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通史】清代渡臺的行前必知:渡航許可、原船遣返與暈船

陳韋聿 Emery 2024-11-22

翻開《臺灣通史》,卷首的幾句話「臺灣……四面環海。荒古以來,不通人世。」便明白揭示了臺灣的情況:臺灣是一座從遠古時代便與世隔絕的海島。按照這個說法,似乎在所謂「信史時代」以前,這座島嶼一直是外人無從踏足的所在。不過,晚近的語言學、考古學研究早已告訴我們,史前時代的臺灣,其實與左鄰右舍的往來相當頻繁。而這些操作著簡陋帆筏、乘風破浪而來的人群當中,必然也會有一部分人停留在這座島上,長久地住下來吧!

渡海來臺的「移民史」,實際可能得從數千年前開始起算,連橫撰寫《臺灣通史》的時代,南島民族的研究仍相當有限,他自然會傾向斷言古代的臺灣罕有海上交通。早前移入臺灣的人口極少,大規模的移民來臺還是要等到 17、18 世紀以後,才有比較顯著的增長。這些移民絕大多數都是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漢人。而漢人跑來臺灣的理由是什麼呢?

多數時候都是因為生計問題。17、18 世紀的中國,尤其是福建、廣東一帶,承受著龐大的人口壓力,有限的土地不夠分配給這麼多人,老百姓只好向外出走,尋找生存機會。特別在清代,國家的總人口數字又復衝向一波高峰,一般人民的生存處境也變得更艱難了點,因此移民臺灣的熱潮遂也隨之湧現。


簡單兩步驟,移民去臺灣!

「移民」兩字說得輕巧,好像只要包袱仔款款咧就可以來到臺灣定居,但在兩、三百年前,這同樣是個頗複雜的程序。《大清會典》中的「渡臺移民」是這麼說的:
 

內地往臺灣之人,該縣給照發單。……如有良民情願入臺籍居住者,令臺灣府、縣查明,出具印文,移付內地府、縣,知照該縣,申報該道稽查,仍令報明該督、府存案。

按照該條文的說法,意欲前往臺灣的老百姓,得先向他所在的縣衙申請渡航許可(即常見於文獻中的「照單」)。到了臺灣以後,如果這個人希望安家落戶,那麼就得讓移居地點的府、縣衙門知道這件事情,並且發公文到他原居地的府、縣衙門,同時還得層層上報,一路到省級單位存案備查。上述辦法,是康熙 51 年(1712 年)確立的。不過,由縣府給發「照單」,則是早前就已存在的規矩。透過「照單」,官府得以針對意圖移動到臺灣的人群進行審查,確保島上聚集的都是一些善良百姓。相反的,假若你素行不良、前科在案,恐怕就得被擋在門外。

有了政府核發的許可,差不多就可以辭別鄉親父老,準備出遠門了。移民勢必得先循著陸上交通,抵達有渡臺船班的港口,之後才真的是這趟旅行的重頭戲:乘船。
 
清代航行常見的戎克船(Source: Lai Afong / Public domain / via Wikimedia Commons

船能否出發?一切看「天」意

「乘船」聽起來只是一屁股過去的事情而已,但在帆船時代,搭船渡海,總有碰運氣的成分。如同《臺灣通史》所述:「臺與閩、粵比鄰,順風揚帆,剋日可至」,最好的情況底下,渡臺就是兩、三天內指日可待。不過,如果天氣十分糟糕、海流與潮汐有了意想不到的變化,期程就可能因此拉長,整趟旅行也會變得十分痛苦。

其中一種痛苦是等待,旅行者得待在港口附近跟著船家一起「候風」。要是風平浪靜,帆船也沒法獲得動力。著名的《渡臺悲歌》描述了等船過程中最糟的一種狀況:

大船還在巷口據,又等好風望好天。也有等到二三月,賣男賣女真可憐。衣衫被帳都賣盡,等到開船又食完。也有乞食回頭轉,十分冤枉淚連連。
 
《渡臺悲歌》手抄本(Source: 苗栗縣文化觀光局 / 臺灣記憶
換句話說,「候風」不只是等待而已,每天吃飯都需要錢。移民若持續空等,可能會等到再也無法支撐下去的景況。當然,移民自己也會盤算路上的三餐溫飽。《勸君莫過臺灣歌》就寫到他們啟程時候的準備,是「自帶乾糧,番薯菜脯」。過去,福建、廣東交界的潮汕地區,老百姓萬不得已要乘船到海外去討生活,也得預先蒸煮年糕,在地俗語說是「無可奈何炊甜粿」。大約也跟「番薯菜脯」相同,總之放進行囊裡的得是經久不壞的食物。


渡臺最怕遇到的幾種可能:重來和暈船

乘船渡臺另一種常見的慘況,是帆船能夠順利出航,卻始終沒能到達彼岸。成書於 18 世紀中葉的《澎湖紀略》,有個章節提到了由廈門航向臺灣的帆船可能陷入的窘況。比方說:帆船若出港後遲遲沒有望見澎湖這個航標,為免迷失方向,它便只能回到起點。就算已經行駛到安平附近,若風向不對,仍不能順利入港。為避免擱淺於臺灣西部的沙岸地形,這艘帆船還是只能原路返航。運氣不好的話,它還可能錯過澎湖這個中繼站,仍得直接開回廈門,等於整個航行過程要重來一次。
 
清代早期的澎湖地圖(Source: 佚名 / Public domain / via Wikimedia Commons
總而言之,渡臺旅行的變因太多,一艘帆船多次返航的情況並不少見。而船上的乘客,就這樣在臺灣海峽上面流過來、漂過去,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暈船和嘔吐,恐怕在所難免。

生活在現代,我們輕易可以從藥局買到超便宜的抗組織胺來緩解動暈症狀,但兩三百年前的移民乘坐著更不穩定的中式帆船,大概只能乖乖認命,吐好吐滿。如同《渡臺悲歌》所描繪的景象:「暈船嘔出青黃膽,睡在船中病一般」。

而當時有什麼止暈妙方嗎?康熙年間乘船前往臺灣的文人吳桭臣曾提過,帆船出航以前,船員總要祭拜媽祖,然後縫個小荷包裝香灰,「再於荷包內裝竈土些微及人參少許,以防暈船時服之,並帶小磁礶,以防嘔吐」。吳桭臣說那趟旅程當中,跟他同船的人全都吐得唏哩嘩啦,但是最後,只有磁礶派上了用場。


渡臺最慘的結果——受騙上當

前面提到的《渡臺悲歌》、《勸人莫過臺灣歌》,都是曾經流行於民間的歌仔(kua a)。古時候,普遍的老百姓沒有書寫習慣,極少有移民會將旅行過程仔細記錄下來,故而人們得透過這類帶點虛構與誇飾性質的文本,來推敲常民生活的實際景況。

不過,有一種乘船渡臺的風險,是《渡臺悲歌》等等的這類歌仔都會強調的事情:受騙上當,或者遇賊遭搶。實際上,所有這些歌仔描寫的移民情境,總以偷渡為多。比如《勸人莫過臺灣歌》便明白揭示:許多渡臺移民的優先考量都是要減少支出,故而「從省偷渡」。既然是偷渡,自然不受官方監管,繳了船錢的移民,很容易被業者當成肥羊痛宰。有些時候,他們甚至會被船家丟包在近岸的沙洲上,接著被海浪一波帶走。看來,相較於洶湧波濤,人類的惡意,恐怕是更可怖的事情。

今人總有個印象,覺得臺灣海峽是異常險阻的「黑水溝」,甚至把「六死三在一回頭」看成移民渡臺過程中的實際遭難與生存數字。其實,如果死亡率果真高達六成,大概不會有人願意常態性地乘船出海、以身犯險,往返臺灣的航運事業,也根本不能成立。

渡過「黑水溝」當然有一定的困難度,如同連橫曾經抄錄的古書所言:這一海域確實「驚濤鼎沸,險冠諸海」,也應當需要更進階的技術與經驗。不過,所有這些渡臺過程裡的困難險阻,大約也就是讓人「心肝結規丸」而已,並不真的會把那麼多人吞進浪濤之中。

無論如何,遠渡重洋到一座陌生島嶼上開創事業,仍是亟需勇氣的事情。整部《臺灣通史》雖然很少提到清代移民與渡臺旅程,但連橫倒是在這部書的自序裡,對渡臺先民致上了崇高敬意。而在越過海峽以後,所有這些移民的故事,其實才正要展開。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
文章資訊
刊登專欄 Emery 的歷史角落
刊登日期 2024-11-22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