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描繪世界的輪廓
歡迎光臨故事夜總會!✨
這裡,能夠讓你卸下滿身疲憊;這裡,擁有一個又一個訴說不盡的好聽故事。
每個星期三,一位歷史上的來賓將大駕光臨,和我們分享有關他的奇聞軼事。所以盡情放鬆身體,選杯好酒,跟著節奏輕輕低哼:Story Story night……
準備好了嗎?燈光請下!今晚,邀請到的登臺嘉賓是──
臺灣民主國最後的支柱劉永福!
這裡,能夠讓你卸下滿身疲憊;這裡,擁有一個又一個訴說不盡的好聽故事。
每個星期三,一位歷史上的來賓將大駕光臨,和我們分享有關他的奇聞軼事。所以盡情放鬆身體,選杯好酒,跟著節奏輕輕低哼:Story Story night……
準備好了嗎?燈光請下!今晚,邀請到的登臺嘉賓是──
臺灣民主國最後的支柱劉永福!
身為臺南人,我跟劉永福滿熟的。
畢竟永福國小離我家只有三公里不到,永福路上還有我最愛吃的武廟肉圓呢,從小我就知道劉永福啊!
再長大一點,當我從課本學到《馬關條約》簽訂後,臺灣為了不輕易被大清帝國割讓給日本,搞了個臺灣民主國抗日運動,我才終於懂得永福厲害在哪了。
因為老師說:大總統唐景崧就職還不到十日,馬上就溜之大吉;副總統兼義勇軍統領丘逢甲也隨後攜帶一家老小,趕快內渡,後續主要用嘴巴抗日,留下一堆詩文創作。那永福呢?他可是率領著黑旗軍在我們府城堅守了四個多月,為了籌措軍餉還發行了鈔票、郵票,盡了一切可能的努力,與日軍周旋到最後一刻,知道真的沒有任何打贏的希望,才終於放棄掙扎離開臺灣。
所以,小時候的我總算恍然大悟,原來永福國小,永福路的由來,都是因為這個劉永福啊!
難道你不好奇,是什麼樣的性格與歷練,會讓一個初來乍到臺灣的外地將領,選擇了扛起臺灣民主國的爛攤子,嘗試奮力與日軍浴血鏖戰嗎?這次,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來臺前的劉永福,揭開他的進化史!
反清逆賊的創業之路
劉永福出生在一個歹年冬,那年是道光十七年(1837 年)。
當時的大清帝國已是暮氣沉沉,還沒等到列強侵逼,內部便問題重重。自從道光十四年(1834 年)起,劉永福的家鄉兩廣地區,便遭逢蝗災、地震、旱災和水災的 combo 連擊。悲劇還沒停,劉永福出生後的三年:
旱魃為虐,兩年不雨,五穀無收,米貴如珍,人民餓殍,死傷枕藉。」[1]
這是個逼人瘋狂的亂世,廣東書生洪秀全在大病幻覺中,感受到天父的號召,隨後建立了太平天國。劉永福則根本沒有機會讀書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