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7 年 7 月,此時正是地理大發現的高潮時刻。
不久之前,效力於西班牙的熱那亞航海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Cristoforo Colombo)返航,向世人宣稱他已穿越大西洋,發現前往亞洲的捷徑。
儘管舉世震驚於哥倫布自稱的偉業,當時探索海洋的先驅者葡萄牙,態度卻非常保留。畢竟,長年累積下來的探索資料,使葡萄牙人相信哥倫布對地球圓周的計算極不準確,這麼短的距離根本不可能發現亞洲。再者,哥倫布也沒有帶回香料、黃金等,任何足以證明他發現亞洲的證據。
雖說如此,葡萄牙的掌權者深信,哥倫布確實發現了什麼。為了不落於人後,葡萄牙必須進一步推進他們數十年來的目標:找到前往印度的東向航路。此前,葡萄牙的探險家迪亞士(Bartolomeu Dias,1451—1500)已經發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如今葡萄牙只欠最後一步:繞過好望角、抵達印度洋,涉足當時印度、東非和阿拉伯繁榮的海上貿易。
如此重要的任務,理應由一位經驗老到的航海家擔任指揮官。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國王曼紐一世(Manuel I de Portugal,1469—1521)卻指派了一個 20 多歲的年輕人:瓦斯科.達.伽馬。(Vasco da Gama,1469—1524,以下按照翻譯慣例稱為達伽馬)。
達伽馬可能曾在葡萄牙海軍效力,但純以航海經歷而言,遠遠稱不上最適當的人選。然而,正是這位年輕人,最終帶領著船隊找到了繞過好望角的航路,為葡萄牙於印度洋的貿易霸權立下基業。
為何當時對葡萄牙乃至歐洲都至關重要的一次航行,會落到達伽馬這個資歷尚淺的年輕人身上呢?也許箇中理由,是因為達伽馬比起航海家,還更像一名標準的十字軍戰士──
年輕的宗教戰士候選人
故事還要從葡萄牙建國的時刻說起。時間回到西元 8 世紀到 10 世紀,現今是葡萄牙、西班牙本土的伊比利半島,彼時正由信仰伊斯蘭教的強大國度──安達盧斯控制。8 世紀初期,伊斯蘭勢力擊敗了盤據半島的基督徒,開創在半島長達 300 年的伊斯蘭盛世,基督徒則退縮到半島北境的山區中苟延殘喘。
但是從 11 世紀開始,安達盧斯陷入長期的分裂之中。看到時機的基督教小王國,掀起了南進奪取伊斯蘭領土的軍事行動。這場長達數百年的軍事推進,人們稱之為「再征服運動」(reconquista),幾個較大的基督教國家逐漸從舊伊斯蘭教的領土上興起,而其中一個國度,即是葡萄牙。
換句話說,葡萄牙的建國史,就是一場歐洲極西的十字軍戰爭。
這種十字軍一般的熱情,也成為葡萄牙對外探索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