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小的少女梁芳安,歡快地推開玻璃大門,踏進店內;跟在其後的梁芳儀,則將佈滿疑惑的雙眼,探向既熟悉又陌生的餐廳內部;尾隨姐妹倆的王莉莉,臉上的微笑襯著暗暖黃光,守望自己的寶貝女兒⋯⋯。
這是去年在臺灣博得滿堂口碑的電影,《美國女孩》中的一幕。故事講述在美國生活的母女三口莉莉、芳安與芳儀,因莉莉罹癌而於 2003 年舉家返臺,使得過慣美國生活的一雙女兒芳儀和芳安,被迫重新融入臺灣社會,經歷 SARS 及家庭內的雙重風暴。
為了一解女兒們的「思鄉」之情,母親莉莉能做的,就是帶女兒們到美式餐廳「双聖」(Swensen’s),讓女兒們吃最愛的 “ice cream”。果不其然,一口「巧克力百匯」、一口「香蕉船」,再一口「環遊世界」聖代後,芳安滿意地向媽咪喊道: “It’s just like the States!”(「好像回到美國一樣!」)
這讓人「如臨美國」的氛圍,不只是芳安和芳儀的心願,或許,也是 40 年前第一間双聖落腳臺北時,無數臺灣人的心聲。双聖對臺灣人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冰淇淋」會讓人聯想到美國,美國双聖的誕生又有什麼故事?
──一切都得回到,1984 年由赫士盟集團總裁葛嘯山牽線,第一家双聖在仁愛圓環的黃金地帶風光開幕之時。
80 年代,換上了「美國舌頭」的臺北街頭
主打多達 28 種口味的冰淇淋,並混搭出(當時)市面上少有的花式聖代或冰淇淋汽水,再加上明亮爽朗的舊金山風格裝潢,双聖甫一開幕,便成為臺北的話題餐廳;2 年後,便加開了第二家分店。
巧合的是,双聖開設第二家分店的前一年,在美國市場就與麥當勞互別苗頭的溫娣漢堡(Wendy’s),也進駐臺北市。同樣巧合的是,肯德基、哈帝漢堡(Hardee’s)、快樂蜂(Jollibee)⋯⋯一家家美式餐廳像約好了一般紛紛在 1985 年前後席捲臺北街頭,到這裡,事情當然不只是巧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