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歐洲的工人如何爭取自身權益?不僅要罷工,更會發動革命

邱羽瑄 2019-02-28

這個故事,要從百年前的某個夜半說起。


那一晚,正當城市進入熟睡之際,德國慕尼黑的一戶人家這時卻傳來一陣突兀的敲門聲,叩叩作響的聲音在萬籟俱寂的夜晚顯得十分惱人。


前來應門的是當時著名的小說家兼劇作家里昂.福奧特華格納(Lion Feuchtwanger),他睡眼惺忪的打開門,想看看到底是哪個不速之客擾人清夢。出外意料地,門外站的不是半夜巡邏的警察,也不是有急事相求的親友,而是一個素昧平生的青年捧著一疊稿紙,希望這位劇作家給他新出爐的作品一點意見。


這件事若放在現代來看,大概就像是某個滿腔熱血的年輕人,半夜瘋狂私訊景仰已久的作家,只為求對方給自己嘔心瀝血完成的小說一些回饋──百分之百會被封鎖,列為拒絕往來戶。


但這個發生在 1919 年的故事並不是這樣的。


里昂讀完這個年輕人寫的劇本後覺得驚為天人,立刻就想將整部劇搬到舞台上演出。於是他想方設法聯繫慕尼黑室內劇院藝術總監奧圖.法肯貝格(Otto Falckenberg),不管是透過電話、信件或甚至直接在街頭攔截,就是希望能讓奧圖看看這部他心目中的曠世鉅作。


然而,奧圖實在過於忙碌,一直沒有時間閱讀寄到家中的劇本,一部可能成為經典的劇作眼看就要埋沒在奧圖的書房之中。就在此時,奧圖太太拯救了它的命運──某天她閒來無事隨手拿起了這份手稿閱讀後,興奮地向丈夫大喊:「這真是一部了不起的傑作,你一定要看一看。」

於是,一部鉅作就此誕生。


就這樣,歷經許多波折,這部劇終於在慕尼黑室內劇院上演,不僅獲得廣大迴響,更榮獲當時德國最重要的文學獎項──克萊希特獎(Kleist prize)。這個在半夜敲響別人家門的年輕人,便是未來的戲劇大師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 1898-1956),而這部令他聲名大噪的劇作,即是映照出大時代裡小人物辛酸的《夜半鼓聲》(Drums in the Night)。

 
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被譽為戲劇大師,獲獎無數。
(Source:Wikimedia

原本布萊希特將劇名訂為《斯巴達克斯》(Spartakus),也就是二十世紀初德國的一場無產階級起義,但因為涉及政治,擔心過於敏感,於是藉由革命時戰鼓聲四起的寓意,將名稱改為《夜半鼓聲》。

 

工業革命的繁榮,是無數貧困堆疊而來

現在請先閉上眼睛,試著想像自己是一名十九世紀生活在歐洲的工人,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畫面會是什麼?在《夜半鼓聲》裡你會看到的是:骯髒的衣服、乾癟的麵包、布滿血絲的雙眼、吵雜的機械運作聲。


當時正處於工業革命後,機器的發明讓產業型態慢慢地開始轉型,各地工廠林立,經濟看似蓬勃發展,但資本家和勞工的矛盾也日益加深,糟糕的工作環境、過長的工時、微薄的薪水讓身居底層的工人苦不堪言,加上科技快速的發展,失業率逐漸攀升,長期累積的不滿終於爆發,在各地發出了怒吼。


於是,自十九世紀開始,不同地域、種族、年齡、性別的工人都有意識地進行同一件事──抗爭。


根據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的紀錄,當時英國的底層工人大多住在最破舊髒亂的街道,且通常是地下室居多,很多時候還必須五、六個人擠在一間小房間,空氣充斥著腐敗、潮濕的氣息,根本沒有所謂的通風和排水設施,食物當然也十分缺乏,時常吃土豆充飢。這種生活方式自然會引起很多疾病,而在狹窄的空間裡,疾病的傳播幾乎無法避免,英國工人將這種現象稱作社會的謀殺(social murder),並且控訴整個社會正在不斷地犯罪。


為了對抗資方不合理的剝削行為,許多大規模的勞工運動揭竿而起,1819 年在英國曼徹斯特發生的彼得盧屠殺、1830 年代的法國里昂工人起義、1844 年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不僅造成重大的傷亡,也成為無產階級對抗資本家剝削的標誌性事件。更別提影響最深遠的英國憲章運動,被稱之為「世界上第一場大規模的工人階級運動」,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卻也催生了往後許多法案的改革。

 
英國憲章運動持續十年之久,是一場工人階級要求社會政治改革的群眾運動。(Source:Wikimedia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就在這樣充滿對立與紛爭的氣氛之下,迎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戰爭讓德國人的生活出現天翻地覆的改變,人們感到憂鬱與恐慌,從上個世紀開始累積的不滿,加上戰時底層人民對統治階級的憤怒,最終導致德意志帝國的革命浪潮。

 

這場革命被稱作「十一月革命」(German Revolution of 1918-19),與當時俄國爆發的二月革命密不可分,可以說就是因為二月革命的成功鼓舞了德國的革命者,才造就這場以工人階級為首的浩大革命,也為一戰畫下句點。

 

當時德國瀕臨戰敗,社會出現許多對當局者不滿的聲浪,多數人都希望戰爭能盡快結束,恢復正常的生活,重建家園。然而,位在基爾的兩名海軍上將卻決定發布〈第 19 號作戰令〉,計畫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向英國皇家海軍發動攻擊。此舉引發許多士兵的不滿,姑且不說當時德國已經在進行和平談判,有極大的可能結束戰爭,更何況這次的行動被定調為自殺式攻擊,士兵的抗命可想而知。

 

在上級派兵鎮壓無效後,反而引發更大規模的「基爾叛變」(Kiel mutiny),甚至蔓延到著名的公海艦隊(Hochseeflotte),最後有越來越多工人加入,喊著「和平與麵包」(Frieden und Brot)的口號,人民的怒火從港口延燒到城市,吹響了十一月革命的第一聲號角。

 

眼看革命的火苗越燒越旺,已無法被阻止,威廉二世只好被迫退位,逃往荷蘭。隨後,社會民主黨成為領導德國的政黨,與激進的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組成聯合政府,也就是威瑪共和國,而新政府上台後做得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簽屬停戰協議,正式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樣的結果看似皆大歡喜,既讓德國走向更自由民主的發展,人民又免於戰火的波及,但聯合政府畢竟是臨時組成,政黨間並未達到明確的共識,導致許多摩擦產生。於是在政權更迭不久後,獨立社會民主黨便決定退出,也因此讓反革命的社會民主黨全面掌控德國政府。

 

與此同時,許多對臨時政府失去信心的左翼人士與「斯巴達克派」共同籌組了德國共產黨,其組織的理念便是「透過革命讓無產階級專政」,這樣的鼓吹使得許多底層工人紛紛表示支持,也讓社會民主黨領導人相當不安,採取更多措施以期撲滅革命的力量。

 

然而,在共產黨成立沒多久後,乘著十一月革命尚未平息的激昂情緒,大規模的革命又再次爆發,被稱作「斯巴達克斯起義」。


參與斯巴達克斯起義的革命者。 (Source:Wikimedia

事件的導火線是政府欲革除柏林警備總長埃米爾.艾希霍恩(Emil Eichhorn)的職務,但是他曾在先前柏林工人反抗政府的衝突中,拒絕鎮壓示威的工人,因此得到了不少革命者的擁護。


群眾再次走上街頭,並且發動大型的罷工抗議,約有 50 萬人湧入市中心,佔領各大建築物,群起聲援。其中也有部分革命者希望能推翻臨時政府,發動社會主義革命,但最終沒有成功。


隨著政府的暴力壓制和重要領導人被槍殺,許多革命者都紛紛投降,但這場短短不到幾天的起義,卻奪去了柏林 156人 的生命,十一月革命到此也可說暫時落幕。


往後的數年間,德國一直處在革命與反革命勢力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各地也零星傳出一些武裝革命的行動,但都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直到為全世界帶來巨大災難的納粹主義崛起,德國社會又再次陷入混亂。

 

每個起身反抗的人,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布萊希特創作出了《夜半鼓聲》。劇中的主角面對著這樣一個經濟混亂、社會不穩定的國家,代表無產階級的起義又受到無情的鎮壓,革命之火彷若曇花一現,而也正是這個時候,主角遭遇了革命與愛情的抉擇……。


《夜半鼓聲》 的劇照。(Source:Julian Baumann)

這齣劇反映了部分的現實,告訴觀眾每個選擇背後都有故事,如同每個在歷史上想要起身反抗的人一樣,他們也曾經歷過許多掙扎與抉擇,放棄了更安定自由的生活,才投入各種革命的行列,為了正當的權益付出與努力,我們現在許多視為理所當然的制度與觀念,都是靠他們用血汗抗爭換來的。


也許我們當不成革命者,也沒辦法犧牲小我成就社會,但至少以歷史為借鏡,維持這些革命者好不容易得來的成果,並試著讓社會往好的方向更進一步。

 

本篇文章由國家兩廳院與故事共同製作。
參考資料
  1. Frederick Engels , 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England.
  2. History Archive Of the German Revolution(1918-1923)
  3. 保羅.梅森(Paul Mason),《勞工的全球化》 。
文章資訊
作者 邱羽瑄
刊登日期 2019-02-28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舞台之外 Outside the stage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