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宋朝喝茶還能拉花、玩鬥茶?一篇文帶你讀懂古人喝茶的技藝

2023-07-07
與今天咖啡上的拉花正好相反,用清水在濃密的茶泡沫上作畫、題字,這即是點茶的精髓。(Source: 宋劉松年鬥茶圖 / 故宮OPENDATA)

我們今天所說的「喝茶」二字,要到明朝以後才普遍使用;漢魏兩晉的人飲的茶,根本就是「蔬菜湯」;而宋朝人的「點茶法」,居然可以玩拉花、互相比賽,比之現代咖啡廳毫不遜色?
 
事實上,無論是日常之「柴米油鹽醬醋茶」,或是風雅的「琴棋書畫詩酒茶」,茶涵蓋著人們的雅俗日常,而從最早如蔬菜湯一般的茶,到如今沖泡茶葉的習慣,古人們也經歷許多意想不到的轉折。
 
「茶文化」的流變,是一段段清爽、甘甜且充滿時代性的故事。所以今天,就讓我們踏出追溯的腳步,探索了茶葉的無限可能吧!
 

從唐朝開始的茶文化

一直要到唐朝年間,茶葉才在中國掀起第一波流行浪潮。
 
其實,茶在唐朝初年也並不特別盛行,尤其在長安一帶和北方地區,茶是「初不多飲」的飲品。直至開元年間(713 年~741 年),由於佛教的普及、僧人間流行飲茶之故,不少地方「多開店鋪,煎茶賣之」,飲茶遂成為了風靡一時的日常,更隨著盛唐氣象一道「流於塞外」;也因為飲茶原有的地域性逐漸消失,茶文化遂成為更加普及全國的日常生活之一。
 
彼時,上自帝王,下至百姓都能飲茶,「王公朝士無不飲者」,甚至「田間之問,嗜好尤切」,飲茶與否並未成為劃分身份地位的象徵,人們皆可飲之。尋常百姓的小日子裡,茶時常被視為生活必需品,所謂「茶為食物,無異米鹽」。人們對茶的愛好,簡直達到「窮日盡夜」的程度。
 

唐人〈宮樂圖〉中,一群宮廷仕女團團圍坐,或奏樂或品茗。(Source: 故宮OPENDATA

然而,「專門性質」的茶文化,還需等到陸羽《茶經》的問世。
 
唐朝以前並無專業的製茶方法,陸羽之前的流行的「煮茶」,簡言之就是「蔬菜湯」。據《茶經·五之煮》記載,當時會用蔥、薑、棗、桔皮、茱萸、薄荷,煮之百沸,去沫,接著飲用。
 
對陸羽來說,這樣的飲茶方式實在不甚高雅,因此他通過《茶經》,告訴人們該如何採造茶葉、烹煮、該準備哪些茶器,以及飲用的方式,大幅提升了飲茶的內涵。《茶經》是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的問世,而飲茶也從此由單純的防疫治病、解渴,發展為專門的技藝和學問。可以說,有了陸羽之後,才真正形成了「茶文化」。
 

名利都不拿的陸羽出身棄嬰,最後竟成為一代茶聖。(Source: wikimedia / 公有領域)

有別於一般人的飲茶方式,《茶經》提倡所謂的「煎茶」:使用壓製成塊的餅茶,經炙烤後碾羅成末,再放置鍋中,以水煮之。等水中有魚目般的泡泡冒出,便是「一沸」,此時可加鹽調味;「湧泉連珠」為「二沸」,等待茶湯完全沸騰後茶沫飛濺,則為「三沸」,三沸時,茶之浮沫溢出,備好水澆點茶湯,保持水面上的茶花不至於濺出,此時茶沫生於水面上,彷彿雪花般優美。由一沸至三沸,所「累積」和「講究」的,便是這茶沫、茶花之美。

從《茶經》可見,唐朝茶事乃是一門藝術,茶葉要好、製茶得精、煮茶要術、飲茶需美。書中對茶葉的外形、顏色、氣味、滋味、茶具、柴火、水源、飲茶環境和方式,也有嚴謹且精準的記載。
 
因此,《茶經》的面世意味著當代「茶學」和「茶道」邁向成熟的道路,促使大批文人創作出茶詩、茶畫。如唐朝著名畫家閻立本的〈簫翼賺蘭亭圖〉,描繪文人與僧人一道品茗的場景;〈鬥茶圖〉則呈現當世的飲茶風俗,從畫中可見時人烹茶、飲茶的具體細節。
 

唐代畫家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中,便描繪了兩名僕人烹茶待客的場景。(Source: wikimedia / 公有領域)

從陸羽開始,飲茶逐漸上升至生活的精神層面。自此,飲茶儀式和茶道遂成為「茶文化」的重要意涵,影響後世。
  

刷出泡沫玩拉花的宋朝點茶

若問起宋朝的茶該是什麼味道?那應是種雅俗共賞的風味!當時的帝王將相、士大夫、茶坊、賣茶的攤販、熱愛飲茶的市井小民,都備著一整套茶具。不過,這時的社會大眾已不再流行煎茶,而是另一種更加繁複的泡茶手藝:點茶。

我們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
我們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
我們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


——每日 5 元,今天就成為「人文知識」的守護者!——

支持故事

單篇購買文章請點此

文章資訊
作者 魚小姐
刊登日期 2023-07-07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格物誌】茶
你我最熟悉的飲料,竟蘊藏著更多的祕密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