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通史】信上帝、學英文:從失學少年到打造臺灣茶葉第一品牌的富商──李春生

2024-08-23

清代臺灣開港通商後,大稻埕逐漸成為北臺灣的商業重鎮,臺灣的茶葉也在此時期躍上世界的舞台。然而,談到臺灣聞名海內外的茶葉時,就不得不提到促成茶業貿易的重要推手,享有「臺灣茶葉之父」稱號的一代富商李春生。

走進現在的大稻埕,在貴德街上有棟紅磚建造二層樓的洋式建築,上頭豎立著十字架,氣派的的格局很難不抓住眾人目光。這棟以李春生為名的「李春生紀念教會」,象徵著李春生兩條重要的軸線──基督信仰與茶葉貿易。若想要了解打造臺灣茶葉第一品牌的李春生其人其事,則需要將時空拉回到道光 18 年(1838 年)的廈門。
 

李春生紀念教堂(Source:國家文化記憶庫

因上帝而開啟的嶄新人生

李春生出生於 1838 年的廈門,父親李德聲靠著擔任擺渡人撐起家計。儘管生活貧困,李春生的父親還是想讓他就學。不過在進入鄉塾幾年後,高額的學費仍成為李家沉重負擔,李春生因此被迫輟學。不過,看似悲慘的遭遇卻是李春生生命中的重大轉折。當時廈門正處於國際局勢衝突的浪潮上,清朝政府在 1842 年鴉片戰爭敗下陣後,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英人開始赴廈門通商和傳教。在這樣的背景下,年僅 15 歲的李春生在失學後才有機會踏入「竹樹腳禮拜堂」,成為一名虔誠的基督徒。
 
李春生(Source:wikipedia
進入教會之後,李春生開始學習商業和英文,就此開啟經商之路。李春生憑藉著豐富的經商經歷和英文能力,年僅 19 歲就獲得英商賞識,進入怡記洋行(Elles & Co.)任職買辦的職務。起初擔任洋行和當地商人之間的橋樑和翻譯,協助洋貨及茶葉的買賣,後來還在「南北洋貨暨茶葉商會」兼職。因為工作的緣故,大江南北無論上海、香港或是臺灣,19 歲的李春生都已經用自己的雙腳踏遍這些土地。

在洋行工作四年後,滿懷雄心的李春生憑著累積的財富、經驗及人脈,決心自己創業開設「四達商行」,依循舊業從事出口貿易,其中也包含茶葉買賣。一開始還略有起色,可惜好景不常,在李春生 27 歲,也就是 1864 年時,太平天國軍南下攻打漳州,廈門的產業慘遭摧殘,不僅人民四處流竄,貿易活動也幾乎停擺,李春生的事業因此受到衝擊。


李春生的發跡之地──大稻埕

在英法聯軍的挫敗後,清朝先後簽署《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開放臺灣四個通商口岸。外國洋行陸續在通商口岸開設。一位名為約翰・陶德(John Dodd)的英國人,也因擔任甸特洋行(Dent & Co.)的代理商,來到臺灣經營樟腦貿易。

在命運的交會下,遭遇失敗的李春生也來到了臺灣,在怡記洋行老闆艾利士引薦下認識陶德,使兩人變成貿易夥伴,替日後北臺灣茶葉貿易的榮景埋下伏筆。

1865 年,陶德和李春生因甸特洋行的樟腦貿易,一同前往北部山區踏查北部,評估當地樟腦生產的狀況。過程中無意間發現雞籠、艋舺及溪南地區一帶有少量茶樹,隨即從農戶手中購入,並將茶葉賣到澳門,獲得不錯的收益。嘗到甜頭的陶德立即派遣李春生從福建安溪引進茶樹枝條,並融資給農戶,鼓勵他們擴大栽種。

1867 年,陶德再度將茶葉賣至澳門,接連而來的豐碩收益也給足陶德信心,持續鼓勵茶農擴大種植茶葉。同年,陶德自立門戶,成立寶順洋行(Dodd & Co.),並聘請李春生擔任買辦,共同經營北部茶葉貿易。1869 年,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將貼有「Formosa Oolong tea(福爾摩沙烏龍茶)」標籤的茶葉成功運銷至美國紐約,除大獲市場好評外,也打開臺灣茶在國際的知名度,促進臺灣茶葉貿易的發展。
 
臺灣的烏龍茶曾被譽為茶中香檳(source:wikipedia
伴隨北臺灣茶葉貿易的興盛,李春生決定自營茶葉貿易,將茶葉販賣到南洋和美國等地。李春生後來也成立「三達石油公司」,從事煤油生意,使李春生的資產迅速積累,一舉躍升為富商大賈,在北臺灣的富裕程度僅次於板橋林家。


盱衡時局、參與政事

李春生不僅擅於經商,也積極參與政事,時常投書報紙針砭時局。1874 年牡丹社事件爆發後,李春生隨即投書香港媒體《中外新報》,前後共撰寫七篇〈臺事〉,發表其看法。

第一篇〈臺事〉直接指出臺灣島具有關鍵的戰略位置,並強調「臺灣一島,關繫中華全局」,清廷呼籲臺灣的重要性,務必謹慎處理。隨著戰事不斷地延燒,李春生也相繼發表文章,建議清廷應透過外交手段施壓日本、加強臺灣防務,並注意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的實力等。若以事件後續發展來看,李春生當時的觀察相當透澈,顯示出其對於國際事務的瞭解。連橫也在臺灣通史讚許李春生對時事的洞見。

李春生不僅盱衡時局、更是躬行實踐,協助清廷建設臺灣,以達自強。在李春生 38 歲的時候,出任洋藥釐金總局監察委員、臺灣茶葉顧問。三年後,更是受臺北知府陳星聚任命為臺北城建築委員,和北臺灣第一紳商林本源家族的林維源共同督導。當時,李春生曾經為了協助政事推動,甚至 1880 年透過「捐官」的方式,捐獻穀糧獲得官位。

在劉銘傳出任首任臺灣巡撫後,李春生成為官府在地方上重要的協力者。為吸引洋人前來投資,懇請李春生和林維源合資在大稻埕興建新市街,李春生的商業版圖也就一點一點的擴大。後來李春生還持續配合劉銘傳的政策,擔任臺北府土地清丈委員、臺灣鐵道鋪設委員等,甚至跟林維源創立蠶桑局,並任職副總辦,於觀音山麓種植桑樹,直到因劉銘傳離臺才作罷。清末以來的各項政策推動,幾乎都有李春生參與的身影,不僅顯示出朝廷對他的倚重,也透露李春生對於政事的熱衷與關懷。


時代變局下的抉擇

清末以來,李春生積攢巨額財富、累積雄厚的政治資本,不過這一切卻在時代變局下卻受到挑戰。甲午戰爭後,清廷割讓臺灣給日本,臺灣成為日本的第一個殖民地。儘管割讓初期,一度成立臺灣民主國企圖力挽狂瀾,可惜「孤臣無力可回天」。一時之間,臺北城內頓時間陷入混亂。

為避免局勢持續失序,李春生首先委請英國、德國商人先行迎接日軍安撫民心。隨後在紳商的倡議下,李春生向臺灣總督府提議成立「保良局」,保護良民不受盜匪或日軍清擾,兼顧臺灣民眾的安危並拉攏新來的統治者。此項建議獲得總督府的採納,保良總局隨即在大稻埕成立,由李春生任職會辦。李春生對此感到誠惶誠恐,站在時代潮流的分界點上,身負重任李春生,深怕一不小心就辜負社會,也毀壞過去所打下的半壁江山。

所幸經由此舉,李春生和臺灣總督府建立了良好關係,不僅被授予勳六等單光旭日章、獲邀隨臺灣總督樺山資紀遠赴日本考察外,返臺後更擔任臺北縣參事。此後,即便時局的轉換,李春生仍站穩腳步,他的身影依然活躍於商界與政界,在其中不停穿梭。

李春生晚年將事業交棒給長子李景盛打理,此後重歸信仰活動,不僅擔任教會長老,捐款興建教會、甚至著手撰寫《東西哲衡》、《宗教五德備考》等基督教相關的書籍,以此寫書宣揚基督教意。基督信仰不僅在李春生最艱困的時刻改變他的命運,基督教與西方文明的連結,更是李春生行動的指引。

當西方浪潮襲捲東方之初,李春生以敏銳的洞察力,把握時代的脈動,信上帝、學英文、進外商,讓自己從一個繳不起學費的窮小子,搖身一變成享譽中外的富商大賈,並憑藉著積攢的財富,參與政事,累積政治資本。欽慕西方文明的李春生,早早看見時局的變化,踏上時勢的潮流,也讓他的事業香火就算面臨政權嬗遞的變局也能永不熄滅。
 
參考資料
  1. 連橫,〈貨殖列傳〉,《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128種,1962;1920年原刊。
  2. 李明輝編,《李春生的思想與時代》,臺北:正中書局,1995。
  3. 陳俊宏編著,《李春生的思想與日本觀感》,臺北:南天:2002。
  4. 李明輝編,《近代東亞變局中的李春生》,臺北:臺大,2010。
  5. 黃頌文,〈清季臺灣開港前後英商杜德及寶順洋行的崛起(1850-1870)〉,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
  6. 楊欽堯,〈李春生之生平自敘〉,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網站。
  7. 〈本島人李春生辜顯榮敍勳サル〉,《臺灣史料稿本》,不詳: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1896。
  8. 上田元胤、湊靈雄,《臺灣士商名鑑上下》,不詳:不詳,不詳。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
文章資訊
作者 王千豪
刊登日期 2024-08-23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