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不僅會醫病,蓋房子也略懂略懂!馬偕博士的第一助手,華雅各醫生的淡水時光

2022-03-07
一雖然他不如馬偕博士知名,但在臺灣的短短 3 年間,華雅各不只幫忙監工建立淡水的宣教士住宅,也留下了重要的淡水醫館年度醫療報告(Source: The Boston Library)

鴉片戰爭後,清帝國於 1858 年與英、法、美、俄分別簽定天津條約,這直接影響了臺灣接下來的走向──西方人得以來到臺灣的港口貿易、建立住所、自由移動,並設立禮拜堂;於是,西方宗教慢慢進入到臺灣這塊土地。

1865 年,馬雅各(Dr. James L. Maxwell)來到臺灣,成為基督教長老教會在臺首位宣教士,主要從事醫療宣教。1867 年李庥牧師(Rev. Hugh Ritchie)將宣教範圍擴大至打狗、屏東; 1872 年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來到北臺灣宣教,是長老教會在北臺灣的首位宣教士。

至於今天的主角──馬偕的第一位助理牧師兼醫生,華雅各(Rev. Dr. J. B. Fraser),則在 1875 年來到淡水,協助淡水醫館的工作(位於今淡水三民街頭一帶,是滬尾偕醫館的前身)。在來臺短暫的 3 年間,華雅各不只幫忙監工建立淡水的宣教士住宅,讓西方宣教士在潮溼高溫的北臺灣居住,他也留下重要的淡水醫館年度醫療報告,當中更記載他在 1875 年 1 月醫治馬偕博士的天花病毒。
 

馬偕的第一位助理牧師兼醫生華雅各(Source:The Boston Library/ public domain)

西方人飄洋過海來淡水,住處成大問題

1846 年,華雅各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 Bond Head, 23 歲進入多倫多諾克斯神學院(Knox College Toronto)。就讀神學院期間,華雅各時常閱讀馬偕博士在福爾摩莎淡水傳教的相關訊息。他認為自己的醫學與神學教育,似乎適合協助馬偕博士的宣教工作,於是在 1873 年向加拿大海外宣教總會徵詢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從年輕時,華雅各便認為自己的身體不算好,他現在能在加拿大從事許多辛苦的工作,但是不曉得在福爾摩莎能不能做到;更重要的是,他的妻子與女兒也要隨行,不曉得他們是否能適應那裡的氣候與生活型態。[1]

華雅各是個謹慎小心、凡事做全準備的人,除非經過嚴格的體檢、確認自己符合資格,否則他不會奉派出國宣教。因此,他還先向馬偕博士詢問當地的資訊,例如氣候、當地民眾的飲食習慣、住的房子樣式、宣教士要穿著的衣服、主要工作是宣教還是醫療、當地的疾病與相關研究,還有儲存藥品的設備。

1873 年 12 月 01 日,收到海外宣教委員會回信,內容寫著:「我很高興華雅各醫師同意前往福爾摩莎,他和妻子雙雙通過了令人滿意的體檢,我確信他將證實自己是該項工作的適當人選。」而馬偕博士也對華雅各夫婦有意來到福爾摩莎工作非常高興,在寄給神學院的回信中,他表達有關醫療用品及相關資訊可以詢問在南部教區的德馬太醫師(Dr. Matthew Dickson)和李庥牧師,並提到淡水醫院於 1873 年 5 月 5 日啟用。

 

一聽到華雅各要派來福爾摩莎,馬偕博士就開始為他們尋找適合的住處。滬尾地方原本適合洋人居住的空間稀少,南部的馬雅各醫生建議應該找一間兩層的房子比較好,但是滬尾地區唯一一棟二層樓房是英國茶商約翰陶德(John Dodd)為自己蓋的房子,漢人的房子都是一層樓平房。

再三考慮後,馬偕博士認為最明智的辦法就是買一塊地,在華雅各抵達後盡快蓋好房子,就不用像他一樣住在漢人的房子。海外宣教委員會原本打算蓋一棟宣教士宿舍,讓馬偕與華雅各一家人一起住,但馬偕博士表示他習慣獨居,而且時常出出入入、又有學生會來找他,不希望因此打擾到別人,所以建議總會蓋兩棟宿舍,這樣未來若有新的助理牧師到來也可以居住。

當時位在山丘上的海關宿舍與領事館之間有塊空地,丘陵上的地不僅比較便宜,而且地點較高,可以避免染上瘧疾;此外,考量強勁的東北季風,馬偕博士決定蓋單層建築即可。更多的建屋細節事宜,馬偕博士打算待華雅各醫生一家人來時,再一同商量。

 

馬偕所繪製的宿舍建地位置圖。山坡上有旗幟的建築為紅毛城領事館,最右邊為海關宿舍,兩座建築的中間有字的部分即為建地,也就是馬偕故居與教士會館現址(Source: 北臺灣宣教報告)

 

不僅會醫病,蓋房子也略懂略懂!馬偕博士的第一助手,華雅各醫生的淡水時光02
馬偕博士(Source: Wikimedia/ public domain)

 

是個對蓋房子非常講究的宣教士!

1875 年 01 月 29 日,華雅各一家人終於搭乘福建號入淡水港,馬偕博士先整理了淡水鼻仔頭的一間屋舍,當作他們的臨時住所。但因為妻子一直受風濕病所苦,華雅各認為若要在淡水保持身體健康,就必須蓋一棟空氣清新的住宅。同年,在馬偕博士買下的那塊丘陵地上,宣教士宿舍開始動工,地點位在景色壯麗的陡峭絕壁上,遠離港口船隻燃燒煤炭後的有毒廢氣。
 

不僅會醫病,蓋房子也略懂略懂!馬偕博士的第一助手,華雅各醫生的淡水時光03
馬偕 1875 年 1 月 29 日的日記寫道,「福建號」晚上入港(Source: 真理大學校史館典藏 / CC-BY-NC-SA)

 

華雅各對房屋建造頗有想法,例如建材方面,不能像是故鄉加拿大那樣蓋純木造的房子,否則房屋重量太輕,經不起颱風的吹襲;他認為磚是很理想的建材,但是因為臺灣官府正在進行建設,想要磚頭的話需要付雙倍價才能買到。除此之外,華雅各也對宣教士建築的設計,提出了一些看法:
 

1.淡水高溫與溼氣
房子的空間一定要大,而且天花板要高,設立大扇門窗,讓風能進入房屋,吹散夏季的熱氣。整棟房子的地基至少要高出地面四英呎(121.92 公分),最重要的是三面都要有陽臺,這樣下雨時還是可以打開窗戶。

 

2.颱風與地震

門窗要選用堅固耐用的,才能抵擋颱風;屋頂上的瓦片也要使用重量較重的瓦,才不會因為颱風吹襲而掉落,隔年可能就會因為整修而花費上千元。為了預防地震,也要事先用堅固的木料打地基,支撐天花板的牆壁也要用最堅實的方式建造。
 

3.房屋布局

房子的主體建築是 52 英呎見方,中間有川堂貫通前後,穿堂兩邊各有三個房間,可容納兩位單身宣教師同住,或是一個帶著小家庭的男宣教師和一個未婚男宣教師同住。天花板 14 英呎高,浴室在後方。傭人房蓋在主屋後方一小段距離,也需蓋得穩固。

 

華雅各故居現貌(Source: 作者攝影)

1877 年 1 月 5 日,華雅各寄給海外宣教總會的信件中談到,建屋的工作終於完成,可以卸下重任,未來住進新房子的好處難以估算。
 

留下詳細的淡水醫療一手紀錄

馬偕博士於 1872 年 6 月開創了淡水地區的醫療工作,華雅各則是 1875 年 2 月 15 日開始在淡水醫館工作,並留下了兩份關於北臺灣的各式疾病紀錄,如眼疾、咳嗽、風濕病、牙痛、寄生蟲等;他提到病人的職業多為農人、船員,也有清朝衙門的官員,甚至僧人。這是清代淡水疾病歷史的重要紀錄。

作為助手,華雅各也將馬偕博士在北臺灣的醫療工作,整理分類三大項:

1. 巡迴配藥拔牙:馬偕博士是淡水醫療傳道的先鋒,經常四處巡迴佈道,探望各地的禮拜堂,為許多病患配藥(光 1875 一整年,馬偕博士一人就配藥給 3000 位漢人病患、拔了 680 顆牙;1876 年為 2430 人配藥,拔了 876 顆牙齒)。

2. 訓練本地傳道師:除了神學訓練,馬偕博士也訓練本地傳道師醫療知識,讓他們懂得解剖學、生理學、藥物學,本地傳道師在各個宣教據點為 800 位以上病患配藥。

3. 醫館治療:除了配藥看病,如遇需要,醫院也會希望病人住院治療。華雅各也發現福爾摩莎婦女社會地位不高,所以來看病的男女比例相差懸殊,他期望婦女能獲得合理的藥物治療和醫療處置。
 

不僅會醫病,蓋房子也略懂略懂!馬偕博士的第一助手,華雅各醫生的淡水時光06
滬尾偕醫館(Souce: Rocio via Wikimedia / CC-BY-SA)

 

在 1876 年度醫療報告中,華雅各醫生特別記載一個插曲:

馬偕博士 1877 年 1 月初前往大龍峒與新店禮拜堂, 1 月 8 日開始生病、1 月 9 日開始起小水泡。1 月 10 日傍晚,華雅各去探望他,替他注射了牛痘調整型疫苗,治療天花病毒。但因為馬偕博士體內還存在瘧疾病毒,狀況時好時壞,時常好幾個小時都完全昏迷。學生柯維思回憶道,治病過程中華雅各警告大家,此病很危險不可靠近,而華雅各自己回到淡水時,在家門口就將衣服燒掉,消毒全身才見妻子,這就如同現今大家為了對抗病毒,落實勤洗手、避免摸口鼻的衛生觀念。

報告中,華雅各也將捐款贊助醫館營運的單位、金額、身分一一詳實紀載。當時臺灣的西方醫療器材與西藥,幾乎都要仰賴進口,而這大筆的費用,幕後是許多洋行、領事、清朝官員、以及臺灣地方人士的熱心贊助,才讓醫館得以持續經營。
 

項目 金額 項目 金額
友人 99.00 英國領事霍布森(H.E.Hobson) 25.00
海關 20.00 李高功(李彤恩) 20.00
德記洋行(Tait&Co.) 25.00 雷勞先生(F.E.Laidlaw) 10.00
怡記洋行(Elles&Co) 25.00 克里斯帝先生(W.Christy) 10.00
和記洋行(Boyd&Co.) 25.00 W.雷勞先生(W.Laidlaw) 10.00
布朗洋行(Brown&Co.) 25.00 史考特先生(Grant Scott) 10.00
英國領事弗拉特(A.Frater) 10.00 維朗先生(H.Vieron) 10.00
拉肯先生(M.Larkin) 5.00 邦甸先生(P.Bondaine) 5.00
"Alerta”號拓巴特船長 5.00 格茨先生(W.Gotz) 5.00
彼得生先生(W.Petersen) 5.00 洛根先生(J.H.Logan) 3.00
陳阿順 15.00 Yeap Theau-Lye 5.00
出售醫院庫存藥品 42.92 從加拿大教會入帳 108.28
總計 523.20 

福爾摩沙生活的終點:妻子離世

1877 年 10 月 4 日半夜 12 點 30 分,在生完第四個小孩 J. Wells Fraser 的四天半後,華雅各的夫人珍離世了。10 月 4 日下午五點,一家人與馬偕博士在墓地(今淡江中學中的外僑墓園)將珍下葬。馬偕博士曾在信件中描述華雅各妻子是一位高貴的婦女,在她負責的事務上,表現得精明能幹又細心關懷。
 

不僅會醫病,蓋房子也略懂略懂!馬偕博士的第一助手,華雅各醫生的淡水時光07
淡水外僑墓園(Source: Caramel via Wikimedia / CC-BY-SA)

 

珍死後,  華雅各認為留在福爾摩莎只能忙著做家事並照顧小孩,對於教會的工作無益,如今之計只有帶著四個小孩返鄉,再來思考怎麼走下去。 於是,1877 年 10 月 10 日早上 11 點,華雅各帶著四個小孩與漢人奶媽,一同搭上臺灣號離開。

即使如此,他仍心繫著臺灣的教會工作──回程於香港停留期間,華雅各看到香港英國海外聖經公會(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印刷的中文聖經,他希望讓臺灣的每個教堂都有一本,在講道時使用。於是他和《德臣西報》(The China Mail)的編輯兼負責人貝恩先生(Mr. J. Murray Bain)簽約並付錢,用光面黑羊皮裝訂好,寄給福爾摩莎淡水的馬偕博士牧師。

華雅各離開福爾摩沙、返回加拿大後,於安大略省昆斯維爾鎮、西德納姆鎮各地,進行神職服務近 40 年。

談到北臺灣的長老教會宣教歷史,大家通常首先想到馬偕博士。自 1872 年踏上淡水以來,他從租屋處開始,幾乎獨自扛起在北臺灣設立醫院、學堂等設施的業務,並透過巡迴配藥、拔牙,建立北臺灣的宣教事務。雖然相較之下,華雅各醫生不如馬偕博士知名,但華雅各的自願到來,的確讓醫療工作有了大幅進展。而華雅各 1875 與 1876 的兩份年度醫療報告,以及對臺灣民俗活動與節氣的紀錄,更讓後世得以從醫療的角度,認識當時的淡水。
 

[1] 華雅各和妻子珍(Jane Eliza Fraser)前往福爾摩莎淡水之前,在加拿大育有莉莉安(Lillian Fraser)、伊迪絲(Edith Fraser)兩位女兒,第三位小孩馬帝(Mattie Fraser)於出發前在加拿大出生。

參考資料
  1. 陳冠州、甘露絲 (Louise Gamble) (2018)。北台灣宣教報告。臺北:台灣教會公報社。
  2. 偕叡理 (2012)。馬偕日記 1871-1901。臺北:玉山社
  3. Grey Roots Museum & Archives

 

 

文章資訊
作者 李秉樺
刊登日期 2022-03-07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