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乘載著⼈探索海洋,乘載著物跨越海洋,作為能夠越洋互動的載體,不同族群很早就有「造船」的歷史,在臺灣可以看到達悟族的拼板舟、邵族的獨木舟,又或是漢⼈的戎克船。
不過,相較於前述的這些以木頭做為主原料的船隻,要看到「臺灣製造」的⼤型鋼鐵船,那還要從日本時代開始說起。
跳脫木造船的新技術:全鋼鐵的「瑞陽丸」
日本時代初期,會看到⼤阪商船會社,定期從長崎或神戶運送物資、信件來到基隆港;臺灣本地商⼈,則委託或購買國外造船來運輸貨物,像是 1898 年⼤稻埕的樟腦商「義合號」就與霧峰林家「萬安舍」集資,向香港的造船廠訂購⼀艘「飛龍」號,將兩家所產樟腦貨品⼀起送往香港發賣。但我們卻看不到 made in Taiwan 的⼤船參與貿易。
直到日本時代中期,隨著政府推動的港口建設日益完善,臺灣的造船產業,才從
船隻修理的需求,而慢慢發展起來。像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富重」或是「龜澤」
等民間造船所,就是在 1912 年高雄港建設完成後,才成立的。
隔年(1913 年)基隆港建港後,同樣也成立了⼀間「木村鐵⼯所」,這是⼀家在 1916 年,由木村久太郎創辦的鐵⼯所,在基隆球子山與仙洞兩處建造⼯場,主要的⼯作,是製造語維修瑞芳煤礦的開採機械,不過同時也有造船業務,在當時,可以說是規模第⼀的民間鐵⼯所。
直到 1919 年全球經濟不景氣,木村鐵⼯所也連帶受到波及面臨倒閉危機,幸好總督府介入支持,將民營的鐵⼯所改組為「基隆船渠株式會社」,繼續負責過往的業務,不過,基隆船渠株式會社仍連年虧損,終於在 1937 年,由三菱重⼯株式會社、臺灣銀⾏、⼤阪商船、顏欽賢家族等共同出資 300 萬圓收購,成立了「臺灣船渠株式會社」。
1938 年 12 月 5 日早上十點,基隆港沙寮島(現在和平島)上擠滿了⼈潮,所有⼈都圍繞著這艘臺灣船渠株式會社建造的全鋼鐵輪船——「瑞陽丸」。過去的船隻,基本上都是以全木頭的材質為主,像是 1910 年,臺糖造船所為了運糖貨,就曾⽤龍眼木建造出「金比羅丸」與「福海丸」號。
不過,和臺糖的貨船不同,「瑞陽丸」代表著臺灣造船技術的⼤躍進,這艘船是全國第⼀艘完全遵循國家指揮,將造船技術帶入臺灣的成果作品。採⽤全鋼鐵材料,不只是⼀次重⼤的技術躍進,同時也展現出臺灣非凡的造船實⼒。之後,這艘船成為基隆顏家的運輸船,穿梭於基隆港內,是運輸重要的⼯業材料硫酸鐵的重要交通⼯具。
戰後造船重拾信⼼:臺魚⼀五⼀號
1945 年日本戰敗退出臺灣,國民政府接收臺灣船渠株式會社,改名為臺灣造船公司(以下簡稱臺船)。因為日籍技術⼈員離開,臺船發⽣⼈才缺口,於是國民政府決議由資源委員會⼈員遞補管理階級,上海中央造船公司籌備處調派技術⼈員,公司運作上多有⼈事與技術整合的問題。
直到 1951 年 7 月經歷磨合與陣痛的臺船,終於製造出⼀艘由鋼木合質、堅固耐⽤的遠洋鮪釣漁船。這艘臺灣全程按造英美驗船協會新式漁船規格製作的「臺魚⼀五⼀號」將投入農林水產分公司的遠洋鮪釣業務。「靠⾃己」成功的造船經驗,就像是⼀個定⼼丸,不僅提升臺灣推動遠洋漁業的企圖⼼,更開啟國家建造⼤型船隻的⾃信⼼。
美國造⼤船技術的引進:信仰號
1955 年中東戰爭爆發,石油騰貴、運價高漲,國際運油成本過高,許多油輪停擺。中油公司也受到波及,於是拜託駐美採購團洽詢向美國租⽤油輪的可能性。幾經協商後,駐美採購團與美國殷格斯(Ingalls)達成協議,由對⽅租⽤臺船公司,建造全新的⼤型油輪,不僅降低製造成本,也可以解決中油面臨的問題。
1956 年 11 月 7 日,在經濟部部長江杓的辦公室裡,殷格斯代表與臺船公司總經理在許多重要官員的見證下,完成合作簽署。這個合作⽅案⼤略是,殷格斯成立「殷格斯臺灣造船船塢公司」(殷臺公司),租⽤臺船公司的廠房與⼈員十年,帶入 210 萬美元設備與機器,並且建造 32,500 噸的巨型油輪兩艘。這對有信⼼邁入造船產業的臺灣,無疑是⼀次難得的機會。
臺船公司董事長周茂柏說:「相信由於這次與臺灣製船公司的合作,必可把最新的造船技術和管理⽅式,介紹給⾃由中國,而使⾃由中國今後在造船⼯業上有新的發展。」
1959 年,殷臺公司第⼀艘 36,000 噸的⼤型油輪「信仰號」終於宣布完成。舉⾏下水典禮的這天,殷臺公司董事長葛古森的夫⼈拿著繫有紅藍白彩帶的香檳走向船頭,奮⼒將⼿中香檳瓶砸向船頭,玻璃碎散⼀片,酒沫湧出,霎那間,船塢的閘門緩緩打開,海水湧入,全場響起熱烈的歡呼與掌聲。臺船董事長更⾃豪地說:「我們中國⼈員建造信仰號油輪時所做的電焊⼯作,實在比日本⼈所做的還要好。」
⼀時間全臺灣的報章媒體最熱門的話題,都圍繞著信仰號和殷臺公司,造船產業在媒體的渲染下看似前途無量。當時誰也沒想到,這樣的「中美友好」並沒有持續太久,就在下⼀艘「⾃由號」持續建造的同時,殷臺公司竟爆出巨額虧損的消息,兩年之後,殷臺公司就因為債務問題宣布解體,轉由臺船公司收回經營。當時經濟部出面解釋,因為中東戰爭的結束,所以隨戰爭而興起的船隻需求也就不復存在,於是導致造船業務空轉,是殷臺公司解體的原因。
這場中美合作的造船⼤夢,也算是做了⼀半,最終,殷臺造船留下龐⼤債務與員⼯薪資問題,由臺船⾃⾏慢慢消化。
臺灣造船史上最巨⼤的油輪:柏瑪奮進號
雖然經歷了殷臺公司的⼀場惡夢,不過,政府發展造船產業的決⼼沒有退縮。
1965 年,臺船與昔日夥伴「石川島播磨重⼯業株式會社」簽約,由石川島公司提供設計圖與製造⽅法,派遣技術⼈員來臺協助造船,而船隻售出後會和石川島公司分潤。
隨著合約簽署,臺船總經理王先登組織臺船員⼯,在石川島公司協助下,在高雄籌劃「中國造船公司」(中船公司),有別於有噸位限制的基隆臺船公司,高雄的中船公司將負責 20 萬噸以上船隻修理與建造,而這項計畫也被列入「十⼤建設」,世界第二⼤的造船廠於是在臺灣誕⽣。
1973 年中國造船公司正式成立,引進美國惠固公司(Gatxoswego Co.)的資金,同時受惠固公司所託,製造全球少見的超巨型油輪。此舉更在當時獲得世界驗船權威「英國勞式驗船協會」的認證,將臺灣列入世界造船⼤國之林。
1977 年 6 月,這艘由惠固公司下訂的巨輪完成,並被柏瑪石油公司買走,取名為「柏瑪奮進號」。柏瑪奮進號是臺灣造船史上最⼤的船,他到底有多⼤?船長378.4公尺,和高雄的 85 ⼤樓⼀樣高。船寬 68 公尺,相當於⼀個標準足球場的寬度;吃水深度 25 公尺,船高 72.7 公尺,總高度相當於⼀棟 32 層的高樓。這艘巨輪不只是臺灣第⼀,更是世界數⼀數二的⼤型輪船。
在四面環海的臺灣,從日本時代到國民政府時期,都將造船產業視為領導型重⼯業代表,並在國家⼒量的支持下發展,持續引進國外技術與經驗。雖然國家⼒量介入造船產業,未必符合市場需求,但確實發揮了整合國內、國外資源、引導臺灣技術發展的作⽤;只是若沒有完整的規劃,孰是孰非,難以論斷。
不論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船不僅僅乘載著⼈、物跨洋交流,由於造船產業的複雜性,也讓造船本身就具有跨洋交流的可能性,通過造船,也可以看到臺灣與世界連結的脈絡,⼀艘艘⼤船在港邊出航入港,過去如此,未來亦是。
- 王御風,〈日治時期高雄造船⼯業發展初探〉,《高雄⽂獻》第2卷第1期
(2012.03),頁58-75。 - 洪紹洋,〈戰後初期臺灣造船的接收與經營〉,《臺灣史研究》第14卷第3
期(2007.09),頁139-177。 - 洪紹洋,〈戰後新興⼯業化國家的技術轉移:以臺灣造船公司為個案分
析〉,《臺灣史研究》第16卷第1期(2009.03),頁131-167。 - 洪紹洋,〈戰後臺灣造船公司的技術學習與養成〉,《海洋⽂化學刊》第4
期(2008.06),頁153-194。 - 陳政宏,〈1950~1980年代臺灣造船政策的規劃與執⾏:以殷臺公司租借
案與中國造船公司為例〉,收入於《第八屆科學史研討會彙刊》(臺北:中
央研究院科學史委員會,2008),頁9-39。 - 陳政宏,《造船風雲88年—從臺船到中船的故事》,臺北:⾏政院⽂化建設
委員會,2005。 - 陳政宏,《航領傳世—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臺北:⾏政院檔案管理
局,2012。 - 《臺灣の⼯業地 打狗港》,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18。
- 鈴木常良,《臺灣商⼯便覽 第⼆版》,臺中:株式會社臺灣新聞社,1919。
- 《基隆港⼤觀》,南國出版協會,1922。
- 入江⽂太郎,《基隆風土記》,基隆:入江曉風,1933。
- 《高雄州產業調查會水產部資料》,高雄:高雄州,1936。
- 《資源概況速報第⼀報》,不詳,1937。
- 《高雄市商⼯案內》,高雄:高雄市役所,1937。
- 野村正,《木村久太郎翁》,木村國治,1938。
- 《基隆市商⼯⼈名錄 昭和拾参年》,基隆:基隆市勸業課,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