982 年,由列昂尼德·布里茲涅夫掌權的時代)可能是蘇聯最佳的時期,也可能是最無聊的時期,端視你的觀點角度而異。但從來沒有人說它是最壞的時期。
 

列昂尼德·布里茲涅夫(又譯勃列日涅夫),其掌權期間被稱為蘇聯的停滯時代。(Source: Nationaal Archief / CC0)

蘇聯領袖們有很多理由可以感到滿意,在 1970 年代時尤其如此(然後經濟成長才開始停滯)。在布里茲涅夫的時代,蘇聯第一次能夠在軍事上與美國分庭抗禮,能夠旗鼓相當地與美國競逐對第三世界的影響力。它成為了產油大國,而因為國際油價在 1970 年代後半期漲了一倍,蘇聯大受其惠。它的「國民生產毛額」持續增長(在絕對值和相對於其他強國而言皆是如此),在 1970 年代早期達到了它最迫近美國的時期(雖然仍只有美國「國民生產毛額」三分之一多一點,但在 1946 年這個數字是五分之一。)
 
到了 1980 年代,蘇聯有三分之二人口住在城鎮(大戰前夕只有三分之一人口如此)。不存在失業問題,房租和基本食物價格保持低水位。拜開始於赫魯雪夫的公寓建築計畫所賜,住在有衛浴設備的獨立公寓的蘇聯家庭十年間增加了幾乎一倍。

所有消費者福利指數都增加了:在 1970 年代之初,每兩戶家庭有一戶擁有電視,每三戶家庭有一戶擁有冰箱,但到了 1980 年代之末,家家都擁有電視和冰箱。赫魯雪夫時期被禁的私人汽車開始出現在路上,儘管只有少數幸運兒才買得起。
 

1975 年的莫斯科街頭。(Source: Thomas Taylor Hammond / CC BY-SA 4.0)

大部分都市小孩和鄉村小孩都有中學可讀,而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在布里茲涅夫時期增加了超過一倍,只比一成少一點。自從 1950 年代中葉開放國外旅遊之後,有成千上萬的蘇聯人有機會愛上巴黎或至少愛上布拉格。所有人的生活──特別是城市人的生活──都變得比較好過,這不只是因為物質條件有所改善,還是因為當局不再使用恐怖統治手段(不管是隨機的還是鎖定對象群體的)。
 
但這幅美好的畫面需要加上但書。布里茲涅夫時期不是從頭到尾都一個樣,它的高點是在頭十年,即 1960 年代中葉至 1970 年代中葉。在那之後它就走向下坡,經濟方面尤其如此。

根據中情局的估計,蘇聯的「國民生產毛額」從 1960 年代的每年近百分之五下跌至 1970 年代的百分之二至三,再下跌至 1980 年代的百分之二。高油價有助於隱藏這個問題,但高油價並沒有永遠持續。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早期生活水平的升高,加上更了解西方的生活狀況,讓人們對未來有更大的期待,卻也因此愈來愈失望。

酗酒在蘇聯本來就始終都是一個社會問題,此時更是給急劇升高:因狂飲和增加飲用成分可疑家釀酒而酒精中毒致死的人,在 1970 年代增加了一倍。在整個蘇聯時期,本來一直穩定上升的男性平均壽命在 1960 年代中葉開始下降,這主要是因為酗酒導致(女性平均壽命則沒有改變)。男性的平均壽命從 1965 年的 64 歲下降至 1980 年代的 61 歲,反觀同一時期美國男性的平均壽命卻從 67 歲上升至 70 歲。
 

就連布里茲涅夫時期取得的成就也有其不利之處。教育的推廣產生了一個有潛在讓人憂心之處的代溝。到了 1980 年代晚期,有超過九成二十多歲的人接受過中學或大學教育,反觀五十多歲的人只有不到四成是如此,但負責經營管理國家的卻是後者。美國學者比較了 1970 年代移民訪談計畫和戰後的「哈佛訪談計畫」(在 1940 年代晚期進行),發現 1970 年代的受訪者比老一輩較不認同於蘇聯。受老一輩所歡迎的穩定在年輕一輩看來可能更像是「石化」(這是當時西方學者流行的用語)或「停滯」(這是戈巴契夫後來的形容)。

當時一首常常在非正式聚會演唱的歌曲的副歌反諷說:「公墓裡好平靜……一切都文雅而得體……真是幸福。」
 

無法創新的經濟體制

最大的長遠隱患在於經濟系統。中央規畫、產出目標和高度行政集權在 1930 年代對刺激一個發展中的經濟體行之非常有效。它們在 1940 年代做為戰時經濟的一個架構表現出色,在戰後重建工業和基礎建設時也勝任愉快。然而事實證明,它們較不適合蘇聯從 1960 年代起需要的那種複雜的現代經濟。蘇聯的制度不利於創新,而隨著世界科技變革的腳步加速,它開始落後於人。進口外國技術──一個例子是 1966 年找來飛雅特在伏爾加河畔的陶里亞蒂(Togliatti)建一間汽車工廠─只能部分填補這個不足。不同工業部門的效率落差極大,最有效率是軍事和太空工業。
 

1980 年,一輛由蘇聯與飛雅特合作成立的車廠 AvtoVAZ 生產的汽車。(Source: Forrexp / CC BY-SA 4.0)

按照世界的標準,工業資本投資的產量非常低,勞工的產能(不管是工業還是農業的)還要更糟。農業產出在 1964 年後的頭十年有所增長,但接下來便微微收縮。而不管是集體農場還是國家農場(其工人是領薪水),產能都低落。從集體農場模式部分轉變為大規模國家農場(一個例子是赫魯雪夫在哈薩克推的「處女地計畫」)是增加了耕種面積,但未能解決產能低的問題。
 
在一些有改革心的經濟學家的建議下,柯西金在 1960 年代中葉設法把市場元素引入經濟計畫中,特別是以銷售(利潤)做為企業表現的一個指標。類似的做法在匈牙利以「新經濟機制」的名義試行過,獲得相當的成功,會讓人回憶起蘇聯自己在 1960 年代的市場時期。不過在蘇聯,因為中央規畫制度更加根深蒂固,改革的努力受到挫敗(主要是受到工業經理的抗拒)。企業習慣了按照生產總額被評估,這表示它們沒有誘因改善品質或回應需求。

隨著經濟增長指數在 1970 年代下半葉開始下跌,每個人都意識到經濟出了問題,但布里茲涅夫的領導班子卻拿不出解決辦法。如果情況惡化下去,大概有必要做出較積極的回應,但就目前,何必弄得雞飛狗跳呢?畢竟,油價此時仍然高聳,讓蘇聯的經濟可以獲得支撐。
 

1975 年,伏爾加格勒(史達林格勒)的市場。(Source: Thomas Taylor Hammond / CC BY-SA 4.0)

蘇聯的計畫經濟有一個不能說的祕密,那就是其運作依賴一個灰市。這個灰市雖非完全合法,卻可以有效地將商品從生產者交到有需要的人手中。工業企業參與這個遊戲,利用代理人達成協議來獲得所需要的原材料,一般老百姓也是如此。有門路的朋友可以幫助你在枱底下獲得你需要的產品和勞務。這個過程有時需要花錢,但主要貨幣是互相幫忙。蘇聯人稱之為 blat,中國人稱之為「關係」,西方蘇聯學家稱之為「第二經濟體」。它從 1920 代末葉就存在,基本上是西方意識不到,而且表示蘇聯確實在「新經濟計畫」結束後仍然保持著一個私部門,儘管是非正式的。但因為它是非法,所以常常和腐敗勾連(賄賂官員是獲得稀有商品的方法之一),也和犯罪勾連(在第二經濟體販賣的商品通常是從第一經濟體偷來)。
 
到了布里茲涅夫時期,以合法方式取得基本商品的管道已經獲得改善。不過與此同時,消費者卻對很多不是必需的商品養成胃口,而這些商品總是供應不足。除了培養有用的人脈,新中產階級的成員還有各種不同的方法可以插隊到排隊人龍的前頭。
 
區域性菁英本來就一直推動為特殊人士服務的商店和醫療診所,以供他們自己使用(有時得到中央批准有時沒有),但此時,這種設施的數目倍增了,不只是為高級官員而設,還是為了有菁英地位的作家、醫生和運動員而設。開在家裡的小型私人企業(裁縫、電工和汽車修理)在或多或少合法的情形下(只要沒有僱用人手便行)繁榮興旺。
 

本文摘自《蘇聯簡史(1922-1991):真實存在的社會主義,蘇聯從生到死的故事》(麥田文化出版),文句、段落經故事 StoryStudio 編輯部調整,圖片由故事新增。
蘇聯簡史(1922-1991):真實存在的社會主義,蘇聯從生到死的故事
劉蕭翔|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
蔡蔚群|北一女中歷史科教師
金老ㄕ|「故事StoryStudio」專欄作家
《時間的女兒》Hazel|Podcaster………………共同推薦


※1980 年代布里茲涅夫當政之際,當時的蘇聯終於達到一個空前穩定的境界,西方國家也理解到蘇聯這個社會主義國家不可能自行崩潰——然而,就在十年之後,幾乎是在各種歷史的偶然之下,蘇聯自動解體,全世界為之瞠目結舌。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精彩的簡史,向讀者呈現蘇聯的複雜故事,
使人更深入地了解這個重要的國家。

◎作者菲茨派翠克(Sheila Fitzpatrick)是蘇聯史的權威,她以清晰的筆觸和深刻的見解,將蘇聯複雜的故事呈現給讀者。內容涵蓋了蘇聯的整個歷史(1922-1991),包括蘇聯的重要時刻,如 1917 年的十月革命、列寧和史達林的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冷戰時期,以及最終的解體。

◎菲茨派翠克以易於理解的方式介紹蘇聯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並評估這個國家在 20 世紀的全球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儘管本書為簡史,但提供了對於蘇聯的深刻理解,使讀者能夠更好地認識這個重要的歷史時期,敘述中也經常帶有一些黑色幽默。不論是對蘇聯歷史感興趣的學生、還是普通讀者,這本書都有助於掌握蘇聯的關鍵要點和演變過程。

◎書中特別收錄:45 張珍貴的歷史照片,以及六幅地圖,包括「帝俄全圖」、「1922 年的蘇聯(這幅地圖顯示出所有加盟共和國和部分自治區)」、「第一個五年計畫(1928-1932)的工業區工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在蘇聯占領的地區」、「1945 年的蘇聯與東歐」、「俄羅斯聯邦和四鄰國家(2014)」,讓讀者能更完整掌握整段歷史。

蘇聯意外地降臨,又意外地消失。
十月革命一百多年後,蘇聯動蕩的歷史繼續讓我們著迷並持續影響全球政治。這是一段不可抗拒的歷史入口。從十月革命和列寧到史達林的恐怖統治,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戈巴契夫的改革政策,本書是對這七十五年來共產主義統治和帝國崩潰解析的權威之作,歷史學家菲茨派翠克生動地描繪蘇聯時期的關鍵人物,並追溯該政權意外垮台的後果──並導致普欽崛起,以及為何普欽政權是蘇聯系統的產物,而非蘇聯式的借屍還魂,更甚者,中共如何從蘇聯解體中汲取教訓。
文章資訊
作者 希拉‧菲茨派翠克(Sheila Fitzpatrick)
譯者 梁永安
出版 麥田
刊登日期 2024-02-20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