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歌手潘安邦出道那年,以一首〈外婆的澎湖灣〉快速竄紅。隨著民歌年代這首歌在大街小巷傳唱,不只歌者對外婆的真摯情意傳遍全臺,同時也提供了臺灣本島民眾遙想離岸菊島的藍圖──陽光、沙灘、海浪與仙人掌,成了「臺灣人」對於澎湖的第一印象,直至今日。
然而,就在這首歌問世的 1979 年,人們造訪澎湖,往往並不只為了小管(卷)米粉、沙灘與仙人掌冰,很多時候他們還會特別安排參觀:難民營。
準確來說,難民營的全稱是:中南半島難民接待中心(Indo-China Refugees Reception Center of the Free China,以下簡稱接待中心)。
這座「接待中心」位在澎湖北方的白沙鄉講美村。不過地點並非坐落在幹道周邊,得彎進龍德宮對面的小徑,經過一片隱密的茂林之後,才會看見潔白得過分突兀的大門,有著中、英文雙語標示的告示牌在在說明了這裡的特殊性──若是有人當年曾被徵赴澎湖當兵,或許會對這幾幢咾咕石的平房有印象,因為這兒過去就是陸軍澎湖防衛指揮部(簡稱澎防部)的講美營區,在當時被充作越南難民的落腳地。
這群人是誰?而澎湖,究竟又是怎麼與難民扯上關係的?[1]故事要從耗時數十年的越南戰爭正式宣告結束的 1975 年那刻,開始說起。
「是的,是時候了。」在美國人退出越戰之後
眾所皆知,越戰不只是一場南越與北越之間的戰爭,背後更有著美國這頭巨獸。
冷戰期間,美國小心翼翼圍堵共產主義對世界的威脅之餘,同時也憂慮於第三世界去殖民浪潮可能帶來的危害──特別是擔心不成熟的民族主義領導者隨時可能做出錯誤決定、減損其自身在冷戰中的利益,美國更傾心於親美且主張自由、資本主義的第三世界政府。而這,也成為美國決定接手一直讓戰後疲弱的法國感到頭痛的中南半島的主因。
自 1962 年以來,美國投入了六千七百億元的美金與近六萬名年輕將士到中南半島,大手筆襄助吳廷琰所統治的南越政府(即越南共和國,Republic of Vietnam,簡稱南越)對抗在北方遊蕩的共產黨。不過,美國投入了那麼多,卻只換來日益深陷越戰的泥淖。面對藏身於樹林與地道間游擊侵擾的越共(Việt Cộng),美軍總顯得左支右絀。有增無減的傷亡人數,彷彿意味著這場戰爭將這麼永無止盡地持續下去。愈來愈多美國民眾開始質疑政府介入越南的正當性,國內外反戰聲浪愈發高漲。
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1968 年遂以「結束越戰」作為競選政見之一,並因此當選美國總統;在他就任後,首要之務就是著手規劃美軍撤出越南,讓「越南戰爭越南化」。1973 年 1 月,美國在其他國家的見證下,與南、北越(即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National Front for the Liberation of Southern Vietnam,簡稱北越)兩方政府共同在巴黎簽訂和平協議。美國承諾逐漸裁撤美軍數量,而越南的統一則在國際監督下和平展開。
可惜的是,和平的時光總是短暫,距離這份協議簽署才過不到兩年的時間,北越突然打破約定揮軍南下。隨著美軍陸續撤離,北越自 1974 年底展開的攻勢一路沿中央高地、順化古城、峴港摧枯拉朽般地向南推進,南越政府幾乎喪失了對地方的控制。不到半年,北越已兵臨西貢(胡志明市舊稱)近郊,南越岌岌可危。
1975 年 4 月 29 日一早,當美國駐越南大使收到南越政府不願與北越談判的消息之後,隨即撥了通電話給美國國務院。而在電話另一頭屏氣聆聽消息的人,是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季辛吉(Henry Alfred Kissinger)。
「是的,是時候了。」這位美國大使在結束通話後,隨即將最高指揮權轉交軍方──將美國人全數撤離越南的時刻,終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