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後的是 1983 年從馬路運來臺南公園的兩輛機關車 CT251 與 DT652,至於各位眼前的這四輛蒸汽機關車模型,則是我在 1990 年前後分別完成的,其中就有 CT250 型跟 DT650 型的機關車模型,這些平常是很難讓他們出門的。」
2020 年 4 月 22 日下午,鐵道達人蘇昭旭老師在臺南體育公園裡兩輛蒸汽機關車修復完成的典禮現場如此介紹。雖然只是簡單介紹這四輛蒸汽機關車模型的來歷,以及其中兩輛與剛整修完成的實際機關車 CT251 與 DT652 同型號,但老師眼神中閃爍著光芒與熱情,似乎其中蘊藏著許多故事。
試想,當時還是學生的蘇老師需要自己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四處蒐集,並且親手打造,甚至許多零件並非能夠購買到相符的樣貌,必須自行加工,可以想見老師珍藏這些蒸汽機關車模型(包括 CT250、DT650 與 CT270、CK120 四種車型模型)所代表的重要意義。在老師一一介紹他們的來歷後,緊接著更將累積三十多年的鐵道研究經驗,毫不私藏地向與會的大家分享,這也讓我們圍著老師與模型聽得津津有味。
還記得那天下午,微黃的午後陽光灑落,在這六輛大大小小、黝黑的機關車身上,反射出閃閃亮光,就像他們隨時都可以噴著煙行駛起來一般。
也不知道是不是那畫面實在太美,蘇昭旭老師突如其來地精神奕奕,向旁邊一位手中相機快門從沒停過的女士說道:「如果靠近一點,以機關車的視角來拍照,看看是不是就像在奔馳著呢?」老師借了女士的相機,拍了一張宛若蒸汽機關車模型真的奔馳起來的照片。
我也不禁順著老師的話,將視線凝聚在這兩輛 1/50 scale 的模型上,看著那根車軸、那圈輪框、那片車頂⋯⋯,它們細緻得讓人入迷。但心中也浮起了一道接著一道的問題,「前面那兩塊板子是做什麼用的?」「那輪子裡有蹼耶!這是怎麼做的?」「老師花多少時間做這些模型?看老師的眼神,可以想見他投入了多少心血在上面。」
最終,心中的疑問停留在一個問題上,從這問題開始帶著我認識蒸汽機關車、模型與蘇昭旭老師:
「它們是誰呢?」
CT251 與 DT652?那是兩串「密碼」嗎?
話說從頭,這兩輛編號分別為 CT251 與 DT652 的蒸汽機關車與臺灣的邂逅,可以從 1935 年說起。
那年 9 月,正是臺灣總督府籌備「始政四十週年臺灣博覽會」的前夕,這是一場用以宣揚日本當局在臺灣四十年建設的博覽會,當時邀請到許多日本的皇親國戚、政要顯赫來臺參與盛會,也因此總督府先前已分別向三菱重工會社訂購四輛最新型的 C55 型機關車(也就是戰後的「CT250 型」)、與川崎重工會社訂購一輛,準備用於牽引接送貴客的客車。但直到此時,也只有川崎重工製作的 C555 到達,經過基隆到臺北間的試運轉後,預計在博覽會期間(10 月 10 日到 11 月 28 日)投入基隆到臺中的旅客運輸工作。至於其他輛則是在 10 月到 11 月間才陸續抵臺。
不過 C55 型機關車的引進,確實為旅客帶來一種全新的乘車感受。高速行駛的 C55 型,讓乘客宛若乘著風,在當時《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中被稱為「爽凉の怪物」[1];其次,由於 C55 型機關車帶來速度的提升,大幅度縮短交通的時間,影響在臺灣的生活,因此總督府視其為帶領鐵道客運進步的要角。種種誘因,讓總督府在 1937 年又向三菱重工訂購四輛同款機關車,可以想見總督府對於這款機關車的喜愛。
說到 CT652,其實在日本時代屬於 D51 型機關車,他們與臺灣的關係則要從 1937 年說起。臺灣隨著日本也進入戰爭時期,軍需、軍糧、軍人等軍事運輸需求大幅增加,臺灣總督府因此從日本各製造商引進代表性的貨運機關車 D51 型。它們具有 17,000 公斤力(kgw)的牽引力,一次可以拉動十節車箱,成為蒸汽機關車中牽引力最強的車種。D51 型最高時速達 85 公里,與客運用機關車相比絲毫不遜色,也因此成為日本本土大量生產的貨運用機關車,對臺灣總督府來說,引進這些新銳的機關車,也是臺灣鐵道貨運的一大躍進。
光是 1939 年、1940 年,總督府就分別由川崎重工會社與大阪汽車會社引進六輛機關車,編號由 D511 到 D516。此後,又仍持續引進 D51 型機關車,統計在戰前就有 27 輛在臺工作,戰後又送來因發生戰爭而暫時滯留日本的五輛,以及1951 年利用美援經費引進五輛,可以想見這型的機關車受歡迎的程度。
這些車在戰後編號改制時,原本編號 C551 到 C559,改為 CT251 到 CT259;同樣的道理 D51 型機關車則改稱為 DT650 型,編號也改為 DT651 到 DT687,尤其可以發現 DT650 型在臺灣運行的數量之多。也因為 DT650 型在戰火下仍為了運送物資而奔馳,我們可以在臺南體育公園展示的 DT652 身上,看到許多子彈留下的痕跡,可以想見當時盟軍戰鬥機在臺灣進行掃射時,它在槍林彈雨中英勇奔馳的模樣。
1/50 scale 裡的機關車細節
為了更了解這兩輛機關車,在一個微熱的午後,我來到老師打造的「交通科學技術博物館」拜訪。在充滿火車模型、船艦模型、飛機模型的博物館裡,老師指出了妥善收藏在櫃子裡的 CT251 與 DT652。
「他們還是要在戶外才能展現他們自己,現在看起來就像是籠中的鳥。」這兩輛老師在學生時期完成的機關車模型,可以看到他所投注多少心力,即便已經從原形縮小到 1/50 的大小,仍然可以看到許多毫不馬虎的細節。
像是安裝在煙囪兩側的「除煙板」,正是這兩輛車都能以時速高達 85 公里高速行駛的表徵,它的目的是讓燒煤炭的煙能夠更快速向上對流,透過氣流導引,可以讓爐火更旺,也能夠讓機關車維持高速行駛。
再將眼光往車身頂稍加移動,從 CT250 型引進開始,已經進入一個流線型的車體。所謂「流線型」車體,最主要是讓氣流通過車身時能夠更順暢。在過往的車子,煙囪後會有兩個明顯的凸起,主要是包覆內部砂箱與氣包,當進入 CT250 型之後不僅將兩者合併,更讓這樣的凸起不會過於突兀,主要也是為了高速行駛時能夠讓氣流經過車身時更順暢的設計。
接著老師更指引我注意兩輛機關車模型不同的輪子,剛好呈現一個時代的交替。過去還是使用馬車的時候,輪子是以輻射狀支架設計,一方面便於製作,一方面在維修上也較為容易。進入蒸汽機關車時期,輪子的設計模式也跟著沿用了輻射狀的車輪。然而,輻射狀的車輪面對逐漸增大與增重的車身,以及需要逐漸擴張的輪徑,車輪裡的支架支撐度則無法負荷,車輪更容易彎曲損毀,於是就出現了像是 CT251 的蹼狀車輪,在支架與支架間增加蹼狀結構,協助加強支架的支撐力,這對車輪的支撐力確實產生了一些效果,但是在模型製作上就遇到難題。
由於日本原裝的盒裝模型材料上,並沒有蹼輪的設計,甚至更沒有 C55 型(CT250 型)的材料,也因此需要利用 C57 型(CT270 型)車身與 C51 型的 1750mm 輻射狀車輪為基礎,進一步改造。老師是這樣說的:「改造這兩台車,完全依賴著自己的堅持與能量。」像是車輪的蹼狀構造,「是很小心地用補土慢慢去補,補完之後再拋光,重複打磨下才能夠接近蹼狀車輪的樣子。」最後還要上色才算完成。我仔細一想,這些繁複的工作是要在 3.5 公分大的車輪上,細細地重複補土、打磨,那會有多麼困難,而光是車輪就必須如此堅持與小心,可以想見蘇老師對這兩輛機關車模型投注了多少心力。
回到車輪的發展上,蹼狀車輪還只是過渡期,在工業技術的進步下,以及進入戰爭時期的需求,容易折損的輻射車輪遭到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透過壓製而成的圓孔狀車輪,所以在像 CT270 型以及 DT650 型都採用這種車輪。
透過蘇老師經由模型的解惑,從這兩輛機關車身上,就可以看到一個時代交替與演進的過程。
畢生心力淬煉職人
訪談的最後,蘇昭旭老師一邊聊著機關車一邊為之前拍攝的模型照片進行修圖,他邊修邊說著:「我們這些研究鐵道的人,有時候都很討厭自己做得不夠完美,我們一生的努力目標,都是止於至善,卻是永無止境。像是這個車門的位置應該要再後面一點,也許一般人看不出來,但我真的覺得車門應該要往後移 80 公分(在模型上是 1.6 公分)才對。一般人就會覺得我們是瘋子。」
從小,蘇老師就特別喜愛火車,後來也因此選擇投入交通管理科學領域的研究,在成大讀博士時,儘管當時社會普遍覺得鐵道發展已進入瓶頸,蘇老師仍抱持著熱血投入,初心不改。
蘇老師說:「一生盡本分做好一件事,此生已足」,1996 年蘇老師完成了一個 CTC 鐵路行控中心模型,不僅僅上頭的火車會運行,更可以進行電腦行控中心操作。這也開啟蘇老師 20 多年以來「鐵道智庫」建置的序曲。如今也完成了 48 本專書,內容包羅萬象,從臺灣到世界鐵道,老師都有所著墨,發展成一套鐵道智庫全書。
就像老師最後所說的:「一個一生不變的職人,投入做他最愛的事情,並不是因為發現外在的世界,而是發現了自己。」
眼前這位對鐵道執著的「職人」,他已將一生投入在他的最愛上。
[1]〈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 カメラ前奏曲(17) 明朗臺博の花形 新銳C五五型機關車 將に臺鐵始まつての怪物〉,《臺灣日日新報》,1935.09.23,7版。
交通科學技術博物館館長 蘇昭旭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