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候鳥?留鳥!──滄海桑田話台江

2019-08-22
洪邵歆CC BY-SA 4.0)

台江浮覆地的發展有其特殊性,雖然同屬臺南,埔地上原有的人力、文史、產業、土地、景觀等風格明顯獨特,和府城[1]卻是大異其趣。


過去曾有人拿台江埔與人文薈萃的府城相比較,認為這裡宛如化外之地[2],推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此地留下的文字紀錄太少。身為府城的穀倉和漁鹽場,這片土地有著一連串許多歷史記憶和生命經驗,以及文化資產值得被挖掘與論述。


本篇文章致力於報導早期台江內海浮覆地真實的樣貌。讓往昔的「現實再現」,這樣才能有臺灣在地文化傳承的實質意義。


滄海變桑田──台江地景的移動

1626 年西班牙人繪製之台江內海。(Source: Wikimedia)

現任故宮院長吳密察視台江為「臺灣史的開始」。十七世紀是台江內海舟楫萬千的年代,歐亞國際文化在此交流、碰撞。1692 年起,臺灣的官紳文人曾針對台江近海進行書寫。首創的「臺灣八景詩」,其中以「澄臺觀海」、「安平晚渡」、「沙鯤漁火」和「鹿耳春潮」景致最為明媚壯闊。而以李欽文的「鹿耳浮沉天以外,鯤身隱現水之湄」的地貌描寫最為秀麗。由這些詩句可以發現,這片平原上的自然及人文地景產生了劇烈變動。

 

據記載,西元 1823 年(清道光 3 年)7 月那場連續 20 天的暴風雨,造成曾文溪流路約 90° 的大改道,大量土石流填平了台江內海[3]。安平港與鹿耳門港到處淤塞,而七鯤鯓、北線尾等島與台江內海連成一片新生地。


這場天災所造成的鉅變,包括了台江新陸地的誕生,鹿耳門天險地位[4]的喪失,安平鎮繁華的落盡[5],府城經濟地位的失去,也顛覆了臺南在全臺政治的龍頭地位[6]滄海,終於成了桑田,台江地景的移動改寫了往昔的歷史,造就了全新故事的開端。


行路天涯──台江人的移動

台江浮覆前,沿岸是平埔族蕭壠與新港社的活動範圍。明鄭時期,「閩人歸之若市」,來臺墾耕者約二十五萬之眾,取代原有的平埔族群並佔據主體地位,造就閩南文化堂皇入臺的濫觴。清初施琅再度招募人民來台,促成「臺灣第一波移民潮[7]」。


這些因不同的囤兵制度和移民政策來臺的行路人,其開基祖多數是福建漳、泉和金門浯州地區的軍民。他們承續著海洋冒險的開創精神移民到臺灣,先是沿著台江內海海岸線覓地囤墾,成為他們的移民之鄉,但移墾的過程並不十分順利,因此那片土地的維生空間壓力一直是相當的重。


爾後台江新生地浮覆,這片新生的土地便成為紓解最先囤墾地區維生空間壓力的最佳去處,故而產生了新的移墾活動。此處成為遠道乘桴浮海而來的人們「二次移民」之鄉。


日後,台江浮覆地又因曾文溪多次河道擺移造成滅庄、倒庄,村落毀於洪水之中的居民,需要尋覓新的居住地。還有歷史「走番仔反[8]」造成避難潮,都再次造成人群進行大規模的「三次移民」運動。


天蒼野茫海風瀟瀟──台江埔地的移墾

浮覆地的土壤屬鹽漬土,一般作物無法栽培。全區放眼望去一片荒涼,只有那耐鹽的「白華菅兮」、「秋風白浪」的菅芒滿溢著,「菅仔埔」地名由此而來。


此地水源是依賴每年梅雨季和颱風所帶來的雨水,雨期集中且雨量大,每每遇上挾帶豪雨的颱風,在急促的洪水衝擊下對此地的地表造成巨大衝擊,甚至於河道位置大幅移動,又再次造成地景移動。因此本地在河道固定工程與嘉南大圳水利興建之前,人民的命是懸於一線之間那樣的無常;在此從事第一級產業,經濟和生活是貧苦而辛勞的。


此處雨季時水量雖多,卻難以為用。而乾季時河床見底更是缺乏可用之水。全區除了曇花一現、但規劃成效卻不佳的直加弄圳以外,沒有陂塘圳可以儲水。既然引水困難,就只能仰賴天水,因此各角頭廟旁大多挖鑿公用水塘;又稱為「食水堀[9]」來儲存雨水當作食用水,以度過長達半年以上的枯水期。「食水堀」可謂早期台江主要的水利設施。


此外,就因為沒有穩定的水源可用於灌溉農作,這些貧苦拓墾者只能開墾「看天田[10]」或是鑿挖「看天塭[11]」,來進行半漁半農的生產。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台江的地理位置正好位處虱目魚文化圈的北端[12],沿岸虱目魚苗充足,以飼養廣鹽性的虱目魚為主力。台江行路人帶著「過河之卒不准退[13]」的覺悟從事養殖,正好能調節當時府城中上社會階層的漁獲消費需求。虱目魚──最終成為「臺南的家魚」,這是臺南的榮光。


青瞑蛇的肆虐──河的移動不定

「青瞑蛇」不是蛇,而是先民對曾文溪河道擺移的借喻。這條青瞑蛇的南北擺幅高達 25 公里以上,流域範圍內的村落受到嚴重的損害和死傷。曾文溪是嘉南平原上最大的溪流,平日它強大的水流及輸沙能力,衝擊著沿岸的山地、丘陵,在出海口的地方沖積出大大小小的沙洲、河口三角洲,並使海岸線向西延伸。

 

西元 1823 那年雨季造成台江滄海變桑田的原因,根據張瑛鑠(2020)從事以「樹輪穩定氧同位素」重建 1823 年台江內海歷史氣候的科學研究證實[14],支持「台江當年並非處於極端強烈的天氣事件」的說法,論點支持「豐沛降雨量加上曾文溪上游地質脆弱;下游河床坡度平緩,使溪流挾帶的大量泥沙於下游河道沉積,使臺江內海浮覆造成地景移動」。而這個原因也是造成史上曾文溪大規模改道,次數至少有四次之多。



候鳥?留鳥!──房屋的來回遷移

當洪氾襲來,性命和家屋是人民的最重要所有,於是形成「避水患而居,順水域而生」的集體生命智慧。台江人合力扛屋集體遷移的「候鳥」行動因應而生。


竹籠茨老師傅李養表示,他小時候常聽父親講「扛茨走溪流」的故事。當時庄民很團結,只要山區方向烏雲密布,他們就會密切留意曾文溪水位,隨時待命。若是洪汛期來臨,全庄居民動員,合力把一棟棟房屋搬至高地安全處,等到水退去再搬回原處,每年如同「候鳥」般地來去搬動房屋遷移。


至於逃難時可以搬動、移走的家屋,早期皆不打地基,而是使用「栽柱法」固定住屋身。當地匠師築屋主要以草、竹等材料,機動、輕便、便於拆卸且能以人力搬動為主。


臺史博地方學特刊編輯陳怡菁老師走訪台江多次田調,這些拓墾者後裔告訴她說:「即便在當年,這裡的『浮地』被評為下下之地,但先人和我們卻把它視為我們的『福地』」,可見拓墾者們多麼珍視這片土地,期盼在此成為永遠的「留鳥」,不想再遷徙。



河道固定工程與嘉南大圳水利──台江變故鄉

西元 1917 年,八田技師提出「官佃溪埤圳計畫」興建嘉南大圳[15],一半的經費由國庫支付,一半由地主負擔。以八田與一技師自創「半水力淤填式土壩施工法」[16],並採用高橋辰次郎的建議透過「霞堤[17]」形式使河道固定,終於終止了洪氾和河道擺移的慘況。


大圳的建成結果雖然毀譽參半[18],但是當時農業政策以及旱田水田化的巨大經濟效益也是事實。嘉南大圳對於嘉南平原的地質,產生根本性扭轉,此後萬頃鹽土盡成一片黃金沃野。依照臺大學者古慧雯、吳聰敏、何鎮宇和陳庭妍估算嘉南大圳的成本收益分析後證實[19],大圳真正實質提昇的是嘉南地區農民的所得。


河道固定後,台江人的生命受到保障,不需來回遷移房屋。大圳蓋成後,台江人戴笠荷鋤辛勤工作,此地終成為臺灣重要的穀倉和漁鹽場。


結論

台江為因應自然環境,最後形成獨特的空間利用型態、居住景觀與聚落文化。隨著社會現代化,如何兼顧台江文化和生態資產,需要你我深思。

 



[1]府城指臺灣府城,為臺灣較早開發的區域,也是臺南市的精華區。其範圍包括現今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以東以及附近東、南、北區的一部分。


[2]李思揚,〈在地知識的建構:以台江文化運動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18。頁 2。


[3]台江內海為 16、17 世紀時臺灣南部的一座大潟湖,最大範圍約包括臺南市安南區與七股區全境、部分的安平、中西、南、佳里、將軍、西港、安定、新市、永康等區,以及高雄市茄萣區局部。


[4]根據乾隆三十八年(西元 1773 年),朱景英所寫的《海東札記》:「鹿耳門,全郡之門戶也,四周皆海。海底鐵板砂線,排列如鑄。⋯⋯,商舶率銜尾出入,不敢並櫂,舟觸砂線立碎。目為天險。」以及林春美,〈台南市安南區聚落的發展與變遷」〉。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頁 25-26。這部分說明鹿耳門為首要港口和天險地位,與臺南首邑地位的依存關係。


[5]劉品亨,〈從文化景觀探討安平的地方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5。頁 76-77。


[6]吳建昇,〈道光三年以前台江內海及周圍地區歷史變遷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0。摘要頁。


[7]吳建昇,〈道光三年以前台江內海及周圍地區歷史變遷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0。頁 199-204。


[8]相傳日軍對蕭壠屠庄的原因乃是因為日本軍隊的領導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此地遭台民暗殺。日軍官方記錄稱能久親王為在嘉義染痢疾,入臺南城後病亡,真實情形不詳。(曾旺萊,1998,《蕭走番仔反 :臺灣抗日秘辛》)。但若是根據十份塭居民對於遷移過程的描述,其先人曾參與此役,並在事後從蕭壠逃入此地。


[9]翁育民,〈臺南市安南區食水堀之形成與變遷」〉。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頁 32-47。


[10]王瑞興,〈安定鄉聚落的發展與變遷〉。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頁 15-20 及頁 36-38。


[11]陳彥文,〈頂山村聚落發展的歷史變遷〉。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頁 15-20 及頁 46-47。頂山村位於七股,屬台江內海北端,它在清領時期先是開挖淡水看天塭粗放養殖,日治後逐漸改為鹹水塭。


[12]張郁侖,〈臺灣虱目魚飲食文化之探衍──以臺南地區為例〉。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台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頁 13-22。


[13]陳怡菁,〈扛茨走溪流臺史博地方學學特刊〉。桃園市:耀點設計。頁 25。節錄土城郭瑞昌編寫自祖母阮妁口述七句詩。


[14]張瑛鑠,〈以樹輪穩定氧同位素重建台江內海的歷史氣候〉。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論文。2020。頁 4 和頁 22。


[15]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圳流百年:嘉南大圳的過去與未來 真正改變臺灣這塊土地的現在進行式〉。臺北市:方寸文創。頁 56-83。


[16]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檢索日期:2020/7/23)。半水力淤填式工法相對複雜、困難。水壩之砌築是把從不透水的粘土堆在混凝土截水心壁兩側 150 公尺的地方,形成不透水心壁。形成截心水壁的主體,即粘土層,是這座堰堤的精華。八田與一並非憑空挑戰這種特殊工法,他其實勘研過烏山頭一帶的土質,發現當地藏量豐富的粘土非常適合半水力淤填式工法。他的另一個論調,是位處火山脈的臺灣常發生大小地震,若建巨大的混凝土水壩其實很不安全。美國土木協會為紀念他的卓越貢獻,特別把這種工法命名為八田壩。


[17]水利署電子報(檢索日期:2020/7/28)。日人高橋辰次郎在臺灣河川調查過程中,他發現臺灣河川多數都是「暴流」特性,認為要徹底防範河水的洪氾有極高的難度,因此他認為透過「霞堤」(斜切而不連續的堤防)的形式,來做河道內的滯洪工作。霞堤的概念,以「游水區」(滯洪區)將洪水、土砂停滯在這個空間,減緩洪水對下游地區的衝擊;當洪水退去時,土砂會沉澱,長期下來可成為河川浮覆地。根據史料紀錄,日治時期治理曾文溪期間,即有留下兩處滯洪池,一處是大內滯洪池(臺南市山上區),另一處為善化滯洪池(臺南市善化區)。


[18]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圳流百年:嘉南大圳的過去與未來 真正改變臺灣這塊土地的現在進行式〉。臺北市:方寸文創。頁 102-109。


[19]古慧雯、吳聰敏、何鎮宇、陳庭妍,〈嘉南大圳的成本收益分析〉。經濟論文叢刊。第 34 期(2006 年)。頁 335-372。

文章資訊
作者 唐妃儀
刊登日期 2019-08-22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