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人為什麼這麼會戴口罩?「真・口罩國家隊」的養成之路

陳力航 2021-05-28
疫情爆發前,口罩業其實已是「夕陽產業」,但臺灣口罩工廠又為什麼曾盛極一時?(Source: 達志影像)

上週起 Covid-19 疫情延燒,在這波緊張疫情中,可稱幸運的是,目前臺灣每日口罩產量 4,000 萬片,國內庫存達到 8 億片,可以陪伴大家安心防疫。


國人普遍良好配戴口罩的習慣,是我們能有效控制疫情的大功臣。讀者可能知道,臺灣口罩產業在肺炎疫情爆發前,其實是每年虧損的「夕陽產業」,但你知道臺灣口罩工廠又為什麼曾盛極一時嗎?相對於排斥戴口罩的歐美國家,為什麼臺灣人這麼習慣出門配戴口罩?我們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習慣戴口罩?故事慢新聞告訴你。




日治時期:公衛觀念的起點

故事必須從日治時期開始說,因為這是臺灣島建立近代醫衛體系和觀念的重要時期。當時總督府在臺推行許多政策與建設,雖然出於帝國主義,卻也大幅提升了臺灣社會整體醫療衛生環境,和增強一般民眾的防疫知識。


舉例來說,總督府先後鋪設上下水道,改善城市的衛生條件,也透過警察和保甲系統,協助在地方推動衛生政策。1899 年成立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培育無數醫師,也是改變臺灣醫療衛生的一股助力。針對流行傳染病,日本政府則制定《傳染病預防規則》,也對可能帶進病毒細菌的船隻進行海港檢疫。


當時的最大報《台灣日日新報》也時常刊載衛教訊息,宣導衛教知識。以本次的防疫利器「口罩」為例──早在20世紀初期,《台灣日日新報》就出現多篇配戴口罩防疫的投書、報導,甚至還有漫畫,宣導口罩防塵、防寒、防疫各種好處。

 
臺灣從日本時代開始,就不停接收口罩防疫功能的資訊。圖為台灣日日新報刊載的漫畫(Source: 台灣日日新報)

例如 1941 年冬天的一篇報導〈マスクの用ひ方〉(中譯:如何使用口罩),就說口罩適用在人山人海、塵埃飛舞之處,若自身有咳嗽症狀時也很適合配戴。不過,報導也補充,以臺灣寒冷的程度,加上臺北等城市裡道路整潔,路上不太有垃圾,在這種情況下並沒有配戴口罩的必要。


或是,厚生省豫防局防疫課職員,館林宣夫也曾撰寫專文〈マスクと健康 掛けるのは流感だけ〉(中譯:口罩與健康 ,只在流感時配戴),指出口罩的功用在於防止流行性感冒的細菌、防止喉嚨受寒,倡導大家要好好戴口罩。


臺灣曾經的防疫大敵:流腦

在防塵、防寒以外,口罩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疫。


1935 年 3 月,臺北地區出現 4 例流腦患者,其中 3 名不幸死亡。流腦是流行性腦膜炎,在臺灣曾有兩次高峰期,首次是 1919 至 1926 年,第二次就是 1933 年到 1946 年這段時間。多數感染流腦的病患並沒有明顯症狀,或只有類似感冒的咳嗽、流鼻涕,但病情嚴重者也可能引起肺炎、敗血症和腦膜炎,少數感染者會出現猛爆性敗血症。


因為流腦會透過接觸和飛沫途徑傳染,若週遭有流腦的患者,就必須配戴口罩。為了防堵疫情,北署的衛生課進行許多防疫措施,例如在活動寫真館(電影院)、芝居小屋(劇場)的入口處,提供紙口罩供入場者使用,防止病毒蔓延。 宜蘭郡警察課為防止流腦,亦規定宜蘭座(戲院)的業者,必須發放口罩給所有入場者,在場內必須要強制配戴,如果沒有配戴者,還會被強制離場。


日本時代一旦出現流行疫情,政府就會規定民眾出入公共場所配戴口罩,圖為西門町新世界劇場周邊(Source: wiki)

口罩造型好奇特,一個還要上千元

那麼,日本時代的口罩長什麼樣子呢?讓我們翻開《中島商事株式會社商報》(下稱《中島商報》)一探究竟。


這份商報裡的內容包羅萬象,數百項商品琳琅滿目,每樣除了有簡短廣告標語、價格之外,還附有極精美的物品圖。在沒有網路的時代,若將這本商報比喻為紙本版的 PCHOME、露天、樂天,似乎也不為過。


日本時代的郵購目錄,紙上版PCHOME《中島商報》(Source: 作者提供)

在《中島商報 冬物 第 214 號》這期裡,售有幾種保暖的口罩樣式,有毛織也有皮製的口罩,強調防寒、保溫、衛生,和現在幾乎一樣。其中,毛織品的口罩分成四個等級,價格也不同,從 60 錢到 95 錢都有。至於口罩的外袋是紙製的,紙質則為藥包紙。


圖中中間的形式與現代口罩幾乎無異,左邊的就比較令人匪夷所思(Source: 作者提供)

皮製的口罩也分兩種,一種是人造皮革,最便宜的 58 錢就可購得,最貴的要 1 圓 20 錢。另一種是「總皮製」,也就是真皮製,最高價的要 1 圓 80 錢。皮製的口罩是菱形的,與現在流行的口罩樣式很不一樣。


前述提及的口罩價位,對當時的人而言,到底是貴還是便宜呢?《中島商報 冬物 第 214 號》出版日期是 1934 年,若同樣以 1934 年宜蘭公學校訓導的薪資來看,按照年資,訓導每個月薪水大概落在 40-70 圓之間。也就是說,如果現代人基本月薪三萬,依這個比例,那大概一副口罩要價便宜的要 450 元,高級貨則上千元。


當時的皮口罩是立體造型,宛如鳥喙(Source: 作者提供)

口罩或許不是一般人消費得起,但對醫師來說是必備物資。當時臺南佳里執業的吳新榮醫師,在 1939 年 1 月13 的日記中寫著,早上穿了多層衣物,配戴口罩,跳上人力車去往診。當時的「往診」指的是醫師前往病患家中看診,通常收費較高,吳新榮戴口罩的原因,不外乎與防寒、看診預防傳染有關。


除了流腦,以前的口罩還防什麼?

1946 年,流腦疫情又捲土重來,鼓勵民眾配戴口罩的衛教資訊,也又出現在報紙上。 1946 年 5 月,《日月譚週報》刊出一則漫畫,圖中描繪一名長者戴著口罩,一旁寫著:「臺北市一度發生腦膜炎,市民均戴口罩以防傳染,現聞此症已被撲滅」。[1]


「市民均帶口罩以防傳染」(Source:楊朝傑提供)

至 1960 年代,雖然流腦的流行高峰期已過,但臺灣各地仍不時出現病例,鼓勵民眾配戴口罩防疫的衛教資訊,也未隨著臺灣統治者「改朝換代」而停止。此後,隨著醫學進步,流腦疫情雖然仍不時出現,但使用盤尼西林或其他抗生素消炎劑,就可以有效控制,這種流行傳染病致死的機率也日漸降低。


然而,口罩仍在臺灣人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除了流腦之外,「白喉病」也曾經是這座島上可怕的流行傳染病。


白喉病是白喉桿菌引起,和流腦一樣,會透過空氣、接觸傳染,被感染的人起初會頭痛、身體疲憊、食慾不佳,慢慢地,喉嚨就會出現白色黏膜,進而形成白喉偽膜──此時氣管會漸漸變狹窄、聲音嘶啞,如果白喉患者一直拖著不治療,很容易窒息而死。


1958 年 8 月,臺北市曾一次出現 20 多名白喉病患者。臺灣耳鼻喉科傳奇杜詩綿醫師,當時就呼籲家長,家長在孩童外出時,應該為孩童戴上口罩,如果不幸染上白喉病,應將小朋友立刻送醫隔離治療。


除了腦膜炎、白喉之外,口罩也是預防流行性感冒的用品。對現在人來說,流行性感冒早已司空見慣,但是在 1950 年代的臺灣,卻不是如此。1957 年 5 月,流行性感冒曾一度在臺大流行,引起省府關注。省主席嚴家淦下令衛生處要好好防治,甚至連報紙上的漫畫,都以流感為主題──如《經濟日報》上的〈小皮蛋〉漫畫,藉小皮蛋之口,說出:「患流行性感冒的人太多了,我必須要選擇這個特大號的口罩」。


戴口罩的小皮蛋(Source:作者提供)

機車通勤族、農藥噴灑、代工工廠……口罩的全盛時代

隨著都市化發展,城市中出現大量機車通勤族(Source: 國家文化資料庫)

1960-1980 年代,臺灣迎來第一個口罩盛世。這個階段,可能部分由於長年宣導,民眾養成戴口罩防疫,內建「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的良好社會衛生習慣,另一部分,也可能是因為臺灣快速都市化、工業工廠發展,口罩需求大增,製作口罩的廠商也如雨後春筍冒出,如友人、新元實業、帝欣、玄妮、麗友、國立企業社都是當時知名大廠。


這些口罩製造商在需求和競爭壓力下,製作技術大大進步,產品也越來越多「齣頭(shut-thâu)」,不再只是單純的皮製、毛線和紙口罩。


舉例來說,友人公司生產的利人牌防塵口罩,裡面特別添加百花油與綠油精,賣點是配戴起來清涼舒適。這間友人公司的防塵口罩,在市場上似乎很受歡迎,是「通勤族」機車騎士喜歡配戴的物品,即使每天生產 2,000 只口罩也供不應求,友人還為此擴充廠房、人事規模。目標客群除了瞄準新興機車族,也強調醫用。報導稱:


「這種口罩適合騎摩托車者或病者遵醫囑戴用,以防灰塵及細菌進入口腔,它是用一塊菱形的海綿,上面浸有特殊藥料,邊緣部份鑲配白色的塑膠。每只用一個白色塑膠套裝著,顯得很衛生,在一般西藥房的售價是每只新台幣十元。」
早年的口罩「雙輪牌」,以噴灑農藥的農夫和機車族作為目標族群(Source:臺史博館藏,登錄號2020.006.1382)

其後,臺灣開始出現更新口罩製作技術:活性炭口罩。主要的客群,是工作環境較多粉塵和有毒物質的工廠作業員。例如友人公司和麗友公司,都生產活性碳口罩,麗友更標榜「從鼻到嘴皆可包覆」,透氣度高,而且清洗容易。麗友這間口罩公司規模不小,不但自設工廠,每月產量還可達 6,000 打。(編按:麗友於 1977 年創立,今日仍持續生產口罩中)


紡織廠女工配戴口罩操作器械(Source: 國家文化資料庫)

時間推移,不只口罩製作技術推陳出新,臺灣人使用口罩的場合和目的,也不再只是簡單的杜絕病菌、防塵,而慢慢出現意想不到的新功能──由於口罩能遮住口、鼻,有一定的隱私性,於是,1980 年代,戴口罩也變成一種「社會掩護」:

 

戴口罩除了可以避免可能的飛沫傳染外,當工作忙碌或情緒不佳時,戴上口罩也可以避免讓病人看到自己不愉快的表情,影響到工作。

說這句話的人是北醫的小兒科護士,她因為長時間工作,不可能時時常掛笑容,但若表情嚴肅,卻又怕被病患誤會,甚至進一步引起糾紛。在此狀況下,口罩便是好用小物,使得護理師能自在地穿梭在醫院,既能隔離感染源,也能降低「被誤會」的機率。


直至今日,也有不少人是因為隱私問題、在路上不想被認出來,而出門戴上口罩的。


臺灣早年的口罩,包裝上寫著「為了健康,預防感冒」(Source:臺史博館藏,登錄號2007.004.0053.0005)

結語:低谷中爬起

隨著衛生條件改善、傳染病大幅減少,以及社會產業結構轉變,在這之後,臺灣的口罩產業漸漸走下坡,紛紛倒閉,差點後繼無人(編按:前文提及的 6 間口罩大廠,目前只剩玄妮、麗友兩間持續營業)。除了 SARS 疫情曾短暫在臺擴散,一直到去年 Covid-19 疫情爆發,才讓口罩重新回到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成為臺灣人人必備的防疫物品。而 MIT 高品質口罩也起死回生,在國際發光發熱,成為搶手貨。


最後,呼籲大家,雖然口罩在一定程度下能防止病菌,但若真的要達到滴水不漏,仍然要靠所有人的努力,勤洗手、勤消毒、少出門。希望臺灣能在疫情之下,平穩前行。


真・口罩國家隊就是我們大家,要繼續加油!(Source: 玄 史生



作者曾於站上發表〈臺灣人何時開始戴口罩防病毒?──從日本時代談起〉一文,此文為故事訂閱專欄「故事慢新聞」擴充完整版,全文開放以饗讀者。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訂閱故事會員。在家讀故事,防疫不出事!





[1] 《日月譚週報》是戰後初期臺灣民眾讀物,發行人為韓逋仙。由於日本時代剛結束不久,中、日文,新舊地址混用的情形,也可在日月譚週報社的地址上看到:「臺北市東門南街(即旭町)十四番地」。

 

文獻資料
  1. 〈マスクの用ひ方〉《台灣日日新報》1941年11月23日,四版。
  2. 〈マスクと健康 掛けるのは流感だけ〉《台灣日日新報》1941年1月21日,三版。
  3. 〈外出にはマスク 高雄市內んに流腦発生〉《台灣日日新報》1941年1月15日,四版。
  4. 〈活動芝居入場に 紙マスクを使用 流腦の蔓延傾向に 北署が豫防の一策〉,《台灣日日新報》1935年3月21日,七版。
  5. 〈マスクをせぬ者は劇場から退去を命す 宜蘭街の流腦防遏陣〉,《台灣日日新報》1935年3月9日,三版。
  6. 中島健一編輯,《中島商事株式會社商報 冬物》第214號,1934年10月,頁20-21。
  7. 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撰。「吳新榮日記/1939-01-13」,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日記知識庫,上網日期:2020年02月6日,http://taco.ith.sinica.edu.tw/tdk/吳新榮日記/1939-01-13。
  8. 台灣總督府編纂,《台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台北:台灣總督府,1934),頁377-378。
  9. 馬格,〈臺北市一度發生腦膜炎 市民均戴口罩以防傳染 現聞此症已被撲滅」〉《日月譚週報》1946第7期,頁40。
  10.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vbII4z_HYUKVvzQ_tkhAAQ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疾病介紹 流行性腦脊隨膜炎(2021年5月12日瀏覽)。
  11. 本報訊,〈流行性腦膜炎 北市發現病例 另有化膿性患者數名 衛生局等待詳細報告〉《聯合報》1964年7月17日03版。
  12. 本報訊,〈利人牌防塵口罩 清涼爽快 不悶熱〉《聯合報》1968年4月10日4版。
  13. 本報訊,〈友人公司 製防塵口罩 銷路很好〉《經濟日報》1970年10月22日8版。
  14. 本報訊,〈防塵口罩〉《經濟日報》1970年1月14日7版。
  15. 本報訊,〈活性碳口罩 友人公司供應〉《經濟日報》1972年11月20日8版。
  16. 本報訊,〈活性炭防塵口罩〉《自立晚報》1979年5月31日8版。
  17. 本報臺中十四日電,〈嚴主席重視感冒 令飭衛生處速設法防治 教廳通令各校加緊預防〉《聯合報》1957年5月15日3版。 
  18. 陳書中,〈醫葯常識 白喉的防治〉《聯合報》1958年9月2日6版。
  19. 蕭弟〈小皮蛋〉《經濟日報》1970年1月8日10版。
  20. 陶允正,〈戴口罩的理由〉《民生報》1987年10月25日5版。  

文章資訊
作者 陳力航
刊登專欄 優游歷境:陳力航的歷史視角
刊登日期 2021-05-28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2020|四月關鍵字:瘟疫之戰
不管是現在、過去或未來,人類與病菌的對抗是永無止盡的!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