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新臺客前傳──海外「僑胞」站出來!

2017-07-12

如果講到「外籍配偶」、「外籍勞工」,大家映入腦海的會是什麼呢?


一般的刻板印象,大概是會直接反應東南亞籍的勞工和嫁來臺灣的女性吧?


1990 年左右,政府獎勵東南亞籍的勞工來臺工作,以及民間流行跨國婚姻,因此大量的東南亞籍移工和移民開始移入臺灣,也在這樣的契機下,「外籍勞工」和「外籍配偶」,逐漸成為臺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現正展出的「新臺客:東南亞移工移民在臺灣」特展現場,越南華僑黃光慧女士正向觀眾解說她借展的物件。(圖片來源:林佳誼提供)

然而,有一個有趣卻鮮為人知的事實是,早在這一群來自東南亞的移民、移工朋友進入臺灣之前,就曾經有一大群來自東南亞的「僑胞」[1]湧入臺灣,這群「僑胞」的身分相當多元,有的是學生、有的是公職人員等,當然,也有許多是為了要逃避政治迫害的家庭。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在「新臺客」之前的夥伴—「僑胞」的故事吧!


(圖片來源:〈僑胞最多的南洋〉,《中央日報》,1953.10.21,6版。)

「僑胞」─中國國民黨的海外事業

生在臺灣的我們可能都曾聽過這句「華僑為革命之母」,先不論這個觀點的出處究竟為何(有孫文或是黨國大老戴季陶的說法),仔細咀嚼這句話後,好像漸漸嗅出中國國民黨對於「華僑」的想像與定位。


(圖片來源:〈有海水處皆有僑胞〉,《中央日報》,1953.10.21,6版。)

實際上,不管對於中華民國政府或是中國國民黨而言,僑務議題一直是重點發展的政策(或黨務)項目。1937 年中日戰爭的爆發與後續的連年國共內戰,造成僑務作業一度停止,一直要到 1950 年中國國民黨進行黨內的「改造」時,華僑才被定位為反共抗俄的主力之一,僑務事業的操作核心也就轉為爭取海外華人在政治上的認同與支持。[2]


這樣的思維,也可以從 1950 年 6 月 20 日蔣介石透過臺灣廣播電台向海外僑胞的致詞內容中看出一些端倪:


「回想我們南洋僑胞,過去對於祖國革命大業,尤其是在對日抗戰之中,無論在物質上或精神方面,都發揮過最大的力量和貢獻…不幸祖國近年以來,由於共匪利用國家抗戰結束之初…勾結赤俄帝國主義…中正對於確保臺灣,反攻大陸,掃蕩赤燄,拯救同胞的責任,絕不敢有絲毫的推諉,亦絕不辜負我們僑胞的期望…」


最後更大聲呼籲:


「南洋的僑胞們!無論旅居在馬來亞、菲律賓、安南、緬甸、暹羅和印尼的同胞!你們現在應該十分忍耐…直接間接參加反共救國的工作,以你們祖國你們故鄉受共匪摧殘蹂躪的事實,喚起你們旅居地人民的醒悟,使他們認識祖國反侵略戰爭的意義…」


因此可以這麼說,為了要和對岸的中國共產黨進行國際角力,爭取海外「僑胞」的支持便成為刻不容緩之事,在「僑胞」人數最多的東南亞地區,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國、共兩家必爭之地。中國國民黨除了再次宣傳華僑為「革命之母」的形象外,位於東南亞地區的地方黨部也成為爭取僑民支持的重點。


為了爭取東南亞「僑胞」,中國國民黨也提出了幾項作法:


(一)政治作戰方針

改造委員會第 325 次會議(1952 年 4 月 11 日)的討論中提到「我駐各國之使領館,應付與適當之政戰任務,使其配合及協助我在各該地之政戰工作。尤其匪幫活動最烈之東南亞,我使領館應依此加強或調整其人事,俾能發揮對敵鬥爭之作用。」


一個月後,立法院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通過了「當前僑務施政政策」要點八項,除了與原先就有的「反共抗俄時期僑務政策」互為表理外,更增加若干點補充。


為了要招攬海外僑胞的向心力,這些原則性的補充皆圍繞在「僑胞匯款優惠方案」、「獎勵華僑青年回國就學」、「廣設海外僑務服務中心」、「獎勵忠貞僑報及輔導僑民創辦報刊」以及「大量招訓海外各地忠貞優秀青年,儲備陸海空軍幹部」等優惠措施。


圖為越南華僑黃光慧一家人的臨時身分證明。(圖片來源:吳亮衡攝,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新臺客:東南亞移民移工在臺灣」特展展品。)

1975 年越戰結束後,大批南越人為了避免落入共產黨統治而逃離越南,許多透過海路逃亡的越南華僑船隻漂流至臺灣。當時政府便先後在澎湖的西嶼、白沙鄉設立越南難民接待中心。


(二)鼓勵海外僑團來臺觀光

為了要讓海外僑胞更加了解「自由祖國」的美好,除了鼓勵共組「觀光團」、「勞軍團」外,如何提供一個環境好、氣氛佳的觀光地點,便是當時國民黨政府亟欲解決的問題,其中,鄰近首都的陽明山就是一個最佳的場所。


由於戰後陽明山成為國民黨政府向僑胞、國外賓客展示統治成果的「三民主義模範省的示範地區」,除了重新鋪設陽明山的水泥路面、整治衛生系統外,每當有僑團前來參觀,陽明山管理局上上下下必定會派遣專員陪同導覽,甚至會動員當地國中小學表演、住宿業者,共同營造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圖片來源:〈三僑團青年 昨遊陽明山 各旅社均免費招待〉,《中央日報》,1955.07.31,4版。)

(三)提供優渥的獎助學條件

韓戰爆發後,美國對於臺灣的軍事政策趨於積極,除了派遣美國第七艦隊進行協防外,也決定對中華民國政府進行軍事以及經濟的援助,僑生也是美援的受惠者之一。政府將美援部份撥款做為僑生來台留學的獎學金,只要有僑生來臺灣,每人便可獲得1 萬元至 1 萬 5 千元不等的獎學金。


有趣的是,為了避免來臺僑生的肄業問題,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曾經發文到臺北成功中學、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臺北建國中學、臺北第一女子中學、臺北第二女子中學、板橋中學表示「各校僑生各科學業成績一律五十分為及格,升留級、補考及隨班附讀等標準接按照比例降低」,是否落實這樣的政策雖然不得而知,但對於給與來臺僑生的福利,中華民國政府可以說是不疑餘力。


如果父母輩曾經就讀過上述的學校,可以問問看是否有華僑插班生的印象,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答案喔!


戴國煌先生來臺入升中等學校肄業申請表。(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新臺客:東南亞移民移工在臺灣」特展展品。)

「新臺客」的篇章

海外華僑,由其是東南亞的華僑,他們在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上的影響力量,不僅是東南亞安定繁榮的重要因素,也構成了自由世界一股偉大無比的反共巨流。[3]


戰後國民黨政府對於僑胞的事業思維,主要是建立在反共抗俄的政治目標,藉由協助僑胞僑眷辦理出國及歸國手續、輔導僑民教育以及僑民經濟事業之發展,都是為了要強化海外僑民對於中華民國的認同,避免落入「匪共之愚弄」。


隨著 1960 年代東南亞地區排華情緒越來越激烈,許多僑胞只得放棄居住已久的家園,朝海外國度進行移民,適逢國、共兩大政權都在積極爭取海外華人的支持,許多家庭就在實質利益的考量下,選擇進入臺灣或是中國大陸,開啟了一場從未想過的旅程。


(圖片來源:吳亮衡攝,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新臺客:東南亞移民移工在臺灣」特展展場實況)


無論是早期到臺灣的華僑們、或是 1990 年代到臺灣的移工或外籍配偶等,他們都構成了現代臺灣的一部份,使臺灣文化更加多元精采,值得我們更加重視,為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正在展出「新臺客─東南亞移民移工在臺灣」特展,大家不妨前往一探究竟,讀一讀 1960 年代以降新住民與你我共同交織的臺灣故事。


「新臺客:東南亞移民移工在臺灣」特展

展期:2017.03.11~2017.11.05
地點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1段250號)展示教育大樓 4 樓第 3 特展室

臺灣這塊土地上有著許多東南亞的面孔,
來自東南亞的移民當下已突破 14 萬人、移工逾 68 萬人,
無論他們來自哪個國家、停留多久,都已成為臺灣文化底蘊的一部分。

無論是在 400 年前或是現在,臺灣文化的多元和混融,
透過來自四方、先來後到的移民加入,形塑今天的面貌。

東南亞移民常被與「新住民」畫上等號,事實上這些移民並非 1990 年代後才開始來到臺灣。
當我們稍往回看歷史,約半世紀前的 1960、70 年代已有為數不少的東南亞移民來臺灣,
主要受到政治因素影響。

這個展覽聚焦在近 50 年間臺灣的東南亞移民及移工,
這些曾經陌生的外國面孔,
走進臺灣的每個角落, 變成熟悉的家人、朋友或工作伙伴。
而身分認同隨時間轉變流動,在此我們說的不只是「新臺客」的故事,
也是我們的故事。

更多特展資訊:http://www.nmth.gov.tw/exhibition_236_360.html
 

[1] 本篇文章所稱的「僑胞」是以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的視角所稱,根據研究者指出,1950 年代前後中華民國政府仍採取血統主義的國籍法。換句話說,不論是否具有東南亞地區的國籍,只要祖籍地為中國的某一個省份,即可算是中華民國(或是中國國民黨海外黨部)努力爭取的對象。參考黃辰濤,〈爭取海外力量中華民國外交僑務黨務在新馬的運作(1945-1957)〉(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13。


[2] 例如在1951年8月3日第181次的「改造委員會議」就提到「東南亞各地為華僑萃集之區,基於未來遠東大局的轉變,關係至鉅,現共匪正在積極爭取,今後本黨由宜採取主動,加強工作」。中央改造委員會秘書處編,《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會議決議案彙編》(臺北:中央改造委員會秘書處,1952),頁226-228。


[3] 〈安定繁榮東南亞華僑力量是主流 陳清文分析目前情勢望僑胞振作適應環境〉,《中央日報》,1960.01.07,5版


參考書目:


  1. 王賡著,張亦善譯,《南洋華人簡史》,臺北:水牛,1988。

  2. 中央改造委員會秘書處編,《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會議決議案彙編》,臺北:中央改造委員會秘書處,1952。

  3. 林果顯,《1950年代臺灣國際觀的塑造─以黨政宣傳媒體和外來中文刊物為中心》,臺北:稻鄉出版社,2016。

  4. 高信,《中華民國之華僑與僑務》,臺北:華僑協會總會,1989。

  5. 吳亮衡,〈國家權力與空間建構─以陽明山地區為例(1895-1966)〉,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2016。

  6. 黃辰濤,〈爭取海外力量中華民國外交僑務黨務在新馬的運作(1945-1957)〉,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7. 龔尤倩,〈冷戰下的移民與難民─以台灣為例〉,《文化研究》,第 17 期,2014年3月,頁225-231。

  8. 《中央日報》

  9. 《臺灣省政府公報》
文章資訊
刊登專欄 尋「臺」啟事
刊登日期 2017-07-12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