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信仰的臺灣特色
不是林氏後人,但我們都稱呼「媽祖」
「我參加進香時,會聽到有人叫媽祖『婆啊』。在媽祖昇天的福建莆田,林氏後代婦女農忙時把嬰孩放在一旁,也會說『姑婆,幫我看一下孩子』!」中研院民族所所長張珣說。
媽祖信仰普遍流傳在中國、港澳、東南亞各地,但唯獨臺灣與福建會以媽、祖、婆這種「親屬」稱謂稱呼媽祖,像是呼喚姑婆祖輩。臺灣信徒用親近的「媽祖」、「媽祖婆」、「姑婆」等稱號,其他地方則多以天上聖母稱呼。
在臺灣,媽祖傳說大家並不陌生,流傳最廣的是清朝《天妃顯聖錄》的記載版本。林氏家族祖輩為福建莆田望族,歸隱到湄洲島居住,母親王氏夢見觀音大士後懷胎,在西元 960 年 3 月 23 日生下林默娘。她自幼聰穎,通曉詩書,13 歲有道士授法,16 歲就展現靈力,驅邪救世。
26 歲時,林默娘於 9 月 9 日道成昇天。當地漁民立一小祠,尊稱為「通靈神女」,之後歷經宋元明清各代,才有了「天上聖母」封號。
張珣指出,媽祖的傳說有多種版本,但隨著時間越來越趨向一致。在統一的故事版本中包含了誕辰、昇天日,還有她受到儒道佛三教影響,這些元素都有助於媽祖信仰廣泛在官方與民間傳播。
史上最長封號的國家級女神
國家對信仰傳播的影響力,可由封號看出。從靈女、神女、夫人、妃到后,媽祖的封號不斷晉級「升官」。靈女、神女是閩南民間巫術信仰對女神的稱呼。夫人、妃、后則為歷代皇帝的賜封,依循儒家《禮記》的封祿規則。另外,媽祖也被稱為「天妃」,則來自道教的封號。
這些封號的轉變,除了透露國家支持、強化信仰,也顯示出媽祖信仰所揉雜的多重特色。從民俗巫術、國家禮教封號,再融合佛道教元素,匯聚了各方社會群體的認同,讓各地信眾都能接受。
張珣提到,
媽祖與中國其他女神信仰,最不同之處在於:媽祖一直是『國家級女神』。
宋朝時,傳說媽祖顯靈救助疫病,因而被皇帝詔封為夫人,此後也不斷因眾多護國神蹟被追封,到了清朝達到史上顛峰高達 64 個字!
這一串顯赫的封號是:「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祐、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鍚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天后之神」。
26 歲未婚女子,卻被封為夫人、妃、后、聖母,張珣打趣地說:「這些冊封和稱號帶有很強烈的相夫教子、母性特質,呼應儒教女性從夫、從子的傳統倫理觀,但大概不太符合現在兩性平等的概念。」媽祖身上也展現出女神信仰的矛盾性,既重視貞潔,又強調生育後代的母性,反映了父系社會崇尚的理想女性特質。
媽祖如何成為臺灣守護神?
考試功名、平安健康、生意興榮,臺灣人萬事都求媽祖保佑,臺灣媽祖廟的數量也在清代時超過了中國。媽祖是如何從海神,變成本土的全民守護神?
有研究認為與施琅有關。施琅與鄭成功三代作戰時,大量動員莆田軍隊,攻克臺灣後他擔心功高震主,便假託戰功都來自媽祖庇佑。康熙皇帝也因此賜封媽祖為「天后」,表面上宣傳宗教信仰、教化人心,實則象徵民間崇奉的神祇,也肯定清朝取得臺灣的政權合法性。
除了官方帶動,民間力量也相當重要。當時,臺灣的族群械鬥嚴重,不同祖籍各有神明,漳州移民拜開漳聖王,安溪人有清水祖師,同安人供奉霞海城隍。但媽祖保佑渡海平安,移民多半一致供奉,衝突僵持不下時,往往便以媽祖做仲裁。
隨著移民落地生根後,從原本的祖籍,慢慢轉向認同臺灣在地村落,媽祖也逐漸成為大家共同信仰的神明。除了漁民請求出海平安,媽祖也屢次展現抗番、求雨、保佑商業海運、考取功名等神蹟,士農工商、男女老少都尊奉祭拜。
形象慈祥和藹的媽祖,深入人心,逐漸跨越族群、身分行業,成為臺灣民間信仰的「最強天后」!
臺灣慈悲媽祖 VS 香港正義天后
有趣的是,「慈悲和善」並不是各地媽祖的共同形象。
香港強調媽祖為正義化身,但臺灣則多取其慈悲貌,這或許也是媽祖的「在地性格」。
張珣解釋,神明的象徵有共性與殊性,海上守護神是媽祖共通性,除此之外,神祇亦有多面向的能力。神話中媽祖收服海妖成為千里眼、順風耳,宋代時保佑軍隊擊敗金兵,到了明清,分別協助鄭成功、施琅作戰。因此,非閩地區經常強調其驍勇善戰的面向,視為武力高強的正義之神。
臺灣則著重在媽祖的慈悲貌,因為眾多閩南移民把媽祖當成老祖宗,隨著林氏後代稱呼「媽祖、娘媽、姑婆」,更彰顯媽祖親近、庶民化的特色。
而當福建移民到美國、檳城或上海等地,也不特別強調慈悲,而是視為家鄉神的概念。
黑面、金面、粉面,媽祖「臉色」有學問
除了慈悲和藹的長輩形象,臺灣的媽祖神像還有個獨有特色──格外推崇「黑面媽」,越黑越靈!
信徒認為,神像若是特別靈驗、神力強,便會香火鼎盛,因而把媽祖像薰黑。但如果仔細推究,這個說法也可能是互為因果,難以確認。
但張珣提到,部分天主教國家也流傳「黑面聖母」之說。根據人類學家考據,有可能是聖母瑪利亞信仰傳播過程,收服了各地的小女神、農業女神,而這些女神原本就是黑面。那麼,臺灣特有的「黑面媽祖」,是否也融合了在地女神特質?
張珣發現,貢寮三貂社慈仁宮的「番仔媽」由凱達格蘭人與漢人共建。據傳,曾有當地的凱達格蘭婦女在海邊撿拾到媽祖神像,與這種民族信仰融合的說法略有相似。屏東平埔族放索社也有媽祖信仰。其他地方的黑面媽是否也與原住民有關,則須再考證。
除了黑面,各地媽祖像還有粉面、金面。粉面呈現少女樣態,而金面多是朝廷冊封的婦人貌。比較中國與臺灣的媽祖神像,中國是年輕、削瘦的女子;臺灣版則偏向福態的中年婦女,符合媽祖慈藹的長輩形象。因為部分宗教理論主張,媽祖昇天後要持續修行,經過千年後,不應還是當初昇天的少女樣貌。
中國謁祖進香,牽涉靈力高強與政治光譜
另一個最重要的在地化特色,則是每年三月瘋媽祖的「謁祖進香」。
清朝時,臺灣屬於化外之地,官方保護力量不足,移民往往需要自衛。透過廟宇的結盟,像是大甲 53 庄、彰化 73 庄等,平日能團練自保,舉辦廟會時則可熱鬧出陣頭、繞境,形成特殊的信仰文化。當移民回鄉時,也會帶著神像回祖廟謁祖,保持與原鄉的臍帶關係。
然而,張珣考察馬來西亞等國家,當地媽祖廟並不回福建謁祖。她認為,
臺灣進香謁祖的獨特文化,與兩岸地理、政治歷史因素有關。
由於兩岸距離並不遠,也曾為同一政權統治,就像沒斷乾淨的臍帶關係,移民謁祖的習俗便容易傳承下來。不過,是否回福建謁祖進香,臺灣宗教界也有不同聲音。
以大甲鎮瀾宮為首的「臺灣媽祖聯誼會」,是主張湄洲進香派,也曾回莆田建祖廟。反之,南部起家的「臺灣寺廟金蘭會」則認為,臺灣媽祖廟從清代至今已有兩、三百年,靈力遠比湄洲神像更高強,無需回湄洲取香。張珣認為,除了靈力高強之爭,也隱含著不同的政治光譜立場。
神聖轉化向療癒的 Q 版公仔
Q 版、卡哇伊的神明文創,也是臺灣風行已久的特色。2007 年便利商店推出一系列「好神公仔」,媽祖也在其中,現在連各大宮廟都競相推出 Q版媽祖。
但張珣透露,她與中國學者交流時,對方很不以為然,認為「這是對神明的大不敬,要怎麼防止大家任意毀損?」
「其實,民眾會自發區分神像與公仔,」張珣提出自己的觀察,神明公仔未必有不敬意涵。神聖與世俗並非二分,而是一道光譜,可以分為廟宇神像、戶外巨大神像、擺飾神像與神明公仔。後三者沒有開光,不具靈力,但人們若心存敬意,仍有宗教的療癒功效。
「有年輕人告訴我,他會把媽祖公仔帶在身上,跟祂講心事,因為祂不是大家的媽祖,而是我的媽祖。」神明公仔,可聯繫起人與神明的個別互動,也顯示出宗教年輕化與個人化的表現。
「把宗教帶進生活,讓大家覺得親近,這是很好的一點。」媽祖信仰保留了中國女神的人性、母性特質,也落地生根,增添許多獨特的本土「臺灣味」。時至今日,媽祖婆如同臺灣人的母親庇佑這塊土地,成為最具代表的民間信仰文化。
延伸閱讀
張珣個人網頁
陳熙遠,〈依違於江湖與廟堂之間──明清之際保標行跡考〉,《新史學》29 卷 2 期,2018。
〈媽祖造像與標準化問題討論〉張珣,《宗教人類學》4:149-167。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女神信仰與媽祖崇拜的比較研究〉張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9: 185-203,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