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島與島】高雄是澎湖人蓋出來的?主導戰後高雄城市建設的澎湖移民

2020-10-19
首圖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曾有段時間,網路上流行起一波關於地方特質的討論。網友們紛紛從生活中的細微特徵,來描述對於某地人的印象,有些內容還真的是只有內行人才會理解的趣味。例如有人說,「澎湖人」通常都有很多親戚在高雄,或者換個說法,每一個高雄人在日常生活中,至少會認識一兩個澎湖人。

 

嚴格來說,澎湖跟高雄兩地之間,似乎沒有什麼必然的地理關係,再加上渡海來臺的路徑並非像島內移民那樣便利,這種幾近共識般的群聚印象著實讓人好奇,為什麼高雄會是澎湖人移居臺灣的首選?


從季節性移動到落腳定居

要從歷史上找出澎湖人大量移居高雄的原因,其實不難。1908 年起日本殖民政府為了臺灣南部的國際貿易與經濟開發需求,開啟接連三期的「打狗港築港計畫」,創造出大量工作機會。原本就已經常態性旅居屏東、安平等地,從事「出稼」行為的澎湖人,紛紛把握機會轉進高雄謀生,不再維持季節性往返的工作模式。能夠在臺灣有穩定且優渥的生活,讓許多早已厭倦來回兩地奔波的澎湖人趨之若鶩。當時澎湖人胼手胝足的打拼形象,甚至衍生出所謂「澎湖查某,臺灣牛」的俚語,吃苦耐勞的低階勞動族群,成了早期澎湖移民鮮明的族群印象。


高雄港作為日治時期中南部唯一貨物吞吐港,是總督府自豪的重要建設。這張黑白明信片呈現高雄港岸的壯觀,港邊停泊大型輪船,船身旁則有大型重機具正裝卸貨物。(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打狗港築港計畫實質上帶動高雄現代化的發展,不論一開始大規模的填海造陸,或是後來因應商業成長而興起的城市建設,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因此對附近居民來說,當時的高雄是一個充滿希望與機會的新興都市。不僅渡海來臺的澎湖人,就連鄰近的臺南、屏東與嘉義等地,都有不少懷抱著夢想的人們不斷湧入。然而,澎湖人之所以有更高的競爭力,實際上仰賴的是有點出乎意料的因素──「教育」水準。根據臺灣總督府文教局 1928 年的統計資料顯示,澎湖學齡兒童的就學率是 48.6%,高於臺灣本島平均值的 44.8%。所以,澎湖人移居海外的推力,除了缺乏食物與工作機會外,也是因為人才過剩而產生的壓力。


不過,為什麼澎湖的教育水平會比本島還高呢?儘管因為位處離島,教育資源不如臺灣充裕,但澎湖自古以來文風鼎盛,除了政府的新制學校之外,還有很大部分的教育單位,是由地方宿儒主持的「書房」。許多識字的澎湖人來到人不生地不熟的臺灣之後,就算舉目無親、也沒有充沛的人脈資源,仍然可以憑藉基礎的學識能力,獲得本地商家的青睞,獲得較好的工作機會。


根據許多早期旅居高雄的澎湖長輩自述,當年原本單純想從學徒做起,但因為識字、懂算數,很快在同儕中被拔擢;等到有較好的發展機會時,便返鄉招募親友一起來臺打拼創業,再依賴同鄉情誼的專業團體彼此協力,形成一個更為龐大的專業團體。這樣的發展模式幾乎是第一代澎湖移民的縮影。

 


打造高雄城市新風貌

來臺參與高雄城市建設的第一代澎湖人,很多後來都成為高雄營造業的主力。根據政府營建單位的資料統計,戰後以來高雄的甲級營造廠中,由澎湖人所創設的佔有相當驚人的比例;這樣的發展脈絡也適用於建築師,1971 年成立的臺灣省建築師公會第一任理事長,即為澎湖菓葉移居高雄的許仲川,在此之前還有與王大閎並列為臺灣十大建築師之一、以三信家商波浪大樓與高雄佛教堂等建築設計廣為人知的陳仁和,以及嘗試以水泥仿傳統木構、開創出近代廟宇設計潮流的謝自南等人。


陳仁和生涯晚期繪製鳳山農會肉品市場時的工作照。(Source: 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陳仁和,或許是用來具體定義這個由澎湖人開創的盛世的最好例子。他在 1922 年出生於澎湖白沙鄉吉貝島,小學時因為父親經營大河旅社而舉家移居屏東。高雄中學畢業後,他進入建築教育名校早稻田大學專門部理工學部建築課就讀,並受教於日本近代建築大師內藤多仲、今井兼次與明石信道等人。1945 年畢業返臺,於 1950 年後取得建築師資格後,在高雄鹽埕埔田町成立陳仁和建築師事務所,展開長達將近四十年的執業生涯,是南臺灣地區戰後相當重要的建築師之一。


從設計的專業上來看,陳仁和的作品風格充滿了現代建築的形式語彙,最大的特色在於對結構與構造設計的自信,在當時同時代的南臺灣建築師中鮮有對手。不論其成名作高雄佛教堂、被譽為臺灣粗獷主義經典的三信家商波浪大樓、大同國小禮堂,以及生涯晚期的鳳山農會肉品市場等案例,陳仁和的建築設計作品都呈現出一種君臨天下的態勢。


陳仁和的作品大同國小舊禮堂,現已不存。(Source: 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但如果從建築的專業來看,陳仁和在建築上的成功,實際上是來自整個高雄澎湖社群集體創作的傑作。


團結面對挑戰的澎湖人

以三信家商為例,促成此案的業主代表黃慶雲、建築師陳仁和與營造廠負責人吳甲一皆為澎湖人,甚至從招標文件中的紀錄可以發現,當時參與投標的營造廠更有高達九成是由澎湖人經營。


三信家商波浪大樓招標文件中所載明參與投標之廠商,幾乎皆為澎湖人所開設。(Source: 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之所以會有這種幾近壟斷的懸殊落差,除了證明澎湖人對於戰後高雄地區營造業的掌控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面對戰後動盪局勢的能力──如材料價格的波動使得工程造價難以掌握,傳統營造廠不見得有能力配合新穎的建築設計等。這些外人認為艱鉅的挑戰,覺得風險太大、沒利潤的爛攤子,陳仁和與澎湖的鄉親卻能團結一致克服。


這種基於同鄉力挺而協力合作的模式,不斷出現在陳仁和及其他旅居高雄澎湖籍的建築師生涯中,也是造就澎湖人主導高雄戰後城市建設的最重要關鍵。

 

(本文作者為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候選人)


《觀・臺灣》第 47 期「島與島」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本期《觀‧臺灣》聚焦在島嶼間移動的人群歷史與文化,跳脫「本島」中心,介紹不為人知的離島知識,並轉而以離島、以海洋的角度回望臺灣。
文章資訊
作者 柳青薰
刊登日期 2020-10-19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Pescadores!澎湖與海
透過移動的軌跡、餐桌的菜餚與漁民的日常,我們將道出海所串聯的,澎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