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農業人如何踏進總統府?──「民主先生」李登輝的出道之路

2023-06-15

1980 年李登輝慰勞在北投助割的國軍(Source: 中華民國總統府 /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via Wikimedia Commons

 

李登輝前總統是推動臺灣政治轉型的「民主先生」,也是一輩子的農業人。他在求學階段就立志成為農業經濟學家,將所學貢獻給土地與農民;進入農林廳、農復會工作後,他走遍臺灣各大鄉鎮角落,以最紮實的農村調查,深入了解臺灣各種農業問題。傑出的農經研究,讓李登輝不僅享譽國際,也以此踏入政壇,推動多項關鍵性的農業改革。
1947 年臺灣大學農經系四年級的李登輝(Source: 中華民國總統府 / 政府資料開放宣告 / via Wikimedia Commons

李登輝拿到美國康乃爾大學的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後,偕同妻子曾文惠一起返臺,並順便繞道歐洲與印度旅行。李登輝對印度農業特別感到興趣,因為他在梅勒教授門下,就是協助進行印度農業的研究,而同樣是開發中國家,印度的農民卻有著和臺灣很不一樣的耕種思維,似乎帶有傳統的宗教哲學觀。

回到臺灣後,一路拔擢他的謝森中已經離開農復會,李登輝心想以他的學經歷,應該可以勝任農經組組長的位置,卻沒有獲得長官青睞,只好繼續做技正的工作,讓他一度有些挫折, 甚至懷疑是否是因為省籍問題、 或者是個人政治背景導致無法升遷。一直到一九七一年,擔任政務委員的前一年,他才順利升任組長。
 

公共知識人,農經六壯士

在工作之餘,李登輝仍舊胸懷大志,他開始對外寫作發聲,希望可以成為一個公共知識人,透過個人的才學,為臺灣農業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一九六九年一月,李登輝參與《大學雜誌》「泛談臺灣當前農村經濟問題」的座談,在臺北耕莘文教院與其他農經學者對談,就臺灣農業的現況進行了非常詳盡的討論。

李登輝認為,在一九六六年左右,農業與工業產值發展出現交叉現象,農業開始衰退,原因是當時農民勞動力雖然非常密集,但是在收入上遭到剝削,原因包括土地過於零細、加上肥料換穀與各種苛捐雜稅等等,農村的情況變得很衰敗。而反應出來最直接的現象,就是農工不平衡的問題。

根據他的研究,農民跟非農民的收入相差 30% 到 40%,這是很高的差距,他認為農民與非農民的收入應該差距在 15%左右,才算相對平衡。

他進一步在《大學雜誌》二十四期(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上撰寫〈臺灣農業發展的基本問題與政策〉一文,文章中詳細說明了農工收入不平等的現況,並提出政府應該增加對農業的投資、以及支持農產品的價格等建言。並投書二十八期(一九七〇年四月)〈如何推行現階段農業改革〉一文,直接點出肥料換穀等政策是「落後的農業制度」,文中也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政策,包含:推動農業機械化、廢除肥料換穀、採取穩定稻米價格的「平準實物」制度、改進農業金融機構、促進專業化經營,以及協助發展乳牛與肉牛產業等等。在這些文章裡面,都可以看到日後李登輝政策的雛型。
 

李登輝全家福,攝於 1964 年(Source: 中華民國總統府 / 政府資料開放宣告 / via Wikimedia Commons


當時李登輝也協同王友釗、 毛育剛、 李慶餘、 陳超塵及余玉賢等五名學者, 聯合寫了一系列的農業經濟研究報告,在報告裡面,李登輝再次提出廢除肥料換穀的建議。後來他們受邀到國民黨的四中全會上報告,提出相關的農業改革方案。這群直率敢言的青年學者,當時還被譽為「農經六壯士」。

 

抗衡孫運璿,擋下台塑購地案

這一個時期,還發生了一件「台塑購地案」。當時剛擔任經濟部長的孫運璿,來到農復會遊說。原來是台塑想要在雲林縣四湖、口湖等沿海地帶,購買四千多公頃的地,而且據說不僅台塑要購地,臺泥及新光集團都丟出了購地的意向。所以經濟部希望農復會可以協助修正《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將條文中自耕農才能買賣農地的規定改掉,讓一般法人、企業可以購買農地。

李登輝聽到這個消息,心裡想:臺灣農民平均每戶農地大概也才一公頃左右,台塑一次要買四千公頃土地,那就是有四千戶左右的農戶可能失去耕地。假使一個農戶有五到六人,那這次購地案就牽連到兩、三萬人。而萬一條例修正後,企業大舉收購土地,臺灣大概幾年後就有十萬公頃農地被賣掉,到時候可能會影響到將近五十幾萬人的生計。

而且以當時雲林海邊土地的價格,一甲地(0.97 公頃)市價大約六萬元,農民賣一甲地只能得到四萬元,差價由仲介拿走。這筆錢全家大小生活費可能一兩年就花完了,未來這些農民沒有土地、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將要何去何從呢?

絕對不能放寬修法! 李登輝強烈反對這個政策,他認為於臺灣的工業發展還沒有很成熟,如果開放收購農地,這些農民失去土地之後,是無法被工業部門吸收的。政府應該做的事情,是將資本引進農村、建設農村,對國家整體經濟才有幫助。

李登輝不僅個人反對,還聯繫「農經六壯士」一起抗議。後來孫運璿找他溝通,李登輝回他說:「對不起,絕對反對到底,因為耕者有其田這個政策的意旨是保護農民,該條例修改的話對農民不利。」
 

後來擔任行政院院長的孫運璿(Source: 行政院 / 政府資料開放宣告 / via Wikimedia Commons


幸好農復會主委沈宗瀚非常支持李登輝的想法,經過多次開會討論後,高層的態度鬆動,終於擋下了這次的修法。

後來李登輝於九〇年代在林口高爾夫球場打球的時候,有一名女桿弟跟他聊天。說她來自雲林,她跟家鄉父老都非常感謝李登輝在農復會的仗義執言,因為後來政府推動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九大措施)之後,原本風頭水尾的偏僻農地,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十幾二十年來一甲地從六萬元變成了三百萬左右。鄉親都很慶幸當時土地沒有被收購,不然早就變成「無產階級」,生活過不下去了。這件事情讓李登輝印象很深刻,後來他認定雲林為「第二故鄉」,就是諸多事件串起來的緣份。

李登輝回臺灣後的言行,在戒嚴時期,其實算是非常大膽的,這也讓李登輝初綻光芒,開始受到各界矚目,甚至蔣經國也開始留意到了這名年輕有為的學者,考慮要讓他擔任更重要的職務。
 

「吹臺青」下被拔擢的李登輝

蔣經國在一九六九年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當時蔣介石身體越來越差,蔣經國已經算是公認的接班人, 所以他也在物色未來的政治團隊。 而一九七〇年蔣經國訪美期間,遭到黃文雄及鄭自財刺殺未遂,驚魂未定的他開始思考:要如何穩定臺灣人民的民心? 再加上一九七一年中華民國(臺灣)退出聯合國,這些大事促使蔣經國決心推動本土化政策,以俗稱「吹臺青」的政策(以當時一名當紅女明星崔苔菁的名字作為諧音)來拔擢青年臺灣籍的專業人才,由時任救國團主任李煥來負責推動。

在蔣經國擔任閣揆之前,本省籍的內閣成員的比例都不超過十分之一,但蔣經國刻意提拔臺灣籍青年才俊,例如讓林洋港、 張豐緒、 翁岳生、 施啟揚、 許水德、 邱創煥及趙守博等人開始進入中央單位歷練,更年輕一點的連戰與吳敦義等人也踏入政壇。而從農復會組長躍升為行政院政務委員的李登輝,更是吹臺青政策的最佳典範。
 

後來成為李登輝政敵的林洋港(Source: 臺灣省政府 / 政府資料開放宣告 / via Wikimedia Commons


不過,公門的飯碗並不好捧,情治機構對於李登輝的人事案特別小心謹慎,在他入閣之前,還曾經歷了一場生死交關的審訊。

 

「也只有蔣經國,才敢用你這種人!」

一九六九年的某天清晨,幾名頭帶白色帽盔的憲兵到李登輝家敲門,看到憲兵上門,李登輝心裡已經有數,強作鎮定地簽了一張美金支票給太太曾文惠,說:「如果沒有錢,可以拿這些去用。」就跟著憲兵走了。

李登輝被帶走之後, 妻子曾文惠整日惶然不安, 擔心他一去不返。 幸好當天深夜,李登輝就被放了回來;第二天清晨又被帶走,深夜再放回來,如此週而復始,連續七天的連番疲勞審訊之後,警備總部發給了李登輝一張「自新證」,解除了他二十年來的白色恐怖夢魘。

遭到警總約談的事件, 可以說是李登輝一生當中非常重要的轉折, 警總的官員在訊問的時候,對他說出一句:「也只有蔣經國,才敢用你這種人!」讓李登輝意識到,這次虎口餘生的經驗,或許是蔣經國要任用他之前的「考驗」。

隔年四月十九日,李登輝與經濟學家王作榮一起到日本與韓國考察,研究日韓經濟轉型的政策。在農業方面,李登輝對日本於一九六一年實施農業基本法之後的狀況也特別感興趣。而就在考察行程中,王作榮覺得李登輝有才幹,也很有抱負,他認為李登輝在黨外永遠會被邊緣化,不如進入體制來做事情。李登輝被他說服了,就由王作榮擔任推薦人,加入了國民黨。
 

李登輝九支箭

一九七二年蔣經國就任行政院長,當時蔣介石年事已高,所以等於是讓蔣經國正式掌權,於是蔣經國直接聘請李登輝擔任行政院的政務委員,要他負責執行「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大刀闊斧進行農業改革措施。

「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一般簡稱為「九大措施」。 由蔣經國在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八日的「臺灣省農業建設座談會」上提出,總體預算高達二十億台幣。這九大措施是:


  1. 廢除肥料換榖制度
  2. 取消田賦附徵教育費,以減輕農民負擔
  3. 放寬農貸條件,便利農村資金融通
  4. 改革農產運銷制度
  5. 加強農村公共投資
  6. 加速推廣綜合技術栽培
  7. 倡導農業生產專業區
  8. 加強農業試驗研究所與推廣工作
  9. 鼓勵農村地區設立工廠

李登輝一口氣射出農業九支箭,政府也加緊改革腳步,一九七三年九月三日公佈《農業發展條例》。其條文內宗旨明訂為:「為加速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所得,提高農民生活水準,制定本條例」。 等於是宣告了過去「以農養工」,只重視產量、不重視農民生活條件政策的終結。

「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裡面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廢除肥料換穀的政策。李登輝還在臺大唸書的時候,曾和同學彭明敏提過,他認為肥料換穀實在是一項剝削農民的政策,可見青年時期的李登輝,對於肥料換穀就感到非常不滿。所以李登輝在受蔣經國重用之後,提出了政策改革的方案,終於排除萬難,說服蔣經國推出「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讓長達二十二年的肥料換穀政策走入歷史。

在措施裡,除了明訂廢除肥料換穀,農民可以先取得肥料,稻穀收成之後再用現金繳納費用。另外,也同意隨賦徵購以市價徵收,而田賦裡的「教育捐」也將廢除,大幅降低了農民的負擔。
 

本文摘自江昺崙、陳慧萍《永遠的農業人:李登輝與臺灣農業》(豐年社出版),圖片為故事 StoryStudio 編輯部新增,標題與段落並經調整。
永遠的農業人:李登輝與臺灣農業
  「若不是農經系的專業訓練,我無法做中華民國的總統。」
  — 2008年11月16日,李登輝於臺大八十周年校慶

  李登輝前總統是推動臺灣政治轉型的「民主先生」,也是一輩子的農業人。他在求學階段就立志成為農業經濟學家,將所學貢獻給土地與農民;進入農林廳、農復會工作後,他走遍臺灣各大鄉鎮角落,以最紮實的農村調查,深入了解臺灣各種農業問題。傑出的農經研究,讓李登輝不僅享譽國際,也以此踏入政壇,推動多項關鍵性的農業改革。

  這本書,寫的是李登輝與臺灣農業的故事,李登輝如何走上農學報國之路?他如何翻轉「以農養工」的政策方向,改變臺灣農村的命運?在臺灣農業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他又以何種策略,協助農民因應各種挑戰?這本書嘗試以農業角度,讓讀者看見不一樣的李登輝。
文章資訊
作者 江昺崙、陳慧萍
出版社 豐年社
刊登日期 2023-06-15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Editor's Pick 07】諧音梗會不會 Taiwan?
歷史上的諧力創作者們🥴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