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中午吃什麼?」臺灣學生的營養午餐初體驗,原來也是來自美援

龍壽國民學校學童首次吃到美援營養午餐,流露出開心又滿足的表情(Source:行政院新聞局)
收藏
對於上學期間感到飢腸轆轆的學生來說,今天午餐吃什麼?可是件大事!在早期學童通常利用午休時間回家吃飯,或是自備便當,或由家長親自送餐。隨著美援物資供應臺灣,學校開始運用這些物資,提供學童營養午餐
1960 年代起,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民生狀況改善,政府全方面統籌辦理學校營養午餐,不僅要讓學童吃的飽,減輕家長負擔外,更要落實營養、生活、禮儀教育,培養學生正確飲食習慣。
回顧臺灣營養午餐的開辦,實與美援休戚相關。 早在 1948 年 7 月,我國與美國在南京締結《中美經濟援助協定》(圖 1),開始獲得美援,但隨著國共戰爭爆發,以及美國調停失敗,美援被迫暫停。後來,因 1950 年 6 月韓戰爆發,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協防臺灣海峽以穩定臺海局勢,並重新恢復美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內百廢待舉,加上物資嚴重匱乏,學校學童普遍營養不良。1951 年,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下稱教育廳)曾運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贈送的脫脂奶粉,讓各校沖泡後供應學童飲用以補充營養,這樣的活動,成為後來政府推動營養午餐的契機。

至 1957 年,教育廳繼續爭取美援,獲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下稱農復會)的協助,選定屏東三地、石門、北葉、佳平及桃園介壽等 5 所學校,作為「營養午餐示範學校」,將援助的脫脂奶粉,及政府購贈的酵母菌,搭配自種蔬菜混合製成濃湯,成為營養午餐雛型。

然而,這種濃湯僅作為副食,供學童與自攜飯盒共餐,無法有效滿足學童發育所需的熱量。政府考量美援農產物資以小麥為大宗,便於 1960 年代起推廣「麵食運動」,宣傳麵食營養較多,鼓勵多吃麵食,有助體格成長。吃麵風潮四起也傳進校園,因此政府構思將美援贈與的小麥、農產品、奶粉等導入學童營養午餐,訂定相關計畫,以爭取美方支援。

1964 年 6 月,美國國務院批准通過臺灣學童營養午餐計畫,提供 570 萬美元農產品物資,作為學童營養午餐主食;另外,政府必須負擔 207 萬美元,採買蔬菜、魚類、豆類等副食品,以及添購學校廚房各式設備(圖 2)。同年9月起,美國分期撥贈小麥 13,060 噸、長壽麥 5,760 噸、脫脂奶粉 2,880 噸、食油 1,152 噸。該項計畫由教育廳負責推行,將原先辦理的山地偏遠地區,擴大到偏遠的漁村、鹽業聚落、礦業聚落、農村等地區辦理,總計有 267 所學校執行學童營養午餐計畫,總共有 20 萬名學童受惠。
 
圖 1 行政院指訓令外交部代表與美國簽訂協定(Source:外交部)
圖 2 1964年6月9日《聯合報》,美國務院批准計劃,供應我學童營養餐剪報(Source:外交部)

這項營養午餐擴大開辦計畫,幾經教育廳檢討後,認為桃園縣龜山鄉龍壽國民學校(今桃園市龜山區龍壽國小)地處山間,鄰近省道,對外開放觀摩較為便利,擇定 1964 年 10 月 16 日上午 10 時在該校舉行「臺灣省供應學童營養午餐開辦典禮」,象徵性啟動臺灣營養午餐(圖 3)。

典禮由省政府主席黃杰主持,由其接受美國駐華大使賴特(Jerauld Wright)贈與印有「學童午餐計劃」(School lunch program)麵粉一袋,象徵學校午餐原料來自美援物資(圖 4)。同時,黃杰主席頒贈營養午餐樣品,由學生代表陳宗燦受領,代表著營養午餐計畫正式實施(圖 5)。
 
圖 3 美援物資包括麵粉、脫脂奶粉、食(沙拉)油等,及營養午餐樣品(Source:行政院新聞局)
圖 4 省主席黃杰(左)自美國駐華大使賴特(右)手中接過美援贈與麵粉袋(Source:行政院新聞局)
黃杰主席在致詞時,強調供應學童營養午餐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並感謝美國的友情支援;賴特大使接著表示雙方的合作,將使臺灣 20 萬學童每天可以享用一頓熱騰騰的午餐。典禮結束後,賴特也特別前往教室試吃午餐(圖 6)及瞭解學童們用餐情形。
 
圖 5 學童代表陳宗燦(右)自省主席黃杰(左)手中接過營養午餐(Source:行政院新聞局)
圖 6 美國駐華大使賴特(右三)開心試吃營養午餐(Source:行政院新聞局)
當時,營養午餐的主食是運用美援麵粉混合食用油攪拌成麵團(圖 7),進一步烘培麵包或蒸炊饅頭,搭配使用脫脂奶粉沖泡調製成牛奶(圖 8)及小麥片粥,讓學童獲得澱粉、油脂等熱量。另外,為避免營養不足,還搭配季節水果,或是特別調製「午膳湯」,內含美援脫脂奶粉 10 克、酵母粉 5 克、大豆、小魚乾、蔬菜、海帶等,補充蛋白質、鈣質、維生素 B 類等營養素。隨後,各校營養午餐口味愈來愈多元,例如,在牛奶摻雜麥片成為牛奶燕麥,或加入大量蔬菜、肉類、豆腐組成什錦蔬菜濃湯等(圖 9)。
 
圖 7 廚工操作攪拌機器製作麵團(Source:行政院新聞局)
圖 8  廚工操作調奶器,將脫脂奶粉與熱水依比例混合調製(Source:行政院新聞局)
圖  9 廚工處理營養午餐食材(Source:行政院新聞局)
根據農復會調查報告,配合營養午餐供應計畫,學童健康情形有所改善,體重、身高都有顯著增長。另外,學童吃麵包、饅頭,以及飲用牛奶生活習慣從小養成,成為日後米食外不可或缺的選擇。

營養午餐除重視營養補充及飲食習慣的養成外,也透過師長的指導,建立學童正確飲食行為,培養群體合作觀念及良好的衛生習慣。每到中午鐘聲響起,學生們迫不急待到洗手臺洗手(圖 10),值日生自動前往學校廚房領取熱騰騰的餐桶(圖 11),抬回一桶又一桶的主副食、湯品、牛奶、水果。負責打飯菜的值日生戴上帽子與口罩站在講臺上,每位學童在老師的引導下,排隊依序端著餐盤盛裝豐盛的午餐(圖 12),回到座位等候老師口令後,全班一起高興開動,大快朵頤(圖 13)。
 
圖 10 學童們在洗手臺旁輪流將手洗乾淨,準備享用美味的營養午餐(Source:行政院新聞局)
圖 11 學童們通力合作,從廚房提著美味的營養午餐回到教室(Source:行政院新聞局)
圖 12 學童們排隊持拿餐盤領取午餐(Source:行政院新聞局)
圖 13 學童們大快朵頤享用營養午餐(Source:行政院新聞局)
「美援學童午餐計畫」從1964年啟動後,成效良好,省政府欲擴大辦理,卻隨著1968年美援計畫結束,轉向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申請補助。至 1971 年,政府退出聯合國後中斷補助,改以自籌經費的方式繼續推行。至今,營養午餐持續在全國各地中小學推展。

60 年前營養午餐從沖泡脫脂奶粉的牛奶、麵粉製成的麵食開始,到如今,雖然記憶中的滋味已不復存在,但提供學生發育所需的充足營養,落實學生均衡飲食觀念、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及飲食禮儀,建立團體生活、社交活動等都仍極具教育意義,體現於當今學校,持續致力落實學童健康福祉。國家檔案保留許多營養午餐的歷史印記,歡迎利用國家檔案資訊網檢索、查詢國家檔案,探索更多精彩的紀錄。

(本文作者為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副研究員 陳佑羽)
 
參考資料
  1. 吳仁宇,〈我國學校午餐發展史紀要〉,《學校衛生》第63期(2013.12年),頁89-102。
  2. 吳佩陵,〈臺灣學校午餐的形塑與發展(1951~2014)〉,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3. 孫鼎之,〈美國糧援對臺灣飲食文化之影響〉,《中興史學》第16期(2014.08),頁152-172。
  4. 郭雲萍〈美援會與農復會〉,《臺灣學通訊》第128期(2022.11),頁8-11。
  5. 劉志偉,《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臺北:啟動文化,2021。
本文經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檔案樂活情報
文章資訊
刊登專欄 檔案樂活情報︱檔案局
刊登日期 2024-10-23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