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紀下半葉,當鄭氏王朝轉以臺灣作為基地繼續對抗滿清政權時,其所仰賴的將領之一,就是人稱「劉怪子」的劉國軒(1629-1693)。劉國軒何許人也,何會獲得「劉怪子」的稱號?其實,這個稱號是來自明末清初文人彭孫貽對 1679 年三藩之亂中一場戰役的描述:
滿漢將軍提督集兵數萬齊至,銳不可當。國軒⋯⋯兵不滿二千⋯⋯滿漢兵遇之,無不摧破,皆堅壁自守不暇。又善用間諜,敵人情形,纖悉必知。時謂之「劉怪子」。—《靖海志》
劉國軒的戰術經常出奇制勝,尤其能以間諜探得敵軍情勢,再搭配火器,便能在戰場上以寡敵眾,因此給予劉國軒這個響亮的名號。那麼,在軍事領域如此傑出的劉國軒,是如何帶領著鄭氏王朝打下半壁江山的呢?
發揮軍事才能,鞏固統治基礎
劉國軒出身福建汀州府,在清軍拿下福建後,他曾加入清軍並在漳州城擔任把總,屬於基層小軍官。1654 年,當鄭成功攻打漳州時,劉國軒以把總職權之便,開城迎接鄭氏軍隊,此舉令他獲得賞識。投誠鄭氏王朝後,劉國軒擔任起護衛後鎮,此後鄭成功發動的幾次軍事行動中都能看見劉國軒的身影。不過此時的劉國軒尚未成為鄭氏王朝的重臣,使他發揮軍事長才、打響名堂的是 1661 年後在臺灣與中國各地的行動。
1662 年,當鄭成功部隊陸續攻下大員(今臺南安平區)的普羅民遮城、熱蘭遮城與湯匙山上的烏特勒支碉堡後,荷軍只能撤出大員。因鄭成功去世而取得大權的鄭經急欲穩定臺灣的統治,除了鞏固在大員的勢力,也增派兵員駐防雞籠(今基隆),而劉國軒即是這批軍士的一分子。
根據《臺灣通史》的描述,劉國軒在雞籠「勦撫諸番,拓地日廣」一步步控制北臺灣。隔年,荷軍先是和清軍聯合攻打金門、廈門,翌年企圖出兵佔領雞籠,但因貿易和補給困難而始終沒有辦法突破,荷軍最終打消了佔據北臺灣的念頭,使鄭氏政權能夠穩固地統治著北臺灣。
隨著北臺灣局勢穩定後,劉國軒於 1666 年晉升為右武衛,被派至半線(今彰化)駐紮。中臺灣一帶的平原地是鄭氏政權實施屯田墾殖的主要區域,大批軍士的進駐使得糧食生產的需求急劇增加。鄭氏王朝不斷地拓墾、徵糧,挑戰了原本世居此、在荷蘭統治時期維持半獨立狀態的平埔族大肚王國勢力。雙方接連在糧食、經濟活動和生活空間等各方面出現摩擦,甚至因此爆發激烈衝突。
1670 年八月,再無法忍受鄭氏王朝入侵的大肚王國,由斗尾龍岸社發起反抗,隨後大肚社、沙轆社陸續響應,衝突日益擴,鄭氏方面不敢低估,鄭經親率軍隊、劉國軒從其征伐,攻破沙轆社,史稱「沙轆社之役」。清代官員黃叔璥於 1722 年出任巡臺御史後,寫下〈番俗六考〉,紀錄旅臺途中訪查得知的原住民風俗故事。此次戰役之殘忍,在黃叔璥的紀錄當中提到:
沙轆番原有數百人,為最盛;後為劉國軒殺戮殆盡,只餘六人,潛匿海口;今生齒又百餘人。
沙轆社之役後,原有數百人的沙轆社只有六人生還,經過半世紀才逐漸復甦。大肚社人因心生恐懼集體遷往埔里,但仍被劉國軒軍隊追擊,直到更內陸的北港溪一帶,劉國軒才班師歸營。經此一役,鄭氏王朝不必再忌憚於大肚王國的勢力,但劉國軒在軍事上的狠勁與殘忍也造成臺灣中部平埔族群受到嚴重打擊,可說是鄭氏王朝在臺時期原漢勢力消長的轉捩點。
三藩之亂:吹響鄭氏王朝的反攻號角
隨著鄭氏勢力在臺逐漸穩固,海的另一頭又起煙硝。1673 年清廷因撤藩問題引起三藩叛亂,翌年,靖南王耿精忠控制福建,邀鄭經會師反清,劉國軒也於此時跟隨鄭經西征。然而,耿、鄭兩人合作之初並不順利,耿精忠期望鄭經從海上派遣艦隊攻打江南地區,鄭經欲則借漳、泉招募兵力,雙方缺乏共識而起衝突。當鄭經決定進入泉州時,耿精忠即刻派兵攻擊,兩方交戰於塗嶺,劉國軒擊敗了耿精忠手下軍隊,還趁勢追擊。不久後,清軍圍攻潮州,鄭經遣軍解圍,雙方才有和解之勢。
此時,劉國軒隨即將附近尚未穩定的城邑一一拿下,不過情勢卻不容得他們過度樂觀。隔年五月,忠於清廷的平南王尚可喜派出十餘萬精兵來攻,劉國軒的兵力遠不及此,僅能以寡敵眾,戰況陷入膠著,甚至一度缺糧。雙方僵持許久,最後會戰於鱟母山。當時何祐領導軍旗直搗對方陣勢,劉國軒接著也衝向敵軍,一舉突破尚可喜的精兵,沿途追了四十多里,總共斬殺兩萬多人、俘虜七千多人,從此名震南粵。
四起的謠言、動搖的軍心
1678 年,劉國軒獲晉升正總督,不久後便統領諸將拿下漳州的幾處要塞,清廷雖然曾派援軍,但劉國軒仍在苦戰當中利用地理優勢與戰術,突圍攻破海澄,泉州各地幾乎盡數拿下。勝利的喜悅並沒有持續太久,戰爭情勢反倒越來越險惡,劉國軒在龍虎山的一場戰役敗給耿精忠,甫攻下的海澄也發生缺糧問題,連帶影響廈門基地的軍心。廣東一帶的要塞,竟然幾年內就陸續被清軍奪回。
同年,清廷改福建的漳州衛為「修來館」,專門招降鄭氏王朝朝廷中的文武官員,不僅給予豐厚獎賞,還將鄭氏朝中的官員公告在招降名單之中,可以說是一種製造內部矛盾的資訊戰,使朝中人人彼此猜疑,就怕有間諜混雜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閩浙總督姚啟聖與施明良的往來。施明良是施琅之子,投降鄭氏後擔任軍鎮領袖。在泉州軍事失利時,他一方面獻策建議鄭經放棄思明州(金門、廈門),另方面則暗中策劃生擒鄭經獻清的計謀。最後,施明良的計畫被劉國軒識破,處以軍法,但鄭氏朝中的信任基礎已經岌岌可危。
群臣鬥爭、風向倒戈──鄭氏王朝的終章
1680 年,劉國軒與鄭經棄守廈門退回臺灣,隔年鄭經病逝,留下朝臣鬥爭與政變的開端。鄭經在世時,曾安排陳永華將的女兒與「元子」鄭克臧成親,並把馮錫範之女許配給次子鄭克塽,以此平衡兩大重臣的勢力。不過,如此安排卻也沒能止住王朝權力的裂解。
鄭經死後,馮錫範旋即聯合劉國軒等人發動政變,以鄭克臧並非嫡生為由,將他罷黜並殺害,他們擁立當時年僅十二歲的鄭克塽為新主,馮錫範、劉國軒也隨之成為實際的掌權者。這一年,海峽兩邊戰雲密布。清廷已恢復福建水師的設置,並依姚啟聖提議,以施琅(1621-1696)代替萬正色為水師提督,策畫出兵攻臺。鄭氏王朝方面以劉國軒駐守澎湖,修築戰艦、砲臺,積極備戰。1683 年夏天,雙方談判破裂,康熙帝下令開戰。施琅首先進攻澎湖媽宮(今馬公),劉國軒趁漲潮時清軍船艦被沖散,藉機以艦隊包圍,雙方交戰時火炮與箭矢齊發,施琅中箭負傷而退。
過了六天,施琅再度領隊冒死進攻。這場戰役中最詭譎的一刻就這樣發生:在清軍開火之際,突然有一股怪風襲來,眼看己方的艦隊處於下風,清軍人人無不戰慄發抖。劉國軒大驚,以為風向站在自己這邊,直呼是天意,立刻對清軍開戰。此時,施琅則向天祈禱,不多久後空中竟雷聲陣陣,風向隨之一變,反而對清軍有利。雙方砲火激烈,清軍不僅擊沉了鄭氏王朝的船艦,據聞連海水也被染紅。鄭軍在此一役全數崩潰,折損將士超過萬人。劉國軒眼看大勢已去,帶領殘餘部隊退回臺灣,與朝中官員商議與清投降。
對於這段史事,連橫在書中感慨劉國軒頗有武略,卻因為不得於時勢,而終究只能失敗收場,認為「大廈將傾,非一木所能支」——當大樓要傾倒時,一根樑木是不足以支撐住的。即便劉國軒的戰術高超,也無法挽回鄭氏王朝晚期接連遭遇到的挫敗。
為求明哲保身,劉國軒也只得說服眾臣投降。他不僅因此在施琅攻臺後免於殺身之禍,還被封為伯爵,授以總兵。此後,劉國軒帶著其家人離開臺灣,遷往京師,在京師渡過晚年。劉國軒逝世後,被清廷追贈太子少保的榮銜。在大樓即將傾倒的時刻,再力挽狂瀾也僅是徒勞,曾經馳騁沙場的劉怪子,最終能保護的或許也僅有自己而已。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