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人的祖先是日本人,還崇拜魔鬼吃人肉?18 世紀一本讓人看傻眼的福爾摩沙瞎扯記

2022-07-06
任何一個臺灣人讀到這本書,都會露出跟詹森博士一樣的表情......(Source: Joshua Reynolds, edition by Eugenio Hansen, OFS/CC BY-SA 3.0)
收藏

西元 1704 年,曾有人出版了一本記述臺灣史地與風土民情的暢銷書籍。此書暢銷到甚至再版了數次,更曾在歐洲掀起了一陣福爾摩沙熱潮。

可是,請容我先預言各位看完整本書之後會有什麼表情。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我他媽的到底看了三小。」
 

這本書的全名為: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Description of Formosa,an Island subject to the Emperor of Japan”

《福爾摩沙歷史與地理的描述 一座位於日本帝國統治下的島嶼》


看來是一本描述日本殖民時代臺灣的作品呢,沒什麼問題吧……個頭啦

這本書的出版日期可是 1704 年,相對的中國是清朝初年的康熙年間,日本則是著名的「犬公方」德川綱吉幕府將軍統治。換句話說,別說日本殖民了,連簽馬關條約的李鴻章都還沒投胎呢。

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總之,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本書的作者。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各位先生女士,請容我向您介紹喬治.撒瑪納札。福爾摩沙王族的末裔,19 歲時被天主教徒綁架流落他鄉,橫跨重重惡海來到不列顛居住。身為第一名造訪歐洲的福爾摩沙人,他撰寫了:《福爾摩沙歷史與地理的描述 一座位於日本帝國統治下的島嶼》一書。(由於全書名太長,以下簡稱《福爾摩沙誌》

此書是研究福爾摩沙歷史、地理、文化的權威著作,乃是作者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寶貴文獻。不僅詳細記述了福爾摩沙的風土民情、歷史文化,甚至還描述了珍貴的福爾摩沙文字,乃是語言學史上的一塊瑰寶。

《福爾摩沙誌》在當時的西歐廣受好評,不僅被譯為多國語言,更是多次印刷再版。

那我們就來看一下他到底寫了什麼吧。
 

  • 首先,福爾摩沙島位於日本以南、中國以東、呂宋以北,位於北回歸線上。

(嗯嗯,他講得對。而且還沒和泰國弄錯,真是厲害。)
 
 

  • 福爾摩沙氣候宜人,風景優美。但是地震、暴風雨等天災甚多,冬天也頗為寒冷。

(對對對,真的是這樣沒錯。) 
 
 

  • 福爾摩沙人稱自己的島嶼為嘉德阿威雅嘉德是美麗,阿威雅則是島嶼之意,和福爾摩沙語意相同。

(喔,這個倒是沒聽說過,是哪族原住民的語言嗎?)
 
 

  • 福爾摩沙人有吃人肉的習俗。

(呃?番膏的記載竟然在歐洲也有出現?)
 
 

  • 福爾摩沙曾經歷伊斯蘭政權統治,也曾和歐洲荷蘭等國有著密切的貿易關係。

 (怎麼開始感覺怪怪的,只不過好像也沒講錯很多。)  
 
 

  • 福爾摩沙的貴族習慣在地底建造豪宅居住,因此作者才會擁有和歐洲一樣白皙的皮膚。

(夏天真的很熱,當時的福爾摩沙人很懂避暑嘛。)
 
 

  • 福爾摩沙人的祖先是日本人,因此和日本有著類似的風俗文化。

(嗯,三小?)
 
 

  • 福爾摩沙統治者是來自日本的皇帝莫里安大奴,他以奸計竄得日本皇位後攻佔福爾摩沙。

(欸,這是哪位?)
 
 

  • 福爾摩沙人有崇拜魔鬼的風俗。

(硬要講好像也沒錯的……樣子?)
 
 

  • 福爾摩沙人為了祭祀魔鬼,每年都會獻祭兩萬名孩童的心臟。

修但幾咧!)

好了,想吐槽的各位可以開始了。

相信各位看到這裡也猜到了。

喬治.撒瑪納札根本不是福爾摩沙人,他甚至連亞洲都沒去過,甚至我們連他的真名為何都不知道。

事實上,他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法國人,但是天生皮膚較黃、面容也有些許亞洲人的風味。他幼時曾在教會學校就讀,也因此習得了流利且精湛的拉丁文。

撒瑪納札家境並不富裕,但是他又想滿足自己能在歐洲四處遊歷的慾望。因此,他開始藉由自己的外表和所聞欺騙周遭,博取注意與同情。

一開始他偽稱自己是日本人,但是當時日本已和西方有所接觸。所以他開始改稱自己是「福爾摩沙」人,一座西方僅知其名,但不知其詳的島嶼居民。
 
之後他與一名英國國教的牧師亞歷山大.英尼斯(Alexander Innes)合作行騙,兩人一同跨海來到了英國。牧師宣稱他教化了一名來自遠方的異教徒,並且給了他一個聖經風格的名字:喬治.撒瑪納札。(來自於亞述國王薩爾瑪那薩爾五世)

牧師因為「教化」異邦野蠻人的功績廣受稱讚,而獲得教會「認證」的撒瑪納札也正式走上了騙徒之路。

他利用自己酷似亞洲人的外貌,以及他以豐富想像力掰出來的「福爾摩沙」四處巡迴演講。不少好奇的聽眾前來聽講,其中有純粹的好事之徒,也有正經八百準備吸收新知的學者。

聽完他的「親身經歷」後,英國的觀眾表示:  

 

和各位的感想相反。事實上,當時的英國大眾對於福爾摩沙的理解近乎趨近於零,他們只知道有這個島嶼,但是對於福爾摩沙的史地文化毫無認知。

撒瑪納札天生就擁有一瓣能言善辯的蓮花舌,又在旅行途中聽聞了不少的異國趣聞。再加上他自身對於語言學有極高的天分,甚至能當場湊出一句又一句的「福爾摩沙語」,一時之間連英國的學者們都相信了他口中的「福爾摩沙」。

就在萬眾愛戴下,撒瑪納札開始將自己先前瞎掰的內容集結成冊,並且出版販賣。這就是架空的福爾摩沙偽史《福爾摩沙誌》。正如上文所述,《福爾摩沙誌》在英國廣受歡迎,甚至是翻譯傳播至歐洲各國。

 

《福爾摩沙誌》初版封面(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福爾摩沙誌》內附的插圖,描繪了福爾摩沙人的穿著(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但是隨著書籍的出版,開始有人對於撒瑪納札產生懷疑。
 
英國對於福爾摩沙理解甚少,但是其他國家則不然。

此時的 1703 年,距離荷蘭被鄭成功逐出臺灣不到半世紀,不少荷蘭人仍擁有對於這個島嶼的清晰記憶。再加上他在書中也提及了日本相關的歷史,更是讓不少曾前往日本的歐洲人士產生懷疑。

其中最早提出質問的,就是已在亞洲傳教許久的天主教耶穌會教士。

曾經親身前往亞洲旅居傳教的馮奈特神父為了真相與撒瑪納札辯論。而撒瑪納札則是以英國國教為後盾,狡詐地將話題引導至新舊教之爭脫身而去。

撒瑪納札雖然暫時在辯論中獲勝,但也有更多有識之士以更嚴格的角度審視這個「福爾摩沙」。
 
最著名的懷疑者則是愛德蒙.哈雷,大家都知道哈雷彗星就是由他計算出軌道,並且成功預測這彗星每隔 75 年至 76 年會再度造訪地球的夜空。

 

哈雷彗星的軌道計算者哈雷(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哈雷基於他對於天文地理的知識,對撒瑪納札問出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請問在福爾摩沙是否有陽光從煙囪直射而下的日子呢?」
 
撒瑪納札一時之間無法理解這個問題用意,他直接否定的哈雷的疑問。而在聽到撒瑪納札否定的瞬間,哈雷就知道他抓到這個騙子的小辮子了。
 
根據地理常識,福爾摩沙——也就是臺灣位於北回歸線之上。因此在每年的夏至,陽光將會以  90  度直角照下,也就是「從煙囪直射而下」。
 
所以撒瑪納札在回答否定的瞬間,馬腳也從他的口中露了出來。
 
撒瑪納札雖然連忙發揮了他詭辯的功力,用「福爾摩沙的煙囪是彎曲的」來圓謊。但隨著質疑越來越多,人們對他的信任已不如以往的堅定了。
 
人們先是翻出了荷蘭傳教士干治士的著作來查證,他曾在荷蘭時期親自到訪福爾摩沙,並深入西拉雅族的新港社進行傳教和教育工作。
 
為了讓沒有文字的西拉雅族人讀懂聖經,他更是以羅馬拼音幫西拉雅語創造了文字和字典。這就是著名的新港文字,現今已消逝的西拉雅語少數留下的重要史料。

 

荷蘭語和西拉雅語並列的聖經(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和干治士的著作一比,撒瑪納札的《福爾摩沙誌》就顯得浮誇且錯誤百出,特別是兩萬名孩童心臟獻祭的部份飽受各方的吐槽與批評。但撒瑪納札仍是努力找出干治士著作中的不合理之處,用反問的方法替自己辯駁。

 
要被奉獻兩萬名孩童心臟的惡魔(圖片來源:flickr)

最終,英國皇家學會決定一次性的解決撒瑪納札帶來的爭議。解決方法也很簡單,找個真的去過福爾摩沙的人來問問看就知道了。學會找到一名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僱員來解答問題,他曾在鄭氏東寧政權時期被派駐在臺灣洽談商務,可說是英國當時最理解福爾摩沙之人。

而對方的回答則是:
 

我叫基德,是一名東印度公司員工……開玩笑的,人家的名字是 Samuel Griffiths。

一刀斃命,無須再言。無論撒瑪納札七吋不爛之舌如何善辯,也已經喪失了福爾摩沙人的資格。

謊言被徹底揭穿的撒瑪納札逐漸從公眾的眼神中消失,他改行做起了一些正經的文書、翻譯工作,並且還真的做出了一些成績,讓他後半輩子不用再靠行騙為生。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位通常被稱為「我看了三小」的先生名為塞繆爾.詹森博士,他其實也是撒瑪納札的畢生摯友。

塞繆爾.詹森是一名苦讀出身,但成就斐然的作家與詩人。他的代表之作則是《英文字典》(又稱《詹森字典》)。這是他耗費九年光陰,獨自完成的字典。

雖然這不是第一本英文字典,但是卻是當時公認最為優秀的一部。此評價是由於詹森博士的考證確實,並且透過其文采將例句寫得流順通暢、妙語橫生。

就讓我舉個例子:

 

(附帶補充有些人可能已經知道的小知識: 我看了三小的梗圖實際上是因為詹森博士視力不佳,所以他得瞇著眼睛近盯著看書。 )

根據詹森博士的記述,他認為撒瑪納札是一名博學且虔誠的好人,顯然撒瑪納札已從自己年輕時的荒唐中徹底脫離。

事實上,撒瑪納札確實反省了自己行騙的過往,也承認了自己編造出來的「福爾摩沙」乃是參照干治士的著作與一些異國奇聞混合而成。像是最具爭議的萬名孩童心臟活祭品,就是他將阿茲特克的活人獻祭文化誇大而成。

最終,「福爾摩沙人」撒瑪納札平靜且悄悄的在倫敦的一角離世而去,享壽 84 歲。

 

那他瞎掰的《福爾摩沙誌》一書,是否就真的毫無價值呢?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本書確實留下了一些影響。

像是諷刺作家強納森.史威夫特的名著《格列佛遊記》就曾從《福爾摩沙誌》中取材。

這個時候就來個 ACG點吧,而且或許也有讀者已經知道了。

《格列佛遊記》中的《諸島國遊記》一章中,主角格列佛曾到訪一個浮於空中的王國,而那個王國的名字,應該會讓大家有著熟悉又懷念的感受。
 

拉普達

 

沒錯,《天空之城》。宮崎駿創作本作的靈感正是來自於《格列佛遊記》,也用了同樣的名字為浮空之城命名。

就算我們單看撒瑪納札的《福爾摩沙誌》一書,也會發現此書的確實值得一讀。撒瑪納札的成功,扣除當時的資訊不流通的因素之外,也和他優秀的設定能力有關。

 

書中記載國王所使用的樓船(圖片來源:flickr)

 

他筆下的虛構島國擁有頗為完整的歷史、地理與文化,而撒瑪納札在語言學方面的天賦甚至讓他粗略建構出了史上第一個架空語言:「福爾摩沙語」。

 

福爾摩沙語的字母對照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儘管撒瑪納札撰寫《福爾摩沙誌》的初衷是為了行騙,但是卻也意外讓他成為了架空世界設定的鼻祖人物。所以以後有人開始討論架空世界的起源時,各位說不定可以這樣回答:

「我知道,是嘉德阿威雅,又名美麗之島福爾摩沙。」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原文為在這個世界上,有另一個福爾摩沙
文章資訊
作者 Satoman
刊登日期 2022-07-06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