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同樣的〈夏夜〉,不同的風景:過去的課本,原來長這樣?

蔡亦寧 2021-04-13

無論是 80 多歲白髮蒼蒼的長者,還是剛滿 6 歲的小一新生,幾乎所有臺灣人對於「課本」都不陌生。在網路尚不普及的年代,課本上的知識與圖像,更是每個人最初認知家鄉與世界的重要管道,配合教材內容形塑國民的集體記憶,影響一整代臺灣人對於美感的認識。而這一百多年來,臺灣課本的變化有多大,課本上刊載的圖像又如何反映當時社會的主流美感呢?


開箱!一百多年前的臺灣課本

1895 年,臺灣進入日治時期。有別於清朝以私塾為主的教育體制,日本人引進西方的近代教育制度,在臺灣著手進行殖民地教育,臺灣總督府先於 1896 年開設國語傳習所、國語學校以及國語學校附屬學校,再於 1898 年改制為臺灣本島人就讀的臺灣公學校制度。


學童進入公學校通常讀 6 年,最初的主要科目有國語(日語)、修身、算術及體操課程,至於我們現在熟悉的理科、圖畫、唱歌、地理、歷史等科目則是在後來,才陸續被日本政府放入公學校學童的學習範圍裡。


不過,一百多年前臺灣人的國語課本到底長什麼樣子?1901 年至 1903 年由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出版的第一期《臺灣教科用書國民讀本》共有 12 卷,文字和圖片均由木刻版印刷。讀本上描繪的臺灣民眾,男性留著清朝舊慣的辮子,女性纏足,反映當時臺灣社會的樣貌。


學童熟稔日語之後,這套國民讀本的後幾冊課文還肩負著認識臺灣,教導日本地理、歷史的功能,臺灣島、東京、日本的地圖,以及豐臣秀吉、孔子等歷史知名人物,皆透過這一幅幅木板畫映入學童眼簾。


臺灣總督府《臺灣教科用書國民讀本一》的第二課內文中,可以看到配圖的女子形象,還是以清朝舊慣的樣貌呈現(Source:國立臺灣圖書館)

臺灣總督府《臺灣教科用書國民讀本一》的第三課的配圖上,男子是以辮髮造型呈現,可見日治初期的社會樣貌,也會反映在教科書中(Source:國立臺灣圖書館)

十多年之後,臺灣學童的課本有了一次大幅度的翻新,由臺灣總督府發行的《公學校用國民讀本》,從製程上就和政府初到臺灣時製作的有所差異,文字改由鉛字印刷,圖片則採鋅版印刷,這讓課本的內容和圖片的呈現,可以更加精細。


此外,課本裡的男性角色也已經不留著長長的辮子,改戴起西式的禮帽,儘管仍為黑白印刷,排版已較前版課本更加活潑,無框的圖片與文字搭配,講述東京時,選用路面電車的市容圖像作為現代化的都市意象,也首度出現〈臺灣縱貫鐵道〉、〈臺灣一周〉的課文,臺灣地圖上畫有鐵道路線,宣揚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現代化建設。


下一次的重大變革,起因於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公學校用國語讀本》也重新改版,第一冊至第五冊首次使用彩色印刷,除了課本封面選用香蕉加強臺灣連結外,課本裡人物的穿著則減少穿著臺灣衫,改以和服與洋服為主,從課本插圖的內容,不難發現對於當時的日本政府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不到十年,國語讀本再度改版,1942 年配合公學校與小學校改制為國民學校,教科書調整為一、二年級使用的四冊國語讀本,以及三至六年級使用的八冊《初等科國語》。相較過去,戰時的課本加入了戰死英雄人物的故事,以及「大東亞共榮圈」的地理介紹,更首度出現以臺灣人為主的〈君之代少年〉、〈莎勇之鐘〉等愛國故事,強調日本的同化與愛國教育。

 

日治時期編輯臺灣「國語」教科書的重要人物,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編修官──加藤春城,主張插圖比文字還能表達內容,也認為初學階段不必堅持使用政治性教材,以免造成學童學習障礙,在 1937 年與 1942 年,由他主導的日治時期國語教科書中,第一冊即選用跨頁彩色無文字圖像,以增強學生學習動機。


從臺灣總督府(1943年)《初等科國語 三》的〈神風〉課文中,就可以看到文字與圖片搭配的課文樣貌。(Source:臺北教育大學)

來了!來了!〈夏夜〉的初登場

直到 1945 年日本戰敗,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隨著效忠的國家改變,臺灣人也必須學習新的「國語」。國立編譯館出版的課本,成為現在許多青壯年以上民眾共同的學齡記憶。相較於日本時代早期的課本,國立編譯館編製的初等教育國語課本樣式相對活潑,1965 年國民學校的國語課本上,每課都有全彩圖畫,配合課文描繪孩童遊戲,與爸媽互動的場景,希望讓課本變得生動。


不過,由於時代背景的影響,此版國語課本的政治訊息濃厚,每本課本的封底甚至都寫上「實行三民主義 復興中華民族」的字樣,更充滿了〈勤勞的 蔣總統〉、〈共匪太殘忍了〉等相關文章,可見當時的國語課本還同時肩負愛國愛黨、敬愛領袖與反共教育的功能。


1960 年代開始,國立編譯館的國語課本大致延續愛國教育方針,但在反共、領袖崇拜部分的篇幅逐漸減少。1996 年國編版的國語課本除了有〈雙十節〉的愛國內容,更收錄了〈美麗的寶島〉、〈鹿港印象〉,以及描寫蘭嶼和達悟族人的〈大海裡的翠玉〉等臺灣鄉土文化課文。可見教科書的選文,也會隨著時代不斷的改變,不僅如此,在課本的整體視覺呈現上,也持續出現調整。

 

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
夏天的夜就輕輕地來了。
來了!來了!
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
來了!來了!
從椰子樹梢輕輕地爬下來了。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楊喚這首朗朗上口的〈夏夜〉,更是許多臺灣人共同的國中回憶。


作為兒童詩詞文學的代表作品,〈夏夜〉一直是課本中,相對活潑生動的選文。1973 年,國立編譯館主編的第一冊國中國文課本中,首度將楊喚的詩以〈夏夜〉為題收錄進課本中。當時整本課本,除了封面的甲骨文之外,各課的圖片寥寥無幾,楊喚的〈夏夜〉卻有著一幅珍貴的單色圖片,描繪夜晚的田園風光。


初代的〈夏夜〉課文,以線條為主的畫面配圖,在多半是文字的課本中,呈現出不一樣的課文風貌。

直到 1997 年,國立編譯館出版的國文課本,迎來了一次大幅的更動。不僅課本變大,同時也改採全彩印刷、電腦排版,每冊課數從 20 課改為 13 至 15 課,楊喚的〈夏夜〉更被提前至第一冊第一課,成為國中生接觸的第一篇國文課文,搭配滿版的彩色圖畫,描繪夏夜時恬靜的鄉村與在滿月裡飛舞的螢火蟲,較具有政治色彩的〈國歌歌詞〉一文則退至第一冊第四課,選圖也從上一版的國歌樂譜,改為安居樂業的民眾圖像。


時值臺灣本土化、民主化興起,課文的選文也因此更增加臺灣鄉土文學,國中國文課本第一冊即選入洪醒夫的〈紙船印象〉與吳晟的〈不驚田水冷霜霜〉等經典文章,從內容到配圖,教科書又再次華麗的變身。


一綱多本後,〈夏夜〉的進化

1990 年代的臺灣掀起一波教改浪潮,至 2001年九年一貫課程試行,國中小全面開放一綱多本,打破國立編譯館獨佔市場的局面,各家出版社可在符合教育部課程綱要的同時,在課本加入各具特色的多元內容,課本的美感與設計,成為出版社吸引學校選書的重要條件。


若以國中課文常青樹〈夏夜〉為例,無論是在國立編譯館時期,乃至現在的 108 課綱變動,經典的課文仍然是各家出版社必定收錄的文章,然而相較最後一版的國編版課本講述〈夏夜〉時,僅有「題解」、「作者」、「課文」、「注釋」、「討論與練習」五個部分,短短四頁即講述完畢。一綱多本實施後,各家出版社的課本在內容上明顯加深加廣,學生閱讀〈夏夜〉之前,均敘明本課的「學習重點」,並介紹「新詩與童詩」這類文體。在介紹楊喚時,各版都放上楊喚的畫像,更是國編版未曾有過的一項改變。


進入課文,各版無不搭配楊喚詩作的意境,選用跨版彩色圖像。注釋過去很少受到重視,僅為課文的配角,各版對特定的注釋,如「銀幣」、「藤蔓」加上照片,使學生更加意會到詞語的意義。課文讀畢後,各版均增加「課文賞析」,以及對擬人修辭法的介紹與應用練習。部分版本增加了「延伸閱讀」部分,向學生介紹與課文相關的作品,如梵谷的畫作〈星夜〉,或是楊喚創作的其他童詩。


除了更加深入的課本內容,各版本教科書的版面設計也有愈來愈活潑的趨勢,在課文中放上相應圖像成為基本配備,課文之後的延伸閱讀或空白處,幾乎每個版本都附上精緻插圖,由此可見,現今的國文課本不再僵硬死板地傳遞政治訊息,而是引導學生進入文學世界的一把鑰匙。


同樣是楊喚的〈夏夜〉透過專業插畫家的詮釋,讓課文與圖片相互呼應,更能呈現出課文內容的意境。(Source:出版社提供)

美感當道!課本不再只重視文字

2014 年起,教育部展開「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配合十二年國教總綱裡的「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透過學校由下而上推行美感教育,讓各領域與科目都落實美感素養,在教科書上,各家出版社紛紛加入了大量的插畫,甚至找來日本插畫家合作,提升教科書視覺美感,此外,更加大了版面的寬度與字級大小,讓教科書更像是一本有趣的雜誌,加速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


教育部力推美感教育,後續也透過的美感教育第二期五年計畫,持續設計美感課程與體驗活動,並提升教育人員的美感素養,創造學生校園生活的美感空間。2013年,陳慕天、張柏韋與林宗諺開始推動「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畫」,標榜「給我們一本課本,我們給孩子一座美術館」,認為重新設計課本比廣建美術館對學生養成美感的影響力大上許多。


實際翻閱美感細胞協會找康軒、南一及翰林合作的美感實驗教材,可發現許多新穎的設計,如英語課本的對話改採漫畫格式,增進學生學習趣味,課本封面支援擴增實境功能,可讓學生下載 App 玩遊戲。社會課本則應用一般課本少見的摺頁設計,學生可輕鬆透過圖片的主視覺,了解這一課講述的主題。


然而,不僅是美感細胞協會,康軒、翰林與南一這些教科書出版商們,也都紛紛開始在教科書的現有體制內,嘗試不同形式的課文呈現模式,希望利用美感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活化教學。


美感細胞團隊以現代的設計蓋面,重新定義課本的樣貌,為不斷更新的課本美學注入一股新的力量。(Source: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畫 / CC BY-NC)

回顧從過去到現在的臺灣教科書演進史,從日治時期到中華民國的國編版時期,為了符合入學新生的需求,低學年學童的課本安排較多圖片,國旗、國家、尊師重道、尊敬領袖等意象,透過教科書的圖片灌輸在學童上,升上國中後,課本上的圖片就減少,文字成為課本中的主體。


在教育部開放民間出版社出版課本之後,伴隨印刷技術的進步與教育思維的轉變,出版社請專業設計師與插畫家加入設計教科書的行列,發現課本裡的圖片愈來愈扮演要角,符合教師教學需求與學生學習興趣。108 課綱開始,課本更加大為特 16 開,讓學生閱讀圖片精美的全彩課本時,就像翻閱雜誌般舒適。


回想過去那個聽到老師說「翻開課本第 X 頁……」時面無表情的自己,看著現代教科書的改變,相信在教育界、藝術界等有識之士共同努力之下,臺灣學生肯定能透過閱讀設計更精美、內容更豐富的教科書,創造更不一樣的校園記憶。

 
參考資料
  1. 吳文星等編,《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臺北市:南天書局,2003。
  2. 臺灣總督府,《臺灣教科用書國民讀本(第一期,1901-1903)》,臺北市:南天書局,2003。
  3. 臺灣總督府,《公學校用國民讀本(第二期,1913-1914)》,臺北市:南天書局,2003。
  4. 臺灣總督府,《公學校用國語讀本.第一種(第三期,1923-1926)》,臺北市:南天書局,2003。
  5. 臺灣總督府,《公學校用國語讀本.第一種(第四期,1934-)》,臺北市:南天書局,2003。
  6. 臺灣總督府,《ゴクコ(第五期,1942-1944)》,臺北市:南天書局,2003。
  7. 臺灣總督府,《初等科國語(第五期,1942-1944)》,臺北市:南天書局,2003。
  8. 陳虹彣,〈加藤春城與日治時期臺灣的「國語」教科書〉,《臺灣學通訊》,第93期(新北市,2016),頁8-9。
  9. 楊孟哲,〈加藤春城與日治時期臺灣的「國語」教科書〉,《臺灣學通訊》,第53期(新北市,2011),頁6-7。
  10. 日帝殖民下臺灣小公學校美術教課書暨影像數位典藏
  11. 國立編譯館主編,《國語第4冊,2下》,臺北市:省教育廳,1965。
  12. 國立編譯館主編,《國語第3冊,2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6。
  13. 國立編譯館主編,《國文第1冊,1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73。
  14. 國立編譯館主編,《國文第1冊,1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84。
  15. 國立編譯館主編,《國文第1冊,1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7。
  16. 康軒文教,《國文第1冊,1上》,新北市:康軒文教,2011。
  17. 翰林出版,《國文第1冊,1上》,臺南市:翰林出版,2011。
  18. 南一書局,《國文第1冊,1上》,臺南市:南一,2011。
  19. 康軒文教,《國文第1冊,1上》,新北市:康軒文教,2019。
  20. 翰林出版,《國文第1冊,1上》,臺南市:翰林出版,2019。
  21. 南一書局,《國文第1冊,1上》,臺南市:南一,2019。
  22. 全國法規資料庫──國民教育法
  23. 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 第二期五年計畫(108-112 年)
  24. 美感細胞 教科書再造計畫

文章資訊
作者 蔡亦寧
刊登日期 2021-04-13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上課囉!開箱學校大小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