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我的信仰.你的疆土」──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瓦解後的伊斯蘭世界

黃偉雯 2017-10-27

最近鄂圖曼帝國史的討論及書籍相當熱門,不只因為鄂圖曼帝國是世界史上,第六個橫跨歐亞非三洲大帝國,更是因為二十世紀以後紛爭不斷的中東,就是來自於這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解體的帝國。


美國政治學家賽謬爾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提出「文明斷層線」的概念 [1],認為不同國家背後所形成不同型態的文明,一旦發生鬥爭,就會是這個世代大型衝突產生的根源。而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正是自古以來、長期介於這條線上。如果自十一世紀的十字軍東征算起,西方基督教文明與東方伊斯蘭文明的斷層線的裂痕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


賽謬爾.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Source: World Economic Forum, via Wikimedia Commons

1914 到 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嚴重分化伊斯蘭教與猶太教的分界點。戰前的耶路撒冷一帶的巴勒斯坦屬於鄂圖曼帝國的領土,後來鄂圖曼帝國加入與奧匈帝國及德國為主的「同盟國」陣營,與英法俄的「協約國」形成對峙。


1916 年,英國、法國、俄國在聖彼得堡秘密簽訂的「賽克斯—皮科協定」(Sykes-Picot Agreement) 商討瓜分鄂圖曼帝國,將美索不達米亞和巴勒斯坦歸英國,敘利亞歸法國。這項協定影響了伊拉克、科威特、以色列等國家的建國,其帶來的震盪威力發酵至今。


〈賽克斯—皮科協定〉(Sykes-Picot Agreement)藍色區為法國勢力範圍,紅色區為英國勢力範圍。(Source: wikipedia

而英國這段外交手法如何成為中東動亂始作俑者?或許可以參考 1962 年的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為了擺脫中東伊斯蘭世界落後於西方的局面,十九世紀開始出現「阿拉伯民族主義」,目標是整合阿拉伯人的民族精神,企圖建立一個不需仰賴他國政權便能有統一語言、信仰、文化的政權,這樣的思潮逐漸在阿拉伯世界蔓延開來。


1916 年 6 月,阿拉伯半島的漢志地區(在麥加、麥地那及沿著阿拉伯紅海一帶)爆發反對鄂圖曼帝國統治的阿拉伯起義,當地古老的哈希姆家族第 38 代族長謝里夫海珊阿里(Hussein bin Ali)受到片中的男主角—真實歷史中的湯瑪斯愛德華勞倫斯上校(Thomas Edward Lawrence)的幫助,打算就此脫離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宣布建立「漢志王國」(Hejaz)。


漢志國範圍(Source:MartinColl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雖然「漢志王國」成立不到十年,在 1924 年便告瓦解,但阿里的二子阿布杜拉(Abdullah) 後來成為外約旦國王(1950 年改稱約旦國王),三子費薩爾(Faisal) 也成為伊拉克國王。哈希姆家族在上個世紀上半葉,可說是控制了中東地區。


此時的英國一方面派勞倫斯上校帶領阿拉伯人起義,但另一方面卻也同時秘密與法國、俄國共同簽訂「賽克斯.皮科協定」。將敘利亞被納入法國勢力範圍,伊拉克、外約旦、巴勒斯坦地區被納入英國的勢力範圍。以致於後來,阿里的三子費薩爾攻入敘利亞後,雖然先被擁立為大敘利亞國王,但很快地便被法國驅趕。後來為了維持中東局勢的穩定,仍將費薩爾找回來透過公民投票成為名義上的伊拉克國王。


當年阿拉伯起義的根據地位在約旦的瓦地倫(Wadi Rum),這個地方是約旦最大的沙漠山谷,在阿拉伯語的意思是「酒紅色的山谷」,更多人會以「月亮谷」來稱呼。映入眼簾的景色便是大名鼎鼎的「智慧七柱」(Seven Pillars of Wisdom)[3],這裡還留有當年貝都因人刻下勞倫斯上校與謝里夫海珊阿里的頭像。目前瓦地倫已經被聯合國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的複合遺產。


照片由作者攝於約旦瓦地倫

照片由作者攝於約旦瓦地倫

「伊朗革命」與「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核心是變革世俗政權,從傳統教義中找尋出路,建立一個以伊斯蘭教法為基礎的伊斯蘭國家。二次大戰以後,這是流行於伊斯蘭世界的思潮。

 
穆罕默德.莫沙德(Mohammad Mossadegh)(Source: wikipedia)

二戰以後,伊朗的石油控制權仍掌控在英國的手中,但伊朗想拿回石油的主導權 , 推動石油國有化,這個舉動觸怒的英、美等國,開始禁止各國向伊朗購買石油,造成伊朗石油滯銷。當時全球七大石油公司中,美資占了五家,另有英資的波斯石油公司(BP) 與英荷合資的貝殼牌石油公司(Shell)。美國為了完全掌控中東的石油,開始策動扶植一個親美的伊朗政權,好完全掌控石油事業。 就這樣在伊朗境內,親美與支持伊朗走向「伊斯蘭現代主義」的情況,雙方越演越烈。


伊朗大量的西化帶經濟進步,卻也拉了大貧富差距,反對「伊斯蘭現代主義」作法的人民開始站出來批判政府,此時,什葉派宗教學者何梅尼(Ruhollah Khomeini)提出「伊斯蘭原教旨主義」,1979 年帶領人民推翻巴勒維王朝,巴勒維國王流亡美國。爾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何梅尼成為最高領袖。[4]


伊朗的宗教領袖何梅尼(Ruhollah Khomeini)接受人民的歡呼(Source: wikipedia

當時的伊朗人民抗議美國收留巴勒維國王,伊朗大學生們挾持 52 名美國人質,佔領德黑蘭的美國大使館 444 天,被稱為伊朗人質危機(Iran hostage crisis)。這件事導致伊朗與美國斷交,談判長達一年多。人質危機最終有驚無險地,在加拿大大使館與美國中情局的合作下解決。這段故事在 2013 年被改編為電影《亞果出任務》(Argo),此片還拿下了第 85 屆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1979年11月4日,伊朗學生試圖爬越美國駐伊朗大使館圍牆(Souece: wikipedia

同樣以伊朗為主題的還有一部動畫電影「茉莉人生」(Persepolis)。由伊朗漫畫家瑪嘉莎塔碧(Marjane Satrapi)所創作的暢銷漫畫《我在伊朗長大》改編。電影以一個小女孩的眼光來看待伊朗這段由王朝到專制的歷史,隨著小女孩的越長越大,國家信仰的重量也一層又一層的加深。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之後的中東局勢並不平穩,就連土耳其本身近年來也遭受許多恐攻與危機。當初的「賽克斯皮科協定」一條線輕易地劃開了領土,卻造成了民族、信仰、文化的衝突。成也石油,敗也石油的處境,讓中東這片土地一直受到矚目卻也無法安穩,這條「文明斷層線」仍舊繼續擴大裂痕中。

 



[1] 在《文明衝突論》(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中提到:以一條文化斷層線為例,將整個歐洲以文化畫分為二。這條衝突的斷層線,從北方俄羅斯與芬蘭的交界開始,向南經俄羅斯與波羅的海三國交界,中切白俄羅斯與烏克蘭為二,經羅馬尼亞向西延伸進入前南斯拉夫境內的克羅西亞(Croatia)與斯洛伐尼亞(Slovenia)南側,達到蒙地內哥羅(Montenegrao)沿岸為止。線的西部是天主教或基督教與擁有歐洲共同文化的區域,東半部則屬於東方正教或伊斯蘭教的文化。資料來源:《歷史月刊》第 73 期, 1994 年 4 月,頁 66-74。


[2] 哈里發制度在阿拔斯王朝被十三世紀蒙古第三次西征消滅後,曾經中止過約 300 多年,至十六世紀以後由日正當中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蘇丹宣布重新恢復,並一直延續到第一次大戰結束後,由凱末爾領導建國的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以後,於 1924 年廢除。


[3] 「智慧七柱」引自《舊約聖經》箴言第九章的開頭:「智慧建造房屋,鑿成七根柱子」。而後來這個也成為湯瑪斯愛德華勞倫斯上校的自傳書名,據說書的首版手稿原是要寫七個阿拉伯國家,但原稿被弄丟了。後來他發現英國背棄對阿拉伯人的約定之後,決定退役然後開始重新書寫這本書。據說自傳的序文,是寫給他的阿拉伯助手 Sheikh Ahmed 的情詩,勞倫斯上校的性向也是許多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


[4] 在什葉派中最高領袖又有「伊瑪目」的稱呼。在伊朗革命後,何梅尼最高領袖的地位凌駕在總理之上。

 

本文改編自 2017 年 10 月號 〔翰林高中歷史專刊〕
文章資訊
作者 黃偉雯
刊登專欄 黃偉雯的世界視角
刊登日期 2017-10-27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