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踏上環球之旅的林獻堂,他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2018-07-31

在眾多媒體的調查當中,Youtuber 已經晉身為年輕人嚮往的工作選項之一。其中,如果再前後比較、左右觀察,可以發現目前有不少 Youtuber 都是採用 Vlog 的拍攝手法。


但什麼是「Vlog」呢?


簡單來說,「Vlog」的原意為「Video blog」或是「Video log」,即運用隨手可得的攝影器材(如手機、相機、錄影機等)將自己關注的焦點、主題甚至是生活瑣事一一記錄下來,經後製再上傳到網路平臺與眾人分享。這種新型態的影像發布模式,不僅讓原本沒沒無聞的市井小民搖身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甚至也替許多素人創造了許多忠實的粉絲與業配等合作機會。


但可別以為這個是現代人才享有的權利!


若是回看過往的歷史,早在近百年前的臺灣就已經有一個人會利用旅行的閒暇時間,記下各地的見聞以及心路歷程。這還不打緊,這位仁兄還定時、定量地將這些稿件投稿回臺灣的報刊,讓讀者可以透過他的文字來「觀世界」。


這個人就是有著「臺灣議會請願之父」的林獻堂。


臺灣文化協會自 1921 年成立後,可說是為臺灣開啟了一波思想上的啟蒙運動。林獻堂作為該協會的核心人物,不只出錢出力,也時常為了讓協會事務運作的更加順暢,不得不和日本政府進行各種斡旋。


只不過,伴隨著二〇年代晚期興起的馬(克斯)、列(寧)主義以及社會主義,許多知識分子最終也投入了這樣的思潮當中,臺灣文化協會內部也不敵時代的潮流,開始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1927 年 1 月的「全島臨時代表大會」正式宣佈臺灣文化協會內部分裂,作為右翼勢力的代表人物,林獻堂、蔣渭水等人也在大會結束後不久宣布從此退出這個曾經出錢、出力的臺灣文化協會。


被視為是臺灣文化協會左派的領導人物連溫卿,曾經在《臺灣民報》上提出臺灣社會運動的狀態,提供日後研究者一個極佳的觀察切點。(Source:〈過去臺灣之社會運動〉,《臺灣民報》,1927.01.02,12版。)

踏上環遊世界的旅程

或許是要排解內心的鬱悶,抑或是欲完成多年來懸於心頭的願望(早在 1910 年林獻堂帶著兩個兒子攀龍、猶龍到東京就學時便許下心願,待兩個兒子大學畢業後就環遊世界一周),林獻堂於 1927 年 5 月毅然決定走出臺灣,邁向他的環球之旅。


對於這一趟旅程,林獻堂可一點兒也不馬乎。


舉例來說,據說受到梁啟超的影響,林獻堂在出發前不只勤做功課,甚至還多方閱讀其他名人的遊記以及各國的歷史故事,為了就是要在遊歷各國名勝時可以更深入地感受當地的人文故事。


身為臺灣政治圈與社會運動的指標人物,許多人聞此消息都勸林獻堂把這筆錢省下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情(例如……辦報紙),但為了要完成多年以來的夢想,林獻堂還是毅然決然於 1927 年 5 月 15 日從基隆出發,開始了為期 378 天的環遊世界之旅。


為了不讓此趟旅程淪為個人情感的抒發,林獻堂不僅延續了他每天寫日記的習慣,也在文中加入諸多反思以及人文關懷。更重要的是,林獻堂還定時將這些珍貴的文稿寄回臺灣,並以〈環球一週遊記〉為名登載於《臺灣民報》之上。


透過林獻堂的文字,就算是遠在臺灣的人彷彿也可以跟隨林獻堂的足跡,遊歷世界各地的人文景觀。


攝於倫敦,右起林攀龍、林獻堂、林猶龍。27 歲長子攀龍於東京帝大法學部畢,於牛津進修。次子猶龍年 26 於東京商科大學(一橋大學前身)畢業。(Source:林獻堂,《林獻堂環球遊記》,臺北:天下雜誌,2015,頁 50。)

旅途見聞的連載

在兩個優秀兒子的翻譯下,不諳外文的林獻堂一路從基隆到東南亞,經紅海到埃及後轉至歐洲,而後前往美國,再一路向西繞至橫濱再回臺灣。


從他的遊記當中可看出,林獻堂的環球路線以海路為主,記錄到海上的交通安全教育,如啟航前會教導乘客如何使用救生小艇,每個小艇的人員又如何分配,以免遭遇意外時如 1912 年鐵達尼號事故時那麼慌亂。


1927 年林獻堂(中)和長子林攀龍(右)、次子林猷龍(左)於德國科布林茲小城的威廉一世騎馬銅像前合照。(Source:林獻堂,《林獻堂環球遊記》,頁 59。)

在林獻堂這漫長的旅途中,光是在駐足於歐洲的時間就長達 7 個多月之久,而林獻堂遊歷的所有歐洲城市當中,若是要挑選一個讓他最流連忘返的城市,那麼「巴黎」肯定是首選。


(圖三)林獻堂(中)與大兒子攀龍(左)、小兒子猶龍(右)於巴黎街頭合影。(Source:林獻堂,《林獻堂環球遊記》,頁 38-39。)

林獻堂怎麼介紹巴黎?如同其他作者的遊記開頭,林獻堂首先介紹了巴黎的經緯度、地理位置以及當地的歷史典故。當造訪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時,林獻堂筆下及帶到法國大革命中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的這段故事,並大肆批判路易十六的昏庸;他同時也寫到羅蘭夫人(Madame Roland),又開始對當時革命黨人自相殘害有所感嘆。這場景對林獻堂是否似曾相似呢?(當時正面臨臺灣重要的政治組織──文化協會的分裂,林獻堂為該組織要員之一,與其經歷類似)。


〈法國見聞錄 光明之巴黎 《上》〉,《臺灣民報》,1929.01.01,10 版。

這段漫長旅程中也發生了許多趣事。於倫敦搭乘地鐵時,由於地鐵不等人須抓緊上下車的時間,對不習慣的林獻堂來說搭地鐵有如打仗般。有一次因人潮擁擠,咫尺距離卻將林獻堂與兒子們分隔於車廂內外!好在車掌撞見,稍緩關車門的時間讓一家三口得以全部上車,不需上演十八相送的戲碼。


林獻堂在車上見到讓座給老弱婦孺的情況,也讓他大讚這才是文明社會。這可是 1920 年代的倫敦。


文人筆下的社會關懷

除了四處遊覽外,林獻堂也將所見現象或議題結合自身經驗反思:美國黑人問題、法國爭取自由民主的歷史、英國的議會政治、愛爾蘭與埃及的獨立,都成為他筆下的題材。


有一次,林獻堂於英國議會旁聽時注意到 650 名議員中有 8 名女議員,他認為這是相當進步的事情,因為這是當時的東方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雖然就今日眼光而言,此男女比例實在是低得可憐。


另外,林獻堂也提及了自己造訪華盛頓時,他見到如同當今「金城武樹」的現象,凡是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去過的教堂、坐過的位置,都被標示起來成為觀光景點。


不過林獻堂此趟旅行的心得,仍有許多「未見」的角度。如對西方博物館的展示嘆為觀止時,並未意識到博物館裡的收藏品是怎麼來的;讚嘆西方社會文明時卻,忽略了社會貧富不均等問題。


或許我們也該思考的是,現在我們旅行時究竟是走馬看花、匆匆一瞥,又或是關注到在地歷史人文進而反思自己生活的周遭環境呢?是否能看得更廣,思索眼見各地的各種現象及更深層的社會問題呢?


旅行,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呢!


參考資料
  1. 林淑慧,〈敘事、再現、啟蒙—林獻堂一九二七年日記及《環球遊記》的文化意義〉,《臺灣文學學報》13 期(2008.12),頁 65-92。
  2. 林獻堂,《林獻堂 環球遊記:臺灣人世界觀首部曲》,臺北:天下雜誌,2015。
  3. 張惠珍,〈他者之域的文化想像與國族論述─林獻堂《環球遊記》析論〉,《臺灣文學學報》6 期 (2005.2),頁 89-120。
  4. 黃郁升,〈文明世界的接軌─以林獻堂《環球遊記》中博物館參觀經驗為探討內容〉,《臺灣史料研究》32 號(2008.12),頁 117-135。
  5. 《臺灣民報》
  6. 〈與林獻堂一起漫遊 1930 年代的紐約港〉
本文為故事與公共電視台青少年節目《青春發言人》共同製作。
文章資訊
刊登專欄 尋「臺」啟事
刊登日期 2018-07-31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