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印度阿三」一詞的來源與錫克教有關?你所不知道的錫克教二三事

黃偉雯 2019-11-19

錫克教興起於十六世紀的印度北方,由第一代上師那納克(Guru Nanak)開始,歷經十代上師、一百多年的努力,成為印度新的重要宗教。其中第十任上師戈賓德‧辛格(Guru Gobind Singh)規定自他以後由錫克教《聖典》(古魯.格蘭特‧薩哈布 Guru Granth Sahib) 取代上師,成為錫克教的最高權威。此外,他也宣布男錫克教徒必須在身上配戴「5K」,以彰顯錫克教的特質。


「5K」分別是「配短劍(kirpan)」,表現追求真理的信念;「穿短衫(Kacchera)」,可以與印度教的長衫做區隔,並且隨時準備戰鬥或防禦;「戴鋼鐲(kara)」,象徵教友團結;「帶木梳(kanga)」,保持潔淨;「蓄鬍髮(kesh)」,男人從出生就必須留髮,代表對神創造人的崇敬。這「5K」有將錫克教的道德精神與軍事相結合的意味。由於錫克教創始人那納克徒來自種姓制度的剎帝利階級,留著貴族與武士血液的他們,多半尚武並忠誠。


尤其「蓄鬍髮」是錫克教成年男性的正字標記,他們必須用頭巾將長髮包裹起來,在公共場所摘下頭巾是恥辱的行為。也因為頭巾的形象太過鮮明,所以身形高大威猛的錫克教徒就成為一般人對印度人的第一印象。而頭巾與他們的長髮是最天然保護頭部的屏障,因此印度法律規定錫克教徒不需要戴安全帽。


十七世紀,第十任上師戈賓德.辛格(Guru Gobind Singh)多次與蒙兀兒帝國對抗,逐漸擴張在旁遮普的錫克教勢力,並且宣布不再繼承古魯的傳統,將行政大權交由「卡爾沙」。「卡爾沙」是一種類似錫克教的團契組職,經由戈賓德‧辛格強化其軍事力量,逐漸具備作戰能力。


到了十八世紀,錫克教徒的領袖蘭吉辛格(Ranjit Singh)建立了強盛的錫克帝國(1799-1849),與蒙兀兒帝國分庭抗禮,並且在「阿姆利則協定」(Amritsar)中與英國劃定國界。但隨著蘭吉辛格(Ranjit Singh)的去世,國勢走下坡,英國人再度入侵,錫克帝國不敵英國侵略,最終投降。


此後,許多驍勇善戰的錫克教徒開始成為大英帝國印度軍隊中的主力,隨著帝國主義的擴張,在日不落國統治範圍內看見包頭巾的錫克教徒,是很多人對印度人的第一印象。


阿姆利則的金廟

錫克教徒的聖殿全名是哈曼迪爾寺(Harmandir Sahib,別名金廟),意即「除去所有靈性生活的障礙」。這間聖殿是由第四世拉木達斯(Guru Ram Das)所建,第五任古魯阿爾瓊(Guru Arjun)開始將這裡設為信仰中心,最後錫克王國的蘭吉辛格派人將其表面鋪上一層金箔,「金廟」的暱稱由此而來。


錫克教徒的聖殿哈曼迪爾寺

目前這座寺廟每日接待超過萬人,來到此地的人可以在膳堂免費享用食物。大家不論身分尊卑一律席地就坐、吃同樣的食物,企圖破除印度教固有的種姓制度。寺廟歡迎教徒及非教徒自願到廟裡擔任義工煮食、分發食物或清洗,食材也都是依靠教徒的捐獻。錫克廟歡迎來自四面八方的人,當初為了宣揚這種精神,在建廟的過程中特別邀請其他宗教的人來參與奠基儀式。


在湖面上的金廟呈現上下倒影,不論白天或黑夜都散發著璀璨光芒。錫克教強調必須要經過「摩耶之海」才能得到上帝(古魯)之愛,而想跨越「摩耶之海」必須搭上古魯準備的船隻,只有經過「施浸禮」的信徒才能上船,用劍沾水灑身完成儀式。而金廟旁的人工湖面大約就象徵「摩耶之海」之意吧!


拜薩哈節與阿姆利則慘案

印度可以說是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有節慶的國家。在印度 80% 的人都信仰印度教,其千變萬化的神讓印度成為眾神的國度,著名節慶從排燈節、十勝節、九夜節到灑紅節等,輪番熱鬧上陣。


但是說起錫克教有什麼特別的節日,恐怕大部分的人就不知道了。錫克教的主要節日,是該教第一代到第十代祖師的誕辰日,及第五、第九代祖師的殉教日,稱為拜薩哈節(Baisakhi)。


拜薩哈節是旁遮普日曆第二個月的第一天,4 月 13 日或 14 日。此節日是為了紀念第十代祖師哥賓德.辛格,他為了捍衛錫克教開展武裝鬥爭,成立卡爾沙軍隊。而這個時間也是旁遮普農民在收成完旁遮普主要冬季作物小麥後,最好的慶祝時機。


不過,1919 年,在這個眾人歡慶的拜薩哈節當日曾經發生了英國人屠殺錫克教徒的「阿姆利則慘案」。雖然驍勇善戰的錫克教徒在一次大戰期間曾協助英軍作戰,但仍有不少英國人時時擔心錫克教徒會起身對抗英國勢力。1919 的拜薩哈節,有大批錫克教徒預計前往阿姆利則的扎連瓦拉園集會,英國的雷金納德.戴爾將軍認為這將對治安不利,下令取消集會。但大批教徒不管取消令,加上拜薩哈節吸引非教徒的人也前來觀看,戴爾將軍遂派遣數十名來自尼泊爾的軍人向在場群眾以機關槍掃射,造成數百人死亡。


英國人將惶惶不安的心情化作實際行動,在保守人士的眼中這是一次「正確」的行為,但這場屠殺卻是構成英國終結對印度統治的關鍵事件,戴爾將軍本人則是在數十年後於英國被激進的錫克教徒暗殺。


馬來西亞的錫克教徒

目前全世界的錫克教徒人數將近三千萬,其中印度有 2% 人口是錫克教徒,而新馬一帶有許多印度裔人口,因此東南亞的錫克教徒也不容小覷。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末這一百年左右的時間,有不少從印度遷徙至馬來西亞的錫克教徒。最早是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的錫克教徒因為抗英或其他問題而成為犯人,於是被英國人「發配邊疆」,來到當時也同為英國殖民地的馬來亞。他們服刑期間從事勞力建設工作,刑期滿了之後有些人被送回印度,有些則留在馬來亞生活。


第二階段大規模錫克教徒移民到馬來亞,則是因為英國人慣用非當地人來統治當地人。他們認為印度錫克教徒與馬來亞當地的華人、馬來人或是從事橡膠園園丘工作的勞力印度移民不同,[1] 可以更客觀地協助管理。因此,大量錫克教徒開始擔任保安、警衛等工作,這樣的情況同樣可見於當時的上海租界或香港的英國殖民管轄範圍。


此後,擁有尚武及高大形象的錫克教徒成為部分馬來酋長聘請的專屬保安,有效管理馬來人與華人之間因為開礦而產生的摩擦。十九世紀末,著名的霹靂州礦區成立了「霹靂武裝警察」(PAP)。此後在以下這些地區,都可以看見錫克教徒擔任警察或保安的工作:過去的馬來聯邦(雪蘭莪、森美蘭、彭亨、霹靂)等地、英國直轄的「海峽殖民地」(檳城、馬六甲、新加坡)、位在東馬,屬於英國白人統治的砂拉越布洛克王朝、受到北婆羅洲渣打公司控制的沙巴。


也因此,同樣身為印度人,但錫克教徒在馬來西亞印度人的地位是稍高一些,較多華人願意與他們交好。


目前馬來西亞大概有 120 間左右的錫克廟,這是他們保留信仰及與信徒互相交流溝通的場所。在充滿印度教寺廟的馬來西亞,許多人不曾留意阿姆利則金廟那樣輝煌大氣的錫克廟,但它仍是維繫海外錫克徒的重要場所。你是不是也曾忽略過這群人口不多,但對馬來西亞發展歷史有重要地位的錫克教徒呢?


馬來西亞的錫克廟

錫克教徒與「印度阿三」有什麼關聯

錫克教的形象是不少人對印度人的刻板印象之一,因為「印度阿三」這個名詞最早就與錫克教徒有關。


二十世紀初期,上海英國租界有許多印度籍士兵擔任守衛工作。在當時的上海與香港,大飯店、高級舞廳及權貴人家喜歡在門口請兩位錫克教徒擔任門房,這成為一種富貴時尚的表現。


而據說印度人喜歡在開口前加一句「I say⋯⋯」來向中國人炫耀他們會講英文,中國人聽久了就在前面加個習慣的「阿」字來稱呼這些繞英文的印度人,久而久之「阿 say」就變成諧音「阿三」。


另外,不管是在上海租界或是香港,這些當時的英國殖民地的人都會稱呼警察或長官為「sir」。而穿著制服的印度人因為常常要向長官敬禮,中國人便在「sir」之前加了「阿」字來稱呼印度人的行為。「阿 sir」叫慣了之後,大家看見錫克教裝束的印度人就統稱「阿 sir」,叫著叫著就變成諧音「阿三」了。


不管是阿三還是阿四,其實這種稱呼都有貶低的涵義在裡面,就像當初中國人叫日本人是鬼子一樣。所以下次別再把印度跟阿三連在一起叫啦!因為這是上個世紀流行,但現在已經不時興的詞彙了。

 

(本文同時刊登在 2019 年 10 月號翰林高中歷史專刊)




[1] 園丘勞工大多數是來自南印度的移民,而錫克教徒多來自印度西北方的旁遮普省。

文章資訊
作者 黃偉雯
刊登專欄 黃偉雯的世界視角
刊登日期 2019-11-19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