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開始之前,請先給你自己拍拍手。為什麼?因為你正在進行一件高難度的任務──閱讀中文。
許多正式或非正式的排名中,「漢語 / 中文 / Mandarin」都被列為最難學習的語言之一。光是中文裡的平上去入聲調、同音字、破音字,就已經夠讓外國人頭大了,更別提中文字的一筆一畫,看在他們眼中簡直就是不聽話的外星蚯蚓。
所以我們可以輕鬆流利地使用中文,真是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對吧?中文這麼難,是不是顯示我們比外國人聰明呢?
語言沒有難不難 端看找不找得到「開關」
很可惜,不是這樣的。世界上並不存在「最難」的語言。
因為語言的學習困難度是相對的,要看它在族譜上,跟你的「母語」距離遠近而定。
比方說,母語為台語的人學習客家話或是國語,因為同樣是漢語方言,語法結構較相近,就會比較容易;又比如,因為日語在漢字上借用中文字,以日文為母語的人,學習中文字也會比英文為母語的人來得快速。
而且,「母語」的學習,可能根本就沒有「難易度」的問題。
「一個小嬰兒,不管他的血統人種是什麼,你讓他從小聽英語、他就會講英語;從小聽中文、他就會講中文;你讓他在非洲部落長大,他就會說流利的非洲話。」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的林若望所長說,「世界上有 4000 至 6000 種語言,以可能性來說,他可以學會任何一種語言。」
兩三歲的幼兒認知能力尚未成熟,也許左邊右邊不會區分、加法減法算不清楚,但在母語的掌握度上,卻能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四歲以前,我們每個人都當過一段時間的語言天才。這種「奇蹟」的成因,語言學大師 Noam Chomsky 認為,這是嬰兒的「語言本能」,就跟視覺聽覺這些感官能力一樣與生俱來。
不過這樣的語言學習效率,在我們長大後反而不復存在。於是,我們學習外語時,總會有些環節頭痛萬分。可能是背不起來的英文單字、複雜瑣碎的文法問題、或是那些永遠發不標準的西語彈舌音。
林若望認為,我們也許未必能重現嬰幼兒時期的語言學習效率,但只要找到語言學習的某些「開關」,學習外文其實沒有這麼困難。
中倒影:中文與英文的對稱句法結構
林若望先從多數人最熟悉的外文──英文,開始談起。
中文和英文是南轅北轍的兩種語言:拼寫上,中文是表意文字、英文是拼音文字;聲音上,中文是聲調語言、英文是重音語言。其他還有很多語序和文法上的差異,例如姓名的順序,就剛好相反:
中文的姓名,我們會先講家族姓氏、然後才是個人名字;但英文相反,先名後姓,這是什麼原因呢?
大多數人被問到這個問題,最先聯想到的答案應該是:「華人的家庭觀念較重,所以家族姓氏放前面;西方社會重視個體,因此反過來。」這說法聽似合理,畢竟語言的確會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
那麼,如果這個邏輯成立,林若望繼續追問,中文和英文在「日期」和「地址」的寫法上,又有何差異?
從上方表格可以看出,中文和英文順序相反的不只是姓名,日期和地址的寫法也是。若前述「比較重視家庭觀念」的原因成立,那麼難道英美語系的人重視「日」勝過於「年」?重視門牌多過城市國家?看來,「重要性」這個邏輯,無法類推到日期和地址的順序上。
接著,林若望繼續舉了個句子為例:
這兩個句子,除了主詞之外的所有詞語,順序又剛好相反。連續幾個範例看下來,我們大概可以猜出個端倪了。原來,中文和英文雖然差異很大,但在句法結構上,它們就像是鏡子裡外的兩人,彼此對稱。
從語言學的角度,每個句子都是一齣戲,裡面最核心的「劇本」,就是動詞。
林若望繼續用前面的句子為例,「讀書 / study」就是核心劇本(動詞),「約翰 / John」是主角,其他用來補充動詞的就是配角(修飾語),跟動詞配在一起形成「動詞片語」。
好玩的來了,英文句子中,動詞是領頭走在最前面,所有配角跟在後頭;而中文的句型,卻是先讓配角們出場,核心的動詞在最後壓軸。
語感關鍵:「中心語在前」vs.「中心語在後」
林若望解釋,語言學中,有一種語言分類方式,是依照「中心語的位置」。
英文就是一種相對於修飾語,「中心語在前」的語言,重要的元素打頭陣,後面再補充說明;中文剛好相反,是「中心語在後」的語言,所以語序上反而是修飾語先出場,然後才是中心語。
這種基本「中心語在前」或是「中心語在後」的規則差異,就能夠用來解釋姓名、日期、和地址在中英文裡的相反順序了。
鼓吹自己好棒,竟沒用?中研院,在做什麼?!
跌破你眼鏡的史料趣事、學者口袋裡的故事,
用鄉民說書般的白話文,翻譯給你聽!
秒懂古人的史料祕辛 ╳ 知識量爆表的現代講堂史上第一本!
來自中央研究院,讓你無痛修學分的人文公開課。 你從不知道的古代庶民生活、皇帝心聲,和現代人息息相關的災難社會學、心理、政治、語言研究⋯⋯篇篇都像坐在巷仔口那位深藏不露的神人在講古,推翻你對人文社會科學的認知與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