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別猜了,這才是「高雄」地名的真正由來

胡煒權 2020-06-11

最近看到關於臺灣南部高雄市的名字由來之談,順便自己也來談一下高雄地名的事情。不少臺灣的朋友和名人都已經提到,臺灣高雄來自於日本京都市右京區的地名「高雄」。在此之前,高雄的原地名是「打狗」,根據伊能嘉矩的研究,是來自於「竹林」的馬卡道語 Takau。關於這兩個臺灣朋友都大概知道的史事,在此就不作多談了,來談點其他的。


一、京都「高雄」的由來

作為日本史的研究者,就先來談談京都那個高雄的故事。


其實在日本,以「高雄」為地名的不太多,而且大多集中在西日本,比較常見的是會用上同音的「高尾(TAKA-O)」。所以換句話說,當時用上「高雄」這個字來命名京都右京區這塊土地,自是有它的歷史淵源。有人拿出萬葉假名來呼應故事,我倒覺得不需「尋根」尋的那麼謠遠。按目前的史料來看,京都市高雄的地名來自於當地的名剎神護寺。


神護寺的前身是「愛宕五寺坊」之一的高雄山寺(也會寫成「高尾山寺」)。公元 781 年,倡議和支持桓武天皇遷都的功臣.和氣清麻呂為國家安泰,於該地建立了一座山寺(後來成為和氣氏的菩提寺,同時也是佛僧修行的名地),那就是高雄山寺。


後來 824 年時,清麻呂之子和氣真綱、和氣仲世兩兄弟將高雄山寺和附近的神願寺合併,改稱為「神護國祚真言寺」,簡稱「神護寺」,山號「高雄山」。兄弟二人將此寺交給名僧空海,自此「神護寺」便成為真言宗的重鎮。


神護寺中的金堂(Source: 663highland / CC BY-SA)

後面的寺院發展就此打住不談。重點是,從這段故事我們可以發現,「高雄」的地名是來自於「神護寺」的山號「高雄山」,而「神護寺」所在的高山「高雄山」是山號,也是因為和氣清麻呂建了高雄山寺而有名號。


地名來自於寺院山號,這在日本是十分普遍的,本不為奇。問題是為什麼這地方會出名呢?


除了「神護寺」是名剎以外,這裡還是真言宗的重鎮。在中世初期,武士出身的名僧文覺為了再興神護寺而奔走,最終透過與建立鐮倉幕府的源賴朝走近,終於達成心願,重振神護寺。因此,文覺也被後世稱為「聖人」、「高雄之聖」。


除了真言宗的故事,高雄另一個著名的原因,是因為當地包括高雄山上的景色也是得到時人讚嘆,而且一直是冠絕京畿以至日本的觀賞紅葉名勝之地。在記錄文覺中興神護寺故事的《高雄山中興記》裡提到:

 

高雄山者,山高而顯鷲峰山之梢,谷靜而鋪商山洞之苔,巖猿叫兮遊枝,人里遠而無囂塵,寺跡好而有信心,地形勝尤崇佛天

至於觀賞紅葉方面,自中世紀以來,紅葉與高雄山已結下不解緣,甚至對於京民而言「紅葉 = 高雄山」,在十六世紀時已成為當地貴族庶民的「賞紅」地,之後到了近現代,更是鋒芒不減。


因此,不難想像近現代日本人對「高雄」的印象不淺,在明治至大正時代的京都旅遊書裡,高雄基本上是必然出現在榜上的名勝。所以,「高雄」的字面之義其實早已不是重點,因為長久以來的名勝、名剎之地「高雄」早已深入民心。


神護寺中的楓景(Source: 663highland / CC BY-SA)

二、臺灣「高雄」的由來

1920 年 8 月,日本的臺灣總督府下達府令,配合統治臺灣政制改組政策,將原本的地名「打狗」(一名「打皷」)改為「高雄」。有人認為當時日本人希望當地「又高又雄」。的確,查考當時的文書和報章,包括訪問後來的高雄州知事,都會看到當時日本和臺灣總督府都公開地強調,想打造高雄成為進出南中國海的樞紐和戰略港口,期待它為日本帝國的發展和大東亞戰略展作出貢獻。


不過話說回來,翻閱當時的總督府令、日本本國和臺灣的報章雜誌,當時官方並沒有公布改名的原因。就目前所見,唯一的說明是「按音便」,也就是將馬卡道的「TAKAU」跟日語的「高雄(TAKAO)」來一個音譯定為地名,然後稱為「高雄」。


至於為什麼要用高「雄」呢?目前沒有明確的官方解釋,但不難想像京都「高雄」在日本人心中的位置和名聲,選用「高雄」來命名,可以說「雖不命中,也不遠矣」。


三、「京都高雄」和「臺灣高雄」的偶遇

最後,為大家介紹一個有趣的發現,恰恰可以在某程度上將「京都高雄」和「台灣高雄」輕輕的連繫起來。


我在前面引用的《高雄山中興記》裡提到:

 

谷靜而鋪商山洞之苔,巖猿叫兮遊枝

似乎在古代的京都高雄山上,山猿為數不少。另外,一部成書於日本十三世紀前期,名為《古今著聞集》的故事書裡,提到「高雄之聖」文覺上人的一段小故事。簡而言之,就是某日,文覺正為復興神護山奔走,在附近的清瀧川遇上三隻大猿猴利用智慧,收拾烏鴉,釣上河魚的故事。故事內容並不重要,這裡要提起的是京都高雄山與猿猴似乎是一定的關聯,並利用文覺來強調這一點。


為什麼要提起高雄山與猿猴的關係呢?


其實,查考一本在 1937 年,由當時高雄市印製的《高雄市要覧》裡,介紹了現在位於同市鼓山區的壽山。壽山原名高雄山,在 1923 年 4 月因為慶祝訪台的皇太子裕仁(後來的昭和天皇)生日,於是改名「壽山」。


據同書介紹,因為那山上棲息了很多猿猴,被當時來到當地的外國人稱之為「APE-HILL」。相信大家立即能發現到,這個小故事與京都高雄山跟猿猴的故事在非常偶然的情況下隔越時空,竟然巧合相成。


即使壽山多猿的說法為真,但恐怕也非日本統治者當時將「打狗」改為「高雄」的原因和命名根據,說到底,就是一個偶然的巧合而已,不知臺灣高雄市民看到這個巧合,會覺得怎樣呢?

 

文章資訊
作者 胡煒權
刊登專欄 解毒日本歷史文化
刊登日期 2020-06-11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