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澎湖今天不吃魚:海鮮皇城之內,許多人的最愛竟是牛雜與米糕?

2022-12-14
日治時期碼頭附近的市場內販售有牛肉,由於日人不吃牛雜,碼頭周邊也出現許多販賣牛雜、牛肉料理的小攤店,牛雜湯從此在澎湖生根——(首圖素材:作者自攝)
收藏
早在 16 世紀葡萄牙人喊出那聲 “ pescadores ” 之前,澎湖早已是漁人之島。這次專題,讓我們重新理解澎湖,重新閱讀那些因緣際會來到澎湖的人、那些在澎湖落地生根的人,以及那些離開澎湖的人。透過移動的軌跡、餐桌的菜餚與漁民的日常,我們將道出海所串聯的,澎湖的故事。
 
第二篇上場的,是燒唿唿(sio-hut-hut)的牛雜湯──你將一窺正港的澎湖餐桌,發現在地人歷史悠久的畜產與米食文化,參透澎湖人一日三餐的秘密。誰說澎湖只吃海鮮呢?

龍蝦、螃蟹、明蝦、生蚵、土魠魚,講到「澎湖人的餐桌」時,這是否會是你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印象?
 
其實,這印象也對,也不對。
 
因為,在澎湖人的人生中,海鮮,只佔了他們一半的時間。另外一半的歲月裡,澎湖人以牛雜湯、羊肉爐與「米粿」類料理,渡過了他們的海港人生。
 
(以下為閃光文,肚子餓或心靈無法承受者請先存檔退出下次再看)
 



翻開各路部落客推薦的「澎湖早餐」,你將驚訝地發現,澎湖的「必吃經典早餐」名單中,「牛雜」居然佔了相當高的比例。
 
譬如總是大排長龍的「北新橋牛雜湯」最知名,另有位於北辰市場的「阿婆牛雜湯」、市郊區的「石泉牛雜湯」與外島西嶼的「阿男牛雜湯」,都是澎湖在地人與觀光客會一起排隊分享的早餐。
 
不過,以澎湖的地理環境、島嶼面積,並考量傳統臺灣農村文化中「不吃牛肉」的淵源,澎湖牛雜湯如此多嬌,並不常見。畢竟,先不論農業社會的禁忌,常態性地宰殺牛隻、取內臟在技術上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似自然環境嚴酷、惡劣的漁業島嶼上,是如何發展出牛雜文化的?
 
根據飲食文化學者陳玉箴(2013)的考據,澎湖吃牛肉、牛雜的傳統,自日治時期便有記錄。當時碼頭附近的市場(應為啟明市場)內販售有牛肉,重要的顧客來源即是日人與日本軍隊。日人不吃牛雜,因此在碼頭周邊,也出現許多販賣牛雜、牛肉料理的小攤店,廣受一般澎湖民眾喜愛。
 

養牛曾經是澎湖的重要產業之一,圖為用當地硓𥑮石搭建的牛舍。(Source: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發布於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不過,當時的馬公居民,對於吃牛肉的意見,並非完全同一。出生於 1931 年的耆老何協昌生前回憶,他即便到了中年時期,在碼頭吃完牛雜料理之後,往往都還要在市街上閒晃許久,待身上的牛味完全散去之後,才敢回家,以免被母親一頓好罵。
 
這個有趣的小故事,標誌著馬公市街上不同時代的飲食文化重層性:出生在清領時期的母親,堅持著農村文化中敬牛、不吃牛的習性;而在 1930 年代出生的兒子,則已經受到日本明治維新後的洋食文化影響,覺得牛是可食用的畜產。
 
在 1950 年代之後,各省軍民來到澎湖,駐守這海峽兩岸之間的重要軍事樞紐,亦讓澎湖的吃牛文化更加豐富。如今仍受到許多觀光客青睞的「北新橋牛雜湯」,便是由來自北京北新橋的軍人所創辦,至今已傳到第二代。
 

澎湖最知名的北新橋牛雜湯,濃郁的牛肉味充實著海島人的心。(Source: bryan.../CC BY-SA 2.0)

而除了牛肉與牛雜之外,澎湖的其他畜產料理亦獨具一格,可以說是澎湖的隱藏版美食。直到今日,澎湖都還保有食用本地羊、本地豬與本地雞蛋的文化。哪怕是路邊看似不起眼的羊肉爐、牛肉麵店,都因為享有「地產地銷」優勢,而有獨特的鮮美滋味。
 
舉例而言,前述的「北新橋牛雜湯」雖因銷售量大,多數牛肉、牛雜都自國外進口,但每週一、二都還會供應澎湖本地黃牛所製作的牛肉湯,滋味生猛。
 
而在馬公市街上,由年輕的返鄉夫妻所開設的「小島一隅」餐酒館,其中的鎮店名菜之一,便是以澎湖本地放牧牛製作的牛肚與牛舌料理。經名家蔡珠兒鑑定點評,「肉味純淨,毫無腥膻,反帶微淡草香」,同樣也是只有「本地牛」才能帶給大眾的飲食體驗。
 
從這些自古至今、繁複繽紛的畜產料理可以看出,澎湖──尤其是馬公市街上──飲食文化是相當多元的,並不只限於「靠海吃海」的魚蝦蟹料理,而是受到臺灣與世界風潮影響,展現出多樣面貌。
 
舉例而言,曾經被旅遊作家福熊老師仔細考證過的澎湖名產「炸粿」,就是由泉州移民結合故鄉料理與澎湖風土特色而成的小食。由在來米漿做外皮,高麗菜末與狗蝦、鯊魚或小管做餡料,形成全臺唯一的混血美味。
 

雖然長得像,但炸粿與蚵嗲還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可別搞錯了喔!(Source: JimXpp/CC BY-ND 2.0)

值得一提的是,澎湖本身並不產米,自有清以來,便常常發生主要糧食不足而衍生的饑荒問題。一直到 1960 年代左右,多數平民都還以清貧的「薯米」(即以地瓜籤曬乾、切碎蒸熟,仿擬米的形狀,稱為薯米)為主食,像炸粿這些以米漿做的食物能普及,也是經濟相對富裕之後的現象 。
 
而與炸粿常常同時出現、看似不太起眼,卻很能彰顯澎湖人對飽足米食熱愛的小吃,是一片長方形的炸鹹米糕,完全不包其他餡料、調味,就是一大塊純米裹漿油炸,稱為「米糕炸」。同樣根據福熊老師考證,臺灣的炸粿攤吃的多半是甜米糕口味,罕見鹹米糕版本,米糕炸就算未必是澎湖唯一,應該也堪稱是當地特色。
 
或許,澎湖人的 DNA 中依然暗暗記得父祖輩的飢餓回憶,至今經濟富裕後,仍願意將一大塊純米作為小吃,吃得津津有味,追求飽足感覺?不得而知。
 
另一個堪與「米糕炸」的飽食美學並肩的,是澎湖的「漁港麵」文化。雖然名之為漁港麵,但恐怕要令前來尋魚的遊客失望,裡面多半都沒有太多海鮮料理,反而有大量的豬肉內臟黑白切、小菜與紮實麵條,是給清晨自海上歸來的漁民所享用。
 
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間,要屬位於澎湖第一漁港的「漁港麵店」。
 
這間望著海的麵店,每日早晨都有排隊人潮,到中午即收攤。麵點本身普通,也僅有乾/湯與米粉/麵四大象限排列組合,但重點都在小菜裡──平價的豬舌、生腸、肉片和天梯(少見的豬上顎),新鮮無腥味,淋上新鮮濃郁的蒜泥,就是澎湖最道地的漁港味。
 

一盤黑白切,與陽春麵、鹹鹹的海風堪稱絕配。(Source: Rockhsp/CC BY-SA 4.0)

而當你在此坐下,不顧什麼城市裡斯文約會形象、口氣清新的要求,開始大啖蒜味黑白切的同時,與你併桌、看起來有點疲憊的大哥,可能就是剛剛自海上歸來的漁民。
 
在呂伊庭的文章當中指出:「有別於農村或都市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漁村是完全相反的生活時間,討海家庭的一天從下午三點開始⋯⋯大約到了清晨七、八點,漁獲差不多賣完,討海人還需要去幫漁船加油、加冰⋯⋯等這些都忙完後才能回家吃飯休息。」
  

你在漁港邊遇見的他,不會與你一同大吃海鮮,但作為貢獻海鮮給大家的海上男兒,他現在需要一碗漁港麵、三兩樣生猛的黑白切,配上兩大匙蒜泥。吃完,他就要回家睡覺,預備著下午起床再次出海了。
 
在海鮮之外,澎湖人還吃牛、羊、豬肉,也愛大口吃鹹米糕。同時兼具著多元文化性格與本地食材特色,料理手法有時細膩、有時粗獷,未必需要魚蝦,才能度過依海而生的每一天。
 
這,就是澎湖人的餐桌故事。

 

🐙 Pescadores!故事海鮮祭 🐙

故事X海鮮,一場生猛活跳的知識饗宴

這個冬日,故事StoryStudio 與澎湖海鮮皇族海鮮跨界上菜,帶領大家航進這片屬於澎湖的海,一起吃海鮮讀故事,一次滿足你的頭腦與胃!

詳請請鎖定→→海鮮祭活動專頁 
文章資訊
作者 何欣潔(澎湖海鮮皇族共同創辦人)
刊登日期 2022-12-14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Pescadores!澎湖與海
透過移動的軌跡、餐桌的菜餚與漁民的日常,我們將道出海所串聯的,澎湖的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