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報社亂寫的月球假新聞,竟轟動整個紐約!那一去不復返的浪漫月亮時代

神奇海獅 2020-04-10

如果回到美國 1969 年 7 月 20 號,晚間 8 點,你會看見,全國 10 個家庭有超過 9 個正圍聚在客廳,打開電視,目不轉睛地收看轉播。螢幕上,阿姆斯壯(Neil Alden Armstrong)、奧爾德林(Buzz Aldrin),兩位阿波羅 11 號的機組人員,正操縱著登月艙「鷹號」降落月球。


「休士頓,這裡是靜海基地(tranquility base)。鷹號著陸成功。」阿姆斯壯說了這句話,接著,舉國歡騰,整個地球的氣氛熱到最高點,一向能言善道的 CBS 主播此時竟啞口無言,催著旁邊的來賓:「欸,說點什麼,我說不出話來了。」
 

此時人類終於親眼看見月球上面,真實的樣貌──


嗯,什麼都沒有。


在這之前,人們對月球各種五花八門的神奇想像從來沒停過,而這次的故事就發生在 19 世紀的紐約,《紐約太陽報》(The New York Sun)上連續刊出六天、轟動全城,關於月亮的「假新聞」。
 

伽利略的望遠鏡

從最古早的年代開始,月亮就被人們賦予各種想像。她是太陽的姊姊或妹妹、是通往天堂的中繼站、是某位女子吞了藥之後飛去的地方(咦?)。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關於月球的種種,都只是人類在地球遙望的想像而已。
 

直到 1609 年,義大利的伽利略(Galileo Galilei)才稍稍地揭開了月球的神秘面紗,而用的東西,就是他自己打磨的望遠鏡。


從以前人們就知道凹面鏡,也知道凸面鏡,不過直到 1608 年,才有一名荷蘭的光學家發現把兩者相加後,竟然可以解鎖望遠的效果。這件事立刻引起伽利略的注意,努力研究下,他分別製作出了一個能放大 3 倍、 8 倍的望遠鏡,並且將它展示給威尼斯議會。總督很滿意,因為這具有巨大的國防價值,但是伽利略自己並不滿意,他接著繼續打造出一個能放大 20 倍左右的望遠鏡,並將它對準月亮。
 

伽利略觀察到的月球表面,有著不規則的凹凸

這個小小的舉動,改變了日後的天文學發展。他驚訝的發現,這個肉眼看起來平滑光潔的月亮,竟然在光影交錯的地方,彷彿有著像山稜似的高低起伏。在 1609 年的冬天,他花了一整個月的時間每晚坐在望遠鏡前,觀測並描繪月球表面,並將這些觀測到的天文資料匯集成《星際信使》(Sidereus Nuncius)這本書。
 

月亮的形體被看見了,那些無法被觀測到的地方就更令人好奇了。在之後的一百餘年間,不斷有人觀測月亮、然後宣稱自己看見了越來越多神奇的東西,像是......雲霧?水芹?整片森林??
 

弄到最後,甚至有人相信上面有月球人,而且就跟我們地球人一樣熱愛數學!(文組表示不服)而就在這個月兒仍然朦朧的時代,一些對地球上現實的不滿,被投射到遠方想像出來的理想國上。
 

一個報社小記者,編織一場漫天大謊

快轉兩百年,時間來到了 1835 年的紐約,李察・洛克(Richard Adams Locke)坐在辦公桌前。他現在得想辦法生出一條聳人聽聞的新聞。
 

洛克任職的《紐約太陽報》(The New York Sun)是全美最早也最成功的「便士報」之一,在那之前,報紙只是貴族或商人專屬的東西,但在 20 年前一切都改變了:因為工業革命與教育普及的關係,美國的工人數量不但開始暴漲、識字率也逐漸提高;新式滾筒印刷機問世,大幅降低了辦報的成本。


就在這個時代,23 歲的班傑明・戴(Benjamin Day)看到了潛在的市場,在 1833 年發行一種新型報紙:和花大段篇幅描述國會法案的大報不同,《紐約太陽報》用簡單的詞彙、大片的插圖,來報導各種驚悚的犯罪新聞或名人花邊。他把每份報紙的售價壓低到一美分,剩下的就用廣告收益來彌補;此外還創造出一種我們在老電影中常常看到的報紙銷售模式:一個賣報小童在街邊,喊著今天最重要的新聞。
 

毫無疑問,這種辦報模式對傳統大報造成了重大打擊,但這種報紙也有自己的問題,那就是它必須要不斷找東西去「餵養」它的讀者,而這就是洛克現在遇到的問題。最後,洛克將腦筋動到了地球之外,還借用了一個真實存在的天文學家的名字。
 

1835 年 8 月 25 日,《紐約太陽報》以頭版報導了一項「最偉大的天文發現」,說一位天文學家約翰・赫歇爾爵士(Friedrich Wilhelm Herschel)創造出了史無前例、能放大 42,000 倍(!)的望遠鏡。透過這種望遠鏡,人類看月球上面的東西,就像在一百公尺外看東西一樣清晰──
 

很有趣的是,報紙介紹的這名天文學家赫歇爾不但真實存在,而且還很有名氣,後世譽他為天文學之父。哀傷的是大家雖然都聽過他的名字,但實在搞不清他研究的具體內容到底是什麼,所以當這個名字一出現之後,大家立刻就買單了。在接下來的六天中,洛克非常精心的像聖經《創世紀》一樣,依次描述了月亮上面的地形、植物、動物、人類,最後則是創造出來的文明。
 

首先是地形。報紙描述天文學家第一次用望遠鏡看向月亮時,映入眼簾的就是「一片美麗獨特的玄武岩.....很像斯塔法島(Staffa)的玄武岩」,而這些岩石全都被深紅色的花朵覆蓋。接著他們看見了一片月亮森林,那是只有單一物種組成的森林,看起來很像是巨大的紫衫樹。
 

18世紀描繪斯塔法島的玄武岩

月球植物的疑惑解決了,但有動物嗎?報紙寫道他們看見了一種神奇的動物:鉛藍色的山羊,「他們是一種敏捷優雅的生物,從綠色的草皮中冒出來」。另外在一條巨大的河岸,他們則看到了灰色的鵜鶘。雖然他們想盡辦法想找出月亮魚的蹤跡,只可惜事與願違。

不過就在第三天,故事開始邁入新的高潮:他們發現了類人物種!
 

報紙寫道,所謂的「人類」總共有三種,第一種是兩足海狸,住的房屋似乎比地球上某些野蠻人的房屋更高更好,從冉冉上升的炊煙可以得知:他們已知用火。而另外一種則被稱為「蝙蝠人」,和地球上的人類不同,他們除了臉部以外,全身都被油油亮亮的銅色毛髮蓋住,而他們的翅膀則像蝙蝠一樣是一層薄薄的膜,貼在他們的背上。
 

而最後一種顯然是裡面最高貴的蝙蝠人種。他們的身材最為高大、膚色也最淺,而且在各方面都優於其他種族。「無限美麗,簡直就像天使一般。」天文學家們就在那裡,觀察著這個物種採集水果、飛行、洗澡和交談。
 

1835 年 8 月 28 日,《太陽報》上描繪月球蝙蝠人的畫面

不過在發現智能物種後,編出這故事的人實在很難再在月球上編出什麼更驚人的東西了。所以在最後,報紙終於報導出最震驚的場景:
 

那就是一座巨大的,藍寶石做成的神廟!


由發光藍寶石構成的神殿,屋頂是由一種火焰狀的黃色金屬製成的。而金屬火焰的中間則是一顆深色的拉絲金屬球。「建造它的工匠們,想要傳達什麼樣的靈感,描繪一顆被火焰包裹著的球體?是想訴說遠古曾經發生過的災難,或是預示著我們未來將要面臨的災禍?」
 

在第六天,望遠鏡很及時的壞掉了。從此以後再也看不見月亮,而這場月球之旅,也就這樣戛然而止。
 

當然故事一發表之後,立刻就引來一大批質疑的浪潮。主要競爭對手《先驅報》表示極度懷疑,《紐約晚報》、《紐約週日新聞》等一拖拉庫媒體也表示不可置信。但是這不重要,眾人的反應很快就出現在銷售數字上:《紐約太陽報》的銷售量翻了三番,每天銷售的份數逼近 20,000 大關,成為當時全世界銷量最高的報紙。
 

即使在不久後,報社就出面澄清月亮報導是一場騙局,人們也像是絲毫不在意被假新聞糊弄似的,繼續買著《紐約太陽報》。連被指名的天文學家赫歇爾爵士本人都看到了新聞,不過他只是笑了笑,說道:「太糟糕了,我真正的研究都沒那麼出名。」
 

一手創造新世紀月亮神話的報社記者李察・洛克


遙遠的宇宙裡,理想國還在不在?

在這場「月亮大騙局(Moon Hoax)」事件結束很久後,仍然有人猜測《紐約太陽報》的動機。的確,刺激銷量是一個重要考量,也或者是編篡者想要嘲諷那個年代各種扯到爆的天文理論,但另外一種最「溫柔」的動機猜測,可能是那個時代美國的廢奴主義。
 

事實上,1830 年代的美國正是廢奴爭執最激烈的時候。在「月亮大騙局」前一年,一群白人在紐約街頭到處尋找黑人、廢奴主義者或「融合主義者」,只要被他們找到,就會立刻被恐嚇、暴力毆打、甚至可能被殺。
 

而無論是《紐約太陽報》的發行人戴,還是編輯洛克,都是堅定的廢奴主義者,在洛克的主導下,《紐約太陽報》一直主張廢除奴隸制。「月亮大騙局」中的那三種智能生物,分別就對應了美國的三個人種:原住民、黑人、白人。
 

然而,雖然彼此間有所不同,但報紙卻讓這三種人種,與世間的萬事萬物一起和樂的生存在月球之中。「月球上所有生物間普遍相處和睦,顯然不存在肉食猛獸,這使我們感到倍加欣慰,也更鍾愛我們地球這顆可愛的夜晚伴侶。」
 

1836 年描述這場「月亮大騙局」的插畫


到頭來,這場事件,在歷史上成為美國報業史的象徵轉折點:蒸汽動力印刷機發明後,大眾媒體首次展現自己驚人的影響力。不過追根究底,這仍然是我們人類一種原始而深邃的想像──這種想像源自於那個電燈尚未發明、燈油很貴的時代,月亮就是漆黑夜晚裡,整片幽暗大地唯一的光源。在那些瘟疫、飢荒或是戰爭的不幸日子裡,當人們絕望的躺在夜色之中,唯一能看見的就是天上那一抹不變的明月。
 

然而,一切關於月球的浪漫想像與傳說,在阿姆斯壯踏上月球後便戛然而止。從此人們知道月球上只是一片光禿禿的岩石,沒有水晶山、也沒有藍寶石聖殿。但人類的腳步卻未曾停止,也許我們只是想的更遠了──想像火星、想像銀河、想像整個宇宙。
 

不管怎麼樣,科技總有自己的極限,而在那人類智慧的有盡之處,也許真的,存在著一個我們渴望的世界吧。
 

本文與臺中國家歌劇院合作刊登。
文章資訊
作者 神奇海獅
刊登專欄 有問題要跟海獅說
刊登日期 2020-04-10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改變世界的1960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