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現在臺灣的族群,我們一般都會用來到臺灣的先後,分成:新住民、1945 年後遷臺外省族群、客家人、閩南人與原住民。不過,你有沒有想過,在原住民之前,臺灣還有過哪些族群呢?
在〈臺南。襲來──平原出現啦!塊陶啊!〉一文中,我們說過,大約距今 5500 年前,臺南地區出現第一批定居的人類!他們是誰?他們跟我們現代可以看見的族群又有什麼連結?
臺南史前故事的開始:大坌坑文化
過去,臺南的「左鎮人」一直被認為是臺灣最早的人,但是 2015 出現了大翻盤的測定結果,發現其實「左鎮人」只有 3000 年左右的歷史!(左鎮人 OS:討厭,以前都把人家說老了)那麼,到底臺南最早的人是誰呢?
目前,臺南發現最早的人類活動足跡,出現在歸仁的八甲遺址。這裡遺留有史前陶器破片、石器和貝殼堆,以貝殼進行年代測定後發現,大概是距今 5500 年的史前人類留下的痕跡。不過,從八甲遺址中發現出的繩紋陶並非只此一家,同一時期全島簡直遍地開花、大家都做一樣的花樣。所以,可以將八甲遺址歸類於「大坌坑文化」(以新北市八里大坌坑遺址命名)。
八甲遺址的人們什麼時候離開、去往何處沒有人知道,下一個被發現有人類活動的時期大約距今約 4800~4200 年,以臺南科學園區出土的遺址為代表。他們的垃圾坑中發現了許多稻米、小米等植物的種子,還有許多獸骨像是豬、鹿等,甚至是海洋生物的如魚、貝類等遺骨,顯示該地區有相當發達的穀物農業以外,也同時進行狩獵、漁撈、採集,這些都是當時人定居濱海的聚落特徵。
除此之外,他們還擁有很狂的磨製的斧鋤形器、錛鑿形器!這聽起來不怎麼厲害,但這些材料可能是來自澎湖的「橄欖石玄武岩」跟來自東部的「玄武岩質安山岩」、「玉」,由此可見,臺南地區已和其他地方的人們有頻繁的交流互動,甚至能與澎湖進行跨海交易(運費划算嗎?)除了吃的、用的工具之外,這裡還有發現用魚骨、貝殼做成的美麗的飾品,這可是 4000 多年前臺灣美學的表現之一呢!
繼承了海洋性格的牛稠子文化
大坌坑文化之後,是距今 4200 年前出現的「牛稠子文化」,一直延續到 3300 年前。牛稠子文化與大坌坑最大的不同在於,陶容器外表所施加的繩紋紋飾較為細緻,並且開始製作具裝飾性的陶質手環。
牛稠子文化早期的人們延續了大坌坑文化的海洋性格,出現了大量的石網墜(綁在網子下面讓網子下沉的石頭)說明了對漁撈的重視,此外,農業及狩獵活動也同時進行著,以維持豐盛的餐食。不過隨著時間演進可以發現,出土遺留中狩獵工具(如石製的箭鏃)及海洋資源所佔的比例逐漸減少,顯示他們的生產活動可能逐漸以發展農業為主。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開始出現大型陶罐作為嬰幼兒埋葬的葬具。這種陶罐的底部會被打破,將嬰幼兒遺體放入後,底部以另一件陶罐或陶圈足扣上,埋葬時與成人墓葬方向相同,罐口朝南,成人墓葬大部分為頭向朝南仰躺的姿勢。而從埋葬的行為中,我們可以了解當時人們對死亡的想法、對死者的態度,甚至有時整個社會的結構與階級制度都反映在墓葬中,因此墓葬可以說是透露許多史前故事的重要資料!
顏色喜好的轉變:大湖文化
在 3300 年前到 1800 年前這段時間,出現了對陶器顏色改變的文化,原本是紅色的陶器轉變為黑色陶器為主,這就是「大湖文化」。
大湖文化的陶器在燒製過程中,會將受熱到一定程度的陶器覆蓋起來,與外界空氣隔絕,製造缺氧悶燒的環境,陶土中氧化鐵成分會被抽離出氧氣以幫助燃燒,留下來的只剩灰黑色的鐵,因此陶器會呈現與一般燒陶方式迥異的灰黑色。
生活上,大湖文化石器數量減少,最具有特色的是採用砂岩打磨拋光製成的「巴圖」形石器,可能是作為掘土的農具使用,其他還有不同材質製作的石刀(收穫用農具)、石錛(木工用具)、箭鏃(武器/獵具),都經過仔細磨製而成,幾乎沒有留下粗糙的打製痕跡。
除了陶器顏色的轉變,以及石器製作更加精緻外,埋葬行為也有了明顯變化。成人墓葬方向變成為頭向朝北,遺體俯臥向下的「俯身葬」為主,部分死者臉部會被覆蓋石頭或陶片,稱為「覆臉石/陶」。嬰幼兒墓葬則與稍早時期一樣,使用陶容器作為葬具的甕棺葬。
史前時代的臺南,以農作、磨製石器聞名的新石器時代,從大坌坑文化經過牛稠子文化,再到大湖文化總算是告一段落。當我們看著遺址中一堆堆出土的器物或獸骨,是他們為生存而努力奮鬥的痕跡,雖然我們已經不再親自狩獵採集,但工作的每一天也都不容易,或許,五千年後的人們會看著我們的泡麵碗說:「那時代的臺灣人真辛苦,工作這麼長時間只能吃泡麵果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