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山珍海味都比不上的人情味,辦桌文化從何時開始席捲全臺?

2021-05-15
 

宴席名稱有幾種?有戲劇演出的壽宴或婚宴叫做「食戲酒」;如果是廟會慶醮類的辦桌是「食拜拜」;喪事後的筵席是「食三角肉」;商業團體在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誕辰會「做頭牙」,農曆十二月十六歲末祭土地神後則是「做尾牙」⋯⋯光看種種稱呼就可以知道,許多歲時祭儀或生命儀式都離不開大吃一頓!


1902 年,一篇日本對臺灣舊慣調查的文章〈關於宴席及菜餚之雜話〉中,對「辦桌」的解釋是:


 
「備桌、辦酒食、張宴稱『辦桌』

由此推測,在晚清時期的臺灣,「辦桌」已經是普遍常用的詞彙了,意味著「辦一桌澎湃的好料」,來強調設宴者的誠意,久而久之就簡化成「辦桌」,客人赴宴也就稱為「食辦桌」了。


黃金田繪《尾牙》(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 2004.019.0123)

辦桌的起源

中國歷史上類似辦桌行業的分工模式可以追溯到北宋,當時有所謂專門辦理民間宴會事務的「四司人」,各種細節事務都有專人負責;南宋則進一步演化出分工更細的「四司六局」。


到了清代,對渡海來臺開墾的移民而言,物質條件不如閩粵家鄉來得充裕,一旦有婚喪祭典,常是自家張羅酒菜,村落鄰里間會相互幫忙一起辦宴席。富裕人家通常會有家廚或者是「灶下婦」 來協助家中女眷,如果是比較大型的宴飲或儀式,才會委託專業廚師(「廚子(司阜)」)到家裡或指定地點做菜。


從清代到民國五〇年代,儘管已有酒樓、菜館幫人辦外燴,但僅限於城市;農村地區偶爾有兼差幫人烹煮宴席菜餚的村民,他們不是專業的廚師,只是廚藝稍微比一般人好些,但因為能做的菜色相當有限,甚至食材都得讓主人家自己準備,因此完全稱不上是一種行業。大約到了民國五〇年代之後,一些代工烹煮的村民開始感受到兼差辦桌的利潤比務農還要好,辦桌也就逐漸邁向專業化的進程。


 

全體動員的飲食大事!

俗語說:「十日前,八日後」,指的就是辦桌前主人家的準備工作與善後。以婚宴為例,主人家(男方家人)通常得在半年前,根據男女雙方的八字,擇日訂好迎娶與宴客的日期,當主人家確定宴請的日期後,經濟富裕的家族可能會委託菜館的廚師到府外燴,如果是一般家庭,就會拜託村里間廚藝較佳的人來擔任「辦桌師」(現今多稱為「總鋪師」)。設宴前,辦桌師得要先與主人家商量可用的食材與菜色,再由主人家負責準備材料。由於當時沒有瓦斯爐,大部分民家中可用的灶只有一個,所以通常要在一周前用土磚泥料砌好ㄇ字型的「土(角)灶」,並待其乾硬之後供辦桌師烹調使用;而搭土(角)灶也象徵著「起灶」,閩南語中意味著一個新家庭的成立。


當時家家戶戶使用「灶」煮飯 (Source: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04.025.0985)

欣和牌鋁製炒鍋,常放置於灶上烹煮食物,是婆婆媽媽的煮飯好幫手(Source: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01.001.0169)
白鐵鱟杓為當時辦桌常用的廚具之一(Source: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02.005.0115)

為避免烹煮時鳥糞或落葉的沾染,會在自家門前的廣場或庭院進行「搭廠」(竹子搭建的棚架)。除了辦席事宜外,主人家也得邀請賓客,通常是設宴前二、三天,以口頭方式告知親朋好友;經濟條件比較好或較有社會地位的人家則會送發請帖。在設宴迎娶前一天,有些人家會先用三牲和一些菜飯在門口拜拜,祈求四方靈界不要來搗亂,讓儀式與喜宴可以順利完成。


在農業社會時代,很多食材必須自己動手做,辦桌師通常要在辦桌前一天到主人家先做好部分加工食料品,像是香腸、炸肉丸、魚丸等。因為早期沒有電冰箱,東西容易腐壞,有些食材必須要事先煮熟,擺在屋外的棚子或架子上風乾,並且要有人看顧,以免遭竊或被貓狗叼食。


備齊需要的設備用具是很麻煩的,因此鄰里間的互助相當重要。每戶都會在自家的桌凳碗盤下面寫名字或標特殊記號,以免歸還時弄錯。由於各家桌凳的材質形制不同,碗盤樣式各異,因此每桌呈現的擺盤樣貌皆不相同,但當時的人並不以為意,畢竟享受盛宴的內容才是重點。


 

一般民家的喜宴時間多半是兩個小時結束,緊接著辦桌師會將部分特地留下來未吃的菜餚拿來作為祭品「拜廠腳」,感謝這個棚子讓宴會圓滿完成,拜完才會「拆廠」(拆棚架)。棚子拆完後,主人家會將「菜尾湯」(筵席中剩餘的菜或食材以大鍋煮的雜燴湯)分送給幫忙提供物品與人力的親鄰們,這種往來互助與餽贈的現象,也是臺灣早年辦桌過程中最具人情禮數的風貌了。

 
家中飯廳常見的桌椅,為圓凳形式,臺語稱「椅頭仔」(Source: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15.021.0008)

辦桌的全盛時代

早期農業社會的辦桌,一方面是「共同備辦食物」,另一方面是「共同享用食物」,其中共享食物的層面,不僅是人與人之間,還包含人與神之間的連結關係。


民國五〇年代後期,臺灣逐漸邁入工商社會,隨著大量就業與都市化疏離效應的影響,鄰里間可以相互提供協助的人手逐漸減少,於是便開始出現專門承包宴席的辦桌業者,辦桌迅速成為飲食界的新興行業,到了民國六〇年代與七〇年代,堪稱是傳統辦桌產業最風光的時期。

華人社會向來喜好藉由「飲食」來處理人際關係,許多大小事也都習慣伴隨著飲食來進行。這使得臺灣傳統宴飲活動的辦桌文化,不因時代的轉變而消逝,反而轉型成為包辦宴席活動的產業,甚至因承辦的類別眾多而與日俱增。早期農業社會時代,辦桌活動大多脫離不了結婚、新居、生誕、壽宴、喪酒、醮祭、尾牙、開業、病癒等祝事;進入工商社會之後,陸續增加了選舉、敬老、濟弱、校園、觀光、宣傳商品等性質的辦桌宴,這也為該產業開創了傳統之外的筵席類別。

 
婚宴宴客照(館藏號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館藏號 2010.006.0094.0007)
張星賢七十大壽壽宴剪影(Source: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13.022.0288.0005)

飯桌上的人與神、人與鬼、人與人

辦桌過程中可以歸納出三種共食的意義。第一種是「人神共食」,俗語說:「依神食福」、「有吃有保佑」,意味著以設宴共食來達到人神之際的感應,其主要呈現在歲時祭慶宴部分。


第二種是「人鬼共食」,主要呈現在祖公會、祭祀公業中的社團聚會宴,以及歲時祭慶宴裡的中元吃拜拜部分;在這當中,人們藉著祭祖後設宴的共食行為,來緬懷先人,以及藉著吃拜拜的共食行為,來與鬼建立起「好兄弟」的和諧關係。


第三種是「主客共食」,從生命禮儀宴來看,意味著以共食來與至親好友慶賀新的人生階段或重大事蹟;在歲時祭慶宴當中意味著,以共食來與相關的群體完成重要的歲時例事;社團聚會宴意味著,以共食來建立或鞏固特定的人際關係;調和與感恩慰勞宴代表著,以共食來處理人情世故的意義。


人的一生,離不開共食,從呱呱墜地到壽終正寢的人生重大儀式,從年初到歲末的例行常事,從宗親祀事到參與政治的關係建立,從排解糾紛到感謝慰勞的人情世故,都要共食,可見共食不只是簡單的滿足口腹之慾而已,更重要的是,透過共食來建構一種關係文化,故而可以說,臺灣的辦桌活動展現的便是這樣的文化現象與功能。


黃金田繪《過年圍爐合家歡》(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館藏號 2004.019.0124)
 
《囍宴》電影劇照(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館藏號2003.009.0083.0001)

 

 

本文由故事編輯部與臺史博典藏網藏品故事百寶箱共同製作。

 

(本文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博士)
 

延伸相關藏品

手繪胭脂紅釉螃蟹紋八角小盤(Source: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09.010.0166)

參考資料

  1. 不著撰人,《安平縣雜記》。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 52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民國 46 年。
  2. (清)鄭鵬雲、曾逢辰,《新竹縣志初稿》,卷五,〈考一 風俗/閩粵俗〉。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 61 種。
  3. (清)陳朝龍等著、林文龍點校,《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4. (清)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輿地志一/風俗/雜俗〉,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 103 種,1961。
  5. 片岡巖 著,陳金田 譯,《臺灣風俗誌》,臺北:大立出版社,民國 70 年。
  6. 林川夫 編,《民俗臺灣(第三輯)》,民國 79 年,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7. 吳逸生,〈「三角肉」我見〉,《臺灣風物(季刊)》,第 20 卷 3 期,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民國 59 年 8 月 16 日出刊。
  8. (清)蔡振豐,《苑裏志》,下卷,〈典禮志/鄉約/鄉飲酒鄉約補考〉,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 48 種。
  9. (清)高拱乾,《臺灣府志》,卷七,〈風土志/歲時〉,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 65 種。
  10. 吳瀛濤,《臺灣民俗》,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 83 年。
  11. 新樹 著,吳坤明 譯,〈關於宴席及菜餚之雜話〉,《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第二卷下,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民國 76 年 2 月。
  12. (宋)孟元老 撰,(民國)鄧之誠 注,《東京夢華錄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 73 年。
  13. 曾品滄,〈從歌仔冊《最新十二碗菜歌》看臺灣早期飲食〉,《臺灣風物》,52 卷 3 期,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2002 年 9 月。
  14. 蔡昇德,《「辦桌」行業的演變:高雄縣內門鄉總鋪師的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15. 黃婉玲,《總舖師辦桌:再現老台菜的美味記憶》,臺北: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2。
  16. 陳文榮,〈告別的年代∕娶新娘,豬公相請〉,《聯合報》,第 34 版,1994/03/22。
  17. 池田敏雄,《台灣の家庭生活》,臺北市:東都書籍株式會社臺北支店,昭和 19 年。收入末成道男 編,《池田敏雄台湾民俗著作集(上卷)》,東京:綠蔭書房,2003 年。
  18. 朱亭佳,〈臺灣傳統辦桌產業發展之研究〉,《觀光旅遊研究學刊》,第1期,臺北:銘傳大學觀光學院,2006/10/01。
  19. 東方孝義,《臺湾習俗》,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7(1942 初版發行)。
  20. 林湘釔,《臺灣的辦桌文化》,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博士論文,2003。

 

文章資訊
作者 林湘釔
刊登日期 2021-05-15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