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還記得兩年前的身分證之亂嗎?
2019 年,內政部推動換發配備晶片的「數位身分證」,結合健保卡與汽機車駕照等多張卡片的功能,並可憑卡快速辦理報稅、公投和金融交易等數不清的線上政府業務,有助於人民更有效率地運用政府資源。
孰料,看似美好的決定卻掀起一陣波瀾,不少組織團體認為政府無法確保個人隱私不被洩露,也無力監督晶片身分證的資訊遭到濫用,對數位身分證充滿疑慮。重重異議之下,最終政府只得急踩煞車,於今年初宣布暫緩新版身分證的換發,但相關資訊安全與人權隱私等議題,依舊不斷在臺灣社會發酵。
事實上,關於身分證的變革遠非一朝一夕之事。如今我們人手一卡的是第六代身分證,走到晶片卡這一步,已朝向第七代身分證邁進。那前面的一到五代身分證之間究竟有什麼差異呢?或乾脆這麼問:身分證與戶口制度在臺灣這片土地上,是如何落地生根,又是怎樣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
現在就讓我們按下倒轉鍵,回到身分證出現在這座島嶼上的前夕⋯⋯。
想頒布一張身分證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需有完備的戶口資料做為基礎。而在臺灣,現代化的戶口調查源自於日治時期。
為因應日本殖民者的統治需求,1905 年,第一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大功告成。在當時的臺灣,清查戶口的工作不像日本內地或其他歐美各國,是由專門的戶政行政官僚處理,而是交給什麼都管的「南無警察大菩薩」──警察大人,搭配保甲制度進行調查。因此,戶口調查除了建立內政上的戶口資料,也有維持治安、預先揪出潛在犯罪者和反政府者的意味在。
臺灣人並未立刻接受這種全新的體驗,摩擦與抗拒時有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