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在歷史課上角色扮演卻差點大打出手?來看瑞典「歷史同理」的教學方法

2024-05-12
(Source:pixels/公有領域)

在歷史課堂上,類似的角色扮演練習可以讓學生理解不同時空脈絡下人們的行為動機,體會到各種決斷的難處和苦衷,也進而思考我們今天面臨的難題。

 

什麼是歷史同理?

「歷史同理」是瑞典歷史課綱的另一個教學重點,提醒學生在閱讀歷史文本時,不能忘了試著理解當時人們的處境,並從他們所處的背景來理解他們的行為。同時也可以想像,未來的人們會如何看待今天?透過這樣的思考,我們更能客觀的理解過去和現在。
 

瑞典的課堂上常有角色扮演的練習,例如在社會課讓學生扮演不同政黨的發言人,針對各種社會議題進行辯論。這種練習可以訓練學生立論、詰問,以及互相尊重理解的能力。
 

在歷史課堂上,類似的角色扮演練習可以讓學生理解不同時空脈絡下人們的行為動機,體會到各種決斷的難處和苦衷,也進而思考我們今天面臨的難題。

 

瑞典課堂練習:什麼是「民族」?要怎麼自決?
──巴黎和會角色扮演練習

現代「國家」的構成要素:國「State」和民「Nation」

人們對「國家」這個概念的理解,在不同的時間和地域都都不盡相同。1700 年代末,美國和法國相繼實現了所謂的「共和憲政」,大幅改變了過去王朝國家由君主和貴族主宰的型態,民眾不再是王朝的所有物或附屬品,開始具有「公民」的身分,從政者和公民都受憲法嚴格規範。
 

各國憲法對如何產生執政者的規定各有不同,有多黨制的民選,也有一黨制的黨內推舉等方式,所以共和憲政國家並不一定就是民主國家,但至少社會上每個角色的權利和義務由憲法裁定,而不是受血源支配。這種權力形態的轉換,從兩百年前開始成為全球的趨勢,現在已經沒有純粹的「王朝國家」。
 

一個政府組織的營運,一般稱為「State」,中文可以叫做「國家」、「政府」、「當局」,當我們說某件事「國家」應該要負責,或是期待「政府」要做得更好,就是這層意義上的「國家」。
 

而另一個也常翻譯成「國家」的詞是「Nation」,而「Nation」指的是「一群人」。當一群人基於種族、語言、地緣、宗教、文化、政治等各種因素的排列組合,而產生相對緊密的「認同」,這群人就成為「Nation」(民族)。而現代民族國家「Nation-state」,就是政府組織和這群人的結合。然而可想而知,這兩者的結合,並不總是這麼單純輕鬆。
 

當全球各地的傳統王朝帝國和殖民帝國陸續分解,經常需要重新定義「國家」的分界,也造成許多紛爭。1918 年,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的「民族自決」成為普遍依循的大原則。然而這個原則並沒有具體定義「民族」的組成和劃分依據,也沒有規範自決權的實現方式。實際上,國家的分界和主權的歸屬,很大程度還是以強權政治為基礎,而「Nation(民族)」的界定不明,一直到今天仍是許多仇恨和衝突的根源。
 

什麼是瑞典?誰是瑞典人?學習民族國家成型的歷史,是思考國家認同的好機會。(Source:瑞典歷史課本Sture Långström. (2012). Historia. 1b, Den lilla människan och de stora sammanhangen. Studentlitteratur.)

角色扮演任務

1919 年 1 月,你滿懷期待和焦慮,來到凡爾賽宮。在這場會議,你將代表一個戰勝國或群體,提出劃定兩個國家邊界的建議,然後透過談判(承諾、威脅和妥協),試圖達成共識,並且讓你代表的民眾滿意。
 

第一次世界戰後的歐洲國界爭議區。(Source:Liljegren, B., Danielsson, H., Larsson, H. A., & Nilson, B. (2012). Att undervisa i historia : tusen och ett sätt att inspirera sina elever. Studentlitteratur.)

波蘭和德國之間的邊界

根據威爾遜總統的第十三點和平原則,「所有明確屬於波蘭人口居住的區域」都應該納入新的波蘭國界。在戰前德國的東部有個地區施萊西(波蘭語:Slask),長期以來一直有德國人和波蘭人居住。1910 年的人口普查顯示該地區有少許的波蘭語人口優勢。現在,波蘭和德國都想擁有此地。你們要如何確定這兩個地區的邊界?

 

匈牙利和羅馬尼亞之間的邊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匈牙利是奧匈帝國的一個自治部分。匈牙利的民族組成複雜,羅馬尼亞人、德國人和匈牙利人共同居住。根據羅馬尼亞的提議,當時匈牙利境內有大約十萬平方公里的地區(相當於兩、三個台灣的面積),是以羅馬尼亞人為主體。然而匈牙利強調,該地區的東北部的居民,自古以來主要使用匈牙利語。你們要如何確定這兩個地區的邊界?

 

其他的國界爭議,例如丹麥和德國、義大利和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國,匈牙利和羅馬尼亞之間,都涉及了類似的爭端。
 

你將在會議中針對以上爭端和他國進行談判,你們可以彼此交換承諾,談判邊界的位置,也可以提議組織人民公投來決定邊界,或是用武力等方式進行威脅。(根據估算,在一次大戰後,歐洲曾提議公投的地域涵蓋七千萬人口。然而實際上,僅有涉及四百萬人的公投得以實現。)

在角色扮演的時候,可以用以下的問題分析自己和對方的動機。
 

•你們想要什麼?

•你們憎恨什麼?

•你們認為什麼是重要的?

•你們希望改變什麼?

 

重點不在找到答案,而是體會過程

設計這個教學活動的歷史老師說,他的班上曾經有位來自羅馬尼亞的移民學生,正好就讓這位同學在練習中代表羅馬尼亞。沒想到在談判過程中,他差點和代表匈牙利的瑞典同學大打出手。那時這位老師才意識到,一直到今天這類爭議仍然能激起強烈的情緒,於是他建議最好安排學生代表其他群體,在扮演其他角色時,通常更能保持客觀和練習同理。
 

老師也必須提醒學生,我們身為事後諸葛,時間已經給了我們所有的解答,但是以上爭議的最終談判結果、後續的發展、再次爆發的世界大戰,是會場上參與者都還無從得知的。這個角色扮演的目的,不是讓學生按照史實對答案,而是讓學生設身處地的體會,在經歷慘痛的一次大戰以後,巴黎和會的理想是建立起長久的和平基礎,然而各國之間的新仇舊恨,和各自的群體利益糾葛,讓談判困難重重。
 

這是一張戰間期間的德國地圖,用紅色標註了在巴黎和會後身為戰敗國的德國失去的領土。地圖上寫著「把這句話銘刻在心:即使失去,我們永不遺忘」。(Source:Liljegren, B., Danielsson, H., Larsson, H. A., & Nilson, B. (2012). Att undervisa i historia : tusen och ett sätt att inspirera sina elever. Studentlitteratur.)

1940年,也就是在巴黎和會的20年後,納粹德國入侵法國。希特勒刻意選擇了在當初簽下凡爾賽條約的同一地點和法國將領簽訂占領法國的協定。(Source:瑞典歷史課本Nyström, L., Nyström, H., & Nyström, Ö. (2021). Perspektiv på historien 1b. Gleerups Utbildning.)

臺灣視角的延伸思考

在二二八事件期間,除了本省人、外省人的身分衝突之外,社會上還有原住民、鄉紳階層、軍警、當權者等等各種不同角色。透過不一樣的角色去思考:他們想要什麼?憎恨什麼?認為什麼是重要的?希望改變什麼?能對那個時空的全貌有更深刻的認識。


(此題材由新北市立北大高中歷史教師許懿心協助提供) 
 

本文摘自《上一堂思辨歷史課:瑞典提案的歷史思維刻意練習》(奇光出版),文句、段落經故事 StoryStudio 編輯部調整。
上一堂思辨歷史課:瑞典提案的歷史思維刻意練習
《上一堂思辨國文課》&《思辨是我們的義務》作者吳媛媛最新力作!
新世紀公民必修課!「當初歷史課有學到這些就好了!」

從學校課堂、影視戲劇、電玩手遊,到新聞議題和街道名稱,歷史無所不在。
這本書分享了從檢視史料、解讀歷史到獲得歷史意識的完整過程,
是瑞典為幫助學生點燃歷史意識提出的方案。
這個從「填滿腦子」到「點燃意識」的過程,正符合了民主化的課綱典範轉移,
經過本書的思維練習後,相信未來在識讀各種歷史資訊時,一定能更加敏銳自主。

本書深入瑞典教育現場,
直擊瑞典式歷史教育如何引導學生思辨、質疑、批判,
培養未來公民在民主社會需要的知識和態度,
造就普及全民的公民素養和民主意識。


  ◆深入北歐瑞典教育現場,直擊瑞典式歷史教育如何造就普及全民的公民素養和民主意識。
  ◆探討議題包括:課綱比較、歷史意識、檢視史料來源、歷史解讀、歷史共感、歷史同理、歷史用途、女性史、勞工史等。13堂課13個主題,每個主題導入瑞典教案,兼及呈現台灣視角,設計適合台灣的延伸思考題材。
  ◆詳介瑞典中學歷史課上生動活潑的教學例子,轉換成台灣讀者熟悉或感興趣的內容,一起探索歷史思維的趣味和歷史教育的可能性。
  ◆希望這本教學實例的集錦,能為台灣的孩子以及走過填鴨教育的大人們,提供一套更鮮活的補充讀物,也為台灣教育決策者提出思維教育實踐的可能方向。

  「瑞典的歷史教師手冊上說:『歷史意識的一個重要基石,是對不同的歷史解讀採取開放的態度。』瑞典的歷史教育絕對不是最『獨特』或『正確』的。我在本書中擷取呈現瑞典經驗,不是為了比較優劣,而是以台灣為出發點,分析一個很不一樣的個案,作為靈感和參考,也邀請每位讀者朋友一起進行歷史思維和歷史識讀的腦力激盪。」──本書作者 吳媛媛

  「用一個王族的興衰來劃分所有人的歷史合理嗎?」
  「二次世界大戰是希特勒引起的,你贊成嗎?」
  「你能想出十個女性歷史人物的名字嗎?」
  誰創造了歷史?歷史是怎麼形成的?我們為什麼要學歷史?
  為什麼學習歷史應以歷史思維為核心能力?歷史意識又該如何培養和運用?
  檢視史料時該如何質疑和提問?問問題也要練習嗎?
  解讀過去的工具有哪些?該如何提升歷史識讀力?
  從歷史同理、道德解讀到價值反思,我們又該往哪裡前進?

  作者吳媛媛和先生都在瑞典擔任教師,十多年來在工作上、生活中體驗了很多瑞典教育理念帶來的衝擊。繼《思辨是我們的義務》恰與108課綱契合呼應、《上一堂思辨國文課》探討瑞典式語文教育如何打造核心素養,深獲各界廣大回響好評後,本書再度深入瑞典教育現場,直擊瑞典式歷史教育如何引導學生思辨、質疑、批判,練習提問、統整、表達,培養未來公民在民主社會需要的知識和態度,造就普及全民的公民素養和民主意識。

  作者的先生在瑞典高中教歷史,在進一步了解瑞典學校怎麼教歷史這門課後,得知有很大一部分的課堂時間是分配到思考、統整、批判的訓練上,甚至連課綱都是可以「質疑」的,歷史老師的工作不是填滿學生的腦子,而是點燃學生的意識。

  在本書中,作者以瑞典的國、高中歷史課綱爲基礎,並從最貼近瑞典課堂真實樣態的觀察和研究出發,探索那些讓她驚喜、反思的片刻,並且做系統性的完整呈現。希望這本教學實例的集錦,能爲現在的學校師生,以及一同走過填鴨教育的大人們,提供一套更鮮活的補充讀物;也對台灣教育決策者提出教學實踐的方向。

 

文章資訊
作者 吳媛媛
出版 奇光出版
刊登日期 2024-05-12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