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裡,藏著一面比人臉還大、黑黝黝的圓形石器,帶有一個穿孔的突柄,表面還有多處刮痕,乍看之下看不出是個什麼物品。但再仔細一瞧,打磨地光滑澄澈的石頭表面似乎能反射出觀者的倒影,莫非⋯⋯這是面鏡子來著?
Bingo !這不但是面鏡子,還曾擁有不只一個名字,背負著大有來頭的身世。
故事的開頭是 17 世紀的遙遠清朝宮廷,當時,順治皇帝看著這面遠方進貢的陌生鏡子,困惑於這深邃的黑鏡到底是用什麼做的,命宮中的歐洲傳教士湯若望鑑定一二。
湯若望研究一番後回答:鏡子是用大西洋的「赫仁」、「亞里嗎」兩國盛產的「巴薩勒得」製成的。
巴薩勒得,其實就是玄武岩 “Basalt” 的音譯。大西洋的「赫仁」與「亞里嗎」兩國,也就是今天的希臘和德國地區。獲得解答的順治滿意了,後來在乾隆和道光時期,兩位皇帝也在欣賞此鏡後,紛紛寫下〈詠黑(烏)玉鏡〉的詩句。
到了民國初年,清宮善後委員會在清點文物時,沿用湯若望的說法及道光皇帝的稱呼,將鏡子編目為「烏玉鏡」。在那動盪的年代,「烏玉鏡」與其他文物一樣展開不斷流浪的命運,先是隨著中日戰爭爆發撤退到「大後方」,又因繼之而來的國共內戰隨故宮一同轉移到臺灣,最後才在外雙溪的展示櫃中落腳。
數十年來,從歐洲來的「烏玉鏡」就是它的名字。然而,2015 年,臺灣研究員卻發現,烏玉鏡的真實身分壓根不是玄武岩──原來湯若望跟善後委員會根本搞錯了?
此烏玉非彼烏玉,揭開烏玉鏡的身世之謎
2015 年,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陳東和、吳曉筠研究員利用科學儀器,發現烏玉鏡並非玄武岩,而是俗稱火山玻璃的「黑曜石」;所謂的烏玉鏡,實則是來自中美洲的「黑曜石鏡」。這項發現可不得了,不久之後,展櫃上的名牌也跟著換成了「阿茲特克帝國黑曜石鏡」。
稍等一下,實際上,中美洲各個古文化都以黑曜石加工聞名,且義大利、冰島和匈牙利等地也都有出產黑曜石。那麼,究竟該如何確定,臺北故宮的黑曜石鏡真的是來自阿茲特克帝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