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 年代的臺灣,面臨政權更迭、國家陷入戰後重建、處在民生物資短缺、戒嚴、高壓政治,「壓抑」也許是大眾近乎唯一的聯想,但當時社會其實並存著出乎意料的面相——「充滿活力、生機的娛樂產業」,例如蓬勃發展的布袋戲、歌仔戲、電影、廣播與報章雜誌。
在沉重政治氛圍下,這些娛樂從鋪天蓋地的政治控制中取得微妙的平衡,人們透過娛樂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壓抑」與「娛樂」彼此相互牽制,提供了獨特的畫面。
在這個還沒有電視的 1950 年代,臺灣人透過娛樂體驗而交流情感,構成了一幕又一幕生動的庶民生活史!
1950s 潮人指南
IG、FB、VOGUE、JUKSY、Spotify、Netflix⋯⋯,要當 21 世紀的潮人並不難。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潮流資訊永遠都不會嫌少、只怕看不完,但如果生在 1950 年代的臺灣就不同了——當時候電視尚未普及、網路還不發達,想成為最時尚、最文藝、最洋派的當代潮人,又該怎麼做才能接收最新的訊息呢?
以下介紹兩個 1950 年代最受時下年輕人青睞的管道——廣播以及雜誌。
廣播——空中的俱樂部
在電視普及以前,廣播扮演重要的資訊傳輸的角色,因為一般民眾即使不識字也能透過廣播知道許多事情。政府也熱愛利用廣播這種具有無遠弗屆的傳送能力將訊息快速有效率的傳遞出去,例如日本宣布投降的玉音放送、陳儀宣布戒嚴,皆是透過廣播傳送。
臺灣廣播業萌芽於日治時期。1925 年總督府為慶祝在臺施政三十週年,在總督府內設置了一臺小型放送機,雖然只是實驗性質,但這是臺灣第一次聽到廣播值得紀念的時刻。一直要到 1931 年臺北放送局的開張,廣播才算進入正常運作、才算正式走入臺灣人的生活。然而想聽廣播並不容易,因為聽眾首先須擁有收音機、還得再辦理「收音機登記」並繳交「月費」,才能在家收聽廣播。
也因為有設備費和月租費,一開始能收聽廣播的人仍以中產階級的日本人為主。雖然一般人無法負擔聽廣播的花費,但還是能在許多公家機關、學校單位收聽廣播,日常逛街時經過稍有氣氛的餐廳、咖啡館、西服店⋯⋯,也是有機會聽到廣播的。
到了戰後,國民政府直接接收了日治時期已有一定基礎的廣播建設成果,為了促進民眾對國語的熟悉度,開始鼓勵民營廣播臺設立。1950 年代,中廣推出自己的收音機,使用美援當資金,讓家家戶戶普及,從戰前的三十萬臺(平均 20 戶 1 架),短短十年增長至 100 萬臺(平均 2 戶 1 架),臺灣人民擁有收音機的數量超過報紙,為民眾訊息接收管道最強勢的媒體。
在政府推波助瀾下,廣播事業一片繁榮,廣播節目種類也日益多元,且兼顧各個年齡層——除了報導性的新聞,更有知識性以及娛樂性節目如:兒童教育、廣播歌仔戲、現場綜藝節目、國語流行歌、搖滾樂、古典樂......,讓廣播成為電視出現前,一般家庭與個人最佳的娛樂媒體,透過收音機,許多感到生活寂寥、清淡與辛苦的民眾也得以獲得慰藉。
——《聯合報》讀者投書,1955 年 5 月 26 日
但「以提升民眾素養、反共抗俄為目的」是 1950 年代政府對廣播的態度,因此廣播內容都必須被嚴格審查,即使是音樂性節目,也會因為種種原因受到箝制,舉例來說,方言歌曲就會受限於國語政策、若是國語歌曲則會受限於思想審查。除了強調民族意識的愛國歌曲外,其餘類型的音樂在政府眼中,都有很大可能被歸類為「靡靡之音」。許多廣播電台的功能漸漸變得只是政府的傳聲筒,娛樂性大大減弱。
因此,在此限制重重的情況下,1957 年開播的「駐臺美軍廣播電台」(Armed Forces Network in Taiwan,簡稱 AFNT,為今 ICRT 之前身)便成了一個別具意義的存在。由於其主要由美方主導,在外交豁免權保護下,便能夠不受國民黨政府干預,成為當時近乎唯一能跳脫戒嚴束縛、自由發出聲音的電台。
就算從現在的角度來看,AFNT 根本是個夢幻電台。一年 365 天,每天 24 小時,完全以英文撥出,完全沒有廣告,音響效果佳,DJ 話少。
週末轉播 NBA、大聯盟棒球,平常則整天放有趣新知,以及各式各樣的音樂(搖滾樂、排行榜流行音樂、爵士樂、鄉村音樂),例如每天晚上八點到九點是 Time Machine 專門播放老歌;每天中午是 A Little Bit of This and A Little Bit of That 介紹台灣各地飲食、旅遊、社交資訊,供在台美軍參考;到了午夜時分,呼號語音剛落,就是一句陰惻惻的男聲:The other side,然後就是激烈的電吉他奏鳴,鼓聲亂敲。來了!重搖滾(heavy rock)時間到了,多少年輕人就等這時候,午夜之際,外頭萬籟俱寂,屋內卻是重金屬殺聲震天,過癮啊!
可以想像,當收音機,那個位於小小昏暗房間的收音機流洩出平日不易聽到的音樂、資訊時,彷彿為那些守在收音機前,懞懂卻又義憤填膺想要做些什麼的青年們打開了什麼,他們聽到的也許不僅僅是音樂,而是沒有邊際的「可能性」,閉著眼,享受著廣播時,也享受到了奔出體制的快感。
也無怪乎這個清新自由﹑且又能夠不斷引進島外新資訊的「駐臺美軍廣播電台」,成為年輕人間的寵兒、被視為接觸歐美流行的重要來源。甚至其影響不只是存在空中,聽眾甚至自發組成廣播俱樂部,更是當時年輕人在通訊工具不普及的年代,在地面認識新朋友的嶄新管道。
從以上的資料回顧,可以窺見 AFNT 的樣貌,以及臺灣年輕人從廣播中得到「娛樂」的喜悅。
雜誌——流行文化的引入
在期刊雜誌方面,到了戰後有如百花齊放——有復活再發刊的期刊、從大陸運送來臺的期刊、本地新創的期刊,還有出版社 1949 隨政府渡過大江大海來臺後製作的期刊⋯⋯,林林總總非常豐富,期刊雜誌從戰後初期的四十多種,到 1951 年的 157 種,再到 1960 年前後的 500 多種來看,可說在電視出現的年代前,臺灣期刊雜誌的數量如「大耀進」般快速發展。
但當時臺灣的出版業界,受限於大環境的壓抑氣氛,只要有關政治、時事的出版品,刊載著總是千篇一律的官方說法,相較之下,過去較不受重視的娛樂、藝文類型雜誌,反而因為有更多發展空間,許多國外新知也得以透過這個管道傳入臺灣,因此在當時年輕人間引起不小的熱潮。
而期刊雜誌的風格,受政府的親美政策及美援、美軍駐紮影響,便以當時美國流行文化為潮流指標。許多本土新興流行雜誌就以《生活雜誌》(LIFE)與《時代雜誌》(TIME)為仿效對象,介紹歐美流行生活、音樂、藝術潮流。特別在政治氣候嚴峻的時代,此種雜誌看似軟性、通俗、無政治意識,反而因此提供了更好的空間得以偷渡批判思考、違背主導文化想法,雖然力道稍弱,但因不易被官方察覺,得以存活更久、流傳更廣。
例如《皇冠》雜誌,其不論封面或內容,都以「形塑美國夢」作為強烈的風格特色,一直以自由風格和深入淺出的筆調在期刊界立足。以引進翻譯文學、西洋音樂與好萊塢電影起家。重視突破且秉持著「不以通俗為低」的信念,雜誌題材不斷推陳出新,如不顧文學圈的抨擊,挖掘並強力推出瓊瑤的言情小說,揭開了臺灣大眾情愛文學的時代序幕,甚至從義大利引進「紙上電影」概念,運用影像和簡短的說明,改編瓊瑤小說。
無論是否獨愛文學作品,你都能找到喜愛這雜誌的理由,因此《皇冠》總是架上最先銷售一空的雜誌。而《皇冠》最特別的是,自 1954 年創刊後,從來沒有中斷發行,直到現在亦然,是臺灣出版歷史最長的民營文藝雜誌!
政府的控制
1950 年代,臺灣是個「噤聲」的時代,雖然仍有許多廣播、雜誌努力的做發聲練習,民眾確實也從中得到了不少的娛樂。但當媒體業的娛樂性是奠基在傳遞資訊時,可預料的,這層功能性很容易使其淪為高壓政府下歌功頌德、灌輸特定意識的宣傳工具。
以廣播為例,早從臺灣廣播業初期,當局推動廣播即是為了政策宣傳,如在二戰時期,以絕對的大功率制壓中國福建及南洋諸國的領空,配合日本軍部進行了大東亞戰爭宣傳。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不只接收日本的廣播建設,也接手了日治時代統治者對待廣播的態度:將「臺灣放送協會」(1931-1945)改組成「中國廣播公司」(1949-2005),直接隸屬於「國民黨」之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央廣播事業管理局),進行管理與經營。
翻閱記錄戰後廣播節目內容的《廣播雜誌》,晚間的聯播節目明顯從事政治宣傳,更強硬的是要求所有電台,必須共同播出由中廣編輯錄製的這一組節目。
對期刊雜誌等文字出版品來說,政治的掌控、審查的範圍,更是鋪天蓋地。以《皇冠》為例,在無關政治的文章中,經常出現突兀的戰鬥宣傳口號。
除此之外,以下有幾個現在看來奇怪的例子——「反白」(欄位一片空白),其實是相當有意思的時代產物,理應沒有政治色彩的社會報導或影音娛樂消息,也會受到牽連。
著名媒體人盛竹如回憶道:
——Source|盛竹如:《螢光幕前──盛竹如回憶錄》(臺北縣:新新聞文化),頁 41–42。
除了以上簡明易懂的「硬性」宣傳,值得注意的是宣傳方式逐漸轉向生活情境的建構,採用更「柔軟」的傳達方式,政府建立一個鼓吹戰備卻又容易親近的媒體世界,意味著黨政部門能更細膩地介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使一般人能在潛移默化中響應國策、支持政府。
林果顯老師〈日常生活中的反共知識建構─以《廣播雜誌》為中心(1952-1956)〉一文,即以 1954 年的聯播節目「夫婦之間」廣播劇為例,具現化國家如何操作軟性的宣傳。此廣播劇內容聚焦一對夫妻的生活小事,如〈洗羊毛衣〉(教授洗羊毛織品的訣竅)、〈擇偶的條件〉、〈保持夫婦間愛情〉,除了偶爾出現的政治話題外,大多是親近生活上的議題。結果此節目廣受歡迎,迴響遠超過其他聯播節目。
從中,聽眾逐漸「認識」了這對夫妻,甚至感覺自己參與了他們生命中的長期談話,這對夫妻成為了聽眾的「重要他人」,在這信賴基礎上,這對夫妻說的話,幾乎全都成了聽眾的圭臬,當遇到類似生活情境時,甚至會不自覺的蹦出「人家收音機說⋯⋯」。因此每當佳節時,節目隨口提到「大陸還有無數同胞深陷水深火熱,大家要立下決心,早點打回去」,聽眾並不會反感,反而還會連連點頭稱是。
也就是說,在輕鬆愉快、無形無味的空氣中,其實瀰漫著嚴格篩選的訊息與沈重的使命,民眾也在此影響下,有意無意建立起符合官方意識形態的「知識倉庫」,整合彼此間的奇異,塑造對於自身以及世界的認識、更自主產生「身處於自由中國,背負解放大陸使命」的共識。
「洗腦工作」能到這個高深的層次,令身處看似「自由」時代的我們,不禁自我警惕「自由」到底是什麼?我們正在享受的自由真的是「自由」嗎?我們的自由意志真的能夠全然產自於自己,而沒有一絲的被控制嗎?
展覽資訊
◾️展期|2019/7/4~2019/10/6(週一休館)
◾️時間|10:00~17:00
◾️地點|西本願寺廣場 樹心會館 (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4號)
◾️主辦單位 | 臺北市立文獻館
◾️執行單位|均勻製作
◾️粉專連結| https://lihi1.cc/qBJg3
讀故事+看展覽=拿獎品
◆你每天花許多力氣再吸收最新資訊(+8分)
◆你把走在潮流尖端當作一種責任(+10分)
◆旁人越不讓你做自己,你就越要做自己(+20 分)
◆反正我就是潮(+10分)
只要於「展覽現場」報出你是「時代潮流第一衝浪板a.k.a.潮人界發燒星星」,即可馬上獲得心儀的「娛樂時代143杯」!
限量10個!欲取從速,避免向隅!
▲主辦單位有權決定取消、終止、修改或暫停本活動,並保有最終釋義權。
▲請注意展覽日期與時間,獎品僅提供現場領取。
- 林芬郁、沈佳姍、蔡蕙頻合著:《沒有電視的年代 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臺北:貓頭鷹出版,2012。到的人向基了笑命沒濟學標藝並可現
- 呂紹理,《水螺響起》,臺北:遠流出版社,1998。
- 經典雜誌編著:《台灣人文四百年》,臺北:經典雜誌,2006。
- Garth S. Jowett, Victoria O’Donnel,《宣傳與說服》,臺北:韋伯文化,2003。
- 呂建孟,《五十年來皇冠雜誌封面設計研究:以 1~600 期為範圍》,臺中: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 呂紹理,〈日治時期臺灣廣播工業與收音機市場的形成(1928-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002。
- 趙綺娜,〈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教育文化與交流活動(一九五○至一九七○)〉,《歐美研究》31 卷 1 期,2001 年 3 月。
- 林平,〈戰後初年臺灣廣播事業之接收與重建(1945-1947)——以臺灣廣播電臺為中心〉,《臺灣學研究》第 8 期,2009 年 12 月。
- 顧敏耀,〈《自由談》概述〉,《文訊》第 240 期,2005 年 10 月。
- 林果顯,〈日常生活中的反共知識建構─以《廣播雜誌》為中心(1952-1956)〉,(《國史館學術集刊》第 14 期,2007 年 12 月
- 文訊雜誌社編,〈「一九五五青年看什麼書」專題〉,《文訊》262 期,2007 年。
- 文訊雜誌社編,〈追尋文學記憶:1950~1969 十種文學雜誌〉,《文訊》240 期,2005 年。
- 王駿:〈我見我思─美軍電台在台灣〉,中國時報(2008-11-12
- 台灣文學期刊目錄資料庫:「五○年代台灣文學期刊史編纂」總論 http://bit.ly/2Hl4qP0
-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從美軍電臺到 ICRT ——戒嚴時期的突圍「美」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