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自知得糖尿病的陸游,飲食筆記上寫了什麼?

廖泊喬 2020-12-22
suziedepingu / CC BY-NC-ND 2.0
我們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
我們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
我們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


——每日 5 元,今天就成為「人文知識」的守護者!

跟陸游一起養生吃粥

今年(2020年)高中學測國文科的閱讀測驗出了一題有趣的題組,是「陸游粥品私房筆記」,也就是陸游當年親自整理的食譜。題幹中透過陸游的飲粥習慣,連結現代營養學對於食物的見解,並分析不同食物型態、烹調方式對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又稱作 GI 值)的影響,進一步指出粥對於患有糖尿病的陸游有什麼影響。


題組沒有附上出處,經過多方查證,原來陸游是在《齋居紀事》寫下如何做粥的。陸游重視養生,他了解食不同的粥有不同的好處,以烏豆粥為例:

 

用新好大烏豆一斤,炭火鬻一日。當糜爛,可作三升米粥,至極熟,下豆,入糖一斤,和勻,又入細生薑棊子四兩,一法。鬻豆熟後,以熬熟麻油浸之,豆上油深寸,半密覆之,文武火鬻候,露出豆,即以匙伴,轉更鬻,令泣盡由方止。每鬻成粥一釜,可下豆三四梚,攪勻入糖如前,不用薑棊子。

做法平實詳盡,似乎只要我們準備好材料,也能做得上幾碗。陸游的吃粥愛好非常有名,他曾經寫下至少 60 首與粥相關的詩詞,更不用說各種粥的推薦文:
 

地爐夜熱麻秸暖,瓦酺晨烹豆粥香。不是有心輕富貴,從來吾亦愛吾鄉。《雜賦》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食粥》 護聖楊老⋯⋯又云:「平旦粥後就枕,粥在腹中,暖而宜睡,天下第一樂也。」予雖未之試,然覺其言之有味。《老學庵筆記》

古代的美食食記概就像陸游這樣,寫出吃粥的優點,又教讀者如何煮粥,順便還把朋友的心得文也附在自己筆記裡。


這次國文考題題組,不只將陸游的業配文整理給大家,還連結了相關健康知識。題組中提到的升糖指數(GI 值),指的是各種食物對於「增加血糖快慢」的影響力,若某食物消化分解越快,造成血糖上升速度越快(或是波動幅度越大),某食物的升糖指數就越高。


換句話說,某食物即具有高升糖指數。文中因為粥容易被消化吸收,具有高 GI 值,因此考題延伸出,患有糖尿病[1]的陸游由於愛吃粥,更難控制血糖起伏,甚至可能因而折壽。

 

長年患有糖尿病的陸游,生活習慣如何?

糖尿病對陸游的影響很大,古代將糖尿病叫做「病渴」、「肺渴」或「消渴疾」。52 歲的陸游在《銅壺閣望月》[2]寫下「十年肺渴今夕平,皓然胸次堆冰雪。」


他寫詩明志要告訴大家:「我這十年的糖尿病現今都好了,現在的我一樣胸懷赤心,冰雪般清廉正直(希望能報效國家)。」雖說糖尿病應該是慢性疾病,不可能治療到好,因此「今夕平」可能不符實情。這段話中陸游要強調的是,為了國家自己不惜一切都要拼命。但至少,我們可以從詩中佐證,陸游開始罹患糖尿病,應該是 40 歲上下的事。


同時,陸游也一再提醒大家,他其實知道糖尿病和某個生活習慣有關。

 
陸游畫像(Source: Wikipedia

陸游在《和張功父見寄[3]》中提到:「正復悲秋如騎省,可令病渴似文園。」就如同悲秋時節,陸游會想到潘岳(因潘岳做《秋興賦序》);他的身體得了「病渴症」,也讓他想到司馬相如[4]。用同一個典故,陸游還在《秋思[5]》中寫道:「相如病渴年來劇,釀酒傾家畏不供。」


他生的病和司馬相如一樣是糖尿病,最近這幾年越來越嚴重。擔心酒不夠喝,陸游只好傾家蕩產地釀酒。甚至,陸游在《忠州醉歸舟中作[6]》寫下:「不堪酒渴兼消渴,起聽江聲雜雨聲。」他沒有辦法禁得住酒後口渴與糖尿病引發的不舒服症狀,只好半夜醒來聽聽江水流動,搭配著細雨的聲音。


釀酒示意圖(Source: Can Pac Swire / CC BY-NC-ND 2.0)

關於「酒渴」,也就是酒後口渴,陸游曾提到:「酒渴喜聞疏雨滴,夢迴愁對一燈昏。」(《枕上偶成》)、「酒渴起夜汲,月白天正青。」(《夜汲》)他有時躺著聽雨聲、有時起來走動,因為酒後睡眠品質不佳,半夜因口渴醒來喝水。


從上得知,陸游把「酒渴」與「消渴」連結在一起,他已經發現糖尿病與喝酒有關,同時,他也知道糖尿病會讓他更想喝酒,但卻說不出來酒精對於糖尿病是什麼影響。陸游晚年寫了許多「止酒」詩,讓我們先來觀察陸游怎麼停酒的。

 

「病餘猶止酒,睡起獨焚香。」(《幽居》)陸游曾經因為生病而想停酒;「東山七月猶關念,未忍沉浮酒醆中。」(《溪上作》)雖然沒有在朝為官,但他仍時時關心國家大事,陸游也曾因為不想透過酒精麻痺自己而停酒;「今年復止酒,歌舞陳空觥。」(《晚步》)他想停酒的念頭,不單一次,是一年接著一年,嘗試了多次的。


「歡言洗杯酌,又破止酒戒。」(《溪上小酌》)可是只要朋友相聚,陸游就破戒了。「止酒還開慚定力。」(《驛舍見故屏風畫海棠有感》)破戒後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怎麼自己定力這麼不夠。「平時一滴不入口,義氣頓使千人驚。」(《長歌行》)不然他平常可以滴酒不沾;「長安不到十四載,酒徒往往成衰翁。」(《對酒》)因為陸游知道,喝酒往往是讓自己身體更糟的原因啊。


千年前孫思邈就提到⋯⋯

凡積久飲酒,無有不成消渴病者,然則大寒凝海而酒不凍,明其酒性酷熱,物無以加。⋯⋯積年長夜,酣興不解,遂使三焦猛熱,五臟乾燥,木石猶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方書醫藥實多有效,其如不慎者何?其所慎有三︰一飲酒,二房室,三鹹食及麵。能慎此者,雖不服藥而自可無他。《備急千金要方》

唐朝醫家孫思邈在他所著之《備急千金要方》中,將「消渴」的成因、酒精的角色、消渴治療的方式,做了當時代的建議「其所慎有三︰一飲酒,二房室,三鹹食及麵。」重養生的陸游可能時有所聞。


清宮殿藏本孫思邈畫像(Source: Wikipedia

不過,陸游的止酒之路不太成功,雖然他知道飲酒和自己的糖尿病有關,但卻不知為何相關,如同他喜歡吃粥,卻不知吃粥怎麼影響血糖。若他生活在現代,我們除了會給陸游一份飲食須知外,還會分享現今「飲酒與糖尿病」主題的衛教知識。


酒精如何影響糖尿病

酒精對糖尿病除了造成短期與長期的影響外,也涉及糖尿病造成併發症的嚴重度。


1. 酒精會讓飯前血糖更低、飯後血糖大幅升高


防止糖尿病惡化的重要觀念是控制升糖指數值,盡量讓食物引起的血糖起伏不那麼大。然而,飯前飲酒,會讓身體本來可以維持血糖穩定的能力下降,導致飯前的血糖更低[7]


而飯後喝酒,會將刺激身體原本已經儲存的醣類,使之分解到血中,導致飯後血糖大幅增加[8]。因此,無論飯前或飯後飲酒,都會增加體內血糖的變化程度。


2. 酒精的長期影響—增加胰島素阻抗性


胰島素是降低血糖的重要內分泌激素。胰島素阻抗性(insulin resistance)高是糖尿病的重要前兆,意思是「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程度」。若是身體對胰島素有較高阻抗性(或是身體細胞對胰島素較為不敏感),那胰島素降低血糖的能力就會下降,血糖就會不容易降下來。


事實上,酒精造成的長期影響是,影響身體細胞對於胰島素的敏感程度,讓敏感度下降。因為身體對於胰島素逐漸不敏感,即所謂胰島素阻抗性升高,因此降血糖的作用下降,當血糖降不下來,久而久之,就可能進展成為糖尿病。


3. 酒精增加糖尿病併發症的危險


糖尿病導致的併發症通常十分危險。糖尿病所引發的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而大量飲酒的糖尿病個案,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甚至死亡的機率。此外,糖尿病還容易導致神經、視網膜、腎等身體部位的病變,酒精會增加這些病變的發生率與嚴重度。


經過光凝治療的糖尿病患的視網膜(Source: Wikipedia

年老的陸游眼睛狀況不佳,視力模糊看不清楚,眼上還有分泌物。他在《荔子絕句》寫到「放翁遊蜀十年回,病眼茫茫每懶開。」也在《目昏有感》中寫下「兩眥眵昏八十餘,爾來觸事覺空疏。」眼睛的問題,會不會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相關呢?這部分難以下論,但可以做參考。

 

左餐右粥年年飽,南陌東阡處處閑。幸免催租敗幽興,豈容對酒惜酡顏。—《醉中絕句》

陸游愛吃粥,更愛喝酒,若要減少血糖的震盪起伏、控制糖尿病的話,飲食上除了少喝粥外,更要注意酒精對糖尿病的影響。陸游身上多病痛,但他也了解這些病症與酒精相關,因而多次戒酒。若是陸游能重新翻閱《備急千金要方》(或是有機會看到這篇文章),相信他應該能有一個更健康、愉快的退休生活!

 


[1] 若簡單理解糖尿病的成因,在一般人吃東西之後,食物被消化分解而產生葡萄糖,葡萄糖從消化道經由血液運送至全身。同時,葡萄糖刺激胰臟釋放胰島素,胰島素幫助血中葡萄糖進入身體各個細胞內,以產生能量。若是沒有胰島素(或身體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葡萄糖就難以被全身細胞吸收利用,於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便會無法下降,導致高血糖。當高血糖一段時間,超過人體腎臟能回收的極限(一般人尿中不會有葡萄糖,身體將葡萄糖視為有用物質,由腎臟回收回血液之中),葡萄糖便會從血液中「滲」 出為尿液,因此中文稱之為糖尿病。


[2] 《銅壺閣望月》:銅壺閣上看明月,身在千尋白銀闕。十年肺渴今夕平,皓然胸次堆冰雪。恨無僊掌出雲表,更取墜露和玉屑。夜闌三嘆下危梯,明日人間火雲熱。


[3] 《和張功父見寄》:佐命貂蟬再世孫,手鉏瓜壟傍青門。超騰已得丹換骨,戀著肯求香返魂。正復悲秋如騎省,可令病渴似文園。庭前柏樹西來意,握手何時得共論。


[4] 司馬相如,原名司馬長卿,為西漢辭賦家。《史記•司馬相如》:「相如口吃而善著書,常有消渴疾。」後世文人提到「消渴」時,常用「相如病」、「長卿病」等來借代。因司馬相如曾任文園令,後人也以文園代指司馬相如。


[5] 《秋思》:一徑苔侵四壁空,北窗支枕聽秋鍾。故人去後登樓怯,白髮多來覽鏡慵。狂憶射麋窮楚澤,閒思釣雪泛吳松。相如病渴年來劇,釀酒傾家畏不供。


[6] 《忠州醉歸舟中作》:耿耿船窗燈火明,東樓飲罷恰三更。不堪酒渴兼消渴,起聽江聲雜雨聲。垂首道塗悲驥老,滿懷風露覺蟬清。蘭亭禹廟山如畫,安得飄然送此生?


[7] 飯前喝酒降低血糖,主要是因為酒精會讓糖質新生作用(Gluconeogenesis)下降,也就是讓蛋白質中的胺基酸(amino acid)和脂肪中的甘油(glycerol)代謝成葡萄糖的能力下降。同時,酒精會讓肝臟中的肝醣分解(Glycogenolysis)能力下降,也就是讓肝醣分解成葡萄糖(glucose)的能力下降。人在空腹時血糖較低,需要透過以上兩種作用來維持血糖恆定,而使用酒精會破壞以上平衡,當糖質新生作用與肝醣分解下降時,人體內血糖會更低。


[8] 飯後喝酒會刺激肝糖分解,也就是肝醣分解成葡萄糖(glucose)的能力上升,血糖因此增加;另外,酒精會降低脂肪與肌肉細胞對於血中葡萄糖的吸收,血糖無法被身體儲存利用,只好留在血中,也是血糖增加的原因。以上兩個原因都會讓飯後血糖更為升高。

參考資料
  1. Kim SJ, et al. Alcoholism and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es Metab J. 2012 Apr;36(2):108-15.
  2. Munukutla S, et al. Alcohol Toxicity in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A Double Trouble? Alcohol Clin Exp Res. 2016 Apr;40(4):686-97.

我們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
我們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
我們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


——每日 5 元,今天就成為「人文知識」的守護者!——

支持故事

單篇購買文章請點此

文章資訊
作者 廖泊喬
刊登日期 2020-12-22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