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乂六上五六五,上乂六上五六工喔……」師父吟唱起〈開四門〉的曲調,後棚的樂器也都忙著奏將起來。前場表演的組合裡,飾演耕牛的手執牛頭,舞得鈴噹直響;幾個男孩頭戴斗笠,腰間繫著綠腳巾,奮力踩著大開闔的四方舞步;兩名裝扮華麗的小旦雙腳款款挪移,手中舞著摺扇與絲巾……等等,再瞧仔細一點,你確定這真的是女孩兒嗎?
蝦米是「牛犁歌」?
在臺灣眾多的陣頭裡,「牛犁歌陣」屬於常見的小戲。所謂「小戲」是相對於具有完整結構的「大戲」而言,雖然內容也包含了不同角色的歌舞、念白與動作,並具備後場樂隊等編制,但劇情較為簡單,加上歌詞俚俗、曲調重覆易記,可說是早期社會中農事之餘的娛樂消遣,具有濃厚的鄉土色彩。
西港刈香的牛犁歌陣中,現今僅東竹林、竹橋七十二份仍然維持著村民自組陣頭的傳統,由老一輩負責後棚的樂器演奏與唱詞,前場則由國小學童負責舞蹈演出,自選角、入館、開館、遶境、謝館,過程約有半年之久。後棚的編制則包含殼子絃、大廣絃、三絃、笛等樂器,加上協助唱念等工作人員,以及輪替的角色,所有成員的人數約為 20 至 30 人。
牛犁歌前場的基本陣型,是由一人飾演耕牛(執牛頭)、一人牽牛犁、兩位丑角、兩位小旦。拿鋤頭的丑角既要掘地,又要偷空趁牽犁者不注意調戲小旦,而執犁頭的角色一邊要迴護小旦不受丑角戲弄,但另一方面自己也會吃小旦的豆腐;小旦則舞動絲帕、摺扇表現優雅身段,偶爾喝斥丑角與犁頭的輕慢舉止。過程中兩位丑角與犁頭不時還因為爭風吃醋而相互推擠爭吵,讓整場表演顯得熱鬧有餘且趣味橫生。
我組陣我驕傲:庄頭組陣的傳統
西港刈香的特色之一,在於香境內有許多村庄仍依照傳統自行組陣,竹橋七十二份的牛犁歌陣也是由庄內的慶善宮主導組陣事宜。
「七十二份」、「竹橋」原是臺南七股境內相鄰的兩個地名,後來因行政區劃合併為竹橋村。庄內的宮廟主祀梁府千歲與朱府千歲,從清代迄今歷經多次改建與更名,現定名為慶善宮,係三王二佛聯誼會的成員,且在香科期間共同擔任千歲爺的駕前副帥,而其所屬的牛犁歌陣,也是駕前副帥當中唯一的文陣。
據廟方的說法,竹橋牛犁歌陣初成立於清咸豐六年(1856),為了配合西港的香科活動,而聘請一位名為「尚文師」的師父來教唱牛犁歌陣,傳藝給庄內子弟,一直延續至今。有別於職業陣頭為求簡便,往往以錄音代替後場的伴奏和演唱,並由成人(多為女性)飾演前場的丑、旦角。
竹橋牛犁歌陣不僅維持傳統的後棚編制、現場演唱,也堅持挑選 12 歲以下的男孩擔綱前場演出,因此每科都需要重新選訓,必須趕在正式「入館」前就開始籌備。每逢香科的前一年底,廟方人員便會和庄內的國小合作選角。入選的學童需先練習唱曲,學會表演內容的各首曲目之後,才從中分為旦、丑的角色,學習不同的身段動作。
丑角扮演的是農夫,加上有「踩四門」等較大的動作,因而裝束相對簡單,以容易活動為主;反串的小旦則須綁頭化妝,穿戴起珠花頭飾與衫褲,舉手投足、眼波流轉之間,活脫脫便是個柔美的女孩;而執牛頭者因不限年紀,除了學童外,還會請過去的陣頭成員繼續參加,師父們也會上場輪替。尤其執牛頭者要負責接陣、拜廟等工作,此時多半是由師父來執掌。由於牛頭有這些任務,因此道具需經過開光,每次出門前也必定先進行「淨香」的儀式,以保其宗教上的力量。
春節過後,香境內各庄開會確認有哪些宮廟參加此科刈香,廟內也正式規劃「入館」儀式:需先至西港慶安宮秉告神明,並於慶善宮右廂設壇祭祀田都元帥,由廟方人員、陣頭團員祭拜之後,才算正式開始本次香科出陣的訓練。訓練完畢之後,擇期至西港慶安宮「開館」,表示將第一次完整的演出內容呈現給千歲爺。在此之後,陣頭才能開始對外表演,或是至其他的庄廟以「探館」的名義相互拜訪演練。
香科期間,陣頭出演的工作相當繁重,包含遶境前的「南巡」、「請媽祖」,以及遶境日至香境內其他宮廟參拜、表演;自家村庄遶境當天雖然不必奔波,但因為其他村莊的陣頭神轎紛紛前來參拜,牛犁歌陣需駐守在廟口牌樓前接陣,最後再和慶善宮神轎一齊回西港慶安宮繳旨。王醮結束後,廟方人員還會率陣至庄內贊助的民眾家答謝演出,最後再回到慶善宮舉行「謝館」儀式,秉告神明今科的任務已經完滿達成。謝館完畢後隨即撤除祭壇,組陣的工作方才告一段落。
陣頭有嘻哈?牛犁歌陣的 DoReMi
慶善宮現今仍存有一本傳統曲簿,上面僅記載歌詞文字,曲調則由師傅口授。管委會已在幾年前將曲簿掃描複印,也委託老師協助採譜、整理,並加入其中未收錄但現今仍會表演的曲目,自製《竹橋七十二份慶善宮牛犁歌陣歌譜初稿》,記錄了調弦方式、曲目簡譜,以及各首曲文代表的傳統戲曲故事。另外,近年來許多民俗與音樂學者也紛紛加入採譜、研究的工作,並整理出較為正式的樂譜。
竹橋牛犁歌陣的表演內容包含牛犁歌(如前述陣型)、車鼓(由一丑二旦演出),牛犁歌的曲目由《荔鏡記》改編,而車鼓的曲目中也都含有傳說與掌故。另外有較長而完整的曲劇,如〈桃花過渡〉、〈番婆弄〉。演出順序是由牛犁歌開場,之後再表演車鼓;而〈桃花過渡〉等因為耗時較長,通常只在開館時才會完整演出,其餘場合則只會選取其中幾個段落來表演。
陣頭演出娛神也娛人,歌詞往往帶有情愛纏綿的劇情,如牛犁歌是陳三和五娘私訂終身的故事,車鼓中的〈水堀頭〉描述打鐵師傅愛慕鄰居姑娘、娶其為妻且生養眾多孩兒的情節。內容俚俗,甚至可說是葷腥不忌(如果是女孩來表演的話可能會加入 #MeToo 運動……),卻也反映出早年農村的庶民生活,在農忙之餘共同彈唱、戲謔取樂的樣貌。
另外一首〈團圓〉則是竹橋牛犁歌陣特有的曲目,不論是開館、拜廟或是答謝,每回演出的最後一曲必定是這首:「拜謝天拜謝地,拜拜乎您謝神明……乎您一家團團圓,乎您燒金放炮大賺錢。」替參拜或答謝的對象道上好采頭。
傳承路上作伙行
今年香科期間,社群網站中出現各式風行流傳的影片,其中之一便是竹橋慶善宮牛犁歌陣與樹子腳寶安宮白鶴陣的「文武佮陣」,由白鶴陣成員在外圍圈出場地,讓牛犁歌陣有充分的空間表演。
而在過程中,古靈精怪的白鶴童子以及白鶴仙師不時亂入,戲弄場中的旦角與丑角,甚至還有逗趣的搶奪鋤頭、偷抱走小農夫等等情節。如此別開生面的佮陣方式,其實是現場才由雙方領隊臨時起意促成,然而小朋友們面對這樣即興的演出,應對表現竟毫不生澀,看完不禁令人驚歎他們的訓練相當紮實,也對西港香陣頭生猛的力量與創造性留下深刻印象。
和許多偏鄉一樣,竹橋也面臨人口老化、外移,以及生育數減少的困境,使得每科籌組陣頭的工作加倍艱辛,有時還面臨家長以擔心功課落後或太累為由,拒絕讓孩子加入的狀況,以及後棚藝師年事漸高、可能出現斷層的危機。所幸最近幾科參與演出的學生後來都有不錯的表現,稍微扭轉家長的疑慮,藝師們也對於傳承技藝相當有使命感,數年前還有晚間自行在家中教授的「暗館」,讓社區民眾除了香科組陣的時期外,還有更多學習唱曲與演奏的機會。
慶善宮廟方也申請將牛犁歌陣認證為臺南市的傳統藝術,並跟竹橋國小合作,提供樂器、曲譜、師資等相關協助,讓牛犁歌成為學校的特殊發展項目。今年臺南文化局與臺南大學執行的藝陣教育扎根計畫,也聘請竹橋牛犁歌陣的師父前去授課。期待能藉由多樣化的播種途徑,讓更多人得以親近陣頭文化,並培育出傳承這些民俗曲藝的後繼者。
- 三王二佛同根聯誼會,《三王二佛同根聯誼會沿革》,臺南:作者自印,2018。
- 王美霞,《愛在陣頭:那些藝師,這些事》。臺北:商周出版,2017。
- 施德玉,《台南縣車鼓竹馬之研究》。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5。
- 黃文博、黃明雅,《臺灣第一香:西港玉敕慶安宮庚辰香科大醮典》。臺南:玉敕慶安宮,2001。
- 黃名宏,《吟歌演武誓成師─西港仔香境傳統陣頭的宗教性格》。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 黃名宏、洪瑩發,《西港刈香》。臺中:文化資產局;新北:遠足文化,2015。
- 鄭鈺玲,《臺南西港香科牛犁陣研究─以七股鄉竹橋村七十二份慶善宮牛犁歌陣為對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3。
- 謝國興編著,《西港仔刈香》。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7。
- 我們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故事》是全臺第一家、也是目前最大的歷史專門新媒體,擁有超過 20 萬使用者與 50 萬社群追蹤者,在輕視人文素養的時代,仍堅持專注於人文知識的傳播。
- 我們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故事》懷抱著知識走進生活的使命,透過有趣的文筆和切角,讓臺灣與世界的歷史進入大眾日常,已經累積超過 5000 篇深入淺出的歷史文章!
- 我們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在資訊爆炸破碎的時代,《故事》集結超過 50 位作者,以歷史人文的專業,提供理解世界的脈絡、探索議題的深度,帶領讀者在眾說紛紜中慢下來好好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